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快速阅读>快速阅读原理>

对“打破速读神话”一文的评价

时间: 若木632 分享

  “快速阅读”,现大多叫做“全脑速读”。科学原理早已提示: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各自分管并对不同的信息内容处理:其中右脑主要是对图形和图像进行记忆和加工,而左脑主要是处理诸如逻辑、数字、文字等非形象化的信息。

  近两年网上流行的一篇文章,叫做“打破速读的神话”。里面对于速读的一些商业行为进行了回击,笔者非常赞同。但是,里面提到的一些说法有些欠准确,斗胆提出。速读本来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技能,但是传入我国精华的训练方法丢了大半,还不知怎么就变成了“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了。希望大家有空看看国外的速读软件top10,看看里面除了眼睛训练以外人家的理解训练和去除音读的训练是怎么做的!!以下是原文和评论:

  根据人的生理构造特点,可以这么说,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在短短1个或数个小时的时间里掌握速读、并且将速度提升3—5倍(掌握≠熟练≠形成技能),那么那些一分钟1万字和几万字的速读有是怎么样的呢,其实道理也并不复杂,都是有科学依据能够解释的,后面都会慢慢为大家解释到!

  现在市面上的速读方法很多:最早的传统速读、七田速读、影象速读等等林林种种,神乎其神,(悬页、黄卡甚至还加入了灵修和特异功能等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关键也不过如此。

  (评论:传统速读,七田速读,影像速读根本就不是一个方法,谈不上万变不离其宗)

  变传统的点式阅读为,组块阅读(组块可以是词组、半行、整行、整段甚至整页)

  先来了解下我们眼睛的阅读原理

  阅读中眼睛的运动是由:眼停和眼跳构成。眼停是对字的摄入,眼停的时间因为非常短,只有零点零几秒几,乎察觉不到,眼停时间占到总阅读时间的1%(具体数值有带商榷),大部分的时间其实眼睛是在做快速的跳动,从一个字跳到另一个字。没有接受过训练的普通人阅读习惯是,每次眼停摄入一点(也就是一个字),然后再跳向下一个字,这种阅读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点式阅读”,也就是传统阅读。知道这个原理后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速读的原理了:看书一分钟内眼跳的次数相同(比如300——500次),如果眼停时一次只看一个字,那么一分钟就大概看300——500字;同样看书一分钟内眼跳的次数相同(同样300——500次),如果眼停时一次只看3个字,那就是900——1500字,速度立刻提升几倍。这个就是速读记忆发的最基本的原理,

  (这个所谓的最基本的原理,恰恰是国内某些所谓“高效速读”的基本原理。在每次眼停中摄取文字多一些就能实现速读?恐怕练习过速读的人都明白,假如思考速度和理解跟不上,都是白搭,充其量是略读!)

  任哪种速读天花乱坠,都是这个原理为基础的。

  (评论:据我所知,七田真的波动速读和保罗的影像阅读和这个并不搭边)。

  ? 道理简单,但是从以前的“点式阅读”到速读是不是比较难呢,是不是人人都能感掌握呢?其实并不是难,恰恰相反只要稍微经过训练就能掌握速读,并且提升速度3、5倍,就象我前面说到的,我们人的眼睛生理特点,决定我们可以轻松做到的。

  (评论:还是认为眼睛训练好了就能速读了)。

  ?

  再来了解下我们眼睛的视幅

  ? 我们任何正常、普通人的横向视角在70左右,当我们距离纸面25-30厘米看书时,那么我们眼睛能看到纸上有效横向宽度大约为3-5厘米,在这个范围内的字完全可以一下子辨认出来,这可以做为一个视停单位,在这个单位里应该能容纳6-10个4号字,如果每个视程单位不是一个字,而是3个字,那么每分钟可达1400字以上。事实上,这应该是一般阅读的平常能力,而不应是特殊能力。所以,视程的速度应该是大多数人普遍可以达到每分钟近千字。通过一段时间的简单训练达到每分钟3000-5000字是完全有可能的。只要你改变点式阅读,一次眼停看1/3行(如果觉得吃力,就一目1/4行,注意刚开始练习时要用简单的读物练习,童话等我觉得是最好的,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立马可以见到效果,大家可以试试看.速读就这么简单,你也行的!!!!

  (评论:读物难度?如果是格林童话,肯定行。但是用于专业技术书籍,仅仅凭借扩大视幅就能速读,想法很天真!不要告诉说,速读不能阅读技术书籍的!)

  可能刚开始不灵活,不要紧,漫漫就会越来越快的,记得每次做完练习后要做回忆练习,一定用笔记录刚才阅读过的材料,第1次阅读后回忆哪怕只能写出1个字也不要紧,相同的材料反复3次练习,不出一个星期提升3倍的阅读速度是没有问题的。

  (评论:默写是重要的方法之一,但是一分钟默写法最重要的要点—把大脑写空,把文字写对,包括文字和其在书页中的位置,只字未提)。

  ? 训练达到每分钟3000-5000字的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200小时以上的训练,按初中水平每分钟300-500字计算,应该是360-600万字的阅读量,大约相当于25-40本200页32开书籍。这样的阅读量,学生所获得的思维构建是无法用具体量化方法来计算的;同时,思维方式方法的训练基础和给予他的思维敏度也应该达到一定的水平,也无法用具体量化指标来计算;还有视程运动的训练,也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而这三方面再加上思维材料的积累,都无法用量化方式来计算,只能从混沌理论来理解。这时,他的视程速度与思维敏度的协调也得到的足够的训练和强化,即使不经过特别训练,他的阅读能力也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如果经过特别训练,当然应该会有不凡的表现。

  (把希望寄托在练习者本身的原有的能力而不是开发新的能力或者挖掘原有的能力,这是国内速读训练的通病)。

  有些朋友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比较困难,这是因为以前一直是传统的“点式阅读”,造成了几个坏的习惯,回看(老是觉得自己没有看清,回头看前面读过的东西)、音读(嘴巴虽然没有发声,心里却在默读)等,这样都是影响阅读速度的一些坏习惯,不过根据我的经验每天训练1小时,连续1周基本能克服这些小毛病…..

  (评论:一周就能克服音读,这是什么方法呢?)

  传统的速读法(也是我本人学习的速读法)是按由简单到复杂一步提升的:点式阅读——一目1/3行——一目1/2行——一目一行——一目两行….一目一页,每周为一个阶段,这样训练容易看到效果,增加兴趣和学习的信心,根据学习行为的心理研究这样是比较科学的。(后来出现影象速读、拍照速读等,说白了其实是跳过了中间这些步骤,直接过度到了一目一页,不管加了什么花哨的训练方法、和叫法,起原理和本质其实都一样。在我看来不按照循序渐进进行训练,效果不会明显,难度比较大,挫折感会比较多)

  (评论:我的天,把影像阅读,波动速读的原理和传统的练眼速读混于一谈,还谈循序渐进?影像阅读难道也用软眼来一行行的读?)

  速读训练方法 (要想熟练并形成技能,当然正规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 速读的训练方法现在很多,其实也不外乎就是围绕眼停和眼跳做文章,

  速读训练方法其实包括两个的:核心训练和辅助训练

  核心训练就是和眼睛有关的训练,(好象哪种速读都会有的训练):

  *眼睛凝视训练:凝视一个点,或者一个静止的东西,锻炼注意力和眼停时对字的摄入能力(包括黄卡其实也是训练这个能力。黄卡后面介绍)

  *眼睛灵活度的训练:训练眼睛眼肌肉,训练灵活度,常见的有:左右眼跳训练、上下眼跳训练、5角形顶点眼跳训练…

  *眼睛视幅的扩大训练:扩大视幅训练,常见的有,看成语(一眼看四个字的,在六个字,再加 ;还有看舒尔特表等)

  辅助训练

  *调息训练:作用让思绪平静,集中注意力、补充大脑的氧气,使头脑保持清醒

  *回忆训练:作完阅读训练后的回忆,很多人忽视这个环节,做这个训练时是一定要用笔写的,不是用脑子就够回忆的,结果不一样的

  ?*消除默读训练:这样有助于提升阅读速度,方法给大家提供两个比较简单的:(1)阅读时,口中念别的东西(可以唱歌、佛语只要不是念阅读的内容就可以)

  ? (评论:这个试试看吧,用这种方法越练音读越重。)

  (2)阅读时手指敲击出节奏? 这些的原理就是打破思维行为惯性,强行改变你阅读时的心理默读习惯,刚开始可能别扭,过几天就好了(我当时的训练时也没有刻意去做这项训练.后来速度一快上去,音读自然而然消失了)

  (评论:节奏敲打只能初步消除音读,离真正的消除音读和眼脑直映还差很多很多,至于说速度一快,音读自然而然就消失了,那么遇到你看不懂的东西速度降下来怎么办?)。

  *防止回看训练等

  写到这里大家对于速读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下面再和大家聊下几个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一分钟数万字是真实的吗,能达到吗?

  说到这个问题,先说下阅读的几种形式以及速读效果衡量的几个标准

  阅读分为:精读、浏览、跳读、略读等(不同的阅读材料应该是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的,不是呆板一成不变的)

  速读效果衡量的几个标准:

  1.什么也写不出,理解和记忆程度为0

  2.能写出与文章主题(中心)思想无关的只言片语,理解和记忆程度为10%-30%

  3.能就某一部分写出大致内容,理解和记忆程度为40%-50%

  4.尽管有的部分漏得干干净净,但是大部分能具体的写出来。或者能概要的写出整体性的内容,理解和记忆程度为60%-70%

  5.漏掉很少,能按照原文正确、具体写出内容的发展过程,理解和记忆程度为80%-90%

  6.几乎能相似的写出原文,理解和记忆程度为100%

  (能达到第4个标准就算合格了)

  (评论:请标明这个标准出自哪里,照搬别人的东西应该说明出处。)

  某些人经特殊训练,或个人有特殊能力,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纵横两个方向的压缩,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目十行、面式阅读、照相阅读、影象阅读”,这种压缩格式类型的阅读速度那是又一种境界。可以说是可以达到的。(还有的阅读形式是眼光在书上快速的走V字形、或从一页的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形)。但是绝对可以说不可能看清这页的每个字,(说简单就是说估计加统计,看清大概的中心、梗概、故事情节,然后加上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就会觉得丰满、有学血有肉、让听得人觉得一点不错)。但是这样的速读不能用来读那些需要理解的教材等读物,因为这类读物,是要理解、精读甚至反复推敲思考的。虽然我没有见过那些速读每分钟过万的人,但是绝对敢说,他们做这样测试的阅读材料不是需要理解的教材等,一般都是通俗读物!(如果他们有这个能力,问一句,应该能在一个月里学完高中到研究生的课程,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报道把,所以科学是要讲证据的,不要迷信、不要盲从!!!)

  (评论:这个非常赞同!用作者所理解的速读,确实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影像阅读法和所谓的全脑速读是一个原理!!)

  2、黄卡(看出原色)

  很多记忆法里谈到看黄卡练习,好象说的比较玄,其实着是正常人的一种正常感觉现象,每个正常人都天生具备的(除非你不是正常人 ) 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后象”

  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保留着亮灯泡的形象;声音停止后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萦绕,都属于感觉后象。

  感觉后象有时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同:如看到灯光是亮的,灯灭了后留下视觉的形象还是亮的灯,这种后象叫正后象

  感觉后象有时和刺激物的性质相反:如看到灯灭了,眼睛里却看到一个黑色的灯泡的形象,这种后象叫负后象

  彩色的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例如红色的负后象是蓝绿色,黄色的的负后象是蓝色。正后象和负后象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后象的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有兴趣你可以自己做个实验:在夜间看一个乳白色的灯泡(或日光灯),两三分钟后突然关灭电灯,注意眼睛里出现的后象,后象里的灯泡可能是亮的,也有可能是暗的,而且亮暗是交替出现的。因为是乳白灯泡,后象里有时可能出现的是白灯泡,有时出现的是彩色灯泡,而且灯泡的彩色也会交替变化….

  所以我就不太清楚看黄卡和速读有什么很大的联系,难道说看看出黄卡的原色(正后象),速读就练成了吗?如果说看黄卡有什么用的话就是训练注意力了,有些人说回忆不到颜色,可能在看黄卡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思绪不知道跑到什么别的地方去了,(就象速读看书一样,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也不知道看了什么,所以黄卡有作用也应该是训练注意力的!!!)只要有认真看的话,任何人都能出现后象的(再说一次,除非你不是正常人,呵呵)。

  (评论:原理说的很对,但是作者很显然不懂黄卡训练的用处。黄卡训练正是利用了感觉后像的原理,让练习者知道心像出现的位置,也就是给练习者一个拐杖,从而更好的开发出心像能力。黄卡和速读的关系,就像一块砖和一座房屋的关系。)

  3、悬页

  有很多速读法还讲到悬页的训练,讲得也是比较的神乎其神。其实也是人眼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人如果闭着一只眼睛,只用一只眼睛观察事物,叫做单眼视辐,(两只眼就叫双眼视辐了,相对一只眼睛看东西,两只眼睛看更加具有深度感、距离感、立体感)。当我们调整两眼的视焦,也就是焦点,就会产生类似虚浮的影响(悬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做个试验:伸出两个食指,相对,两食指中间留一定的距离,眼睛看着着两个手指,当你的视焦在两个手指上时,看到中间是有分开的,再把视焦不要放在手指上,放在手指前面的物体上,你就会发现,虽然你的手指没有动,手指却连起来了,而且还有时是重叠的,(恭喜你悬页练成了,但是你觉得神秘吗,简单把,呵呵)。让书本出现悬页也是同样的操作!!!

  (评论:说的很对,悬页就是这么简单,一点也不神秘。但是,如何用悬页,如何利用潜意识阅读,如何活化,这才是影像阅读的核心。不要认为影像阅读就是看悬页!!)

  关于速读的一些原理和神话,就讲到这里了,因为工作忙,其他的东西就不再解释了。总之一句话:速读对于人的潜能的开发、生活学习是有帮助的,并且通过正规的训练是每个正常人都能掌握的,但是不要迷信、不要盲目,要相信科学。完!!!

  (评论:是,我们不要迷信、不要盲目,要相信科学!但是作者把林林种种的速读法都归结到国内七拼八凑的所谓的“传统速读”,不知是…..。)

  这篇文章由于回击了一些速读训练的不合理的商业宣传,所以在网上流传很广。但是作者对于速读的解释并不令人信服。关键是,…..。)

10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