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学中的力量训练与用脑
拳学对力量是非常重视的,因为拳学是一项激烈对抗的运动,其技术动作没有力量做保证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在中国武术界有“一力降十会”的说法。在拳学中把未经过拳学训练的力量叫本力。而拳学中通常所说的力,是指经过独特的功夫训练所培养出来的协调的、整体的力量,也叫功力,而不是笨拙的蛮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拳学中的力量训练与用脑。
拳学中的力量训练与用脑
人体的运动过程实际上是大脑对肢体发布信息的过程,人们的用力也是一样。一个人力量大小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肌肉体积的大小和脑通过神经对肌肉控制力的强弱程度。一般说,肌肉体积越大,参加收缩运动蛋白质越多,往往力量越大。但这对习拳者来说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大脑通过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力则是影响拳学中功力的主要因素。通常,本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力量,在日常自然环境下大脑为了节约能量和消耗总是指挥人体用局部的神经去调动局部的肌肉运动。比如:我们平时拿一本书,提一桶水,也许不需要很大的力气,只需要神经指挥局部的肌肉收缩用力就可以了。但在脑内,神经元活动和生长是携手并进的,久而久之则“用进废退”,那些平时使用较多的肢体部分变得比较发达的同时,该肢体部分在脑内的代表区域会出现显著的增加,美国科学家E.坎德尔(E.Kandel)和R.D.霍金斯(R.D.Hawkins)在1993年对猴子的五个手指的体感皮层区的实验比较发现,经过三个月刺激后,其中受到额外刺激的手指在脑内的代表区域显著增加,同时猴子经过刺激和训练较多的手指也会较其他手指更加灵活有力。这一例子也反映出来由于后天环境刺激的差异,会使脑对肢体不同部分的肌肉控制力产生差异。据研究表明平时刺激水平低的肌肉,在极度用力时肌肉中只有50%的肌纤维参加活动,而经常刺激和活动的肌肉,参加活动的肌纤维可达90%,这是神经控制与协调功能增强的结果。我们在出拳时,力量是由脚、膝、胯、腰、肩、肘、手,一节一节传上来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脑通过神经系统指挥有关肌肉协同收缩,另一部分肌肉协同放松,从而使力量能较迅速完整地由脚传达到手。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很难。由于前面所提到的“用进废退”的缘故,控制肌肉收缩的神经元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决定了不同肌肉收缩力和收缩速度的差异,这种差异使那些收缩力较弱和收缩速度较慢的肌肉群成为搏击实作中拳手整体发力的瓶颈,这种瓶颈是由于神经网络结构分布不均衡造成的。另外,在完成一个动作时,参与运动的各肌群间协调也靠神经系统完成。如直拳发力时,要求肱三头肌强烈收缩,而肱二头肌、肱肌则必须放松,否则就会使一部分肌肉产生的力量被另一部分肌肉产生的力量抵消,影响直拳的速度和力量。肌肉群之间不能协调也是习拳者动作生硬的原因,这个工作也要靠脑指挥神经系统来完成。可见武术训练不仅仅是使拳手掌握一些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技术动作完成有关神经网络的解构与重建,以完善大脑对肢体肌肉的均衡控制,使其转化为功力,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工程,难怪前辈们把练拳又叫练功夫,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此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武术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明末清初后以精神和神经训练为主的武术流派开始盛行,如太极、形意、八卦等流派。这些武术流派都强调精神和意识对拳学的重要性。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武术家王芗斋先生又开创了以神经和精神训练为主的意拳,30年代后对早年武术界的“练气”之说持批判态度,该拳强调了“一方面使高级中枢神经得到充分的休息与调整,一方面使肌体得到适当的锻炼”,把“温养神经”和拳学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意拳认为任何肌肉的活动都是由神经支配,神经又受精神意念的影响,因此精神意念的训练是首要的。其本质是在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物质结构”,特别是神经支配网络联结的重构。现代神经生物学研究指出,为了调节各种适应环境的反映,人体神经系统的反馈回路在我们的一生中都是可塑的。这种现象从小到突触的动态连接和变化,大到脑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改变无不得到体现。应该说,突触的可塑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正是这种可塑性才使建立在强化神经协调功能基础上的中国拳学技术训练成为可能。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拳手因为训练方法存在问题而终身苦练无法发出整体力这是因为人们后天用力习惯形成的神经网络中的复杂的联结组合,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力量定型。人脑在用极值向肌肉发出收缩和放松指令的时候,自然的那些神经网络联结丰富的区域肌肉收到的信号就强烈,而反之那些神经网络联结不发达的区域肌肉收到的信号就弱,这就是造成不同肌肉群力量差异的根本原因,也是拳手发力的力量瓶颈形成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求习拳者做到放松,因为发力是大脑通过神经指挥有关肌肉统一收缩的过程,但是由于神经支配网络结构上的原因,要直接做到这一点很难,而相对来说指挥有关肌肉统一放松较容易,做到了整体的放松就初步做到了一个“整”字,下一步就是在做到“整”的基础上“摸劲”。这就要求练拳者在做到技术动作准确的基础上指挥有关肌肉群均整地用力,尽可能地缓慢、均匀、柔和,缓慢的目的是使那些神经网络联结不发达的区域肌肉收到的信号相对加强,人体有关神经网络均衡负荷、整体刺激,为此,我国的太极和八卦等流派都要求初学者在技术动作准确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放松、慢练,动作均匀、连绵不断。这种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在1990年开始被国外的一些专家所采纳,用于训练游泳、拳击、健美等,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法国《队报》周刊1999年6月5日报道,澳大利亚著名游泳教练图雷茨基在训练波波夫和克利姆等世界级游泳巨星时所采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要求弟子们“尽可能慢地划水”“像鱼一样地游泳”。这种训练方法和意拳中的试力惊人地相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的武术家们还创造了“站桩”这个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所谓“站桩”就是练拳者保持一个最常用的技术动作站立,我国著名武术家王芗斋先生将其分为“养生桩”和“技击桩”。“养生桩”侧重于训练全身肌肉的放松,“技击桩”则侧重于用意念调节精神、肢体、肌肉的松紧转换。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站桩”并不是站着不动,而是用精神和意念设想指挥人体完成技术动作时的整体之动,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曾指出:“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有人就问:“不动怎么能打人呢?”要知道后面还有最关键的一句“不动之动乃生生不已之动”。可见“站桩”中的所谓的“不动”,并不是真正的站在那里静止不动,正如姚宗勋先生所形容这种动为“高速旋转的陀螺”,其表面虽然看似不动,而其内在却进行着疾速的运动,正因为它转得太快,所以我们已看不出它在运动。当代意拳名家姚承光先生也曾强调:“意拳站桩时的动与不动实际上就是内在神经肌肉松紧的相互转换,其转换的频率越快,就会在体内产生越小的颤动,这种颤动能使反应变得灵敏,出击时迅猛连续,如排山倒海,波涛汹涌之势。”这就是武术家们津津乐道的“六面力”或“鼓荡力”。在身体运动的整个过程中,你的注意力要集中于肌肉运动及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如果能做到“体脑合一”,那么,大脑和肌肉的初步联系就建立起来了,六面力也就找到了。当然这并不是意拳追求功力的最高目标,武术家们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让求得的力量能不假思索地在实战中发挥出来。不假思索用一句专业点的话就是下意识,下意识就是不知不觉的大脑活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本能,而意识就是经过思维的过程。心理学家们发现人脑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不愿”有意识地做重复的事情。它会自发地把重复性的工作和经验转交给无意识支配,以腾出精力处理新鲜的事情。比如我们平时在马路上散步,不会去注意我们的脚步该怎么去迈,我们更多注意的是周围的环境,因为我们天天都要走路,所以它已经变成了我们的本能,而周围不断变化着的环境却是需要我们用意识去关注的。但是,走路对于一个刚刚学步的小孩和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来说,却是需要十分有意的行动,因为他们需要用意识去建立大脑对肢体的指挥和控制。由此可见,要把武术运动员有意识的发力转化为无意识和本能的发力是很关键的,长时间的重复和动作的简化是至关重要的,并且有利于重建稳定的运动神经支配网络系统,在这一点上意拳的训练是符合科学的。
需要指出的是,拳学训练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单纯的追求“力量”是片面的,在认识上也是浅薄的,限于篇幅我们只是对拳学中的力量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做了一些研究和讨论,希望广大武术界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