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兴趣而成功的故事6个(2)
因兴趣而成功的故事6个
因兴趣而成功的故事4:兴趣是我的第一位老师
4月6日,“2006中国大学生年度十大人物”新鲜出炉。活动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团中央学校部、人民日报教科文部指导,人民网和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举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小发明家”胡铃心获此殊荣,成为江苏唯一。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名大学生获得这一殊荣?记者电话采访了胡铃心及他的恩师昂海松教授。
a童年:3岁就有奇思妙想
1982年12月,胡铃心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一普通家庭,从小他就有个航天梦。儿时,胡铃心每当听到头顶上有飞机飞过的声音,就会立刻从屋里冲出去,遥望着天空,一看就是很久,然后对妈妈说:“妈妈,长大后我要发明超光速飞机,超过外国的。”
这个在家长们眼里有点“怪”的男孩,小脑袋瓜里却一直充满着奇思妙想。三岁那年,胡铃心爬到家里贮水槽里玩起水来,突然对奶奶说:“我要发明一种抽水机,把河里的水抽到家里,我们家就会一直有水啦!”听得奶奶目瞪口呆,此时“发明”的概念已在胡铃心的心中萌生。到了四岁时,胡铃心便开始“行动”了。爸爸抱着胡铃心坐公交车,当时外边下着大雨,雨水打进车窗内,淋湿了许多座位,爸爸只能吃力地站着。没想到,这一幕竟触动了小铃心内心那根敏锐的神经。一回到家,他就跑到书桌前,抓起一只笔便画了一幅推雨器,他要把雨挡在窗外。四岁的孩子用图画表达自己原始的设计思想,这同样令爸爸吃了一惊。接下来,胡铃心的小发明“一发不可收拾”。他的“盲人电话”、“真空保鲜桌”等发明一一出炉。
2000年,当同学们正在积极准备高考时,胡铃心却完成了他上万字的《卓越非凡的超级客机》创新方案。这个作品不仅获得了福建省科技创造一等奖,还引起著名科学家、“飞豹”飞机总设计师陈一坚院士的注意,他对他的设计由衷地赞扬,并把亲笔签名的“飞豹”航模送给他。
b起航:研制成微型扑翼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胡铃心心仪已久的学校,2001年在填写高考志愿时他毫不犹豫选择该校。可胡铃心的高考总成绩比福建省的重点分数线还差8分。幸运的是,胡铃心与生俱来的发明天赋和执着的好奇心最终打动了南航的老师,当年他被南航破格录取,并如愿以偿地进入到飞行器设计专业学习。入校后,南航特别安排我国著名航空航天专家、原南航航空宇航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昂海松教授担任胡铃心的导师。为一个刚入学的本科生配备导师,这在南航乃至全国都不多见。
2002年,在昂海松教授的指导下,胡铃心和合作伙伴开始研制微型扑翼机。这是一种最接近鸟类的飞行器,它的机翼可以上下扑动,比常规的飞行器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和隐身特性。这项研究国外当时也刚刚起步,涉及到非定常涡动力学和mems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比如微型扑翼机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对上面安装的微机电器件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它要求舵机的重量必须小于2克,而市场上能买到的舵机都在6克以上。没有现成的舵机,胡铃心就自己动手研制新的舵机。他尝试运用逆向发明法,设计出新型舵机结构,并采用了高强磁的钕铁硼磁钢,大幅度地减轻了重量。通过反复的试验,研制出仅一克重的微型舵机。胡铃心和同学们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微型扑翼机”飞上蓝天。
2005年,胡铃心和合作伙伴带来了另一项发明——“奇奇”新概念无人直升机。经过上百次的试飞,新概念无人直升机终于飞了起来!2005年11月,“奇奇”获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
2006年6月,胡铃心和毛子夏同学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他们的参赛作品“超飞一号”空天客车设计方案,从全国100多家航空科研院所、3000多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大赛专业组唯一的一等奖。
c 感言:关于兴趣、执著、
谈到当选“2006中国大学生年度十大人物”,胡铃心谦虚地说:“我觉得这个奖不是颁给我个人的,而是鼓励所有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奋斗的大学生们。我获得这个成绩也离不开学校和整个团队的努力。我所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航空航天事业的道路上走得如此精彩,胡铃心觉得离不开学校及昂海松教授的帮助。在他眼里,还有四位老师也很重要。第一位老师是“兴趣”,胡铃心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从小对发明创造感兴趣,才会涌出一个又一个灵感。也正是因为有兴趣,胡铃心在钻研科技创新的同时没把学习落下。他说:“研制微型扑翼机时要用到很多空气动力学的知识,而《空气动力学》本身就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我在上这门课之前就已经在实践中进行了自学,等到开课时再学起来就很轻松,最后期末考试在这门课我考了98分。”胡铃心说,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对一件事感兴趣,就应该执著追求。别为了需要而学习,有兴趣并在实践中学习,这样效率才会很高。第二位老师是执著,胡铃心说,对感兴趣的内容他总是执著追求到底,弄清楚“为什么”、“怎么办”。一发现其他国家在航天航空事业方面有“新动作”,立刻着手研究。第三位老师是“勤奋”,每当有新任务,胡铃心没日没夜研究,凌晨两点睡觉是家常便饭。胡铃心说他的第四位老师是“协作精神”,他说,完成一项科技创新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整个团队的努力,这就要求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胡铃心的恩师昂海松教授说:“我当胡铃心的导师已近7年。这个孩子最大的特点是敢想敢做,对什么都很好奇,非常敢于研究新事物,接受新挑战。比如电缆切割飞行技术,当美国人刚刚思考这个问题时,胡铃心勇敢地着手研究,并最终成功。”昂教授认为,胡铃心的创新精神,值得大学生们借鉴学习。他说,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取得很多成绩,胡铃心却一直谦虚谨慎,治学非常严谨,每做一项研究花很长的时间论证,不轻易下结论。
因兴趣而成功的故事5:利用自己的兴趣走向成功
沈韵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女性食品造型师,曾为麦当劳、必胜客、哈根达斯等国际知名企业“操刀”,目前国内半数以上电视食品广告的造型均出自她手。
她的多彩生活,令人大开眼界!
沈韵:80后美女食品造型师迷上“舌尖创意设计”
沈韵是一个80后美女,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喜欢画画,积累了深厚的美术功底。在大学里,她特意选修了环境艺术专业。毕业后,她曾做过电视广告美术指导等职业。
沈韵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烹饪。妈妈烧得一手好菜,各种杂乱无章的食材只要一经摆弄,就是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有时,妈妈还会手把手教沈韵做几道民间特色菜。每一道菜烹调出来,沈韵都会认真做下记录:色泽,味道,香气,感受……然后再进行另样的尝试。久而久之,她练就了一手烹饪绝活。
沈韵做的“清蒸鲈鱼”,堪称一绝。刮鳞后,沈韵先是用盐略擦鱼身让咸味渗入,再起油锅煎黄了鱼皮,放生姜,喷料酒,将切细的雪里蕻咸菜放入——她喜欢用碧绿的新咸菜秆,觉得味道更爽口。然后,浇一大碗清水,盖上锅盖,等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炖,让鱼肉的鲜味慢慢渗透到汤里面。掀开锅盖,鱼汤已变成醇白色,撒一把葱花起锅,把汤盛入深碗。舀一口汤,腌与鲜混合出来奇妙的鲜味,让舌头微微一烫,随即弥漫在口腔,满口生津,那味道鲜得不得了!
2000年,朋友在地铁站附近一个大型商业中心里开了一家饭店。这里大大小小的餐厅有二三十家,饭菜质量和价格都差不多,竞争很激烈。沈韵仅用一张小小的菜谱,就使朋友的餐馆门庭若市。这家人气最旺的餐厅,赢在“舌尖创意设计”,其中食品造型很有奥妙。
沈韵知道,客人落座后总要先看菜单,很多人都是看菜谱上的照片点菜,而经她的手摆弄出来的菜就颇有艺术感。比如,最简单的白菜炒肉丝,别家炒出来的大多是烂糊一片,而她不是将肉丝一股脑儿盛进盘子,而是用尖头筷子,将其一根一根地放进盘中。若觉得整盘菜的色泽还不够诱人,她会在肉丝上放几丝红辣椒,整道菜马上出彩。
沈韵在为菜谱做设计时,会从源头开始。她苛求厨师的刀功,比如白菜和肉丝一定要切得粗细均匀、长短相近,而配料的香菇、竹笋等也要切成丝状,与白菜、肉丝的 “身材”统一。装盘时,要分清主角和配角,香菇、竹笋这些配角不能抢了主角的风头。盘子的中央,恰似舞台的中心,是观众视觉的聚焦点,一定要留给主角——肉丝虽然不多,但肯定当主角。
由于职业关系,沈韵经常接触到很多拍摄食品的广告片子。她从网上了解到,其实国外前几年就有食物造型师这个新兴职业了,也就是给食品进行美化和造型的专业人员。他们用双手为食品打造出尽可能自然完美的状态,激发摄影师的灵感,拍出理想的照片。与厨师不同的是,厨师推崇美味第一,食品造型师则是视觉效果第一,让菜品看起来更美味,让人有食欲感,感觉到饿了。
欧美专业人士认为,好看的食物不亚于一件高级定制的时装,每一样食物都可以是艺术品。因为视觉认知是大多数人对食物的首选认知方式,所以,食物造型师对食品生产商来说非常重要,在市场推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创意造型,很快就会带来滚滚财富。
第一个客户是“康师傅”
2001年初,当进入这个行当时,沈韵最早接触的客户是“康师傅”,对方要求她为福满多牛肉面“操刀”。为了做好这个造型,她需要研究怎样将牛肉颜色做得够红够漂亮,怎样通过装置做出面泡好后的热气和小气泡等。
“在这期间,光是测试就做了将近两周。”沈韵口中的“测试”,是指拍摄用的这一碗面整个制作过程。“我要不停地研究面和肉怎样看起来最好吃,要把肉煮得比较有光泽,有筋有肉、肥瘦相间,而且还要看上去有一点儿热气腾腾的感觉。”
首先,她把牛肉切块,胡萝卜切丁,放入沸水中翻滚。牛肉块要立即取出,可以充分显出自身的纹理,但又不显老;胡萝卜丁必须等有些变色后才能捞起,和牛肉块一起放进酱汁中,浸泡着色——生的胡萝卜颜色太艳,容易抢主角的风头,所以要多煮一会儿。
第二步,将一束面条整齐地放入沸水中,只需稍微浸一下就捞出,在碗中摆造型,不断调整直至满意为止。
紧接着,用酱汁、凉水、食用色素等调出汤底,并切好葱段。调好的汤汁,用壶从四边慢慢注入碗内。“这个过程,动作必须要慢,以免汤汁溅到不需要的地方。”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取出已着色完毕的牛肉块和胡萝卜丁,一块一块地堆放在面条上。“胡萝卜和牛肉的前后关系要掌握好,包括胡萝卜丁露出多少都要仔细观察、调整。最后的画龙点睛之处是摆上葱段,要让人看着既不觉得呆板又没有松散之感,一定要注意葱段的量及其在画面中的视觉重心和色彩的比例。”
这样,一碗好看又“好吃”的红烧牛肉面就新鲜“出锅”了。该广告在电视上播出后,给亿万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朋友开玩笑,问沈韵是不是借机吃了很多色香味俱全的“康师傅”。沈韵大笑着说:“当你连续一个月天天对着方便面做各种研究的时候,你肯定是打死也不想吃了。”
很多人以为,食品造型师只是在录制广告片的时候忙一下,其他时间很空闲。其实,沈韵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到16个小时,有时候甚至要熬夜拍摄。有一次,片子拍了整整2天2夜才结束,因为每个产品的需求不同,每次手法也要创新。比如拍一个汉堡,肉的厚度、皮和肉的比例或者黄瓜摆放的位置,客户都有自己的考量。沈韵调侃:“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食品造型师,除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加上能熬夜、体力好。”
日常生活中,沈韵还要随时随地地研究各种原料。比如,为冰激凌做造型的难度非常高,因为无论是多高级的冰激凌,都不能在摄影棚的灯光下拍摄——还没等摆好造型,它就已经融化了。为鼓捣出不会融化的冰激凌,沈韵在家研究了2个多月的配方。哈根达斯老板看了拍摄的广告后,觉得非常逼真,表示满意,称沈韵是“天才创意大师”。
沈韵透露,一些欧美食品造型师常用土豆泥做冰激凌。不过,不能细看,因为土豆泥的质感与真正的冰激凌有很大差距,给人一种很假的感觉。沈韵喜欢挑战,所以才研制出了冰激凌的代用食品,解决了摄影师们的难题。她的成功,是经过反复试验、用汗水换来的。
全中国干这行的不到10人
沈韵也常为一些烹饪、美食及时尚类杂志推介的菜品做造型。曾有粉丝请教:“做食品造型,跟厨师对菜肴进行装盘有什么异同?”她说:“制作菜肴,同一道菜必须有统一的造型,只有在开发新菜时才需要构思新的摆盘式样;做食品造型,要的就是别致的装盘。”此外,两者的生熟程度也有区别。考虑到拍摄时需要相对鲜亮的色彩,诸如彩椒、芦笋、西兰花等烧熟后容易变色的蔬菜,在做造型之用时,只能煮至七八成熟。不过,像番茄牛腩这样的菜式,则可以完全烧熟。
“最好的美食造型,是要摆出食欲,但要遵循一条原则:食品本身是什么样就让它呈现出什么样。”沈韵说,为一道菜做造型,根据难度系数的不同,耗时也有很大差别。“有时候,一个小时足够。但有时候,需要耗上一整天。”
实际上,食品造型师往往比其他造型师的工作难度更高,因为不仅需要对物体的美感有敏锐的洞察力,还必须了解食物的品性,并且具备一定的烹饪技能。这些综合素质包括:美术基础、摄影基础、色彩学、几何学、厨艺、食材知识、食品价格、成本控制、道具搭配、动手能力、创造思维。
2012年,沈韵应邀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有趣的是,她把林林总总的制作工具在镜头前一亮相,把众人惊得目瞪口呆。原来,除了厨师的常用工具外,她最常用的竟然是外科手术或者是牙医用的医疗器械:手术刀、手术剪、尖头筷子等等。虽然使用这些器械不存在什么危险性,但特别考验工作的耐心,干这行一定要坐得住。
2013年4月,沈韵曾做过一个经典案例,接手一家著名披萨品牌的订单。给披萨做造型,非常考验食品造型师的功力,因为要让披萨看起来美味可口,必须制造出长而细腻的拉丝效果。沈韵在披萨中加入大量的粘稠芝士,终于成功。但是怎么去切割花瓣呢?最后,她大胆尝试用电锯代替普通刀子进行切割,使得拉丝效果达到完美的境界:观众可以看到,从花瓣里拉出的芝士绵绵不断,让人一见之下顿感披萨美味可口,食欲旺盛。
沈韵说,正因为做食品造型如此“复杂”,这方面的人才在全世界都堪称珍稀。以北欧国家瑞典为例,全国不过6个人;在中国,干这行的不到10个人。沈韵的薪水是相当可观的,每12小时的收入就高达5位数。干一单大活,挣10万、20万元,小菜一碟。
因兴趣而成功的故事6:把兴趣钩编成财富
王惠若是山东的一个乡村姑娘,虽然她从小有一手编织毛衣的好手艺,但是织毛衣毕竟不能当饭吃。于是2006年,22岁的王惠若来到了北京的一家公司打工,勤奋聪明的她在车间里只干了半年,就当上了生产线领班,哪怕是这样子,王惠若对织毛衣的兴趣依然有增无减,闲时总要买回一些毛线织些东西过过瘾。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虽然她也拥有了一份还算不错的收入,但她总希望能够开创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那份事业既要自己喜欢,又是别人没有涉及的行业,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立足。想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王惠若不由得想到了织毛衣,可是在北京这种地方手工钩织的毛衣有谁会穿?就算是给自己织一件穿,也一定被人笑成是老土。王惠若沮丧了。
一个周末,王惠若和朋友们一起去博物馆参观,看着那一件件古味浓厚的器具,王惠若动了心,以前钩编的东西都是平面的,如果能够钩编出这样的立体物件,一定很新奇,反响也肯定非常大!这样一想,王惠若决定用最原始、最古朴、最回归自然的材料和方式,勾编这些最古老的艺术品。
王惠若很快开始尝试,她在业余时间设计出了青铜鼎、古瓷瓶等物件的钩编方法。在材料的选用上,她也跳出了毛线的范围,根据不同的物件性质而采用不同材质的线绳,毛线、棉线、麻绳等不一而足。用了大约两个月的业余时间,她终于钩编出了许多惟妙惟肖地“青铜鼎”、“古瓷瓶”。随后,她来到附近的一条小街的夜市上销售,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手工艺品很快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大家纷纷掏钱购买。只用了一个晚上,王惠若就把那些“青铜鼎”和“古瓷瓶”卖了个精光。
初步的成功让王惠若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前景,也令她更加坚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王惠若很快辞职离开了工厂,用所有积蓄,在步行街上开设了一家名为“798艺术”的小店,她钩编了许多风铃、手袋、背包以及插满玫瑰的花瓶放在门口,另外她还设计出了更多的绳艺钩制法,不仅有陶瓷、青铜器、玩偶、花卉、手机链、钥匙,而且还有各式玩偶,例如小兔子、小狗、老虎、小乌龟以及玫瑰、菊花,向日葵、仙人掌等系列应有尽有。她把所有的编织法记录在一个小册子里,然后送到乡下,以“供料加工”的模式包给了乡下一些有编织手艺而又无所事事的妇女和老人,很快,一批批的产品就出来了。
王惠若把这些充满古韵,古朴典雅的工艺品高低有序地陈列在店里后,顾客便像潮水一样涌向她那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一时的“突发奇想”,竟然奇迹般打开了一扇市场之门,当月,王惠若就净赚了2万元!
经过三年的努力,如今的王惠若已经拥有了十名编织设计师组成的团队,而她的“798艺术”也已经成了一家拥有5家分店的连锁公司,月入数万元。2011年5月初,她还接到了几张来自美国和法国的大订单,对此,王惠若表示在不久的将来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全面展开对海外市场的开拓!
从一个乡村姑娘到一位企业主,王惠若实现了人生的大跳跃。对于自己的成功,王惠若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确实,兴趣是最好的志向,兴趣能保持最长久的激情,是最大的推动力,在自己最有兴趣的方向选择去开创自己的事业,是一种最朴实的智慧!
因兴趣而成功的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