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功的名人演讲稿有哪些
关于成功的名人演讲稿有哪些
任何一个人取得了成功,都有其自身的独到之处,通过哪些成功人士的演讲,我们可以去了解他们的成功,也可以借鉴于自己的成功道路上。学习啦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关于成功的名人演讲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成功的名人演讲稿篇1:马云
马云卸任阿里CEO演讲 ——因为信任,所以简单
谢谢大家从全国各地赶来,有美国、英国、印度来的同事,感谢大家来到杭州。今天是非常特别的日子,我期待这个日子很多年了,跟所有的朋友、同事、网商、合作伙伴说些什么。
就像新娘在结婚当天除了傻笑,真不知道干什么。我们是很幸运的人,十年前的今天,是非典在中国最危险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信心,大家都不看好未来。大家人 10多个年轻人,我们相信十年之后的中国会更好,十年之后电子商务会在中国受到更多人关注,很多人会用,但是我没有想到十年之后我们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十年之间,无数人为此付出巨大代价,为了理想和坚持走了十年,即使把今年阿里巴巴99%的拿掉,我们都值得今生无悔。那么多相信和坚持的人。
我在想,是什么东西让我们有了今天,让马云有了今天,我没有理由成功,阿里和淘宝没有理由成功,居然我们走了这么多年,依旧对未来充满理想,其实这是一种 信任,在所有人不相信这个世界、不相信未来的时候,我们选择了相信,我们选择了信任,选择了十年之后的中国更好,选择相信同事做的更好,相信中国年轻人比 我们更好。
10年、20年之前,我连自己都不一定相信自己。当CEO很难,但是CEO的员工更难。在缺乏信任的时代,你会付钱给陌生人、买一个没见过的东西,通过你不认识的人送到你手上,今天的中国拥有信任和相信。每天2400万笔淘宝的交易,有2400万比信任在扭转。
下辈子我们还是同事。因为是你们让这个时代看到了希望。今天的世界是变化的世界,30年之前我们没想到今天会这样,没有想到中国会成为制造业大国,没想到电脑会深入人心,想到互联网在中国发展地这么好,没有想到淘宝会起来,没有想到雅虎会有今天。
我们曾经看到无数伟大的公司,我们质疑自己还有机会吗?经过十年发展,我们走到了今天,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很多人讨厌变化,但正因为我们把握变化,才看 到了美好的未来。很多人埋怨昨天,30年以前的问题,中国发展到今天谁都没有经验,世界发展到今天谁都没有经验,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昨天,但是30年以后的 今天是由我们决定的。
改变自己,从点滴做起。坚持十年,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
参与阿里巴巴的建设14年,我荣幸,我是一个商人。今天人类进入了商业社会,但是很遗憾这个世界商人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尊重,商人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唯利是图的时代,我们和任何一个职业,和政治家、教育家、艺术家一样,我们尽努力去完善这个社会。
14年从商,让我懂得了社会,让我懂得了坚持、责任,什么是别人成功了,才是自己成功。我们最期待的是员工的微笑。从今晚12点以后,我将不是CEO,明天开始商业就是我的票友。我为自己从商14年深感骄傲!
我们要解决不糊涂、不败、不老的方法就是相信年轻人,因为相信他们就是相信年轻人。我将不会再回到阿里巴巴做CEO,因为我回来也没有用,因为你们会做得更好。
对社会的贡献,阿里巴巴公司才刚刚开始。我们很勤奋、很努力,但是我们很平凡。认真生活,快乐工作,我们今天得到的远远超过我们的付出。我们希望这家公司去解决社会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在座各位的机会。
阿里人,坚持为小企业服务,因为小企业是中国梦想做多的地方。十年前我们提出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帮助小企业成长”。今天这个使命落到了你们身上。
我的理解是,互联网做到了真正的公平,请问全国各省各市,有哪个地方为小企业、初创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互联网给了小企业这个机会。有些企业三五年内享受而 来5-6亿的用户,呼唤与小企业追求平等,但是小企业其实只需要追求500块钱的税收优惠,请阿里人支持他们,他们一定会成为中国未来最大的纳税者群体。
感谢各位,我将会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教育、环保,刚才那首歌《Hear the world》,这世界太多的事情我们做不了,做好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工作已经了不起。在做好工作之外,我们来完善中国的环境,让水清澈、让天空湛蓝、让粮食安全。
我特别荣幸介绍阿里未来的团队,他们和我一起工作了很多年,他们比我更加了解自己。陆兆禧工作了13年,经历了很多岗位和磨难,13年眼泪和欢笑一样多, 接马云这个位置非常难,我能走到今天,是大家的信任,因为信任所以简单。我相信也恳请所有人,向支持我一样支持新的团队,支持陆兆禧,像信任我一样信任他们。
关于成功的名人演讲稿篇2:雷军
少做事、把事做到极致,才是最好的策略
四年半前,小米在中关村创业,那一天,我们十来个人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就开始创业。后来,很多人问我,你们为什么叫“小米科技”?我说,我们就是希望用“小米加步枪”的精神开始新一轮的创业。还记得我们去工商局注册“小米科技”时,他们问我,你们是不是要做新型农业?我们说是,所以我们就成了小米科技。
我们的产品是三年前这个时间段上市的,这三年来我们总共只发布了6款手机,三年前的10月底,我们发布了小米1,两年前我们发布了小米2,去年我们发布了小米3,这中间我们发布了红米和红米Note,前不久发布了小米4。到今天为止,四年半时间我们发布了6款手机,相当于每年只做了一款半手机。今天在市场上还在卖的只有4款手机,小米3、小米4、红米、红米Note。可能一般的消费者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手机厂商,你们所知道的除苹果之外,绝大部分的手机巨头,每年都要做50到100款手机,你永远不可能记住每年他们上市的那些型号叫什么。
三年前我曾做了一个回顾,过去20年我用了多少手机,每个手机是什么型号。我是一个手机发烧友,我想了三、四个小时,有几部手机我死活想不起来产品型号,后来我在网上查了半天也想不起来。大家信奉的是“机海战术”——总有一款手机适合你。三年前我做手机的时候就这样想,我能不能只做几款手机,为非常在乎性能、体验的20到30岁的理工科男生做一款手机,让他们发自内心喜欢这个东西?有了这个想法,我们就想把每款手机认真做好。少做一点事情,把这些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策略。我们发布小米4的时候再看最初做的5款手机,都是爆款,这说明什么?当你要做的事情更少的时候,你才真正有更多的精力把它做好。
我卖的每一款手机我包里都有,几乎每天拿出来用用看,看它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去年7月份发布红米,到现在已经卖出了2500万部。前不久我又拿了一部量产版用,想看看一年半前的手机现在用起来感觉如何,事实证明用起来还是非常好。当你每年做50到100款手机的时候,你不可能认真用自己的产品,如果你自己的产品都没有用过,你卖给消费者的时候,就不知道他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正是因为我们很专注地只做了6款手机,达成了什么奇迹?我们2011年底上市,刚上市两个月就做到5.5亿人民币,2012年上半年、下半年我们以每半年为一个曲线,它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增长曲线。2012年全年126亿人民币,去年全年330亿人民币,我们成为全球创业公司里面最快到10亿美金的公司,最快销售额到100亿美金的公司,它像一个完美曲线一样地在增长。
昨天(30日)还有几家国际权威调查机构发布的一个数字,让我自己也有意外惊喜,包括IDC在内的几家机构发布什么了数字呢?今年三季度(7-9月),小米超过三星成为中国市场的老大。我们今天想一想,三四年时间做6款手机就到了这样的业绩表现,而且今年我们预计销售额会在750亿到800亿,我觉得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明后年是有机会进入世界500强的。如果达成这个目标,也将是全球最短时间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
小米创新的地方在哪里?
那么这个业绩的背后,很多人都关心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全世界这些知名的商业杂志和咨询公司也出了很多报告,昨天BCG(波斯顿调研公司)出的报告显示,小米也进入了全球最具创新力的50强。
小米创新在什么地方呢?到今年7月1日,小米通过销售大量的手机,形成了一个7千万用户群的MIUI用户,这个系统的好处就是小米最大的创新点。它源于一个朴素的想法,在我参与金山软件的创办的时候,有机会见到诺基亚、摩托罗拉他们全球研发的老大,我就将原来用诺基亚、摩托罗拉时感到的不方便的地方告诉他们,提出修改意见,他们听完以后觉得有道理,可是我永远没有见到他们改过。我自认为不是普通发烧友,我经营几千人的软件公司,自己就在做这个,我提的意见肯定不是外行的意见。
所以我就在想,我能不能做一款手机,如果你有意见,告诉我。如果我觉得有道理,我可不可以立刻就添到我的手机里面?我就是用这样的想法开始做MIUI。我给MIUI定了一个要求,我们需要每一个星期发布一个新的版本,这样你提出的意见只要合理,我一周之内就能改。可能大家对一星期出一个操作系统没有概念,像Windows是5年发一个新的版本,操作系统一星期发一个版本是空前的难题,难在什么地方?如果操作系统不做足够完备的测试,万一有Bug,启动不了怎么办?几千万的手机用户就用不了手机。所以传统上,做操作系统要花很长时间测试,所以发布周期非常长。小米最大的创新就是每周能发布一个操作。
有这个技术支撑之后可以做什么?可以在网上号召上百万人提意见,然后通过各种机制筛选出有价值的建议,把这些建议做到产品里。如果觉得不好可以一直改,改到你满意为止。
有人问这个手机好在什么地方?其实小米在设计理念上是“集大成设计”,里面有非常多细微设计很实用。我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当你来了一个陌生电话,系统会告诉你这个电话是送货员还是中介机构,是推销还是骚扰电话,或是骗子,这样你就可以选择接还是不接。如果是送货员,甚至有送货员叫什么,送货员的照片,这个功能最早是在小米手机上出现的。
我有一次给领导汇报,谈到手机他说最麻烦的是他得7*24小时开机,晚上来一个骚扰电话就经常睡不好。我说这个简单,我们加一个功能,晚上睡觉的时候只接VIP电话,指定几个人可以打进来,其他的人不接通就行了。这个功能他觉得非常好。我有一次见韩寒,他说你能不能开发一个功能,只接我通讯录里的电话?我说这个好,我加了一个功能,只接通讯录里的电话。
我们就是这样一点点把各种功能做进去,让你用时的体验远超你想象。
最大限度的把用户的力量和智慧调动在一起
小米就是一点一滴把大家的意见汇聚在一起,最大限度的把大家的力量和智慧调动在一起做这款手机。我们做完了以后,在国际上很快就有一定的知名度,我们国际粉丝起来之后,他们帮我们在全球推广,包我们做各国的语言版本,甚至把MIUI系统移植到各种手机上,现在MIUI能支持180款手机都是这些爱好者干的。
所以我们在网上汇聚了几百万人帮我们做这件事情,我们的产品不仅仅是小米的心血,也是数百万米粉一起贡献的作品。这种模式我们叫做“参与感”,怎么把用户拉过来和你一起做事情,首先是可以帮助你把产品做好,其次更重要的是因为用户参与了这件事情,他有很大的成就感,他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你把这款手机推荐给他的同学、朋友、家人、同事,他就成了小米的一分子。
它有点像于“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果你这么去想的时候就理解了我们一再谈的“参与感”是什么样的东西。为什么“参与感”有如此大的威力?因为我们跟消费者是朋友,我们一个小公司三、四年前十来个人,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有跟大家做朋友的态度,有愿意不断改善、快速改进的能力,我们就一步一步火箭般地成长。
做小米,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我觉得,梦想对一个人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梦想的话你才能够坚持几十年不动摇,孜孜不倦的去追求。
我觉得改变自己这一生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1987年,我上大一的时候,看了一本叫《硅谷之火》的书。看完之后,我激动地在学校操场里一遍遍地走,久久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那本书讲的是像乔布斯这样的硅谷英雄的创业故事,我在想怎么让我的人生与众不同?我们中国人能不能办一个世界级伟大的公司?从那时起我就奠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在大学期间就给自己定了很多很苛刻的目标,然后去完成,并参与金山软件的创办,做了很多事情。
2007年金山上市之后我就基本上“退休了”,因为在金山创业那么多年特别特别辛苦,金山上市以后我觉得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到了一个阶段,希望休整一段时间。休整了几年以后,很多人都劝我是不是能再干一点事情,我自己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在我40岁的时候,有一天从梦中醒来,我问我自己我还有没有勇气去追寻内心的梦想,当时我负担最重的是什么?是事业小有所成,而且也带了一帮兄弟们做得不错,如果我自己创业砸了怎么办?面子上有点过不去,因为创业时间越长其实对创业越来越敬畏,觉得创业90%的公司都会关门,我觉得我自己也不例外,我做不下去关门了多丢人,而且当时很多媒体给我封了一个“创业导师”,其实我最烦“创业导师”这个说法,把你封成导师你还怎么创业,所以我当时心里负担很重。
后来我想了一个小方法、小技巧,来解决我内心的压力。我在想,要不咱们低调一点,干一个小公司,反正谁也不说,打死也不说,偷偷摸摸干,干得差不多了再说这个公司是我干的,于是就有了小米,在初期的一年半里面其实没有几个人知道小米科技是做什么的,也不知道是谁做的,极其极其低调,在初期我们内部全是研发团队,我们只相信口碑。
我记得MIUI第一版发布的时候,我们在互联网上只找到了100个人愿意试用。很多人了解小米的历史是从小米手机发布之后,其实四年半前我们就跟中关村一个普通创业公司一样,做出来的产品也没有人关注,刚开始只有100人用,我说:“只有100个人用,我们能不能把这100个人伺候好,让他们觉得这东西好,让他们觉得好用,让他们的朋友来用,口口相传。”结果第二个星期就有200人用,第三个星期就有400人,第四个星期就有800人用,小米手机发布的时候全球已经50万人使用了。也就是说小米手机在发布之前,就已经有50万人的铁杆粉丝了,很多人忽略了小米在初期一年半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对口碑极其在意,不断听取意见,不断迭代不断改善,慢慢来,一步步做,到了今天的这个样子。
百年企业同仁堂给我的启发
我在办小米的时候,我就想我们有没有机会把它办成世界级的伟大公司。换句话说,我们甚至有没有可能办成百年公司,百年基业。不少企业家都在谈百年基业,金山软件已经干了25年,我知道百年基业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在中国,我甚至不相信在中国有人能干过百年。我带着这个问题研究了一下,我发现居然有几个公司干了百年,大家知道是哪几个公司吗?有三四家,最出名的叫“同仁堂”。我这一研究不要紧,发现同仁堂不是100年,是340年,跨越了几个朝代,经历了多少轮战火还能活下来,我就很好奇凭什么?
我认为同仁堂能做百年,最最重要的事情是同仁堂的创始人讲的几句话:“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第一句就是不要偷工减料,第二句就是工作不偷懒,这两句话合在一起就是“货真价实”。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做到货真价实不容易,这些问题是怎么造成的?我觉得核心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坚信“货真价实”。
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创业者和企业家都希望做到货真价实,那为什么他们的企业做不到百年,文化传承为什么传不下来?同仁堂还有第二句话:“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意思是你做的事情没有人知道,但是上天知道。所以用这种约束力让同仁堂代代相传,秉承了“货真价实”的这种经营理念。这是我在办小米之前琢磨最多的一家公司,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好品质是花钱花精力找最好的人才做出来的
我们中国产品便宜,为什么感觉质量很差?我们能不能竭尽全力做好产品?
我在做小米手机的时候全部用的是最贵的原材料,最贵的供应商,最贵的组装厂。哪怕像现在卖699元的红米也都是富士康生产的,可能大家不知道富士康生产意味着什么,至少对我来说加工成本贵了一倍。为什么?其实规律是,贵的东西绝大部分的可能性是它的质量要好很多。
我们到工厂和供应链看的时候,品质管理、加工细节、做工会遥遥领先。我们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处理器全部买的高通最贵的处理器,包括所有配置都选的最高端的。当时绝大部分国产手机公司都是做几百块钱的手机,很多人是怎么便宜怎么来,我们在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因为每一个手机都是给我自己做的,我一定要叫它好用。所以我在想,我们只有向苹果和三星学习,用全球最好的供应链、最好的原材料、最好的工厂,才有机会做出最好的手机。这句话我可以展开说得更透,只有用最好的供应商,最好的原材料,最好的加工厂,才有机会做出最好的手机。
很多人就说,你们都用最好的,但是你们手机比iPhone差很远,这也没错。我去年也是在一个会上做过调查,有多少人用过小米手机,现场只有三四个人举手,多少人用过苹果手机?结果大多数人用过。这个问题在什么地方?我们和苹果的差距还真的差很远,我们需要一代一代的进步,三年前发布小米1手机,几个月前发布小米4手机,我觉得小米4手机已经接近国际顶级水平,并且我有足够的自信告诉大家,相信小米的下一代还会往前走一大步。
所以,我觉得,好的品质是花钱花精力找最好的人才有机会做出来的。
海底捞为何能让我叹为观止?
我第二个参考的公司是谁?
我有一次在机场买了一本书《海底捞你学不会》,我觉得我学会了,为了验证我有没有学会我还专门吃了几次海底捞,去完以后真的叹为观止。
我最震撼的是什么?
海底捞的装修很一般,店的位置也很一般,但是它有一点点非常不一样的感受,它的服务员非常热情,非常亲切,让你都觉得整个餐馆都很好。有一次吃饭我就问那个服务员,你整天那么乐为什么?你不就做个服务员吗,结果给人教训了一顿。人家说我40几岁的下岗女工找不到工作,海底捞一个月给我四千多工资,我睡觉做梦都会笑醒。
那句话真给我震住了,就是海底捞对员工很好,员工在公司感觉很好的时候他对客户就完全不同。海底捞最重要的还有,就是海底捞的口碑非常强大,强大到什么程度呢?
网上有一个段子,说去海底捞吃饭,吃完饭人家上了一个果盘,果盘切的西瓜,没吃完结账的时候问服务员能不能带走,服务员说不能带。其实很多餐馆都说是不能带的,结完账以后这个服务员送了整个西瓜给他,说切开的西瓜带回去不卫生,我给你整个西瓜得了。所以我每次去海底捞吃饭都想打包一个西瓜。
其实它讲的是超预期,就是你要的不过就是剩下来切开的几块西瓜,人家给你整个西瓜,是不是远远超出了你的预期?
所以,口碑的核心不简单是好产品有口碑,或者又好又便宜的产品有口碑,有口碑的其实是超出消费者的预期!海底捞就是和用户做朋友,超出用户预期。
防伪的秘诀
我们刚才讲到货真价实,中国最难的就是解决假货问题。现在火车上有卖小米充电宝的,大学宿舍里有卖小米充电宝的,广场上摆摊的有卖小米充电宝的,全是假的!前一段时间,央视还报道了小米充电宝质量不过关的问题,结果我们去找央视和质检总局,发现全部都是假货。就是这样,紫米科技用最好的电芯、最好的工艺来做充电宝。今年预计销售额大概在15亿人民币(去年8月是零)。至于小米耳机,做耳机这个公司是去年3月份创办的,在去年10月份上市,今年大概有10亿销售额。
只有专注,并且做到极致,你才有机会做到世界第一。
现在还需要做什么呢?防伪。怎么才能让用户检测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其实就是要做到专注和极致。
小米的梦想:带动中国企业在各自领域成为世界第一
小米用中国产地成本价,用中国最优质的产品,造福全世界,造福全人类。所以光小米一家不够,我们应该像当年索尼带动日本整个工业一样,让中国所有产品都变得更加优质。所以,去年年初我有了这个计划。
我们未来的目标是什么?从去年年初开始,我们的目标就是带动一百家这样的企业一起成长,一起在中国做大,一起扬帆出海,成为全球企业。
在今年7月份,我们讲到当初创办小米时的梦想,这个梦想四年前还不敢讲。所以我们的梦想是什么呢?我们的梦想就是“星辰大海”——我们要把全球看成我们的市场,我们希望带动中国企业在各自的领域成为世界第一,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我真的没有想到只用了三年时间我们就成了世界前三,我以为明年才会做到世界前三,但是我真的相信用五到十年时间,小米手机有机会成为世界第一。而且小米所带动的周边合作伙伴,我们至少会有20个世界第一。
我希望小米的这波创业对中国的影响,就像三星之于韩国,索尼之于日本。我希望小米的梦想成为中国的未来,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崛起,成为“优质平价”的代名词。让全世界享受中国科技创新的力量,我觉得这才是整个我做小米希望对社会有点帮助的地方。
小米靠什么去抢占欧美市场?
我参考的第三家公司是1962年美国的沃尔玛,别的店每个东西要挣45%,沃尔玛挣一半,天天平价,并且几十年如一日。它找废旧的仓库改装,都放在城市边缘处,就是因为这样很大的仓库,很偏僻,房租非常便宜,反过来使它的成本很低,就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用了四十几年,沃尔玛成为了世界营业额第一的公司。
Costco这个公司比沃尔玛还要厉害,我们现在零售商店一般要有30%左右的毛利。Costco说我们任何东西只挣1-14%,如果超过14%,需要找CEO批准,需要找董事会批准。Costco所有商品的利润都在1-14%,我们平均赚7%,正好打平成本,可以理解Costco基本不挣你的钱。Costco的每一样东西有两三个品牌,都是最好的,他们只赚一点点,相当于几乎就是他们的进货价,所以看了那个东西好你觉得好你拿着就走了,不需要看价钱。有些从国外回来的人,他们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在Costco买的。所以像美国这样成本这么贵的地方,他们东西能卖这么便宜,我觉得是因为高效。
我们怎么做一个好的东西让中国老百姓买得起?我们手机业的成本到底消耗在什么地方?我进手机商店买手机,一进去没几个客户,却有八、九个促销员。房租不是成本吗?促销员不是成本吗?你每买一部手机平均100元估计给促销员和店面的。能不能不要渠道,不要店面,不要促销员,能不能成本价直销,全在我自己开的一个小店,能卖多少是多少,把成本控制到非常低的状态。所以发布小米手机之后,我们办了mi.com,在自己网站上卖,我们同等产品做到国际品牌1/3的价钱,国内品牌的不到一半的价钱,我们的成功靠大量的模式创新做的。下一步我们要把小米网做到全球世界各地,让世界上每个人无论国家无论民族无论肤色他们都能享受来自中国的科技创新。假如我把这件事情做成就能圆了我18岁的梦想,办一个世界级的伟大公司。
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先找了几个市场试了一下,发现奏效。找了哪些市场呢?其实还是发达地区,去完以后我们在当地都成了最火的手机。我们有了自信以后,三个月前开始强攻印度。因为印度不一定看得起中国企业,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小米,这个很痛苦。我跟总裁林斌、负责国际业务的副总裁虎哥(Hugo Barra)商量,说我们只有扎根印度才能赢,第二天虎哥就背着包袱常驻印度。他去印度,我就说你按三年前小米的模式重来一回,不需要知名度,因为好的产品,便宜的产品,超预期的产品不用广告,不要知名度,从零开始,平地起高楼。
现在,印度人也天天排队买小米,每周都在秒,跟国内一样。可能说到这里大家又骂我们饥饿营销,我们除了极个别产品这样以外,绝大多数的产品都是开架销售的。秒小米4的确有困难,为什么?因为工业产品需要调试产线,一步步爬坡,这是工业品的规律。当我们的产能上来以后我们都是开架销售的,所以我们希望一两年时间能够在印度排到市场第一。接着我们在印尼、巴西,全球大迂回,最后再做欧美,在世界范围里面“农村包围城市”。很多人说你们干吗不直捣黄龙,我觉得这里面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还是需要在全世界市场练兵,最后我们一定会拿下欧美的,因为世界这个环境里面不能缺少欧美,他们也是消费大户,我们其实就是这么布局的。
其实,小米是借助了海底捞的口碑模式,坚持像同仁堂一样货真价实做好产品,然后像Costco和沃尔玛一样通过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做到质优价廉,这是小米的几个核心模式,这几乎就是我们互联网的七字诀,参与感、和用户做朋友、口碑营销,这就是这三家公司参考的结果。
小米模式,就是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我认为小米模式是可复制的,可以大幅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介绍到这里,我再总结一下。我今天主要谈到了这么几个内容:
第一,我觉得小米模式的核心就是“同仁堂式”的货真价实,“海底捞式”的超预期口碑,和沃尔玛、好市多(Costco)高效率的模式创新,我觉得小米模式的核心就是这三点。
第二,这一套模式能够帮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已经开始了,中国市场不缺产品,但缺好产品,缺又好又便宜的产品,缺高客户体验的产品,极其稀缺,我坚信我们能带动足够的市场需求,总之我们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我觉得互联网思维能帮助中国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最最重要的是观念,要做优质的产品,做世界级的产品。我觉得通过过去三年在中国的实践,如果把小米的模式扩大到世界各地的话,小米有机会成为中国的国民品牌,代表中国!
关于成功的名人演讲稿篇3:杨澜
——做最好的自己
一、开篇
今天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前来与诸位太平人寿的精英们共度这个下午,我想用一个小时左右时间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感受和职业生涯的经历,然后用另外一个小时时间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我演讲的题目是 “做最好的自己”。
要做最好的自己,我觉得就是要承认每一个个体差异。在这个世界上成功没有绝对的标准,而是有很多相对的标准,古人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做到的最重要事情,不仅仅是要赢得别人,更是要赢得自己。做最好的自己,阐述了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每个人要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同时我们又能够有机会超越自身和环境的局限,做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非常喜欢看一些哲学方面的书,最沮丧的就是看到叔本华的书了,因为他说:人生本来没有意义,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觉得产生意义的那些事情,最终对于这宇宙的变化是微不足道的。当时觉得特别的沮丧,但是叔本华又说了,他说“这个人生并没有意义,但是为没有意义的人生创造出价值,却是人的一种特性,是我们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是我们称之为灵魂所在吧”。所以我就在想,怎么样在这样一个短暂的生命以及更加短暂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创造出一些真正的价值,这也是我在过去20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问题。
我看到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受启发,他说“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到底什么是快乐?怎么样获得快乐? 我发现获得快乐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让你周边的人也快乐。”这可能对我们人生的价值会带来很大启发。怎么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什么是最好的自己?我想分成两个层面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同时也想结合我职业生涯当中,接触到的很多世界各地的,还有各个行业的,所谓成功人士和领袖人物的经历来谈一谈,对于什么是最好的自己的理解。
二、不惧竞争,胜者为王
对于成功最直接的理解,那就是不惧竞争,胜者为王。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要面对竞争的,虽然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愿意去面对。我曾采访过被誉为“游泳神童”的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他是一位特别热爱竞争的人。在他小的时候,患有多动症,他母亲实在没有办法,没有地方打发他,就让他去学游泳,没想到他如鱼得水,在泳池中展现了自己异于常人的才华,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他一个人独得游泳的八枚金牌,七破世界纪录。当时我在做奥运特别系列采访的时候,曾经说“通常我们一个人的梦想,只属于我们个人或者我们周边很少的一些人,但是在奥运会上,菲尔普斯想实现八块金牌的梦想,却成为了全世界的梦想和期待,这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因为我们这个世界需要成功,需要一些对天才的这种喝彩,所以我们把很多的梦想寄托在他的身上”。我在采访菲尔普斯时,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他毫不讳言自己讨厌失败,喜欢成功。他把像索普等游泳名将的照片贴在自己床头,每天在经过一天的训练后,睡觉之前一定要看看他的竞争对手照片,瞪他们一眼说:看着吧,明天就超越你们;第二天早晨如果他想睡懒觉起不来的时候,他就在想对手们同样也会从照片上看着他:说小子还不起床我们已经开始训练了,他把这样的一种刺激,一种与竞争对手之间无言的较量,作为自己一个常在的鞭策。在雅典奥运会上,他当时参加了很多项目比赛,他却偏偏选择在自己非常疲劳的时候,与索普进行200米自由泳的决赛,当别人问他,你为什么要选择在这样一个胜算并不大、会消耗你的体力影响你接下来比赛的比赛,他的回答很简单,他说我喜欢竞争,这世界上最开心的事,就是和最优秀的人进行比赛。
无独有偶,在商界也有一位喜欢成功,喜欢胜利,喜欢竞争的人,就是通用电器的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在他退休前的一年,我在美国曾经对他进行过访问,促使他决定投身一个更好公司的动因,就是因为当初有一年,在刚刚进入职场不久,他的业绩做得非常好,但是到了年底,他拿到的却是平均奖金,而没有根据他的业绩来给他更多的奖励,他觉得不行,他说我明明做得比别人好,我为什么要跟别人拿一样的奖励呢?所以产生了投身另外一个企业的想法。在后来辗转到了通用电器,他觉得企业对员工最好的奖励,就是让这个员工有机会做最好的自己,并得到奖励。当我问他是不是事事都要赢的时候,他非常专注的看着我说,难道你不喜欢赢的感觉吗?我说我喜欢,但没有您那么痴迷,他说我喜欢赢,现在都有想赢的愿望。
在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1990年,当时就业环境非常严峻的,我想可能跟现在差不多,因为1990年的时候,很多外资企业已经撤出中国,很多国有的企业也不再招大学生,而且那是第一年国家不包分配,我当时愁眉不展,找到我爸爸说“您教过那么多学生,都已经坐到很重要的岗位上了,你能不能帮我写一封推荐信,我不至于第一轮就被这些单位拒绝”,我父亲当时跟我说你“是不是年满18岁了?”我说:是。“父母是不是给了你很好的家庭环境,也让你完成了高等的教育?”我说:是。他说“那你现在就靠自己了,爸爸不会给你写任何一封推荐信,也不会给你打任何电话”。我那时候觉得特别的无助,禁不住掉下了眼泪。然后在随后几个月时间里,骑着自行车,满北京的瞎撞,去寻找工作。所以我非常能够理解,一个应届大学生寻找工作时心中的惶恐和对未来未知的恐惧。当时北京第一家五星级的饭店,长城希尔顿饭店,那一年只招一个员工,就是在他们的市场销售部招一个员工,有几百个大学生去应聘,我从北京的西城骑自行车,我记得早上骑了一个多小时到东城满身大汗,然后去参加面试。很有意思的是,当时是一位日本的部门经理来面试我,他在询问了我各种学习情况,各种兴趣爱好等等以后,他最后对我说:好了,杨小姐,你可以问我一个问题;啊!我说我问你一个问题,我问你什么问题?因为我那个时候对五星级饭店毫无认识,后来我就大着胆子问,你们销售部是卖什么的?今天看起来真是愚蠢的问题,当时把那个日本的部门经理都说笑了,因为我当时以为饭店的销售部大概就是门口那个礼品店里卖纪念品的,他跟我说饭店的服务,套餐等等。
在那之后,我开始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主持人的招考,当时制片人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有100多个同学同时受到了老师的推荐去参加这个面试。很有意思的是,制片人介绍了这个节目对于女主持人要求,然后让我们都发表自我的介绍,我那时候也是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就说:为什么你们找女主持人,都是要找清纯、漂亮、善解人意的?为什么女主持人不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呢?其实在当时来说,我不知道这个话其实有点得罪制片人,但是恰恰这个话给他留下了一个印象,他觉得这个女大学生有一点不一样的思想,于是我得到了第二次竞争的机会,那就是去中央电视台参加面试。这一次的面试我有一点吓坏了,因为我进化妆间的时候,真的可以用美女如云来形容,来自电影学院,戏剧学院,各种艺术院校的女孩子特别多,很多都已经相当有电视和电影方面经验了,我又没有受过任何播音主持的训练,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希望,所以就没有任何的思想压力,直接就进入了考场。我记得给我面试的是一位中年编导,后来我有机会跟他做同事,我才知道他是特别腼腆,特别忠厚老实的一位中年男子。他当时要问我们一些问题,希望能够出其不意,考验一下应试女孩子的应变能力。当时,这个编导能够想出的,最具有刺激性的问题是:你敢穿比基尼吗?因为在1990年大概穿比基尼就属于相当大胆和开放了,我当时也是灵机一动,就回答道:穿什么服装是跟社会环境相关的,如果要是在欧美的一些裸泳浴场,你穿比基尼也是太保守,但是要到中国的农村,即使穿普通的泳衣也都太大胆,所以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这么回答又给导演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于是我进入了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最后到第七轮,最后在1000位参加面试的候选人当中胜出,成为正大综艺的主持人。所以有的时候,我经常会有这种感觉,我是一个丑小鸭,没有任何异于常人的地方,但是如果你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竞争,面对挑战的话,你就有可能找到突破口成为最好的自己。
三、勇于创新,人无我有
在去年建国60周年,我在新加坡采访了新加坡的前,也是现在的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我觉得在李光耀先生身上,就体现出了开创者的精神。早在1968-1969年,他在马来西亚的竞选当中,虽然获得胜利,但当时马来西亚决定把以华人社区为主的新加坡分割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城市共和国,其言下之意就是看你们能生存多久,这对于李光耀来说是巨大的打击,因为他本来是希望在马来西亚整个国家政坛上,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一下子被局限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城市范围内,连喝的水都是要受制于临边国家的,怎么可能存活呢?他去翻阅了世界上众多城市共和国的历史,发现寿命都不长。但是正是在这样重重危机的情况下,他开创了一个国家,他认为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我们要凭借制度和管理的优势,来赢得我们的生存空间。
在1978年-1979年的时候,邓小平先生访问了新加坡,李光耀先生回忆说,当时他和邓小平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对话,当时邓小平已经在构思中国的改革开放了,他参观了新加坡以后,他对李光耀说:李先生我必须要恭喜你,新加坡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成就,让我感到非常佩服;当时李光耀说了一句软中带硬,甚至带刺的话,他说:邓先生,您知道我们新加坡人的祖先,都是在中国大陆生存不下去而逃到海外来的人。这个其中大多数是无知的农民,而新加坡的土地又是如此的狭小,资源如此的有限,我相信以中国的泱泱大国和你们传统的文化,以及人文荟萃的情况,应该比新加坡做得更好。李光耀说当时邓小平没有回答我,而是沉思了很久,就绕开了,去谈其他的话题。但是就是在这之后的不久,邓小平到了深圳,对身边的官员说:我们有理由比新加坡做得更好,算是对李光耀当年这样挑战的一个遥远的回应,所以后来问到李光耀,我说如果有机会,邓小平还坐在你面前的话,你会对他说些什么?李光耀说:我要对邓小平说,你开创了中国的新的时代,我向你表示祝贺。
所以我想无论是国家也好,新的时代也好,开创者都需要具有气魄、勇气和智慧,刚才所说的这两位,应该都是政坛的强人和智者。
说一个社会层面的吧!美国奥委会主席,也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组委会主席叫尤伯罗斯,大家可能听说过这个人,在我采访的人物当中,我觉得他也是一个独特的,有开创性思维的人物。在1984年之前奥运会是没人愿意主办的会,不像我们在1993年和2000年的时候,一门心思的要去来争办的一个奥运会,因为在这之前蒙特利尔奥运会,亏了10个多亿美金,让加拿大政府一直都缓不过气来,在这之后的莫斯科的奥运会,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抵制,所以在这样一个政治格局相当分裂和对立,然后财务状况又非常糟糕的情况下,整个洛杉矶没有人想办这个奥运会,但他仍然接任了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当时很多洛杉矶的人都给他写抗议信,说我们不要办这个奥运会,这会阻碍我们交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且我们纳税人要为这个城市付那么多的钱,太不合算,甚至有的人把包了毒药的肉扔到他们家里,把他家心爱的狗都给毒死了,更有甚者,当时组委会一分钱都没有,他必须自己拿出100美金到银行去开帐户,他想怎么样能够改变这样被动的局面呢?具有商业头脑的尤伯罗斯,决定开始在各个领域的商品和企业当中展开竞标。他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第二个对象是柯达公司和富士公司,当时他还遇到一个很难办的情况,如果放在咱们中国的话,就是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进行竞争的时候,国民的情绪是比较向着国资企业的,那么当时他让柯达和富士同时来竞标,来做奥运会赞助商的时候,富士的竞标额是柯达的七倍,但是当地所有的压力都是让他一定要选择柯达,怎么能选择一家日本公司呢?但是最终他决定,他说要把这届奥运会办好,我不能够遵从我们以往的规律,他最终选择了富士,而最终让美国广播公司付出了2.2亿美元的电视转播费,这个在奥运的历史上也是闻所未闻的,但是正因为付出了这么大的费用,所以ABC也发动了他的宣传攻势,使得那一年的电视收看的人数超过了1.8亿,从此以后奥运会走上了盈利的道路,在洛杉矶奥运会结束的时候,组委会的账户上已经盈利2亿美金了。
其实在我们媒体行业,也有许多开拓的事情在发生,整个中国在过去的30年和未来的30年,都是巨大的创业时机,就像太平人寿虽然是历史非常悠久的公司,但是在短短的十年当中,取得了如此长足的发展,可能就与整个社会的开创和成长期是息息相关的。
前面我们说到的第一个“不惧怕竞争”就是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存活下来,而且要做到最优秀。第二个就是说,在没有游戏规则的时候,你可以创造出新的规则,或者说你可以打破旧的游戏规则,做到“人无我有”。
四、虽败尤荣,战胜自我
第三个层面我觉得可能就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价值的力量,就是虽败尤荣,战胜自我。
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来自刚刚独立的非洲国家,坦桑尼亚的运动员,他的名字叫阿赫瓦里。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公司也把他从非洲请到了中国,在2008年的时候,他的村庄依然是没有电话的,他必须要坐朋友的摩托车开到一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接这个电话,而且他的村子里至今也不通电,所以也没有电视,他不太清楚他自己在国际上是多么的有名。如果要是问世界上任何一个人,1968年谁获得了马拉松冠军,大概大家已经都忘记了,但是由于格林斯潘的一部纪录片,大家都记住了阿赫瓦里。当时因为从非洲的平原一下子到了墨西哥的高原,不能够适应这种高原的反应,所以刚刚起跑,他就已经把腿给扭伤了,当时救护车已经开到了他的旁边,他完全可以上救护车退出比赛;但是他没有,他坚持要继续跑下去,他就是在最后…一个又一个的选手超过他,他成为了最后一名,从早晨开始的比赛,下午的时候其他所有的运动员都跑到了终点,但是他还在跑。华灯初上,这个城市已经恢复了往日的交通和夜间的生活,只有他一个人还在跑,有一辆警车默默地跟随着他,这个时候大家开始注意到,说这个人怎么还没有跑到?哦!原来他受伤了,新闻媒体当时也在关注这件事情,在他前面的马拉松冠军已经获得金牌4个小时之后,他一步一趔趄的跑进了体育馆,最后一个冲过了终点,现场剩下的所有的观众,全都站立起来向他致意。当记者问到他说,为什么你已经是最后一名还要完成比赛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成为了奥运史上的一句名言,他说:“我的祖国把我送到7千英里之外,不是让我开始一场比赛,而是为了让我完成一场比赛。”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后来他在结束运动生涯之后呢,回到了他的故乡,一个非洲的小村庄,他每天早晨依然保留着跑步的习惯,他说他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把自己的五个孩子拉扯成人,而且跟自己的妻子非常开心的生活在一起,所以见到他的时候我也觉得,有一种非常温馨的感觉。
做最好的自己,可能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你没有获得所谓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个时候你是否有另外的一种精神寄托和追求来满足你对人生的一些期待?所以我想说的是,赢了,输了,又如何?有一个采访让我记忆非常深刻,这也是发生在2008年的奥运会期间,大家可能记得这样一对夫妇,我觉得他们俩挺倒霉的,丈夫叫马修,妻子叫卡捷琳娜,他们分别是美国和捷克的射击运动员,我们中国人报道他们的时候说,这是埃蒙斯夫妇,大家还有印象吗?埃蒙斯夫妇,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埃蒙斯先生一路领先,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最后一枪脱靶,成全了中国的运动员贾占波获得了射击的冠军,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他还是一路领先,最后一射他哪怕打6环都已经得世界冠军了,但是他最后一枪打了4.4环,在咱们中国人看来,这个人太倒霉了。我在采访他们之前,我在想这夫妻俩接受采访肯定非常沮丧,经过了这样的一个得而又失的冠军金牌,这个多窝囊啊。但是没想到他们坐在我面前谈笑风生,他看作是生活的玩笑和回赠。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正是因为这一枪的脱靶,当时马修·埃蒙斯非常的沮丧,在一次夜餐会上,本来与他并不认识的卡捷琳娜走上前去安慰他,而且跟他来探讨一些射击的技巧,结果这两个人就一见钟情,后来就结婚了,所以他们说上帝,关上一个门又打开一个窗,绝对是这个道理,也许那一次的脱靶就是为了我们的姻缘埋下伏笔吧!那我就跟他们说了,我说那您怎么解释这4.4环,这埋下什么伏笔呀?他说也许上帝要告诉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要争取在伦敦的奥运会再拿金牌。最后他说我们也要开始我们的家庭生活,也有计划要生孩子,生活还会继续下去,我对射击的爱好和追求也会继续下去,不会因为4.4环放弃我的职业和理想。其实世界上有一种态度叫洒脱,当你对事业发自真心的热爱,当你对世间的无常抱有某种谅解、宽容和一点很好的幽默感的时候,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糟糕,你可以化解它。况且当我看到他们彼此相拥的这种甜蜜爱情的时候,我觉得其实他们未见得是失败者,他们在人生的意义上获得了成功。
五、了解自己,成就自己
有时候世俗的或者你周边的人都认为你应该取得的成功和你真心想要的不是一回事,这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你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梦想,这是必须自己对自己非常诚实的事情,而不能够让别人的思想来左右你,我想举一个例子,也许并不是特别的恰当,我曾采访英国的王储查尔斯王子,我觉得他也是一个挺倒霉的人,如果说我们在感慨作为社会中的贫民百姓,作为小人物有我们挣扎的困境的话,我觉得做一个王子,特别是王储,我觉得他的困境比我们大多了,他生出来的时候就注定了他要干什么,交什么朋友,读什么学校,看什么书,进行多长时间的体育锻炼,吃了哪几道菜,营养怎么样,跟谁开始,跟哪个异性开始交往,都会被全国甚至全世界关注,而且要遵守很多规矩,我想这对于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或对于任何一个成人的行为都是一种巨大的约束。
有些人觉得戴安娜那么漂亮,这么时尚,这么优雅,这查尔斯怎么还会去找卡米拉呢?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咱们有时候也八卦一下,说为什么?后来我发现其实其中不无道理,当我跟查尔斯王子进行了一些交谈,先后有几次机会出席他的一些晚宴的时候,我突然了解到查尔斯是一个非常羞涩的人,当我问他,我说如果你没有身为王子,你更愿意做什么样职业的时候,他说我非常想做一个农夫,他对于田园生活有一种出奇的这种痴迷和爱好,甚至自己成立了一个有机食品公司,但是他刚刚开始做这番事业的时候,很多人嘲笑他,一个王子在那儿种萝卜、种土豆算怎么回事,然后查尔斯王子还要跟自己的植物对话,他认为对话有助于跟植物的情感交流,也被全世界的媒体嘲讽了一番,但是后来,科学家的确发现,植物对人的这种声音的交流是会产生一些反应的,所以只是说他可能先意识到这一点,而我们作为旁人观察,我们只是嘲笑他异于寻常的表现。所以我在想查尔斯他作为王子,他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跟他在乡野生活,能够一起去从事一些农业劳动,是能够跟他一起骑着马在山野里奔跑的人,他需要的是一个坚强而温柔的女性,能够给他一种精神的安慰和支持。但是我们再回头想,戴安娜王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19岁就嫁入王室,而且她来自破碎的家庭,她是性格非常柔弱的女性,她甚至因为自己的外型,生怕不够瘦不够漂亮而产生过厌食症和非常严重的抑郁症,所以很难想象她在精神上可以成为非常强有力的支持者。她也喜欢出入于社交的场合,出入于时尚圈,她不喜欢乡野的生活,不喜欢去搬弄那些土疙瘩这些东西,讨厌骑马,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发现查尔斯更钟情于卡米拉,我们放开他的这种不伦之恋,把它放在一边的话。从男人的需求来说,也许冷静的分析以后会觉得,卡米拉的确是更适合于查尔斯王子的女人,当然他为了要完成这样的过程,经历了很大的痛苦,成为全世界的质疑甚至是鞭挞的对象,特别是戴安娜王妃的去世,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是我觉得他做的有一件事情是非常有荣誉感的,那就是他坚持要给戴安娜王妃实行国葬,而且当他陪着两个儿子站在戴安娜灵柩的后边,走过英国街道的时候,很多英国人原谅了他,所以我通过他的例子我就在想,当一个人身不由己的时候,当全世界都觉得你应该和谁在一起最幸福的时候,它未见得是这样。
那么同样当全世界都觉得,你做这个工作多时髦,多赚钱,多有成就感的时候,对于我们的内心来说,也许并不是这样。所以如果要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了解自己真正的梦想,就必须要以最诚实、最负责的态度面对真实的自己。
关于所谓的成功,还有一件事情让我产生了很大的质疑,就是成功的意义到底有多大?这种狭义的成功,在1999年的时候我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采访了刚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崔琦教授,他的童年是在河南真正的农村度过。由于家庭的贫寒,他直到十岁从来没有进过学校,每天就在地里忙农活,然后就是负责养家里的猪。
在十岁那年有一个意外的机会:有一个教会学校,也是做慈善的人,说这个孩子可以去读书,但是他的父亲非常不愿意让他去,说我们家就这么一个儿子,都已经能够干活了,干嘛还要出远门、去香港去读书呢?但是他的妈妈坚持,虽然她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母亲,但是她坚持要自己的儿子去读书,她把家里仅剩的一点白面粉做成了馒头,包在一个包裹里给儿子背上,说儿子你应该去念书,当时崔琦很小,当然不想离开家,但是妈妈安慰他说,没关系,到明年麦收的时候你就能回来了。于是崔奇就背着家里的这几个白面馒头,踏上南下的火车,但没有想到从这之后中国内地就开始战乱不绝,他一辈子也没有再见到自己的父母,后来他的父母是在三年困难时期活活饿死的。
当我在美国采访崔奇教授的时候,我当时颇有点自作聪明的问他这个问题,我说:崔奇教授,如果当年你的母亲没有坚持让你去读书,今天的崔奇会是怎么样的呢?我在想他肯定是,顺着这个梯子就会说,教育很重要,知识改变命运啊,要是当时妈妈没有送我来读书,我怎么可能得诺贝尔奖呢。但是崔奇教授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说我宁愿当时留在河南农村,也许我至今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但是我相信如果有儿子在的话,我的父母不会饿死。他的这个话让我产生了一种非常大的震撼和感动,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要比所谓的成就来得重要,来得更贴近我们内心的这种呼唤。他给了我很深的启发:当中国从贫困走向富庶,当我们这种全民族积蓄的能量在奔向财富和奔向更大的社会影响力的时候,也许我们把有些东西淡忘了,或者是把它放在了一边,最终能够安慰我们内心的,我想还是一些真情的力量,人生的意义大于事业的成功。也许你对你周边人的那一份爱和你得到的爱,远比你获得的事业的成功要来得更加持久,更加重要,因为我们要追求的是,人生真正的幸福而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如果有一个人说我的事业很成功,但是我的身边非常荒芜,我在人情上非常的荒芜,我没有任何的朋友,我的家人我也缺乏关照的话,我觉得作为一个人可能你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并不是那么满意,所以我希望大家都有机会能够去珍惜身边的人,去过更加完整的人生,把它作为最好的自己的目标。
看了“关于成功的名人演讲稿有哪些”的人还看过:
1.名人成功演讲
2.名人成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