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中的理解问题
速读中的理解问题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类进行传统阅读时,主要使用左脑的功能;而在采用“速读”方式阅读时,则充分调动了是左右脑的功能作用,各自发挥左右脑的优势共同进行文字信息的形象辨识、意义记忆和理解,所以“速读”又被称之为“全脑速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速读中的理解问题,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速读法在国内宣传了这么多年,课程多多,软件多多,但无一例外都是“眼睛训练课程”或者“眼睛训练软件”。至于速读中的理解和实施方法并没有说清。即便是有说道理解的,也是非常肤浅,甚至是错误。
第一种:速读中,可以把文字意义转换成图像理解。有的人说,速读中可以把文字的意义转换成图像,比如看到电话机,脑中就想到电话的形象,看到教师,脑中就想象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等等。承然,有的时候这种转换确实有利于理解,比如看小说,看一些操作性的书籍,例如电脑组装,软件使用等等。但是我们看到的书并不都是这些,遇到抽象性的书籍怎么速读?比如,编程的书籍,数学,语言学等等,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看吗?就算你牵强附会的想出一些图像,也和作者的本意风马牛不相及,你能读懂吗?
所谓的图像理解(心像理解),其实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阅读的时候获取文字意义—根据文字意义产生图像。既然是这样的过程,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为什么非要把意义转化成图像呢,干脆直接获取意义不是更好吗?所以说,所谓的图像理解,只不过是对于速读理解的一厢情愿的方法。
第二种:先不管词语或者句子意义,看几个词或者几句之后,再综合整体理解。可能提出这个说法的人也没有自己实践过,用这种方法并不能实现速读。因为之前看到的几个词或者几句并没有什么意义留在你的脑中,做整体理解的时候很可能视点就会停下来,因为不停下来大脑就无法完成综合整理。
针对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一些公式,例如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或者是什么事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这充其量是一种阅读方法,而不是速读。
第三种:找关键词和找关键句。同样,这也是一种阅读技巧。当你的快速阅读水平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可以这样做,去获取一些文章的梗概。但是这并不是我们说的“一目多行,同时理解”的速读。我们阅读的目的并不完全是获取大意,有的文字根本就不需要你获取什么梗概,而是需要你完完全全的读懂,特别是一些短小而信息量非常大的文章。遇到这种情况,这种方法就失效了。
第四种:字形解义:希望重建阅读模式,把字形和意义直接联系起来。其方法是闪示练习,专注点在大脑对字形的反应。这是最接近速读本质的一种方法,练习久了,很可能练就眼脑直映的方法。但是有一个问题,很多朋友用这样的方法后,都说是好像懂了。但是还是心里不踏实。为什么呢?因为眼脑直映获取文字意义非常快,大脑来不及整理和思维。所以,获取的都是字面意义,无法深入到你的大脑中。
那么,真正的速读理解是什么样的呢?
速读,是这样一种感觉:眼睛接触到纸面,注意力集中的一刹那,文字意义就已经摄取进了大脑。视野范围大而一目摄取几行的话,得到的意义相对比较粗而会忽略一些细节,视野范围小得到的意义比较细,能获得更多的信息量。随着眼睛的跳动,文字意义像水波一样不断的涌入大脑,同时视野根据大脑的分析和信息量的多少不断的伸缩。
此种情况下,阅读就像喝水一样简单自如,沉浸其中,完全会忘记书页的排版而任由大脑畅游于书海。速读同时会接触到一些必须弄懂或者必须记忆的细节,此时,功力高的话,右脑会自动的把他们当成图形一样存储一下,在后面的阅读中逐渐理解或者记忆;功力不够的需要在此留意一下,阅读完之后用速读中的记忆法瞥几眼就会记住。
知道了这个,你还会在没有必要的时候转换图像,整理意义,找关键句吗?不会,因为在做这些之前,我们早就读懂了文字,大脑稍微思考一下,就都有了。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都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