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百米运动员和万米运动员身形差这么多
为什么百米运动员和万米运动员身形差这么多
因为训练目的与训练内容的不同,造就了百米运动员和万米运动员迥异的身形。
万米的训练需求
田径比赛中,万米跑步与百米赛跑,虽同为跑步项目,但是从能量代谢与项目需求上分析,确实非常不同的运动项目。
万米跑步,就是10公里跑,属于耐力项目。国际顶尖运动员完成万米跑,大多在28分钟以内,这样时间维度上的运动,能量代谢几乎都来自于有氧代谢。
因此,万米运动员训练的重点便是提高有氧代谢的能力。训练内容以有氧运动为主,增肌效果有限,自然万米运动员的肌肉量不会很高。
2017田径世锦赛男子10000米,冠军得主法拉赫(图右)在训练中。可见,法拉赫肌肉分明,只是肌肉量不多,以健美的观点看,略显单薄。
百米的训练需求
相反的,百米赛跑,算得上是纯正的爆发力项目。当今国际顶尖选手,都具有10秒内完赛的能力。在这个时间维度上,跑步的能量来源主要是无氧代谢中的ATP与磷酸肌酸。
这就对肌肉的爆发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于是,百米运动员的训练就以爆发力训练为主。爆发力训练与增肌训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需要举铁,需要增加肌肉力量。
先从最简单的讲,就是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百米属于无氧运动,万米属于有氧运动。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并且在运动过程中会形成大量乳酸,需要48至72小时的恢复时间。百米需要肌肉的瞬间爆发力,而在跑万米时,相对臃肿的身体会加大身体消耗。
然后是饮食,不同类型的运动消耗的营养也不同:短跑是依靠极限速度和力量的项目,强度为最高,供能系统类型是磷酸+糖类,特点是短时间内能量输出极大。长跑是依靠周期性的耐力,兼备较高速度水平,强度属于中等,供能系统类型是糖类+游离脂肪酸,特点是心肺氧债大,糖酵解程度很高。短跑依赖的是糖类和磷酸,所以对高营养密度的东西需要量就很大,专业短跑运动员最常吃的食物包括有鸡蛋,去皮的鸡肉,谷类和蔬菜等,其实也没什么非常特别的,只是吃法上比普通人更科学更适于输出能量。另外短跑运动员在比赛前,会尽可能摄入碳水化合物,这样能增加比赛前糖类在肝脏的储存量,用于起跑的爆发性消耗。长跑的话,这个项目的运动员在饮食上最大特点就是坚持无脂类食物,因为要维持很低的体脂率,所以不可能和普通人那样随便吃东西。一般长跑运动员容易缺铁,所以动物内脏,紫菜,海带这些含铁比较丰富的食物就基本上是每顿都有的,鸡鸭肉反而不是主要的东西;碳水化合物方面一般靠运动饮料解决,补液一般是每20分钟补充200ml,训练后会马上先服用100克糖元,然后再持续服用一段时间,一般糖元的摄入标准是赛后24小时内每公斤体重补充10克。所以不同的饮食类型也造就了不同的体型。
另外长时间进行长跑运动的话会对肌肉有一定程度的消耗。职业运动员在科学的训练计划之中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是大强度的训练下肌肉消耗是避免不了的,也造成了长跑运动员的体型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