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故事>

创业奋斗故事5篇

时间: 小兰676 分享

  创业的人在春天里容易陶醉,迷失方向,创业者要敢于在夏天烈日下赤膊上阵,在秋天面对成功硕果,创业者要立刻着手下一轮播种,遇到冬。创业奋斗故事你知道有哪些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业奋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创业奋斗故事1:女大学生村官张天然的打拼经历

  未来不是靠计算的,而是靠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本文主人公语

  她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然而,她却放弃了城市的工作,选择到农村当村官。从大学到农村,她克服了哪些困难?从学生到村官,她如何完成角色的转换?

  1 放弃城市来到农村

  2007年5月底,即将毕业的常州工学院外贸英语专业的张天然,由于成绩优秀,找到了一份令她的同学羡慕的工作——到北大青鸟,徐州校区做班主任。

  6月,辅导员找到她说:“现在咱们省有个政策,大学生可以到农村当村官!你可有兴趣?”

  “到农村啊?可是我已经在徐州找到工作了啊!”

  “你是学生会主席,又是党员,人家去西部的,那么辛苦都去了,你这个学生会主席是怎么当的啊?”

  一向不服输的张天然被激将得当时就说:“去就去!谁怕谁啊!”可当她把这个想法跟家人一说,立刻遭到了妈妈的反对,“我们送你上大学就是想让你留在大城市,坚决不能回到农村!”爸爸说:“虽然到农村锻炼锻炼是好事,可你吃不了那个苦啊!你现在说要到农村,可你根本就不知道农村是什么情况。等新鲜劲一过,你就会打退堂鼓了。”

  “城里的工作没了,可以回去再找,但当村干部的机会可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如果没有省里的这个政策我恐怕永远也没有机会到农村当干部。而且毛主席说过,农村是个广阔的大舞台,大有作为,我就是要去看看是不是这样。”张天然竭力劝说父母。

  最终,张天然说服了父母。2007年7月23日,张天然和其他几百名大学生村官在南京集合。在动员大会上,看到几百人身穿统一T恤,一张张青春的面庞让张天然感觉热血沸腾,她恨不得马上就到农村大展身手。

  当天,张天然被铜山县单集镇党委书记亲自接到了镇政府大楼。一下车,就看到一座破旧的土黄色的楼房,镇党委书记说:“这就是咱们的镇政府大楼。”张天然的心一沉,镇政府都这么破,村里会是什么样子呢?

  张天然的家就在铜山县县城,她印象中的镇政府大楼应该是像南方的那种高大、气派的行政大楼。午饭过后,铜山县单集镇洪楼村的村干部将张天然接到了她即将工作的地方——洪楼村村支部,她将担任这个村的党支部副书记。

  刚下车,张天然就说“到村里看看吧!”村干部说:“今天是第一天,你先休息一下吧!”“我不累,还是出去看看吧!”“外面还下着雨,路也不好走,明天去吧!”村干部劝说道。“不行,不行,我一刻也等不及了,我要看看咱们村到底有多宽广,咱们的老百姓是什么样的。”最后,村干部拗不过就带她出去了。

  雨下得并不大,可坑坑洼洼的道路依然泥泞难走。村子里有些杂乱,房子都破旧不堪,甚至还有一些即将倒塌的草房,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她或许不相信经济发达的江苏还有这么破旧的村落。可既然来了,就没有退缩的理由,一定要想办法做好!她在心里给自己鼓劲。

  村里给她和另外一个女大学生在镇政府楼上安排了一间宿舍,吃饭就在镇政府食堂。当天晚上,雨下得更大了,突然,宿舍的电线冒起火花,她们吓得一起叫了起来。惊叫声引来了传达室的老大爷,老大爷解释道“没事的,电线有点老化,一下雨就冒火花,晴天就好了!”既然是“正常现象”,只能逼自己适应了。这时,两个女孩都感觉很累了,想洗个澡上床休息。可这里没有浴室,只能从宿舍外的水龙头接点水,从传达室提两瓶开水,擦擦身上。刚躺下,另外一个女孩说想上厕所,可厕所在行政楼的后面。此时外面雷电交加。张天然明白室友是害怕,就说:“我陪你吧!”

  张天然一夜无眠,其实生活条件的艰苦,她都可以克服,但村子里这么穷该怎么办呢?

  2 全票当选村支书

  第二天一大早,张天然就到村里正式上班了。大家对她这个年轻的大学生都很客气,把她当成了客人,不安排任何事情给她做。尽管张天然说:“我是来这里工作的,对这里不熟悉,该做什么你们就跟我直说吧!”但还是没有人安排她做事情。因为他们觉得大学生下来也就是做做样子的,这些小年轻能干成什么事呢?

  时间一长,张天然坐不住了,你们不安排我做事情,我就自己找事情做。她每天早早地来到村支部打扫卫生:遇到开会,她就自己拿出本子做会议记录。其他村干部就很纳闷,她有福不享,什么意思啊!对她的态度也跟着冷淡了下来。张天然管不上这些,人家不理她,她照样笑脸相迎,照样找事做,不懂的地方就向别的村干部请教,只要开口,不是“大哥”就是“大叔”。她知道这些都是最最淳朴的人,只要自己真心做事,一定会打动他们!

  张天然发现村里的大部分村民都种了大蒜。她一打听才得知,去年全村种的一百多亩大蒜没有销售出去,一部分烂在了地里,一部分还在冷库里,今年村民们继续种大蒜,怎么能卖掉呢?她着急起来,回到宿舍就在互联网上搜寻更适合种植的作物。最终,天津一家农业公司推行的黄瓜制种项目吸引了她,对方不仅派技术人员过来指导,而且所有的黄瓜种也都由这家公司回收,这样农民就不用愁销路了。她赶紧把这个项目跟其他村干部说,有人却说:“项目倒是一个好项目,但大蒜很快就到收获的季节了,还费劲拔掉干啥呢?”“去年还有那么多库存,今年的又收上来,行情不会好的!”张天然说。“谁知道是不是骗子公司呢?”有人说。这句话提醒了张天然,虽然自己在互联网上查到这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但没有经过考察,谁也不能打包票。她决定和村干部一起去天津实地考察一下。

  经过考察,这确实是一家有实力有信誉的公司,她当即和他们达成了在洪楼村推行黄瓜制种项目的协议。然而,要推行这个项目,首先需要动员村民把现有的即将收获的大蒜拔掉,这成为摆在张天然面前的难题。

  这个说服工作,她决定从赵姨家开始。因为赵姨家的地在地头,农村人习惯于一家看一家,一户比一户,只要她的工作做通了,这一组就好做,这一组的工作做通了,这一片地也就好做。

  当天下午,张天然在大蒜地里找到了正在忙碌的赵姨,开门见山地说,“赵姨,现在有个好项目,种不种?”

  赵姨头也没抬地说:“好项目?能有多好啊?”

  “咱把大蒜拔了,种黄瓜制种项目,这肯定行!”张天然说。

  赵姨把她上下打量了一番说:“你个小丫头,才二十几岁,你说种什么怎么就一定能行?人家几十年的村干部都不敢这样说。”说完,赵姨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当头被泼了一盆冷水,张天然也没灰心。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不知道去了多少趟。终于在一天晚上,张天然跟赵姨聊天时,先从令赵姨骄傲的儿子谈起,谈起儿子,赵姨一下子来了兴致,从晚上八点钟一直聊到十一点钟。看赵姨的情绪高涨,张天然又提起了那个黄瓜育种项目。这次赵姨没好意思断然否定,说,“这个项目到底好在哪里啊?”张天然连忙把黄瓜育种的好处与今年大蒜的行情预测给详细说了。“要真能像你说的这样就好了!”赵姨感叹地说。张天然忙把跟对方签的合同以及到对方那里考察时拍的照片给她看,赵姨终于点头答应说“就;中你这丫头天天往我家跑的这个勤快劲,就相信你一回!反正大蒜也卖不了几个钱。”

  赵姨将快要成熟的大蒜拔掉改种黄瓜育种的消息,立刻就传遍了全村,赵姨拔大蒜那天,来了几十个村民围观。利用这个机会,张天然又继续做说服工作。在赵姨家拔掉大蒜的一周之内,陆续又有60多户人家拔掉大蒜,改种黄瓜育种项目。

  此后,张天然每天的日程就多了一项——到黄瓜大棚去看看。虽然对方派来了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但张天然还是不放心,毕竟是她让村民改种黄瓜育种的,她必须保证百分之百成功。

  5个月后,黄瓜制种项目喜获丰收,每亩地的收益达七八千元!而如果种大蒜、黄豆等传统作物,就算全部卖出去也就200多元的收入。这下子整个乡镇都轰动了,人们都知道洪楼村来了个能给村民带来福气的大学生张天然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2008年5月5日,洪楼村要进行换届选举,此时距张天然来到农村已经8个月。张天然疑虑重重:自己还是一个小毛孩,人家能选自己吗?

  选举结果出来了,张天然以45票全票当选为洪楼村党支部书记I她一下子蒙了!这一年,张天然24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女村支书之一。激动过后,张天然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成为一把手后,村支部开会都由张天然来主持。可毕竟是年轻,她说:“各位同志现在开始开会。”但大家依然在说话,不太把她当回事。遇到这种情况,她就让比较有威望的副书记来主讲,自己接着补充。渐渐地,也就形成了一种讨论的开会氛围。现在,她已经能够自如地掌控局面了。

  3 麦收考验

  2008年6月,夏收工作摆在了面前。张天然心想,夏收不就是农民自己收麦子吗?也不需要她做什么。于是,在镇里开完三夏工作会议后,张天然回家了,因为第二天,表哥要结婚。刚到家,就接到了镇党委书记的电话:“别的村支部书记都在带头在地里抢收麦子,你人呢?”“我表哥结婚,我在家里!”她理直气壮地说。“你赶紧过来。”书记啪地挂断了电话。书记这么严肃,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吗?她赶紧回到村里。在路上她就发现昨天还是青青的麦子今天一下子都变黄了,邻村的村民们都在紧张地收割,而洪楼村的小麦还纹丝未动。

  她这才知道,原来麦收并不是农民自己的事,村干部要提前安排收割机;为了保证收割机不浪费一滴油,要呈S形进行收割,需要村干部组织好,让每家每户的农民提前准备。当务之急,就是要请收割机。她和另外两名村干部到路上拦收割机。可这时候的收割机,都是提前预订好的,根本就不愿意停下。张天然着急了,又来了一辆收割机,她就站在路中央拼命挥手,眼看着收割机快触到她膝盖了,她也没有动。另外两个村干部吓得朝她大喊:“天然,你不要命啦!”收割机终于停下来了,经过好一番劝说,师傅终于点头同意。

  可当收割机开到地头,张天然到另外一块地安排收割的时候,村民们竟然把收割机撵走了!她这才知道自己拦的是小型收割机,其缺点是漏粮食多。农民辛苦种出来的粮食,谁也不愿意浪费一粒。接着,张天然又去拦大型收割机。就在此时,镇里的领导来到洪楼村督促麦收工作,结果发现洪楼村的麦子竟然没有动静,镇党委书记严厉地批评道“你完不成任务,支部书记就不要干了!”委屈的张天然流下了眼泪说:“这太不公平了,事前又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办!”

  可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她擦干眼泪又去拦收割机。找来了合适的收割机,张天然立刻组织村民收割小麦。收割机需要加油,她就骑着电动车,带着大油桶到加油站排队买柴油。一路上,因为着急,她摔了好几跤。身上的疼痛加上心里的委屈,让她的眼泪奔涌而出,她决定干完这一场就不干了。她给组织部长打电话说:“忙完麦收就不干了!”

  收割机几乎是24小时作战,只有到凌晨露水太重,割不动麦子了,才稍稍休息一下,而张天然也就是趁着这个时候拿点儿麦草躺在上面打个盹。有些村民觉得这个小书记太辛苦了,就从家里拿点儿黄瓜和桃子给她吃。终于,她扛下了这场麦收。

  这次麦收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很多人后来见到她都说:“这是给我们收麦子的书记”听到这样的话,张天然觉得所有的苦和委屈都烟消云散了。后来组织部长找到她问:“现在还要不要干啊?”“这么大难题都撑过去了,还有什么困难的,接着干!我是那么容易服输的人吗?”她笑着说。

  如今,在洪楼村村民眼中,张天然已经成了他们的主心骨,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做了很多件实事,挖水渠、修桥、铺石子路、改建村卫生室,还引来了养鸡养鸭项目,因为致富的项目增多,村民的收入从2001年的1500元,增加到现在的2800多元。

  在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评选中,张天然以高票成为正式候选人,并被誉为“大学生村官中的传奇人物”。2009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得知张天然的事迹后,称赞道:“天然书记志存高远!”

  三年的村官,很快就要到期了,可张天然却舍不得离开,因为村民还没有富裕,自己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她决定把自己的未来交给村民,交给组织,自己所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这样才无愧于自己的青春。

  创业奋斗故事2:征服美国的“化妆女王”

  米歇尔·潘是越南裔美国人,她父母在上世纪70年代末移民美国。7岁那年,父亲嗜赌成瘾,输光了家产后离家出走,从此她和妈妈相依为命。

  从小学到初中,亚裔的身份,使米歇尔成了学校里的异类,备受排斥和欺凌。为了融入当地拉丁族裔朋友圈,她决定通过化妆来改变自己,她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把皮肤晒成古铜色,戴着巨大的耳环。她不爱逛街,时常宅在家里看看书,或者给自己化化妆,自娱自乐。

  中学毕业后,母亲希望米歇尔去学医,这样收入稳定而且能够体面地生活。但是她坚持要读自己喜欢的艺术设计,她希望更深入地学习美容化妆这门技术,并下定决心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耐不过她的执拗,妈妈只好勉强同意。

  2007年,不满20岁的米歇尔进入林林艺术设计学院学习,在学校里她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找到工作。她曾想在百货店的化妆品柜台找份兼职赚钱补贴家用,却因为没有经验被拒。

  正当米歇尔苦闷之际,一件小事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当时有两个博客读者向米歇尔请教化妆问题,她一时半会儿解释不明白,便录制了一段化妆视频教程传到网上。这短短7分钟的视频,把米歇尔的化妆技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人大开眼界。人们纷纷相互转载,一周内浏览量就超过了4万,很多粉丝开始关注她的视频,希望学习更多的化妆技巧。

  米歇尔大受鼓舞,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上传的视频教程越来越丰富,从简单的如何描画眼线,到各种场景的妆容,无所不有,她的人气也因此急剧上升。

  2011年,米歇尔意外地接到了法国化妆品巨头兰蔻的电话,对方邀请她为兰蔻拍摄化妆视频广告。米歇尔惊呆了,半天没回过神来。原来兰蔻一直花大价钱请化妆师拍摄化妆视频,但收效甚微。他们在网上看到了米歇尔的视频,便尝试邀请她担任化妆师和代言人。

  视频广告很快就拍摄出来了,不过双方意见并不统一。兰蔻想让她把那些不符合兰蔻高端标准的内容删掉,但米歇尔不同意。她说:“人们喜欢我是因为视频内容够真实,够草根,才会用我代言的产品。”最终兰蔻做出了让步,而结果证明米歇尔是对的,她代言的产品大获成功,销量远超过预期。

  此后的米歇尔顺风顺水,她建立了自己的化妆视频聚合平台,与欧莱雅合作推出属于自己的化妆品品牌系列,还出了自传。2015年初,年仅27岁的米歇尔拥有四家公司,并登上2015年“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

  没有人天生低人一等,就看你能否做到不轻易放弃,能否坚持自己的梦想,如果能,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创造奇迹的米歇尔。

  创业奋斗故事3:从“疯子”到“神人”

  小C是我一个同学的室友,一次,我去找同学时被她吓一跳,因为她脸上敷着五颜六色的面膜,样子实在“惨不忍睹”。再看房间里,到处堆着花花草草和瓶瓶罐罐,以及各类我叫不出名字的器皿。我问同学,这也是她的研究生课程?不是,她是在研发各种护肤品。可等小C洗去了脸上的面膜,我又惊呆了:那张脸上全是疙瘩。原来她故意吃坏东西让脸过敏,然后研究抗过敏的护肤品;她这张脸,还曾被湿疹过、晒伤过,痤疮过……

  研究生毕业后,小C放弃了工作。为了省钱每天啃馍馍,上山下乡去采收植物,工作起来一天花20多小时研究植物精华护肤品。后来,我在手机上看到小C发的护肤品,听朋友说周围不少人都试了效果不错;慢慢地,她的护肤品系列越来越多;再后来,看到她的产品供不应求。现在,小C成立了工作室,开了多家网店,她的护肤品年销售额已达数百万。不少人为她的成功羡慕不已,我却总想起她的“疯狂”。

  我之前的一位美女同事LL,突然说要辞职卖快餐,而且说做就做。她每天选食材、研制新菜、到办公区推销自己的快餐、在微信上不断更新菜式,回答顾客提问,接订单,忙到凌晨三四点,实在累了就打个盹,醒来抹抹眼睛继续干。从好不容易卖出一份开始,到逐渐日卖数千份;从微信无人理睬开始,到五六万人的微信顾客群体,月收入达到我们这些老同事两年的年薪。是的,一开始我们大家也说她“疯”了,放着轻松光鲜的工作不做,选择这种被认为是无奈讨生活的行当。可现在,大家都不说她“疯”,而是说她“神”了。

  5年前,我在一家饭店吃饭,看到一个瘦弱清秀的女孩站在一餐桌前,毕恭毕敬地杵着,一直站到那桌人把饭吃完,然后其中一个中年妇女说:“这姑娘,唉!你干吗这样倔呢!”原来女孩是开网店卖衣服的,看中了大姐家私人订制的衣服,但大姐家的服装不对外批发,女孩却缠着要当她们服装的代理,求大姐至少每月批给她相当数量的衣服。

  女孩跟了大姐半个月,大姐到哪,她都一言不发地跟着。大姐最后还是答应了女孩的要求,她笑着说:“疯子惹不起呀!”可话语里分明满是欣赏。我上女孩网店,发现果真都是质地讲究、风格脱俗的好衣服。我们逐渐成为朋友,她这才告诉我,好多衣服她都是这样“跟”得的,有时为了拿到好衣服,她半夜就在人家店门前等着了,为防止有恶人,身上还随身带着防贼武器。现在,她不但有了火爆的网店,还在3个城市有了5家实体店,每家店的营业面积都是数百平米,买单都得排队。这个弱不禁风的“疯子”也成了“神人”。

  平庸,也许算不上什么坏事。怕的是,你讨厌平庸,向往做“神人”,却又不能“疯狂”。

  创业奋斗故事4:赖昌星 一个流亡者的“穷途末路”

  从默默无闻的农村少年,到富甲一方的商界大亨,再到逃亡海外的走私罪犯。12年后的今天,赖昌星再次进入公众视线。7月23日,“厦门远华集团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被遣返回国。

  在中国网友的眼中,赖昌星身负多种功能:打压油价、揭露FB等等。显然,赖独特的气质,以及他身上光怪陆离的传闻,让“赖昌星”这个普通的名字,在民间被演变成了一个集野心家与悲情英雄的传奇符号。赖昌星回来了,在多年与法律周旋中,他曾多次逃脱法律的制裁,但这一次,却不再侥幸。如同拉登被击毙后一样,中文互联网又陷入了集体狂欢中。

  著名华裔评论家与媒体人丁果,在温哥华多次独家专访赖昌星。他在一篇对赖昌星的专访中这样写道:“他还是招牌式地戴着一顶帽子,当他倒茶时,我想象远华红极一时的时候,他在那座如今已经被拍卖掉的红楼里,被人簇拥着招待八方来宾,哪里用得着如今这般谦恭地让座倒茶?”

  “赖氏”的“另类奋斗”

  1958年,赖昌星出生,在8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七。与其他农村孩子一样,赖昌星上学很晚,直到9岁才踏入学校的大门。童年时期的赖昌星,就表现出了与同龄人不同的经济头脑。儿时玩伴赖永独回忆,早在读小学时,赖昌星就跟他一起卖过油条、包子、冰棒,还从果农手里买进水果,再在公路边卖给路人。1973年小学毕业后,他先是在家种了一阵地,然后跟着哥哥一起到部队挖了一年多水井,之后又去了泉州挖防空洞。工程做完后,赖昌星回到了烧厝,与5个村民集资办了一个小的汽车配件厂,每个人出几百块,几个人既当老板又当工人。由此,他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笔投资。

  两年后,他单起炉灶,开了一个纺织机械厂。纺织机械厂的创办赶上了改革开放之后来料加工型经济的发展大潮,这为赖昌星的工厂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之后,他又相继开办印刷厂、雨伞厂,并从中积累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财富。

  然而真正触动他的并不是已有的产业,而是倒卖电子产品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当时,几乎全国的客户都提着现金跑到南方沿海城市,寻找可能的货源,轻松转手间,价格便已翻了几倍。赖昌星发现,在石狮这个走私的前线,走私的利润空间巨大。

  在确信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逐富之路后,赖昌星带着400万美元资产离开了石狮前往厦门,不久后移居香港。随后,他开始大规模走私活动。

  1999年,中国开始大规模打击走私犯罪,赖昌星被查出其名下的厦门远华公司进行国际走私,走私货物的总金额高达500多亿元人民币,偷逃税款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十二载的“流亡生活”

  1999年案发后,惶惶如丧家之犬的赖昌星逃至加拿大,开始了十多年的“流亡生活”。

  逃亡初期,赖昌星在加依然出手阔绰,曾斥巨资130多万加元(近800万元人民币)购入位于温哥华西57街的一幢上千平方米的花园式豪宅。过惯了犬马声色、纸醉金迷日子,他的娱乐生活自然也不会冷清寂寞。这样的生活持续到2001年11月,加拿大移民局以非法移民罪将赖昌星夫妇拘捕,直到2002年6月两人才获准有条件释放。

  外界判断,赖昌星之所以过起有如“红楼”的生活,是因为他刚到加拿大,误判了形势,以为可以太平无事。但赖昌星回应说,自己是为了排解恐惧的心理,所以经常白天泡在赌场,晚上才回酒店打电话给国内的人了解案情进展。“特别是在头两个月,每天都听到很多不好的消息,说不怕是不可能的,但也不想多想,就只好到赌场去麻痹自己。”

  赖昌星表示他的饮食习惯很简单,平时只是自己在家里做些家乡菜。“我最喜欢吃地瓜稀饭。”他强调,“只要有地瓜稀饭和咸鱼,我就感到非常满足了。”赖昌星还自己亲手种植台湾青蒜。“过去在福建老家经常吃,但在加拿大则很难在市面买到。所以就特别到有后院的朋友家里借了一块地来种。”

  “猫捉老鼠”的穷途末路

  可以说,赖昌星从劣迹败露到出走加拿大再到被遣送回国接受法律的制裁并非易事,而是牵扯到多方利害关系的一场博弈。赖昌星之所以能够从1999年出逃加拿大至今十余年方才被捕归案,其中既有他不断上诉拖延时间的“耍赖”行为、“死刑不引渡”等原因,又与中西方文化、制度差异,中加双方的利益权衡等深层次的因素密切相关。纵使干扰因素如此之多,国际环境如此复杂,我们仍然可以在这场“猫捉老鼠”中体会到中国政府的种种努力。

  1999年,中央政府成立专案组,一举破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经济大案”——厦门远华特大走私寨。

  2005年,在中国政府的密切关注和加拿大有关部门的认真审查下,赖昌星的“难民”身份被否定。

  2009年,加拿大哈珀开始了他的破冰之旅,在胡锦涛同志、温家宝与哈珀的会谈中,中方仍然要求加方尽快遣返赖昌星,了结相关案件。

  2011年,正值中国领导人访问加拿大参加二十国峰会之时,中国外交部要求加方将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的首要嫌犯赖昌星遣返回国接受法律审判。

  最终,这种种的努力换来了今日之成果——赖昌星被遣返回国,接受中国法律的制裁。

  “流亡者”丧钟的敲响

  那么多年来的事实证明,赖昌星并非一般人物。他的呼风唤雨,他的缜密,也不一定所有的人都了解,因为事涉走私,事涉掉脑袋,所以关乎核心机密的事,他肯定不会轻易告诉别人。哪怕是最亲密的人,他也该留一手。

  而一当赖昌星开了“金口”,该案是不是将真正彻底大白于天下?不管是当初因为赖昌星的不在而避重就轻,或者是查无对证而矢口否认,还是因为他的不在国内而漏了网,这一次怕已经不可能“神龙见首不见尾”。只要是这样的推理成为事实,或原来有的“小鱼”有可能成了“大鱼”,或一直隐着的“大鱼”将浮出水面,并不是没有可能。我们甚至可以作这样的推断,当赖昌星被遣返回国的消息一经传出,有人怕旱已寝食不安。

  赖昌星的被遣返回国,是对那些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手段畏罪潜逃的一个严正警告。包括赖昌星在内的该案30多名潜逃者被一一遣返,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犯下了罪行,以为逃亡到了国外就可以逃避法律制裁,那是一页已经被翻过去的“老皇历”了。

  一则消息令人眼前一亮:6月26日晚,公安部工作组从马来西亚将“3·10”特大跨境电信诈骗犯罪集团27名成员成功押解回京,至此该案最后一批大陆犯罪嫌疑人从国外全部押解回国,这一消息无不让听者大称“痛快”。而赖昌星的被遣返回国和新的侦查开始,如一颗重磅炸弹再次引起一片叫好声,其意义不仅仅是说明厦门特大走私案的最后收网已经开始,而是用事实诠释着“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是一个警示出逃外国的中国大陆罪犯只有戒掉“赖”字,举手投降,接受法律审判才是唯一出路:更为那些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的“流亡者”,敲响了丧钟,这场战斗却还远远没有结束!

  创业奋斗故事5:防水界领军人物第一人,王裕岱

  防水,众所周知,但要做好也是防水界探讨的难题,王裕岱与员工一直在努力研制新型的防水技术。山东东平县位于鲁西南,西临黄河,东望泰山。境内的东平湖是历史上有名的“八百里梁山水泊”的唯一遗存水域,三面环山,山水相连。国内著名的隐形灌浆防水企业——山东天宇特种防水公司就坐落在泰山脚下,美丽的东平湖畔。

  天宇特种防水公司的老总叫王裕岱,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防水大王!一个不怕挫折,愈挫愈勇的退伍军人,他喜读名人传记,喜欢寻觅商机,喜欢刨根问底,喜欢不断超越进取.....从1992年复员回家创业开始,十多年里一心扑在建筑防水领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被评为“泰安市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帮贫济困先进个人”。他所创办的山东天宇特种防水公司,也成了国内隐形防水企业的领头雁。主要产品有:防水王(防水抗渗精),JS168高弹型防水胶、改性膏体SBS.快速堵漏王、防污乳胶漆涂料外衣.高弹性纳米渗透型彩色防水涂料.及新型建筑模板脱膜剂等,都通过了国家建设部门的鉴定,畅销国内南北市场。

  1988年,他积极的响应国家参军的号召,调到了沈阳军区81779部队科研室,入伍以后,他因表现优异,多次得到领导表扬。

  1992年转业回乡分配到东平县燃料公司工作,1996年因为企业破产,他拿着买断工龄及安置费用四万多块钱开始出来创业。最初,他选择的就是烫屋顶,普通民房防水补漏。当时他和五个伙伴一起,投资了三千元,一辆三轮车,一口大锅就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当时他们采用的是“两毡三油”防水,也就是把沥青熬好,浇在需要做防水或补漏的房顶,然后铺上一层油毡,再浇上一层沥青,再铺油毡,浇沥青。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能吃苦就行。王裕岱他们在炎炎的列日下开着三轮走街串巷,揽到活后,又要在毒毒的日头下用木柴大火熬沥青,到房顶上去施工,没干几天,王裕岱肩膀上就被晒的脱了皮,手上胳脯上经常有烫伤,但他还是咬牙坚持着,总是拣最累最难干的活去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年下来,他们赚到了六万多元。98年又用了市场上风行的改性沥青SBS卷材,但是SBS的施工繁琐,2-3年后就要重新做一次,行业是随着市场来变换的。

  随着国家一系列环保政策的出台,那种有污染或浪费的防水材料及工作方法被慢慢淘汰,王裕岱就在这时萌生创办一家特种防水公司的想法。

  2000年的一天,他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未来建筑防水行业将是一个朝阳产业。”于是他暗下决心,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行业。当时,他既无技术,资金也不雄厚,也不懂行情,纯粹一个门外汉。亲威和朋友对他也多有劝阻,但王裕岱认定的事就是十头牛也拉他不回,他一方面查找有关的资料,把从部队带来的化工技术都用上,一边借钱办厂,2000年创办了山东东平天宇特种防水材料厂,生产特种防水材料。但由于技术落后,原料成本高,企业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王裕岱萌发了'开发新产品'的想法,但对于一个私营小厂来说,搞科研,开发新产品,简直是异想天开。

  王裕岱为了打开知识的宝藏实现梦想,毅然决定自己搞科研——既适合国情又符合国家建筑环保要求的新型防水材料。他查阅上千册图书、资料,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研究实验,历经千辛万苦,皇天不负有心人,“防水王”终于研制成功。这项发明技术不仅淘汰传统的“三油两毡”,取代了传统的SBS等,在防水补漏方面获得巨大成果,而且是为用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换代产品,还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防水王:ZL0810000139.0使用简单,只需按一定比例兑水后用低压喷雾器直接喷涂在干燥的建筑物上即可迅速渗入其内部,产生交联反应,形成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层而立刻防水。根据需要及建筑物材质的差异,该液只要渗入建筑物基体多深,就会形成多厚的隐形防水层,雨水飘洒在建筑物上就像落在荷叶上一样自然滚落,滴水不渗。本品也可按一定比例加水后拌和成水泥砂浆在潮湿或干燥的基面上直接施工,其生成物可堵塞微孔及毛细通道,从而实现长久防水,免除了年年维修的烦恼。对大裂缝有配套技术SJ168嵌缝胶是跟随使用的,二者合一是过硬的技术。

  凭借此技术,天宇防水在当地一炮打响,当地的土地管理局办公楼防水招标,他们以保证五年防水质量,12元一平米的价格击败了其它竟标者。接着又拿下了县委办公楼、教育局电教楼等防水工程,天宇特种防水工程公司成了当地的明星企业,当年他们仅销售“防水王”一项的收入就达到了28万元。

  攻克难关:2009年王裕岱又承接了新泰市综合开发公司的防水工程,没想到在施工中遇到了难题。因为地下室泛水,“防水王”对大的裂缝力有不逮,工程没法进行.王裕岱根据自己的多年防水施工经验,仔细观察地面表层渗水情况,又查阅多种技术资料,改进技术配方,采用最新的施工方法,经过几天的反复试验,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也因为这个工程,让他发明了带水补漏,灌浆防水.技术,此技术省时、省工、省力,施工时无危险,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地下室及车库泛水,屋面、地下室、卫生间、空调外机、水池、粮库等都可以用些技术,另外让人神奇的是用此技术做完防水工程后,外表上基本看不到变化,还可以在房顶上种植花草,防尘,这一技术称得上是防水技术上的一次革命。

  随后王裕岱的技术攻关一发不可收,先后又发明了JS168高弹型防水胶、快速堵漏王、彩色纳米高弹型防水涂料,渗透结膜型防水胶,防污乳胶漆涂料外衣及新型建筑模板脱膜剂等。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业奋斗故事,谢谢观赏!


看过“创业奋斗故事”的人还看了:

1.80创业奋斗励志故事两则

2.创业奋斗励志故事

3.成功人士的奋斗创业故事

4.创业成功故事

5.80后自主创业故事3篇

73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