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残疾人成功的事例精选
残疾人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比普通人所付出的努力要更多,他们的成功比普通人更来之不易,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们身残志坚,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比正常人强大,他们是不倒的英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残疾人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残疾人成功的事例1
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黄宇母亲是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己体味。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希望。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非常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伤心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面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美好。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终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宇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17年的发展,现在拥有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黄宇有他自己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不过别人,但是能够帮助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更大的意义。”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2003年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2004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美好的生活。
关于残疾人成功的事例2
如果将人的身体比作笼子,郑卫宁就像是一只关不住的鸟,自小的生理病痛折磨他,困住他;生活的苦难折损他,仿佛老天都看衰他,但这一切都阻碍不了他,去飞翔。
借着互联网的翅膀,他将最初只有5名残疾人的“残友”,发展成世界级的残疾人高科技就业平台,让3700名残疾人过上了全新的、有尊严的生活。他用自己的一生,带着残疾人朋友活出各自的精彩人生。
不选择死,就好好活
“喜欢泰戈尔的这句诗: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如果颠倒其中两个字变成: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那这句诗就突然多了分大胸怀、大气度。一个人若能这样活在世上,多难的路不能被轻松走过?”——郑卫宁
1955年,郑卫宁出生在一个有着家族遗传病史的家庭,外公舅舅都患血友病。郑卫宁未能幸免,“我妈给我喂奶,我喝着喝着突然满口鲜血,她就知道,这又是个血友病孩子。”
因患血友病,他从小就被告知不能摔跤、不能磕磕碰碰,也丧失了学走路的机会。13岁之前,他都只能坐地爬行。
因行动不便,郑卫宁不曾走进学堂,他只能看哥哥姐姐的书自己揣摩。之后“”十年,让他彻底失去入学机会。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他的双腿开始萎缩,最后残疾。
1995年,为了能让郑卫宁安全输上含有凝血因子的新鲜血浆,72岁的老母亲带着他来到当时唯一实行义务献血的深圳。为摆脱内心空虚,郑卫宁不停读书,上电大,学完中文后继续学法律、学企业管理,但仍难以找到出路,那段时间他几度抑郁,三次试图自杀。在家人的劝说和鼓励下,他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准备为有价值的人生“放手一搏”。
接触网络,创办残友
“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互联网就是属于残疾人看向外界的窗户。”——郑卫宁
90年代末,网络在国内逐渐兴起,郑卫宁也开始接触互联网,结果令他欣喜若狂。“血友病让我感染了丙肝,国内的治疗方法不起作用。后来我竟在网络上搜索到了台湾一位名医撰写的关于治疗丙肝的资料。”他发现足不出户也能做许多事。1997年,他找到另外四位残疾朋友,在家里成立了“残友”。
血友病、肌肉萎缩、侏儒、脊椎重残又如何?这家以软件开发制作起家的公司里,每一位员工都是意志坚毅之人。经过15年艰苦卓绝的砥砺拼搏,“残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有1台电脑、5位工作者的“小作坊”,已成为一个拥有33家社会企业,1家基金会和11家社会组织的大型公益社企平台。
2012年9月10日,一场以“感恩奉献,自助助人”为主题的CMMI 5级评估成果新闻发布会吸引了业界无数人的目光,这也标志着残友成为全球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小企业。
一般公司都希望员工能够 “以企业为家”,而残友人是真的把公司当成家,因为这里有家一样的温暖。残友公司实行工作和生活一体化制度,员工大部分在内部过着集体生活。公司不仅专门雇人每天为员工洗衣服;还有专门人员为员工制作“员工妈妈菜”;此外,公司卫生间淋浴龙头下放有坐椅,残疾员工可以盘坐洗澡。
转身告别,残而无憾
“ 我一生最美好时光,是我和你成为‘残友’!当你深处绝境、或罹患重疾,对人生无能为力。我们打造了残友,只为尊严与快乐。如今,已无法选择回程,只能面对已造成的挑战。蹒跚同行在美丽畸岖的小路上、我和你......”——郑卫宁
50岁是血友病人的生命极限,而今已58岁的郑卫宁被称为医学上的奇迹,但晚期糖尿病、晚期丙肝等重大疾病接踵而来,他不知道明天还在不在,所以开始着手“去郑卫宁化”。第一步就是“裸捐”成立基金会。
2009年,深圳市郑卫宁慈善基金会成立,郑卫宁同时以遗嘱形式将残友集团中90%的个人股份和各分公司51%的个人股份,及“残友”和“郑卫宁”的驰名商标品牌价值等,通过律师公证全捐给郑卫宁慈善基金会,让基金会控股企业,实现企业收益通过基金会决策,为残疾人员工提供生活及长期服务和保障。2011年,他辞掉了自己所有的职务和头衔。
深圳市郑卫宁慈善基金会至今未接受捐赠,因为郑卫宁希望“这个平台是为每一个残疾人创造有价值、有尊严的生活”。
在残友集团,95%的工作人员都是残疾人,有些残疾人员工因病在工作三五年之后就有可能面临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这样的员工在残友工作几年,他(她)不能工作后的有生之年,都可以从残友领到工作期间的最高工资额,直至去世。
结语: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不如意,我们降生时老天的不公平有时候是为了考验我们降生后是否拥有获得他眷顾的资格,如果我们一味只会埋怨它的不公平,不会改变自身的缺陷,那么又有什么资格去埋怨他呢?又有什么资格去获得他的眷顾呢?
关于残疾人成功的事例3
张海迪被誉为身残志坚的一代楷模,自学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天长地久》,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我的德国笔记》等,翻译了《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丽贝卡在新学校》等外文著作。她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
她用顽强的意志粉碎了医生对她生命长度的预言,她用积极的态度努力过好每一天,不断拓展生命的宽度。在上世纪80年代,她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全国年轻人看到了奋斗的力量,鼓舞了一大批中国青年。她就是被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和“当代保尔”的张海迪。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张海迪,1955年9月出生于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似小燕子般到处飞翔。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刚上完一节“课”,她和小同伴们嘻笑着朝门外跑去,忽然跌倒了。从此,双腿丧失了知觉,张海迪也丧失了关于腿的记忆。
张海迪当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当年,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校,终于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可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学校都不接收。
病魔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学完了一本又一本小学课本,没有人催问,没有人检查督促,更没有考试和考试中的竞争,全靠着自学。努力是加倍的,成功的喜悦也是加倍的。于是,她的学习自觉性、学习乐趣与生活的意志,还有思维能力,便随着知识一起增长起来了。通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她还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1970年 4月,张海迪跟着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来到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的农村生活。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
当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张海迪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
起初,她在白菜疙瘩上、在萝卜上扎。在白菜疙瘩上进了几天以后,就在她自己身上进针,她觉得医生就是要这样,首先要自己感觉。曾有人问她,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没有知觉,你的胸以下没有知觉,你在自己身上扎针不痛苦啊?她说:“恰恰相反,我最开始针灸的时候,是扎自己最疼的地方,比如脸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要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天才在痛苦中诞生
后来,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 背诗歌、 抄录华章警句。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
1981年,张海迪的事迹开始受到媒体的关注。当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报道了张海迪身残志坚、勇斗病魔的事迹,她那坚韧的斗志像火一样迅速点燃了人们的激情。随后,当地共青团组织、妇联、党报都纷纷报道她的事迹,各级单位也力邀她去座谈。
1983年2月28日,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的胡锦涛,亲自主持召开“首都新闻单位听取张海迪同志事迹介绍会”;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了《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一文,再次重点报道了张海迪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张海迪学习”的旋风。
在鲜花、掌声和赞誉的包围中,张海迪面临人生道路上新的抉择。经过深深的思考,她认为:生命的最终意义是要努力实现在精神上的追求。
1985年,张海迪拿起笔来义无反顾地投入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的创作之中,这一写就是五年。由于长时间坐在轮椅上,导致她身体多处长了褥疮,长时间用胳膊支撑身体,她的衣袖磨破了一只又一只,肘关节的老茧掉了一层又一层,右胳膊也因长时间支撑身体导致血管变粗而残疾。
夏天的济南,有“火炉”之称,没有知觉的下身排汗本来就困难,小电扇吹出的又都是热风。为了降温,每隔一会儿,她就将头发用自来水浸湿,再坐到电扇前猛吹;一到冬天,房间里又冷得像冰窖一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冻感冒几次,而她一感冒就要发烧好几天,甚至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对此,张海迪从不后悔,反而认为,寒冷能让人头脑更清醒,增加更多的人生感悟。
1990年,《轮椅上的梦》出版后全国发行。紧接着,张海迪又进行了第二部书《生命的追问》的文学创作。为了满足读者的购书欲望,这本书连续印刷了十次。张海迪感慨道,“作为一名作家,还有什么比读者喜爱你的作品更能让你幸福的呢?”于是,她又笔耕不辍,创作出了长篇小说《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等,同时翻译了多部国外优秀文学作品。
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
2008年11月,张海迪当选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她说:“我要振奋精神,让自己的精神飞翔。我也希望在困境中的残疾人兄弟姐妹要有信心,生活正在改变,一定会越来越好……我和很多同志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为残疾人拥有更好的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直在为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不懈努力的张海迪,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残疾孩子唱歌,在世界妇女大会上呼吁关爱残疾女童,她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她以自己的事迹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多次为残疾人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撰写提案。在2004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提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张海迪多年来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些事迹让人们记住了张海迪,记住了那个说过“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灰姑娘”,记住了那个数次打破医生对她生命期限的预言、昂头笑对人生的“弱女子”。“爱美爱笑爱生命,至情至性张海迪”,这是一位采访过她的记者的感言,也是对她最精到的描绘。
年过五旬,当年的“海迪姐姐”已不再年轻;时过境迁,如今的“80后”、“90后”对她的事迹可能不再耳熟能详。我们重温海迪的故事,是为了见证一个道理:成功不是“中彩票”,人生梦想需要汗水和心血的浇灌。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海迪依然“年轻”,“海迪精神”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