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柔道 > 空手道松涛馆

空手道松涛馆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空手道松涛馆

  松涛馆是船越义珍1936年在日本目白建立的第一个官方道场的名字,1945年因为联合轰炸导致被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空手道松涛馆。

  空手道松涛馆

  Shōtōkan

  松涛馆

  创立日期:1936年

  来源国家:日本

  创立者:船越义珍(1868–1957) 、船越义豪(1906-1945)

  来源武术:冲绳武术 柔术

  来源流派:首里手 竹内流(古柔术) 新(或神)道杨心流(柔术)

  发展流派:和道流、松涛会、千唐流、神道自然流、养正馆空手、极真

  松涛馆流是空手道的一种,由船越义珍(1868.11.10–1957.4.26)和他的儿子船越义豪(1906-1945)从多种武术发展而来。船越义珍出身在冲绳,他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演武,广泛地推广了现代化空手道,并且促进了包括庆应义塾大学、早稲田大学、一桥大学、拓殖大学、中央大学、学习院大学和法政大学等大学在内的大学空手道社团发展。

  船越有许多在大学社团和社会道场的学生在他1957年死后继续执教空手道。然而内部不同的意见导致了不同组织的诞生,包括中山正敏的日本空手协会(JKA)和江上茂的松涛会的最初分裂和其他的陆续分裂,导致了如今尽管他们都受船越的影响,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松涛馆”。

  空手道松涛馆一、语源

  松涛馆是船越义珍1936年在日本目白建立的第一个官方道场的名字,1945年因为联合轰炸导致被毁。松涛(风吹过时松叶的波浪)是船越义珍在哲学著作和写给学生信件时的笔名。日本的“馆”表示屋子或者大厅。为了纪念他们的老师,船越义珍的学生们创造了读作松涛馆的符号,放在船越义珍教课的大厅的入口处上方。船越义珍从来没有给自己的流派起名,只叫它“空手道”。

  空手道松涛馆二、特征

  松涛馆的训练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基本、形和组手。基本和形的技术特点是动作有力,步伐稳健的长桥大马。松涛馆为了发展初学者和色带的基本技术和步伐,以强而有力,而非更柔的方法教授,因此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很硬很形式化的武术。而升级到茶带和黑带级别的人则结合摔跤和一些合气道技术,更为流畅,这些可以在黑带形中找到。组手技术在一个基础层次上反映了这些步伐和动作,但有经验的人会更灵活。

  1、理念

  船越义珍在他的学生成立JKA之前写下了“空手道二十训”,形成了这种武术的基础。在这二十训中,松涛馆的理念基本建立在武士道和禅的基础上。训言中提到对谦逊、尊重、慈悲、内心和外在的宁静的见解。船越义珍相信,通过空手道的练习和二十训的理解,空手家会提高自己的人格。为了在道场中训练,道场训列举了五个理念法则:求至高人格;守忠诚之道;养努力精神;重尊卑礼仪;戒血气之勇。道场训通常公布在道场的墙上,一些松涛馆社团在每节课的开始或结束背诵道场训,为的是更长久的训练提供激励和环境。船越义珍也写:“空手道的终极目标不是击败对手的胜利,而是练习者人格的完善。”

  2、共同术语

  许多空手道中使用的术语来自日本文化。一些是名字(比如Yame=停止),其他则为武术所独有(比如kumite=组手,kata=形)。一些术语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比如zenkutsu dachi前屈立,一些则更平常,如rei(行)礼。日文的形式通常在日本以外的学校被保持,以维护冲绳文化和船越义珍的理念。

  3、等级

  空手道中的等级象征着经验,专业技术和对低级别者的资格。和许多武术一样,松涛馆使用一种有色腰带系统来区分等。.许多松涛馆学校使用级/段系统,但加上其他腰带颜色。不同学校的颜色次序差别很大,但都是以有色腰带表示级,越往初段颜色越深。段位腰带是不变的黑色,一些学校使用杠来表示不同级别的黑带。

  4、形

  形通常被描述为:为了打败假想敌而预先安排的一系列有序的动作。形包含踢、打、扫、撞、挡和投摔。各种形中的身体活动包括:步进、扭转、旋转、倒地和跳跃。在松涛馆,形不是为了表演,而是给每个空手家练习所有的技术,包括潜在的杀招(一拳必杀)和特别注意形式和时机的掌握(节奏)。当空手家年老以后,练习形更加注重养生,保持身体的柔韧敏捷。

  一些松涛馆团体曾在训练中加入其他流派的形,但当JKA成立后,中山正敏确立了27套形为这个组织的大纲。甚至知道今天,数千个松涛馆道场只练习这27个形。这些标准形是:太极初段(有时也叫基本形)、平安初段、平安二段、平安三段、平安四段、平安五段、拔塞大、慈恩、燕飞、観空大、半月、十手、岩鹤、鉄骑初段、鉄骑二段、鉄骑三段、二十四步、珍手、壮鎭、明镜、云手、拔塞小、観空小、王冠、五十四歩小、五十四歩大、慈阴。

  5、组手

  组手(实战,搭档练习)是形对真实对手的实际应用。组手中的技术和基本技术稍有不同,松涛馆组手的程序包括是由中山正敏首先设立的,其中基础、中级和高级组手技术和规则都被正式化了。松涛馆的练习者首先通过对形的分解来假想敌使用形中教授的技术。形的分解再过渡到约束组手。松涛馆的基本-形-组手三位一体的第三部分才是形。从初学者到低段黑带(1-2段),到中段黑带(3-4段),再到高段黑带(5段以上),教授的组手逐步复杂。

  初学者首先通过基础训练来练习组手,如对于1次、3次、5次对于头部(高段)或身体(中段)的进攻,以后退防守步伐格挡,并仅在最后一下防守反击。这些动作训练基础技术和防反已知攻击的时机感和距离感。大约在紫带级别,空手家学习一本组手。尽管只包含一步,而不是3或5步,但这种练习却更高级,因为包含了更丰富的进攻和由自己选择的防守动作。这也要求了防守者比先前组手中更快的防守反击。防守反击几乎包含所以动作,如击打、摔拿组合。

  有些学校规定了防守动作,最有名的是kase派松涛馆流有一种8步,三方向的进攻格挡路线,从黄带到高级别的组手。

  下一种是自由一本组手,这种组手和接下来的自由组手由中山正敏大量记载,并由JKA指导在JKA旗下的社团广泛用于新手课程。自由一本组手和一本组手相似,但要求空手家在运动中使用。一本组手能够提高自由组手技术和给主要反击提供机会(相对于次要反击)。

  大岛劼认为自由一本组手是松涛馆空手道中最接近现实打斗的练习,甚至比自由组手更真实。

  自由组手是需要学习的最后一种组手。在这个练习中,两位练习者可以随意使用任何空手道技术来组合进攻或闪避、格挡、防守、反击。尽管鼓励练习者集中控制攻击对手,但一旦接触到表面就要收回。这就允许了对无护具的目标全方位的攻击(包括踢打脸、头、咽喉和身体),但同时保证了参与者一定程度的安全。在自由组手中对对手的投摔是被允许的,但在比赛中抓拿和地战很少出现,因为松涛馆空手家经常以单次攻击结束遭遇战,避免更多的打斗和不必要的接触。

  开手一本组手是另一种通常介绍给高段位者的组手练习。这种和自由一本组手开始的风格相近,进攻者以已知命名的方式进攻,防守者防守反击。但跟自由组手不同,攻击者必须格挡住防守者的反击并击打回去。这种练习通常被认为比自由一本组手或自由组手更难,因为防守者明显地不能及时的闪躲到安全距离,避免对反击的反击。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道场中训练组手并不和体育空手道完全一样。组手中,任何技术都是允许的,击打、手刀、头槌、锁绞、脚踢等等。在比赛中,有规定的执行规则,规定的应用技术和规定的目标限制区域(如关节和咽喉)。比赛的目的是通过组手原理的应用来得分,创造一个激动人心的竞争性氛围,但道场中训练组手的目的是在真实坏境下杀敌或者致残。

  空手道松涛馆三、历史

  船越义珍曾经练习冲绳空手道昭林流。多年后,他为了在日本迅速普及空手道,因此将动作改为长桥大马,更适合初学者:他从来没有命名过自己的流派,只是称它“空手道”。船越义珍的空手道反映了糸洲安恒对空手道的改变,包括平安形系列。船越义珍还改变了以冲绳方言命名的形的名字。

  20世纪20年代,船越义珍吸取了由柔道创始人嘉纳治五郎发明的级/段等级系统和制服(稽古衣)。这个系统使用了有色腰带来区分等级。以前,唐手只有三种颜色的腰带:白、棕和黑(每种都有等级)。美国松涛馆空手道仍在使用原始的腰带系统:

  8-4 级: 白

  3-1 级: 棕

  1-5 段: 黑

  船越义珍在1924年4月10日,将松涛馆空手道初段授予了粕谷真洋、大冢博纪、小西康裕、仪间真谨等七人。他的朝鲜学生成立的松涛馆学校后来成为跆拳道,有靑涛馆的创始人严云奎、松武馆的创始人李永变、智道馆的创始人李承捖。

  空手道松涛馆四、主要组织

  JKA(日本空手协会)

  ITKF(国际传统空手连盟)

  SKIF(国际松涛馆空手道连盟)

  ISKF(国际松涛馆空手连盟)

  JKS(日本空手松涛连盟)

  JSKA(日本松涛馆空手协会)

  KWF(空手之道世界连盟)

  松涛会(Shōtōkai)

  SKA(美国松涛馆空手)

  空手道松涛馆五、著名练习者

  前UFC轻重量级冠军町田龙太(Lyoto Machida)是松涛馆黑带3段,他的兄弟町田真三(Shinzo Machida)是4段,他们的父亲町田嘉三(Yoshizo Machida)是7段,并且是JKA巴西支部长

  现UFC次中量级冠军Georges St. Pierre是美国本土士道馆的黑带3段

  前UFC轻重量级冠军 冰人 Chuck Liddell 是美国本土kenpo 空手道黑带

  前UFC轻重量级冠军Vitor Belfort最近取得了松涛馆蓝带

539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