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球类运动 > 乒乓球 > 打乒乓球的故事

打乒乓球的故事

时间: 伟鑫1050 分享

打乒乓球的故事

  关于乒乓球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个呢?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打乒乓球的故事,希望能帮到您。

  打乒乓球的故事:乒乓球起源的故事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英国,是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的,而具体的起源说法又有很多个版本。其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这样的:19世纪,英国一些大学生从网球运动中得出启示,在室内以桌为台,书为网,酒瓶软木塞为球,在桌上推来挡去,形成“桌上网球” 游戏。还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则是:1890年,几位驻守印度的英国海军军官偶然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后来他们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在桌子上进行这种新颖的“网球赛”,这就是“Table tennis”得名的由来。而无论从哪种版本来看,乒乓球运动都是因受网球运动启发而偶然间发现的一种体育运动。 1890年左右,英格兰著名的越野跑运动员吉布(James Gibb)从美国带回空心赛璐珞球,代替了软木塞。因赛璐珞球击在木板拍上发出乒乓声响,故称“乒乓球”。

  1900年12月,在英国伦敦举行了有300余人参加的乒乓球比赛。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桌上网球器材,把桌上网球引入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乒乓球逐渐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各国广泛开展。1903年,英国的古德(Gude)发明胶皮球拍,随即旋转削球的打法问世。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每年举办一届;1957年起改为每两年一届。 20世纪50年代日本使用海绵贴面球拍,推出弧圈球、发球抢攻的打法。20世纪60年代中国首创近台快攻打法。1988年,乒乓球比赛在汉城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奥运会上。

  打乒乓球的故事:世界乒乓史上的三次突破

  日本选手 1952 年首次使用海绵拍参加世界锦标赛,以强有力的进攻冲破 了欧洲人的坚固防守。他们给乒乓球技术带来一次革命。从此,乒乓球技术 向积极主动、以进攻为主的方向发展。日本靠攻球称雄于世界,直至中国崛 起。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中国选手以独特的近台快攻成为世界乒坛一支劲 旅。这期间,日本选手在快速抽杀的基础上发明了弧圈球,但中国式的进攻 速度更快,中国压倒了日本,欧洲的削球防守显得更加落后。这次新的革命 使中国乒乓球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欧洲不甘心于落后,经过弃守为攻、攻守结合的曲折,他们根据自己的 特点,学习日本弧圈球和中国式快攻的长处,创造了弧圈球结合快攻和快攻 结合弧圈球的打法。这次突破,使欧洲乒乓球水平突飞猛进,给亚洲选手很 大的威胁。从 70 年代初至 80 年代,世界乒坛渐呈欧亚对抗的态势。

  打乒乓球的故事:世界乒乓球技术的时代特点

  ①40 年代之前——控球时代。也是欧洲时代,世乒赛 103 枚金牌欧洲

  占 96 枚,亚洲的成绩册上是零。欧洲选手的打法以削为主,追求稳健。削球 手之间的较量就看谁有耐性,双方对搓,很难得分。一分球曾打了两小时十 五分钟。有一场团体赛曾打了十一个小时,可谓超长马拉松。

  ②50 年代——速度时代。日本选手 1952 年首次参加世乒赛(十九届) 就一鸣惊人,伊藤博治用海绵拍出战,团体赛获全胜,还夺得男子单打冠军. 两年后的二十一届世乒赛上,佐藤和荻村伊智朗运用灵活的步法、凌厉的扣 杀和反手发出的急球,首次取得了男子团体冠军的出色成绩。荻村是这个时 代的代表, 50 年代共获 11 枚金牌。日本堪称“霸主”, 8 届锦标赛获男团 五次冠军和女团四次冠军。这段时间,运动员对攻速度、反应和移动均极快。

  ③60 年代——球点时代。由于欧洲乒坛的反对,1959 年通过修改规则

  的决议,海绵拍禁用,反胶海绵拍的厚度也限制在四毫米内。日本乒乓球走 向“旋转时代”,反胶拍选手趋向拉上旋球和弧圈球。以木村兴治为代表的 部分选手则是远台拉弧圈。受日本影响,欧洲许多人改为拉弧圈球,而中国 的近台快攻已经成熟,当球弹到最高点时或上升时击球。靠近台快攻,中国 的男团和男单均获“三连冠”,代替日本称雄于世界。因此,60 年代可称打 球点时代。这时期的中国还培养了新型的削球手,有的使用对付弧圈球的长 胶粒胶皮,有的用两面不同性能的胶皮,如男子张燮林和女子林慧卿。

  ④70 年代——旋转时代。强力旋转登上世界乒坛。欧洲选手学习了日

  本弧圈球和中国的快攻,并结合自己强劲的爆发力,创造出快攻结合弧圈球 和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瑞典率先崛起,先后夺得男单、男团和男双世界冠 军,他们重视旋转甚于重视速度;匈牙利人正反手都拉强力弧圈球,也夺得 男团、男单、男双各一次世界冠军。中国郗恩庭用快攻加旋转夺得男单世界 冠军,梁戈亮使用两面不同性能胶皮拍搞“变化打法”,体现了攻守全能特 点。

  世乒赛历史上,40 年代之前的巴纳,50 年代的荻村,60 年代前半期的

  庄则栋,每 10 年为一期都有代表性的人物,但 70 年代还难以找出代表,男 子中、日、欧混战,女子还多一个朝鲜。

  ⑤80 年代——变化和攻守全能时代。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出现对大幅 度前后移动的选手起到牵制作用,只用重板扣杀不能制胜,力轻的球有时也 具有很大威力。同样,强烈旋转和速度极快的球也不一定具有威力,80 年代 的特征是变化和攻守全能,要求重视“威力的相对性”。

287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