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子女成功案例_家长教育孩子成功案例(2)
家长教育子女成功案例篇4
邓刚教女。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由此可见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可是,在现代家庭中,似乎父亲的分量越来越轻。青少年法律和心理咨询中心的主任宗春山先生提到过,在进行心理咨询时,绝大多数的孩子是由母亲带来的,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又多是母亲出面解决。那么,父亲在养育子女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父亲与母亲的教育重点有哪些不同呢?本期《交流》请到大连作家协会的主席邓刚先生,请他讲一讲自己与女儿之间的故事。
邓刚先生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是女儿时,油然生出几分感伤。那绝对不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旧观念,而是因为女性在生活中必将面对的与生俱来的痛苦,这其中包括女人对于情感的执著,与男人对于情感的灵活等等。看着女儿清澈的眼神,他决定让云云学会痛苦,多经受委屈,因为这是他理解的更深刻的父爱。云云所在的学校选拔鼓手,身材高挑的她被理所当然地选中。于是坚定又刻苦的训练开始了,无论是吃饭,写作业,还是走路,云云的两只手总在不停地敲打着鼓点,忘我的练习让父亲又喜又忧。喜的是女儿对于一件事情的专注,忧的是鼓手选拔的标准。因为云云个子很高,和其他同学在一起并不是很协调,被淘汰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果不其然,担心成为现实,每天都很晚回家的云云突然早早地就放学了。平时轻悦的门铃声也变得低缓沉闷。“走,去看看大海吧。”邓刚带着云云来到海边,他让女儿有了痛苦就放声大哭,哭它个五湖四海,不用将痛苦踩在脚下,更不用将痛苦锁在心里,痛苦就是痛苦。生活中的委屈和不如意实在是太多了,为此,邓刚刻意地委屈云云,因为自尊心太强也会对人的正常成长造成阻碍。身为作家的邓刚对女儿有细心的观察,一段时间以来,有位男同学经常打电话到家中,母亲对此是如临大敌,可邓刚觉得女儿很有魅力,他并不像其他家长那样声色俱厉,因为云云洗脸的动作仍旧草率,这些信息都说明什么都没有发生。有这样的父亲是很幸运和幸福的。试问,有多少家长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本期节目的专家“知心姐姐”卢勤说,有这样一位家长,他主观地希望儿子成为小提琴家,练了12年琴的儿子长大了,这位父亲说我今天才知道他根本不喜欢拉琴,他热爱踢足球。“不通电”,孩子与父辈之间很少交流。而孩子更多是看着父亲的背影长大的。在一个家庭中,母亲是大地,父亲是天空。他们作用不同,但却都在怀抱着自己的宝贝。父亲应该给孩子一个忠告。可是,什么是忠告?孩子们并不知道,卢勤女士谈到自己的心得,“父亲曾对我们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在谈到母亲与父亲教育方式的不同时,她举了一个例子,一次,有位母亲惊慌失措地跑来说,“不好了,我的女儿谈恋爱了。”原来,她在孩子的书包里看到了一封情书。信里写到:别看我现在学习成绩是倒数第一,为了你,我要成为正数第一,我爱你。而另一位孩子的父亲是怎样处理这样的问题,当他知道自己的儿子“爱”上了一位女生时,说,很好,如果以后你想在县里发展,那就继续交往吧,如果以后你想到省里发展,那就到省里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到国外发展,那就在更广阔的环境中解决这个问题。儿子听后,说那我还是等等再说吧。男性和女性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造成较大的影响。来自青少年法律和心理咨询中心的宗春山先生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女孩在工作中总是与男领导无法合作,经常闹别扭。其原因就是从小与父亲的分离和与男性交往的障碍。父亲与母亲的作用的差异致使孩子的成长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家长教育子女成功案例篇5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
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人们的启示。
注重教子做人。中国传统家教的精华是注重教子做人。中国历代关于家教的家规、家训、家范无一不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内容;历史上的慈父良母也无一不是在教子做人方面为世人称颂。北宋中期包拯针对当时社会腐败的状况,特别重视后代的品德教育。他晚年请石匠将他立下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在犯赃滥者,不得入归本这家,亡死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刻在碑上,将碑镶立于堂屋的东壁,令子孙时时观瞻,严格奉行。唐太宗晚年预感余日无多,便认真总结历史上各朝特别是隋朝的统治经验,作《帝范》十二篇,传授给太子李治。他对李治说:“修身之法,治国之道都说在这本书里,我死时不用再作其他遗言了。”太宗还告诫说:“要建立一个国家,成功是很艰难的,破败却很容易;要保持一个稳固的帝位则更难,而要失去它却是很容易。你要千万爱惜,千万谨慎!”古人不仅把立德作为家教的重点,而且要求子女有自立精神。北宋丞相王旦,平生不置田宅,说:“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清朝画家关板桥52岁始得子,但他严格要求儿子。提出“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的家教原则。他临终时给儿子留下遗书:“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事业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哲人柏拉图有句名言:“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他主张通过故事、诗歌、戏剧、历史、演说、技艺音乐来教充青少年,“陶冶心灵”。他认为故事与诗歌的内容应该能够培养青少年“既温文又勇敢”、能养成“自成克制的美德”。17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1632——1704)主张对青少年进行“绅士教育”,他最重视道德教育。他说:“我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由引可见,古今中外家教都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它也是成功家教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
注重言传身教。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条件。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位塾师,当时过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的生活,可是对贫穷的乡亲和邻里,却能“视人之急犹已家,虽至贫再三,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为屡空也”。少年时的林则徐就亲眼看见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米,全都送给了贫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只好忍饥挨饿。父亲还事先嘱咐他说:“伯父来,不得说我们没米吃了。”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金钱贿赂林宾日,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绝。还有一次一个富户人家想重金聘林宾日去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一想到此人在乡里的劣迹,便一口回绝了。父亲的言行举止,给林则徐以深刻的影响。后来他在官场上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这当然不是偶然的。托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注意教育方法。国外流传着这样一首《育儿歌》:“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这首育儿歌,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有密切的关系。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毕伯库克曾对1300多位称职的父母做了调查研究,他归纳出了要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喜欢且经常与孩子亲近,爱而有度,严而有格;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乐于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善于和孩子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家庭在有明确的“公约”,使孩子有规可循;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按照孩子的程度,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致力于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视教育方法。鲁迅先生曾指出:“倘有人作一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例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这里提出了“慈而有度,严而有格”的教育原则与方法。蔡衍晃说:“更可恨者,凡子有过,母辄蔽之,父不得而知也。业已知之,则又曲为之解,此慈母之所以多败子也。”这里指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不一致,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家中就会出败子。成功家教给予我们的启示决不止上述三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巨大变革给家庭教育又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家长光靠老经验不能胜任对子女的教育,要学点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