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数字化阅读
为什么要做数字化阅读的原因
为什么要做数字化阅读?通过对数字化阅读的现状与特点的探讨,认为相对于传统的纸质媒体,数字化阅读具有广阔的未来,也是数字化阅读的天然优势,如果我们可以有效利用这优势,数字化阅读和数字出版的春天将很快来到。
为什么要做数字化阅读
优势:纸质阅读比数字化阅读效率高
比如当你在电脑或手机上读东西的时候,除非逐字逐句精读,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否则读完之后头脑中经常不会留下系统的印象,即使记住了星星点点的东西也很容易遗忘。
如果把文章打印出来,转换成纸质阅读,读完后这篇文章的理解会更有条理。
同样的文章,为什么读电子版和纸质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原因之一就在于分辨率。现在电子产品的分辨率还比不上纸质书,这就意味着阅读电子书的时候,大脑需要分配更多能量去识别上面的文字和图画,用于理解的能量相应地就减少了,纸质版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当你读完纸质版后更容易把内容结构化,系统化,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了。
还有一种较为流行的阅读方式是听书,能灵活运用,对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有帮助。但阅读效率,两者根本没法比。
比如听一本书要花30分钟,但如果把30分钟的音频换成文字打印出来,读起来也许只需要10-20分钟。
另外,不管是听书还是电子化阅读,会比较容易被插播的广告或无关链接所干扰,孩子的注意力会受到影响,而且孩子还有可能忍不住点进去,阅读兴趣发生游移,浪费时间。
总体而言,纸质阅读的效率会比数字化阅读效率要更高
数字化成为阅读提质“最大增量”
人类社会经历了“口口相传”的非物质交流时代、“载信于物”与“附言于纸”的物质交流时代,今天进入了“视听于屏”的数字交流时代。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2.5%,听书率为32.7%,数字化阅读成为阅读新样态。基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阅读的需求,全国各地充分利用数字化阅读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区域教育发展赋能。
搭建数字化阅读“立交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数字化阅读资源,最大限度扩展资源共享面。在资源来源方面,链接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学习强国”、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连通本地数字化阅读资源平台;在资源载体方面,加速专业阅读场馆、微空间阅读资源的数字化转型,及时接入中小学生各类阅读终端;在设备方面,增强各类设备的可视化效果、交互性功能,提升沉浸式阅读设计水平。
利用数字化阅读纾解课程供给之困。新时代教育呼唤课程的高质量供给和个性化供给,数字化阅读具有巨大优势。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利用数字阅读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便捷性,推进数字阅读资源课程化转型,增强数字阅读资源个性化、专题化、专业化供给。同时,顺应高中多样化特色办学新方向,围绕特色办学过程中特色课程群的开发、实施与学习供给特定阅读内容,服务于学校课程规划与教师课程开发;顺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精准推送拓展性课程、个性化课程所需要的阅读资源,服务于教师课程设计、学生课程自修,帮助学生突破课程学习的重难点。
借助数字化阅读激活纸质教科书。传统纸质教科书作为静态文本,是否能按照编者意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能力。而数字化教科书则能与高质量课程实施同步,实现课程、教材高度协同,规避二者实施中出现的“两张皮”现象。因此,要用数字化技术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可视性、导读性、多向链接性,同时预留想象空间、开放接口,形成“教学做、知信行”的数字活文本,使数字阅读为沉浸式阅读、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赋能,从而提升课程实施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
兴利除弊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数字阅读的画面感、跳跃性、多界面与多介质等特征可能影响注意力的专注度,眼睛与耳朵等感官长时间在电子环境中容易影响健康,数字阅读可能与各学科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阅读在阅读方式与特质方面存在冲突。对于这些弊端,可做多方面的协同性调节:一是保留纸质文本阅读过程中视觉暂留、想象加持、情境复现的优势,在数字阅读过程中预留充分的时间与想象空间,利用数字阅读沉浸性特质引导读者入境。二是针对数字阅读可能带来的文学性、审美性、情感性、价值性的衰减,精选可读性强、审美特征鲜明、激发读者情感参与、内嵌教育价值的文本。三是增强数字文本的活性链接,对陌生的名词术语、学习的重难点加注或加链接条,开展基于同类类推或异质比较的群文拓展、整本书推介,增加引用资源的规范性索引链接,解决知识查阅的繁复性问题,节省研究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四是借助移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引导联想和想象向现实可能性的转换,在保留文本超越性的同时提升文本的再创造性与变现性。五是借助数字文本的图像性复活语言文字音形义统一的本质特点,增强语言文字的表意张力,更好地以读启思和践行。六是合理配置阅读、想象、实践三者的时间比,完善屏保技术,实现三者之间的即时性转换,保护好读者的感官系统。
以数字化阅读的优势推动全民阅读
近年来,传统纸质图书阅读率缓慢爬升,而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呈现波动性整体下滑态势。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比2010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但报纸和期刊阅读率分别下降了3.7和5.6个百分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智能终端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使阅读行为不再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阅读变得更加容易,因此,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势强劲,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5]。统计显示,这些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发展,也成为国民综合阅读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数字化阅读的三大优势是技术发展带给我们的礼物,可以引导和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三大优势,使之成为数字化阅读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全民阅读的开展是文化产业和出版行业发展一大利好,数字化阅读可以为全民阅读提供有力的技术和内容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阅读方式将会以更加快速的发展势头融入人们生活,所以,我们作为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更加重视数字化阅读,为实现美好的“中国梦”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