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成功学 > 成功故事 > 音乐大师郎朗的成功故事

音乐大师郎朗的成功故事

时间: 小兰676 分享

音乐大师郎朗的成功故事

  郎朗,1982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满族人,钢琴家。被《芝加哥论坛》誉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年轻音乐家。美国《人物》评选“20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之一,是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郎朗的成功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郎朗

  郎朗的成功故事

  1982年出生于中国沈阳的郎朗生性活泼,从小就爱唱爱跳,有很强的表现欲。父亲朗国任是部队文工团的二胡演员,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公职人员。郎爸爸对儿子有一个梦想,因此在郎朗3岁时便引导他学习钢琴,使郎朗从此踏上了立志成为音乐大师的追梦之旅。

  郎朗很有音乐天赋,他4岁师从朱雅芬教授;5岁和7岁时,连续两次获沈阳钢琴比赛桂冠;9岁考入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并获全国星海钢琴比赛第一名;11岁赢得德国第四届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及杰出艺术成就奖;13岁获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并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建团演出音乐会上与该团合作演出;14岁考入着名的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师从学院院长、着名钢琴大师格拉夫曼;3个月后,与国际着名的IMG演出经纪公司签约,走向职业演奏家的道路。两年后又签约世界着名的德国DG唱片公司,成为最受重视的艺术家。

  而郎朗真正让世人瞩目的时候则是在1999年,当17岁的他代替身体不适的安德列?瓦茨出现在拉维尼亚“世纪庆典”音乐节上,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和着名指挥埃森巴赫合作,成功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时候。由此,国际乐坛上刮起了一股“郎朗旋风”,从此,世界各国的音乐大厅向他敞开了大门。

  无论是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柏林爱乐大厅、维也纳金色大厅、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大剧院……还是在BBC音乐节、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萨尔茨堡音乐节、澳门音乐节、《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大型音乐会,郎朗都是最受瞩目的钢琴演奏家。如今,他和世界一流交响乐团都有合作,每年全球巡演约150场。他的独奏音乐会,全部被安排在最重要的音乐厅的最重要的音乐活动中的最重要场次里。他的音乐会在欧美票房排名第一,并创下公开售票20分钟之后一扫而空的奇迹。他已先后灌制了八张CD和两张DVD,销售量在美国、德国、维也纳等地位列榜首。

  郎朗,一颗耀眼的音乐之星,璀璨夺目。

  国际顶级钢琴品牌施坦威对他青睐有加,在2002年施坦威公司150周年庆典上,郎朗获得公司颁发的首枚艺术金牌,并成为施坦威艺术家。4年后,施坦威更全新推出了5款郎朗系列的立式和三角钢琴,这是施坦威历史上首度与国际着名音乐家联袂,并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钢琴。

  2002年第一个伦纳德?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也由郎朗获得,这项大奖旨在奖励全世界“对艺术最有贡献的艺术家”,他是该年唯一享此殊荣的艺术家。此外,他还是2004年度德国留声机音乐先生,美国宾西法尼亚州2004年度音乐先生。2005年他应美国总统邀请到白宫举行个人专场独奏会,成为第一位到白宫演出的中国艺术家,布什总统授予他“世界和平使者”的称号。

  美国着名的朱丽亚音乐学院邀请他开办钢琴大师班讲座,使他成为该校有史以来上大师课的最年轻的钢琴家。此外,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汉堡音乐学院等也邀请他开设大师课,深得师生好评。

  在2003年美国着名的青少年杂志《人物》(TeenPeople)评选出的“20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中,郎朗是唯一的艺术家。他2004年被委任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亲善大使,2006年被授予“成都大熊猫国际文化大使”称号,并认养了一只国宝大熊猫,2006年被授予“昆明形象大使”称号。

  世界各大知名传媒也对郎朗争相报道,除平面媒体外,2002年CNN电台的三个节目分别播出了对他的个人专访。2004年美国CNN国际电视台在全球播出五套郎朗的专题报道。美国CBS电视台新闻60分钟播出郎朗的专题报道,该栏目曾经报道过的唯一一位中国人是领袖人物邓小平,所有美国最着名的POPSHOW都做过郎朗的节目,着名的英国BBC也曾多次专题报道郎朗。

  此外,阳光、健康、大气、特具艺术气质的郎朗还分别被奥迪、劳力士、飞利浦、松下、雅培、深圳观澜高尔夫国际球会和深圳招商银行等多家世界知名品牌签约为其形象大使和品牌代言。

  郎朗有很深的中国情结,一直认为自己代表的不仅是他个人,而是中国人。他希望通过自己和其他艺术家的共同努力来进一步宣传中国的音乐,传播中国的文化。在2004年郎朗首张卡内基音乐厅独奏会现场实况专辑中,就收录了谭盾创作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以及自己与父亲合作演奏的中国音乐《赛马》。2006年9月,他的中国专辑《黄河之子》出版,同年11月,由凤凰卫视拍摄,旨在宣传奥运的大型音乐影视艺术片《郎朗的歌献给2008》在北京故宫午门开机……

  音乐,无疑是郎朗的毕生追求。

  郎朗认为弹奏乐曲其实就是一个探索、寻找人生的过程,音乐是高级的语言交流。“必须在不失传统和灵魂的情况下加入新的见解,音乐才会有生命力。”他每天都在探索这个世界,尝试从新的角度看待同样的事情,他到各国去演出,把他的所感所思都融入到他的琴声中去。他的每一次演奏都充满激情,富于想象力。

  探索人生、诠释音乐是没有止境的,目前郎朗在柏林师从巴伦博依姆,还定期去巴黎向埃森巴赫求教。他说:“我练琴时,会把今天所想的东西包括所有的内容弹进去,把自己融化在其中,这需要非常仔细和投入,完全按照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时的标准在练琴。”“把所有感情都倾注到琴键上,你就能让音乐很自然地流入观众的心中。”他相信,成功的秘诀就是做任何事都要用心去体会它,热爱它。

  音乐大师郎朗的成功故事

  作为一种夸张的表述,神童这个词早就被用滥了。但是,郎朗显然属于其中的一个。郎朗1982年出生于沈阳的一个音乐家庭,年仅3岁时,他就是一个一丝不苟的钢琴学生了。5岁时,他在当地的比赛上获得一等奖,并开始了“职业”生涯。郎朗9岁进入声望很高的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习。

  郎朗的父母为了家里惟一的孩子的成长作出过相当大的牺牲。在郎朗两岁以前,父母就花了他们年收入的一半为孩子买了第一架钢琴。郎朗的父亲曾放弃工作,离开沈阳的家,陪儿子到北京的音乐学院读书。郎朗的父母也因此长期两地分居。

  1996年,郎朗的命运发生了巨大转折。这年7月,在钢琴家殷承宗的帮助下,14岁的郎朗在美国纽约斯坦威音乐厅举办了音乐会,第二年,他考入美国费城科蒂斯音乐学院。

  少年郎朗在父亲的陪伴下,远赴美国,成为院长格拉夫曼的得意门生。3个月后,他与国际著名的IMG演出经纪公司签约,从此走上了职业演奏家的道路,两年后又签约著名的德国DG唱片公司,成为最受重视的艺术家之一。

  戏剧性的替演造就巨星 郎朗真正为世人所知是在1999年。这一年,17岁的郎朗在芝加哥拉文尼亚音乐节明星演奏会上,戏剧性地紧急代替身体不适的安德鲁·瓦兹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由著名指挥大师埃森巴赫指挥。  开场前,著名艺术大师斯特恩对观众介绍郎朗说:“你们将从这位年轻的中国男孩身上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果然,当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毕,听众全体起立欢呼,如雷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这场成功的临时替代演出,被美国三大报纸之一的《芝加哥论坛报》极度赞赏,赞扬“郎朗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激动的钢琴天才”。

  令人惊奇、难以置信的是当晚郎朗在拉威亚的独奏厅为音乐家们又一次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此曲他已两年多未弹,然而他却非常熟练地用1小时10分钟背谱完成。《芝加哥日报》称这是“音乐史上的奇迹”。从此,郎朗辉煌的生涯就此展开。20分钟售票一空创奇迹: 听过郎朗现场音乐会的人,都领教过他那夸张、骄傲的身体语言和他那卓越的演奏技艺。   2005年6月8日,郎朗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出,当时现场有10万观众,全世界有6亿电视观众,音乐会获得极大的成功。第二天,维也纳所有的报纸说:“郎朗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艺术家”。同年6月15日,郎朗首演维也纳金色大厅,再次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创下几十年来音乐会最高的票房纪录。演出结束后,乐团艺术家们激动地说:“卡拉扬出世了。”

  郎朗是第一位与柏林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乐团长期合作的中国钢琴家。郎朗的音乐会在欧美票房排名第一,并创造了公开售票20分钟之后一扫而空的奇迹。同时,他的CD销售量在美国、德国、维也纳都排行第一。

  郎朗成长故事

  1982年,郎朗出生在沈阳的一个充满音乐气氛的家庭。祖父曾经是位音乐教师,父亲郎国任是文艺兵,在部队里做过专业二胡演员,退役后进入沈阳市公安局工作。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郎朗很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在父母为他买了一架国产的立式钢琴以后。

  2岁的小郎朗,被动画片《猫和老鼠》(Tom & Jerry)中汤姆猫的演奏的《匈牙利狂想曲》所吸引,对钢琴家的手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双神奇的手。

  一天,电视里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听到蒋大为演唱的《敢问路在何方》时,郎朗心里充满激情,立即沉浸到音乐之中。歌唱完了,但那奔放的旋律还在心头萦绕,于是,郎朗不知不觉地在钢琴上弹了起来。说来也怪,虽然没有学过音乐,歌也只听了一遍,郎朗却几乎把这首歌的大部分旋律都弹了出来,真是无师自通的小神童!爸爸妈妈非常高兴,决定送儿子去学钢琴。

  刚刚3岁,爸爸带郎朗去学钢琴,每次学习一两个小时,却不觉得累,非常喜欢学。爸爸发现郎朗不仅有音乐天赋,还能吃苦。

  郎朗4岁那年,爸爸带着他拜见了沈阳音乐学院的朱雅芬教授。当郎朗坐在钢琴前弹起曲子时,朱教授非常惊讶,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把曲子弹得这么感人!看来,这个孩子的心里有一定的音乐分子,不,应该说,他的全身都充满了音乐!朱教授越听越感动,就对郎朗的爸爸说:“这是一个很有天分的孩子,生来就是为了弹钢琴的!我一定好好教他。”

  练琴时,郎朗每隔一段时间,他都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谁弹得最好,他就会记住他的名字,发誓超越。在超越他人的同时,琴技提高了,把琴练好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从郎朗学琴的那天起,爸爸就设计、安排了时间表,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并用大半年的收入买了一架星海牌钢琴。爸爸还把整个客厅都腾出来,供郎朗练琴。

  一次,郎朗的小学班主任冯宁老师前来家访时发现,郎朗家的小屋里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一台小电视机,外面套着一个电视机罩,罩上摆着一个花瓶,瓶里插着假花。看来,这台电视大概很少开过。屋里的床不大,最多只能睡两个人。可是,宽敞的大客厅里却放着钢琴,全归郎朗一个人使用。这么说,平时他们一家人就是挤在那张床上睡觉呀!冯宁老师走到钢琴旁,发现钢琴上面还有一盏小灯。原来,郎朗每天放学后,都需要练习到很晚。郎朗的爸爸说:“冯老师,你猜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冯老师说:“是什么?”爸爸说:“让我的儿子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

  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郎朗渐渐养成了每天必弹钢琴的好习惯。每天清晨,只要郎朗的琴声一响,邻居就知道该起床上班了,不然就要迟到了。

  有一次,郎朗前一天晚上就跟着父母去了舅妈家。晚饭后,郎朗和舅妈家的几个孩子正玩得开心,爸爸突然对郎朗说:“不行,你得练琴了!”舅妈为难地说:“哎,我哪儿有琴啊?”爸爸说:“就让郎朗在地板上练习指法吧。”于是,郎朗就在地板上敲了起来。

  郎朗5岁时,获得了沈阳市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

  在郎朗9岁的时候,爸爸让郎朗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琴,于是给单位领导写了一封辞职信,大意是:“我必须去北京培育我的儿子!”

  到了北京后,郎朗跟着爸爸住在丰台区的一间筒子楼里,妈妈却一个人留在沈阳工作,用她一个人的工资来支撑着这个家。为了郎朗,妈妈每月只花掉100元的生活费,却把剩下钱全寄到北京。 不久,中央音乐学院的赵屏国教授见到了郎朗,认为郎朗的智商比较高,很有音乐天赋。赵教授对郎朗的爸爸说:“如果我下工夫培养,这孩子将来的发展前途绝不亚于著名的俄罗斯年轻钢琴家——叶甫根尼·基辛。”这样,郎朗被赵屏国教授收为弟子。

  每天上午去上文化课,下午去学琴。为了更多地了解钢琴知识,爸爸每节课都要站在郎朗教室外“偷听”,等下课回家后,父子俩是一边吃饭一边还在讨论老师教的课。10岁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

  郎朗每天要完成8个小时的训练,渐渐地,他可以熟练地弹奏难度很高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还能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后来就连著名指挥家马泽尔都感到惊讶:“郎朗的钢琴基础在哪里打下的?”有人告诉他说:“郎朗是在中国学的。”

  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后,郎朗获得了星海杯全国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

  不久,郎朗得到一个去德国参加音乐比赛的机会,可是,全家人的生活就靠郎朗的妈妈一个人来支撑,郎朗参加国际比赛,费用需要自付,必须拿出5万块钱来,这是多么艰难啊!爸爸瞒着郎朗向亲戚朋友借了5万块钱,陪郎朗来到了德国。

  结果,12岁的郎朗获得了第一名!郎朗和赵屏国教授在台上欢呼、拥抱。当郎朗回到国内后,班主任老师在中央音乐学院对郎朗说:“哎,郎朗,这很不容易,领奖时,你爸爸哭得那么厉害,我从来没有看到你爸哭过。”郎朗跟老师说:“不可能,我爸不可能哭,他怎么能哭呢,我都从来没看过他哭过。”在郎朗的心里,爸爸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他一向佩服爸爸,爸爸怎么可能哭呢?

  郎朗回到家里问爸爸:“我领奖时你哭了?”爸爸笑了,说:“我没哭,你别瞎说。”

  自身就是钢琴

  13岁,郎朗以公派的身份参加在日本举办的柴可夫斯基青年音乐家比赛,在在这项艰难的比赛中战胜国际众多好手,获得金奖。

  在郎朗获得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第一名以后,爸爸让郎朗从中央音乐学院退学,报考美国的科蒂斯音乐学院。郎朗又一次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美国这所著名的音乐学院。

  在那里,郎朗一面学习各种课程,一面进入当地高中上文化课。除钢琴技艺日渐成熟之外,郎朗也从这里迈出了职业钢琴家的第一步,陆续获得了与克里夫兰交响乐、巴尔的摩交响乐团等大型乐团的合作机会,钢琴水平又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1999年8月14日,刚满17岁的郎朗在美国芝加哥拉威尼亚音乐节的明星音乐会上一举成名。当时这场长达5小时之久的音乐盛典,邀请了5位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加盟演出。确定与美国“五大”之一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著名钢琴家安德烈·瓦茨急病退出,音乐会总监艾森巴赫急招郎朗替补上场,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令3万观众沸腾!《芝加哥论坛报》说:“郎朗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激动的钢琴天才。”

  郎朗曾被逼自杀

  “给你三个选择,第一是回沈阳,第二是跳楼,第三是吃药”。郎朗回忆自己在听到父亲给自己的选择时说:“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心想跳楼太恐怖了,就说那吃药吧。”在一个闷热的夏天,屋里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幼小的郎朗坐在钢琴边一弹就是10多个小时。“郎爸”告诉记者,郎朗从小就有着同龄人少有的刻苦,因此,他的成功也注定缘自勤奋。

  13岁的郎朗获得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第一名后,他的“好日子”就已经开始了。郎朗和辞去公职的父亲郎国任租住在北京白纸坊一座条件简陋的二层筒子楼里,厨房、厕所都是公用的。父子俩挤在一居室里,除了一套好一点儿的音响和一台必备的星海牌钢琴之外,连电视机也没有。这是父子俩刻意营造出的紧张、充实的奋斗环境。郎朗每天过着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的学生生活。上午到校学习文化课,下午在教师赵屏国的指导下练琴。上完一天的课,郎朗和所有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一样,背着书包,揣着公共汽车月票往家赶。到家后,郎朗要在那台星海牌钢琴上继续练琴。父亲要是回来晚了,郎朗就会一个人到小铺里花几块钱买碗粥、一屉小笼包,填饱肚子。

  在影片《郎朗的歌》中郎朗回忆了心酸的求学之路。虽然拚命苦练但郎朗意外地遭到了钢琴老师的当头棒喝,“钢琴老师不喜欢我,每天都在说你不可能成为钢琴家,劝我回沈阳算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求学条件的窘迫曾让“郎爸”精神陷入了一种濒于崩溃的地步,当他再无法面对这一切的时候,终于对郎朗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你三个选择,第一是回沈阳,第二是跳楼,第三是吃药”。郎朗在听到父亲给自己的选择时,“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心想跳楼太恐怖了,就说那吃药吧。”

  “等到开始吃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令我讨厌的世界,但我不想吃药,然后我就拿着药扔向我爸,说你吃吧,我才不吃呢。然后我爸开始打我,我也头一次反抗,然后我开始骂钢琴骂北京,把所有不高兴的事情都骂出来。”郎朗爸爸每次回忆起如此冷酷的场面时,都会不由自主流下眼泪。

看过"郎朗的成功故事"的人还喜欢看:

1.朗朗的成功经历

2.励志故事500字

3.改变你一生的励志故事

4.名人挫折的简短小故事

5.钢琴家朗朗的事迹

181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