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为什么是方的
电视机为什么是方的
电视机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显像管成像,当时为什么没做成圆形的?而是方形的呢?接下来请阅读学习啦小编给大家网络收集整理的电视机为什么是方的原因:
电视机为什么是方的:
电视机开始真的是圆的哦,那外形,就像早期的雷达屏幕哦,即使是有了电子枪显像管,做成圆的(实际上是球星表面的一部分)也是最方便的。从书本到图画,再到比电视产生的更早的电影,都是方的了。这也有双眼视野的问题,人的双眼重合部分的视野基本是在一个长方形范围内,其他的部分容易被忽略。
其实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影工业就开始了宽银幕的革新以对抗新兴的电视媒体,最有名的当属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CinemaScope技术,这一技术银幕尺寸比当时一般电影的银幕尺寸要大很多,长宽比为2.55:1(后来略微缩减),对其的宣传语是:不用眼镜就能看到的视觉奇观。后来,由于CinemaScope本身的一些光学缺陷,这一技术慢慢衰落了。70年代后改进版的宽银幕制式Panavision(2.35:1或2.40:1)逐渐被广泛运用至今。与遮幅宽银幕(美国为1.85:1,欧洲为1.66:1)一同成为当代电影的主流宽高比。
在液晶显示器大行其道之前,显示器用的都是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从雷达屏幕到示波器到电视机都是如此,基本原理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学物理教材都有……电子束轰击涂有荧光材料的内表面让其发光
电子束是由垂直和水平两个磁场/电场控制的。所以对于输入信号来说,显然是矩形画面最简单,控制起来比较方便,如果是圆形,意味着要么每行扫描长度不等,要么仍然等长扫描但会浪费一部分扫描时间。所以对于显示来说,方向的比较方便。我不是很清楚模拟时代的信号是如何传输的,不过应该有个时间信号作为标准提示电子枪开始扫描下一行,如果画面本身是圆形的,信号本身的传输也会略为复杂。
示波器里基本都用电压作为偏转电子束的方式,一个很显然的原因是这样电压大小和电子位移是线性关系,所以便于直接测量信号。不过缺陷就是电压毕竟只能提供一个方向的加速度,不会影响电子原速度方向上的分量,所以偏转效率不高,显像管必须得做的足够长。所以你要是想要个24寸的显示器估计得占半个房间大小。
而使用磁场偏转就好的多,比较电子在磁场力总是受到垂直其运动方向的力,直接做圆周运动都有可能,所以偏转角度可以非常大,显像管的长度就可以短很多了。
电视机的相关知识拓展:
电视,是指利用电子设备传送活动图像的技术及设备,即电视接收机,是重要的广播和通信方式。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电视系统的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在接收端按相应的几何位置显现各微细部分的亮度和色度来重现整幅原始图像。各国电视信号扫描制式与频道宽带不完全相同,按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的建议用拉丁字母来区别。
电视信号从点到面的顺序取样、传送和复现是靠扫描来完成的。各国的电视扫描制式不尽相同,在中国是每秒25帧,每帧625行。每行从左到右扫描,每帧按隔行从上到下分奇数行、偶数行两场扫完,用以减少闪烁感觉。扫描过程中传送图像信息。当扫描电子束从上一行正程结束返回到下一行起始点前的行逆程回扫线,以及每场从上到下扫完,回到上面的场逆程回扫线均应予以消隐。在行场消隐期间传送行场同步信号,使收、发的扫描同步,以准确地重现原始图像。
电视摄像是将景物的光像聚焦于摄像管的光敏(或光导)靶面上,靶面各点的光电子的激发或光电导的变化情况随光像各点的亮度而异。当用电子束对靶面扫描时,即产生一个幅度正比于各点景物光像亮度的电信号。传送到电视接收机中使显像管屏幕的扫描电子束随输入信号的强弱而变。当与发送端同步扫描时,显像管的屏幕上即显现发送的原始图像。
电视信号传输分配的过程,以转播其他城市中的实况为例,一般从摄像机、电视中心或转播车,再经微波中继线路、发射台,最后到用户电视接收机。此外,电视广播卫星和电缆电视也分别是全国性和城市区域性电视传输分配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