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户外运动>捕鱼钓鱼>

传统钓鱼技巧

时间: 树源981 分享

  传统钓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凝聚了我国几千年钓鱼文化的精髓,由于传统钓在户外钓鱼时,方便、简单、易学、直到现在仍是广大钓鱼人的最爱。今天学习啦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传统钓鱼技巧。

  传统钓鱼三大技巧

  一、勤提鱼竿

  在钓点里垂钓,有些钓手把钩下到水里就不管了,还有的是用钓鱼支架放在那里,还美名其曰是“姜太公钓鱼法”,其实这种钓法是不正确的。垂钓者应做到勤提鱼竿,因为在有些钓点水底情况你并不清楚,一直不动会造成鱼儿看不到鱼饵,或者看到鱼饵也吃到鱼饵的情况。这时如果勤提钓竿,就会使鱼饵在水中不停地摆动,引诱鱼儿,有些鱼就会趁势吞食上钩。

  二、勤换钓点

  钓鱼人来到垂钓水域后,在选择好钓点后,再在钓点左右选择至少3个以上的钓位,钓位尽量选择在有水草、出入水口、枯树枝之处,开始打窝,接着做好记号。垂钓时可以在钓点轮流钓一遍,发现哪个窝子上鱼、容易起竿,可把此钓鱼点做为一天的重点来钓。

  三、勤换钓饵

  凡是老传统钓钓鱼的都有这种体会,鱼饵越新鲜鱼就越爱上钩。这是因为是鱼饵在水中浸泡时间长了以后,鱼饵就会失去或淡化原来的味道,导致鱼儿不容易嗅到味道而发现不了鱼饵。所以,在垂钓时要勤换鱼饵,尤其是在鱼儿频频上钩时,勤换钓饵可保证连续上鱼的势头。

  传统钓法之离底钓技巧

  传统钓法

  具有适应范围广,装备开支少、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受到大部分垂钓者的青睐。但从多年与众多传统钓者的接触中发现,在其技法上多善于钓底,对其中的钓浮(钓离底)技术掌握不好,甚至有的钓友对鱼群离底变层束手无策。

  如何用传统钓组玩好钓浮,在此与喜爱传统钓的钓友交流一下,以期共同提高。

  鱼类的活动、觅食泳层主要由其遗传基因决定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它们也会因外界影响而改变泳层。例如鱼、鲤鱼属于底层觅食鱼类,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在水体的中上层也常能遇到它们。这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

  鱼的趋温性

  冬季里如果连续几天天气晴好无风,或到东南风、南风、西南风导致气温较快上升,水体的表层温度上升较快,鱼群会起头晒太阳取暖。如在有水草的水域时常能听到有鲫鱼。咂嘴声或水面能看到鱼花。

  水体缺氧

  高温无风或水肥或雷阵雨前,水体缺氧,鱼类呼吸困难感觉憋闷,会浮上水体浅层吸氧觅食。

  水面凉爽舒服

  在夏天高温时水体温度高,这时如刮起3级以上的引或西北风,水面气温快速下降,此时,水面凉爽氧气充足而水体底部高温缺氧,鲫鱼、鲤鱼会从底层浮到水体浅层嬉戏或觅食。

  水下有危险

  由于在野外水域中危害鱼类的因素较多,如蛇类、鳝类、蟹类,虾类等与鱼争夺饵料,逼迫鱼类起头躲避到水体上层觅食。

  趋食性

  人为的连续抛饵喂食或大风将岸边的草籽、树上落下的果实、淘米洗菜的标浮物常会引诱鱼群上浮抢食,此时我们在水面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现在有一种现象,我们不少玩传统钓的朋友为了图省事,在渔具店购买钓组配件时顺便让老板帮配上了坠子,这种坠子大都是圆型中有一道槽沟,配制时往线上一夹一压即可。

  或以太空豆固定的铅坠,虽然这些坠子装配方便快捷,但缺点是不便于移动或增减配重,而大部分的钓友习惯以浮标的重量配铅坠,遇到这种死坠就困难了,还要带小刀或小剪子才行,操作不慎还可能伤线。

  长期使用砸扁的薄保险丝做坠,需要增减或移动时用指甲就可操作。在野外垂钓时,有几次我发现鲫鱼起头变泳层了,就及时提醒钓友改用钓浮(钓离底),但由于不少人的坠子是死坠无法调整,最终错失良机,有时只好借钓组给他们使用。

  由于我们在玩传统钓时多使用蚯蚓或红虫,钓饵较轻,在钓浮时的浮标调漯上,我习惯用带饵半水调一目或一目半钓1-2目,保持钩饵离底情况下有视目漯可观察即可。

  调标方法

  是装饵后略多卷一点坠子抛入水中,如浮标全部没入水中,说明坠子重了,逐步减少坠子的重量,直至浮标露出1-2目即可,也可根据个人观标习惯决定钓目。

  如果水面浮标粒数留的多浮力增加,鱼拉黑漆时用力就要加大,我一般根据当天鱼的吃口轻重,来决定留的粒数。吃口重多,留吃口轻少留「钓浮」与「浮钓」的技法分开介绍:

  钓浮术(钓定层)

  当你发现底层长时间无口,或确认鱼群已经离底变层时,要及时从钓组上进行改变。

  在钓到离底定层时,只要对钓底钓组的平衡关系,略微调整即可。即适当减轻铅坠配重,钩饵即可离底垂钓。

  为了便于交流,下面我将鱼情和饵料比重决定。

  虽然对钓组进行了对应的调整,但这时候我们并不能马上知道鱼群上浮的高度,这时候就要通过逐步在不同水深试钓来寻找鱼群。

  当发现鱼群的高度并较稳定后,才可以采用钓定层的方法。钓定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常讲的钓“戳茬”钓法。

  钓定层与钓底

  不同:

  是两者垂钓的深度不同,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及灵敏度不同。

  相同:

  都是钓钩饵运动后的静止,即钩饵在运动的过程中,一般没有鱼讯语言,仅有浮标的自身语言,即浮标在水面向前行走、下降,直至到最后一粒浮标定位。

  一般不会有鱼吃钩动静,只有钩饵到位后,如果有鱼觅食才会有鱼讯语言。钓定层与钓底都可以有调目和钓目,可以根据鱼吃口的轻重,或饵料的轻重设定目数。

  由于钓定层属于钓离底的范畴,其灵敏度很高,鱼进窝后通过浮标,都可以观察到动静。

  所以,在提竿时机的把握上宁迟勿早,如钓的是两粒,要等有明显的顿口或拉下两目了再提竿,浮标在晃动或轻微的下拉时,最好不要提竿。

  钓定层可以使用蚯蚓,也可以使用商品饵料。在使用商品饵料时,饵料的状态,要与鱼的密度相适应。

  最好用搓饵,以保证饵料到定层后再雾化,有利于稳定鱼群高度、鱼的密度大,饵料的消耗量就大。

  饵料要略散增加雾化,以保证窝子效果。密度小的略粘延长雾化时间,等鱼进窝,控制好雾化程度,才能保证出好效果。

  如果用拉饵而雾化程度又很高时,会把鱼群引乱假讯号频出增加上鱼难度。钓定层时,在用竿的长度方面与钓底没有什么区别,根据需要选择。

245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