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能成功全文(3)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全文
远期目标:
1.能自如地跟人交流
2.进入清醒的自我意识状态
3.能去学校上学
具体操作办法:
1.定时与随时教
2.规定时间、教材,固定内容
3.随时教,不停地教,睁开眼睛就教,每件事都是她的教材
4.定人教和人人教
5.口语和文字卡片结合教
操作内容:
1.体育运动上肢:拍球,灵活有节奏,还可以锻炼她数数,使她有数字的概念,注意力更加集中,拍球要双手拍,左手和右手轮着拍、跑着拍、数着拍。练习下肢:骑车、滑轮、上下车、蹲起连续、弯腰过手指尖脚尖、仰卧起坐。练习跳,单脚、双脚跳。做广播体操,挂图,录音带,小羽、小成、小同一起做。要练习整个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
2.举哑铃、搬砖、举砖、单双杠、拉绳、爬山、爬墙。
3.手要锻炼灵活性,扣纽扣、解绳扣、抓举小玩具、剪纸。
4.说话,逗着说、逼着说,迫她多练。吃东西、喝水的要求要让她自己提出来。学会人际交往语言。
充满亲情的教育
张老师告诉笔者,李老师每一段的教学都是极其认真的,她的很多训练方法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当然这也是她多年以来对人性、对人的整个生理与心理的研究把握以后创造出来的。效果确实非常好,小梅在家时,请人教了一个月的自行车,还没学会,上这儿,一个星期就学会了。现在语言表达还是不错的,简单的交际语言基本上都会。李老师要求我们等孩子一睁开眼就教,其实是跟孩子说一些"你好,你睡醒了吗?"之类的话,平时还给编一些如"我也有个家,家有爸和妈,爸妈都爱我,我也爱爸妈"之类的简单儿歌,对孩子实施一种充满亲情、充满快乐的教育。李老师很有信心,无论对什么孩子,人家感到很头疼的问题,一上她这儿,她就能一针见血地看出孩子的毛病,并且对自己和孩子都充满信心。她说,在她眼里就没有坏孩子和笨孩子,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今天晚上吃芹菜炒肉、土豆烧牛肉、小葱豆腐、炒鸡蛋。在吃晚饭的时候,大家都在排队等候,小风性子特急,要插到别人前面。被李老师硬是拖了出来,李老师说:"小风,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今天你最后一个盛饭。"小风只好站到最后,李老师说:"你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老是这样性急。"
李老师发现了小弓的《血色日记》3月22日,小弓的日记本终于被李老师发现了,发现的时候正是小弓创造他的另外一部血色日记的时候。这本日记上的标题再一次让人触目惊心:"我的头在哪里?"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有一个人在深山里行走,天色渐晚。他十分着急,因为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想:这个晚上上哪里去住呢?于是很着急。突然,他看到前方有一座漂亮的房子,非常精美的一个小屋。于是他好开心。他进到屋子里,发现屋子里没有一个人,但是有床,还有一些家具,如床旁边搁了一个梳妆台。他挺高兴,因为毕竟晚上有地方住了。他很困,于是便倒在床上睡着了。睡着睡着,突然听到有开门的声音。这个人朦胧中看到一个长发女孩进来了。这个女孩美丽绝伦,头发拖地,但是她没有脸。她悄悄地走到梳妆台前坐下来,开始慢慢地梳她的头发,你猜她怎么梳,她把她的头取下来梳。梳完以后,头就搁在梳妆台上,忽然,头骨碌碌滚到了这个人的床上。这个人吓得魂都没了,然而,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突然,那个魔鬼向他伸出了两只手,说:"我的头呢?"他还写道:一定要配合动作。
李老师把他的本子翻了一下,说:"小弓,那么好的一个本子,不要写这些东西。"小弓怯怯地看着李老师,说:"我最近手指痒痒,特别想写点东西。""那你就好好写写,别乱画。"李老师说完,就没再数落他。
小弓夸口他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写的一篇作文比魏巍写的《我的老师》更令人感动
今天下午,小弓不是躺着就是坐着,总是坐立不安。他说,他原来特别不喜欢爸爸,因为爸爸老是打他、骂他,他什么事只能告诉妈妈。现在不一样了,特别想爸爸。他又准备发挥想象,写一篇现代聊斋。他说,他特别喜欢鬼的故事,越是吓人越好。笔者说,你现在该看会儿书了,他说,其实他心里很乱,一直就安静不下来。下午他看了魏巍写的《我的老师》,课后有一道题,说,你是否认为这篇文章很感人,你或你的同学肯定也写过此类的文章,如果你觉得写得不如这篇文章,请你谈谈认识和看法。小弓说:"阿姨,这道题我不用做,因为我在小学三年级写过的一篇关于我的幼儿园老师的作文,比这感人多了,我们班女生都哭了。"他显然是在为自己找一个轻松的借口。
小弓老是问笔者:"阿姨,你多久阿姨回去啊?""你是不是不喜欢阿姨?"笔者问。"一般一般。"他伸了伸懒腰。小弓用"一般"这个词的频率极高。如你问他,喜不喜欢读书、喜不喜欢上学、喜不喜欢老师等这些很具体的问题,他总会用"一般"这个词。他说,他以前的口头禅是"没办法"。这或许也表明了他的一种心态变迁。"你想过将来要干些什么吗?"笔者问他。他想了想,摸摸头,嘴里嘟囔着"好像还没想过",突然又说:"阿姨,我长大了想考北京政法大学或医科大学,我喜欢这两门学科。"
16岁的小飞
今天,李老师家又来了一个来自西安的学生,他们家来的队伍较为庞大。这个孩子是个女孩,今年16岁,叫小飞,她的母亲,还有她的干爹干妈都来了。孩子上午来过了,下午就在家里睡觉。李老师和她母亲在里屋谈话。她干爹干妈留在外屋。于是笔者和他们谈起来。她的干爹还是一个中学的校长,干妈是北京师范大学进修过特殊教育的一个特级教师。一看便知,他们都是兢兢业业的老教师。她的干爹告诉笔者,孩子到了这种年龄真是不好教育。这么好的一个孩子,上到初中一年级就不上了,整天在家,白天睡一整天,晚上就抱着电脑打一晚上游戏。笔者问:"她为什么不爱上学?"这位老教师叹了一口气,同时很警觉地看了笔者一眼,说:"孩子胆子小,被人拉到坏孩子一堆了。现在不敢去上学。"那位孩子的干妈年纪也有50多岁了,从装束上看就像个人民教师,她的眼神里也充满了焦急,她说:"我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过,又有这么长的教龄,我现在拿这个孩子一点办法也没有,现在,谁的话她都听不进去,谁也不相信,只能来求李老师了。"她的母亲从房间里出来了,眼睛哭得红红的。李老师说,你们明天上午就把她送来吧!几位家长像见了亲人一样眼睛里又发出了希望之光。
大披肩红头发的孩子
3月23日下午,笔者如约来到李老师家。正好见到了刚从大兴回来的小朝,听说他回去给弟弟过生日去了。是父亲送他回来的。小朝今年14岁,跟小弓有点相似,属于品德方面有障碍的孩子。他的父亲很年轻,一来就跟李老师汇报小朝这次回家的情况,说,学习进步很大,就是跟奶奶闹了一点别扭,他父亲就这个事很不满意。还有一点,学习有进步,爸爸没有及时表扬,有点闹小情绪。小朝长得很精神,个头不算高,1.65米左右,但是皮肤白皙,眼睛很有神,穿一件小格子的衬衣,一条裤管有点肥的黑布裤子,一看就是外表很讲究的人。但谁也想象不到,就在被父亲送到这儿来以前,他整天穿着一件紫色的风衣,戴红色的帽子,穿红色的大裤腿,还有红色的大鞋子,全身一股红流,从上到下都是那种亮亮的,像红漆皮做的。最让他父亲生气的是他的大披肩红头发,把他父母吓了一跳,奶奶也看不惯。父母亲都是有身份有知识的人,真受不了,叫他把这头给剃了,他说什么也不肯。最后,在来李老师家的前几天,终于把头给剪成了一个秃子。
李老师布置小朝去做数学题。小朝把自己的几何练习题册拿出来,结果有一道题不会,而且那道题给他留出的做题的位置又已经被他画满了。李老师走过来,看了看题,说,你的数学语言表述得还不够清楚,于是她在纸上写出自己的话并仔细地给小朝讲解,讲解完了以后,说,你再把这个题写到你的本子上,先用一小块纸把这一块写坏的地方贴上。小朝说,贴上去太难看了,我还是把它写到本子后面的一块空地。李老师不紧不慢地说,孩子,我们有时候不要太讲究外表,我们要的是方便,要的是实用。贴在这儿不是让你复习的时候更方便吗?小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时,笔者才感到李老师的确是了不起,她真的有那种"润物细无声"的聪明才智。这时,笔者才感到刚才小朝父亲的那种说话方式可能更需要变化一个角度:"你这裤子怎么回事,又像是个大喇叭。"从小朝很不屑的神情能让人感觉到这种教育的乏力,同时家长也很辛苦。
小朝在继续学习,可是他告诉笔者,他的心实在是有些静不下来,可能是因为环境又变化了的缘故。小弓也拿着一本书,看他的眼神,似乎是在沉思。他们两个开始说起话来。突然,笔者听到小朝说:"去,挖耳屎去。"笔者问,怎么回事?小朝告诉笔者:"阿姨,他真烦,连话都听不懂,所以我叫他挖挖耳屎去。"后来,李老师跟笔者谈到了这个问题,这些孩子是属于品德障碍,精神上和语言层次上都显得极其庸俗化,这主要是长期和那些档次较低的孩子在一起形成的。现在她的办法是要让他们多读一些好书,一些高尚的书,一些浸润他们灵魂的书,有的书还要让他们抄写,还要组织他们讨论,让他们谈谈学习心得,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人格,让他们变的有理想上的追求。
当代孩子的财富观
从小朝身上,笔者发现了这一代孩子的财富观。小朝向他的伙伴介绍,他今天穿的裤子是在哪里买的,很便宜,只要200多元。他那件谢霆锋的衬衣里面穿着一件白色T恤,由于T恤的袖子太长,超过了外衣的袖子,他要笔者帮他剪掉袖子上多余的边,笔者说,这么好端端的一件衣服剪坏了多可惜,他很豪爽地来了一句:"没关系,这衣服挺便宜,才70多块钱。"笔者心里暗暗吃惊,孩子的消费到了这种水平?也许是他们家条件很不错,已经习惯了。笔者随口问了一句:"你父亲是干什么的。"他说:"我爸说他快下岗了,其实他是骗我的,主要因为我花钱太猛了,他这么说,是让我省着花。"
李老师有一次对笔者谈到她教育王远的时候,在物质方面绝对不会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她说,现在的孩子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整天除了满足一些物质上的需求,精神上的需求几乎很少,他们没有追求,没有那种要去获取美好事物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应该在物质上遭到拒绝,刺激他们的欲望,让他们激起自己努力去获得更多的东西的欲望,而不是靠父母亲,也就是说,要让孩子明白,得到任何东西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她跟笔者谈到王远小时候的一些关于买东西的故事。比方说,一次,王远要去逛商场,李老师就告诉他,如果你提出要买东西,那咱们就不去,如果你不要买东西,咱们就去。王远只好答应,不买东西。
有一次看到一块五毛四的巧克力,特别想让他妈买,他毕竟年纪还很小,实在忍不住了,很小心地告诉他妈,是否可以给他买一块巧克力,李老师硬是没有给他买。到现在,李老师都还记得。因为从那以后孩子不再对妈妈提出更多的"过分要求"。但有一次,李老师却破了例,在商场,王远看到一副望远镜,就问李老师,这个多少钱。李老师说:"4块多钱。"儿子又好奇地问:"4块多钱是多少钱?""4块多钱就是40多毛钱。"儿子还是不明白,或许是有意的(这也是儿童的一种软磨硬泡的手段),又问:"那40多毛钱是多少钱?"妈妈还是不厌其烦:"40多毛钱就是400多分钱。"王远只好恋恋不舍地说:"那太贵了,我们就不买了。"没想到妈妈倒是一下子开明了,说:"那我还是给你买一个,这个可以帮助你增长不少知识呢。"孩子高兴得如获至宝。李老师还记得,王远自从那次"碰壁"以后,变得很节俭,有一次,给他买了一块非常好吃的山楂糕,王远在家吃了一半,还留下一半,李老师叫他赶紧吃完,说,你要留着,明天沾了土,可就不能吃了,王远硬是没听妈妈的吩咐,将另一半山楂糕留到了第二天。李老师笑着说,孩子到现在还是这样,吃菜先把不好吃的吃完,再吃好吃的。
有时候从香港回来,我问他怎么还是这样,孩子说,这不是一贯作风嘛!
现在王远在香港理工大学上研究生,还兼职给老师当助手,他不是任意支配自己挣来的钱,而是节省一部分,交给妈妈。李老师每次谈到这一点,体会就很深,家长一定要注意,对孩子,手一定要紧,否则一定又是在给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设置障碍,而且又会增加家长的许多烦恼。
做自测练习
小川,已经是通州二中一个初中毕业班的学生了,李老师说,小川刚来的时候,脾气暴躁,动不动还跟她吵,他在家里和父母已经闹得很僵;在学校,老师同学都有点不喜欢他。现在他不但脾气改了许多,学习成绩在班上还比较靠前,他每天回来都比较晚,大约要到下午6时。李老师对小川说,你要有什么不懂的就问问这个阿姨。小川的书包真沉,笔者数了一下他书包里拿出来的书,有20本之多。笔者帮他讲解了几道几何题,李老师在旁边听着,说,要让他自己拿笔边写边听,千万不要让他干坐着,一定要让他自己进入到这些题里面去。学会学习,这是我应该教他们的。不学会学习,不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永远不会学习好。比方我让他们做自测练习,还给他们买来红色的笔让他们自己判卷,其实判卷也是一次复习,它能培养孩子细致、认真的习惯,让他们自己找出自己没有学懂的地方,这比老师帮他们找要记忆深刻得多。孩子们在李老师教他们的这种学习方法下学得越来越好。小羽刚来半年。刚来的时候,10以内的加减都不会,现在一年级数学已经轻松拿下,每次自测都在95分以上,再过一个月李老师就要把他送到一所附近小学去上学了。小同刚来的时候,小学5年级的功课还没有开始学,现在每次自测数学、语文都在95分以上。小朝刚来的时候,几何自测才得10多分,现在每次自测都在80分以上,虽然他现在还有一些缺点。李老师说,小朝已经在发生质的转变,已经开始知道做人的滋味了。小朝已经不再是一个随便气大人的孩子了,也能听得进意见了。
让孩子在挫折和摔打中越来越坚强吧
那个叫小飞的女孩子来了,长得个子高高的,头发虽然短,却很凌乱,遮掩着那张白皙俊俏的脸庞。她上身穿了一件很普通的蓝色的绒制运动式夹克衫,下身穿一条牛仔裤。一个下午,她一直就坐在小羽旁边,教他学数学,她的头压得很低,说话声音很小。她辅导小羽是李老师安排的,一是让她先熟悉一下环境,消除一下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情绪,二来也可以拉近大家的距离。休息的时候,她就独自回屋里去了,什么也不干,就是往床上一躺。她的房间是这里女同胞的大本营,窗户朝南,下面就是一大块停车坪,因为这儿平时车很少,这个停车坪就成了孩子们平时课余时间的活动空间。
下午,大家在课余时间玩得很开心,也许是小朝回来了。他的篮球打得很棒,运球和控球都有点职业水准。李老师提议,小朝和小弓一边,笔者、小羽、小同、小成、小风还有她6个人一边对付他们2个人,因为没有篮球架,我们就光玩抢球。我们这边虽然阵容强大,显然实力还是太差,因为平均个头比不过他们,同时技术实力也落后一大截。但是李老师却在旁边不断鼓励我们,她还在抢到球以后故意给那些弱一点的孩子,并且还叫:"小成,快传球。"笔者好不容易抢到了一个球,看到小同还从来没有摸到过球,正好他又远离对手,把球猛地扔了过去,小朝、小弓一阵风似地扑了过去。结果把小同撞倒在了地上,其实小同撞得并不重,因为并不是正面撞击,小同抱腿坐到了台阶上,把头压得特别低,笔者走过去,他哭得很伤心,但是没有哭出声来,眼圈变得很红。李老师在那边喊起来:"小同,好样的,这算不了什么,坚强一点。"李老师本人并没有过来。小同还是在那里僵着,笔者发现李老师真是一个好的心理老师,其实小同并没有碰伤什么,不要忘了,他本是一个内心很脆弱的孩子。后来李老师告诉笔者,要是在刚来这儿的时候,小同肯定会大哭起来。现在,孩子已经有一定的承受力了。不去劝他,是让他自己解开心中的疙瘩,自己想通了,就会让他在这种挫折和摔打中越来越坚强。大家锻炼完毕后,李老师走到小同的身边,好像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说:"小同,回家了。"小同沿着路边,低着头,踢着脚下的石子儿慢慢地走着。结果一回去,大家都先上了楼,小同却不知在哪儿买了一根冰棍儿进来了,李老师看见了,说,小同,你刚才犯得着哭吗,摔倒了一爬不就起来了吗?小同有点儿不好意思地笑了。
小成和小同的成长
快到下午5点钟时,小成就有点着急了,因为今天他妈妈要接他回家,于是,他横竖坐立不安,终于盼到他妈妈来了。这是一个30多岁的知识女性,很文雅,听说是一个在工作上很有成就的法官。孩子毕竟才9岁,见到母亲特别的高兴,一头栽到母亲怀里。孩子忙拉着她到阳台上,指着这两天刚卸下来的自行车轮子,说:"妈妈,你看,李老师把两个轮给拆了。我现在骑两个轮的自行车了。"小成满脸的可爱,急于向母亲汇报成绩。妈妈也笑得很灿烂。笔者告诉她,小成现在很勇敢、很自信,口头表达也进步很大。其实,李老师很少会跟家长吹自己的"神",但是这一段时间,小成在李老师的帮助下学东西确实很快,智力潜能及时地开发出来了。孩子的妈妈也为孩子的进步而由衷地高兴,她说,小成现在走路都有一股冲劲,瞬间的反应能力也提高了很多,真是多谢李老师。
到了下午6点,小同的妈妈又来接他,他妈妈在北京的某设计院工作,一看就是一个在工作上很认真的人。小同见妈妈来了也很高兴。小同妈妈告诉李老师,这两天要带小同去检查一下身体。然后谈到小同上学的问题。小同妈妈想让他读六年级,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的成长是赛长跑,不是赛短跑,有时候太着急了,会影响孩子的后劲,不要介意这一年的工夫,现在孩子身体还比较弱,一定不能操之过急,最好是不要让他感觉太累,让他感觉环境宽松一点,五年级的课他现在已经学得差不多,关键是让他适应学校环境。
做人:要经得起远看和近看
李老师辅导小风功课,要小风抄4道应用题,然后解答这4道题。小风一直在磨磨蹭蹭,要不跟小弓打闹,要不干点儿别的,最后李老师来检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2个小时,他才抄了4道题,题还没开始解,李老师有点生气,她没有像有的家长或老师那样,一上来就批评他,而是要他算算一分钟写几个字。小风一下脸红了。李老师说,小风,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克制自己,老师不在,你照样要把事情做好,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做人也是这样,要经得起看,有的人只能远看,不能近看。而咱们要做一个既经得起远看又经得起近看的人。你现在还太小,你要学的还很多。瞧你抄的题,前两道题抄得很整齐,后两道就抄得很马虎,这说明你做事虎头蛇尾,不能自始至终干好每一件事。李老师的声音是那么的轻柔。小风听得很认真。说着,李老师让他重新把题抄整齐,小风用尺子比画着抄得很整齐,然后做完了。当然,草稿纸上的字迹潦草了点。小风在学校老师眼里尽管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但李老师却感觉他将来会有出息。在小风刚来的时候,当李老师表扬他,他简直不敢相信李老师说的是他,因为在以前老师的心目中,他一直是一个没有优点的孩子。他在李老师这儿才感觉到自己原来还有那么多优点。他以前用充满敌视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而现在目光也逐渐变得温和起来,他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温情",他的一句肺腑之言"我现在只有李老师这一个亲人",没有当着李老师的面说过,甚至有时候还跟她赌气,或者气她,但是想明白了后会主动认错,他内心中那封存已久的纯真和善良已经在李老师身边的400多个日日夜夜里被唤醒了。今年他过年没有回家,他在意识上已经把这位可敬的老师幻化成了母亲或是最忠诚的朋友或是最公平的老师……桌上的灯光照着这位母亲的脸,她的眼角和额头上都长出了细细的皱纹,她的头发花白,但确实是那么美。
小弓的恋情
今天,小弓一直平静不下来,一来由于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二来心理上出现了那种青春期的躁动。他老是盯着刚来的那位女孩小飞。小飞在教小羽作业,小弓坐在他的桌边,虽然他背对着小飞,但是他总回头,又不敢主动跟人家说话。休息的时候,他跟笔者说:"阿姨你相信吗?我以前有一个女朋友,但是交往了32个月就失败了。"笔者说,小孩阶段,关键是把学习搞好,不要胡思乱想。他想继续跟笔者说什么,一下子被笔者噎了回去,就不敢再说什么。后来小朝偷偷地告诉笔者说,小弓被新来的那个女生给迷住了。晚饭后,笔者到小飞的房间休息,小弓总是以找笔者为名,时不时跑过来叫笔者看电视,然后偷偷地瞄一眼那个女孩。笔者暗暗地想,李老师,您又要遇到教育上的难题了。
小飞的故事
新来的女孩对笔者很善意,见笔者进来,微微地笑了笑,笔者先向她开了口:"怎么也不和他们一起看会儿电视?你是不是害怕陌生人?"她笑了,一种很纯真、没有掩饰的那种很可爱的笑容,笔者这才发现她没笔者想象的那样的内向,她说:"我不怕生人,不怕熟人,就怕半生不熟的人。"这句话让笔者很吃惊,因为笔者觉得这也许是对她过去生活的一种总结。"那你害怕李老师吗?""不害怕,她是一个好人。""你在家的时候与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吗?""我在家的生活整个儿黑白颠倒,晚上打一通宵电脑游戏,白天就在家睡上一整天的觉。我感觉我的时间是一大块一大块,别人的时间都是一小段一小段。"其实,笔者理解她说的一大块和一小段的意思,就是指别人要干的事情很多,只能把时间分成若干段,而她自己每天的生活很单调,只是睡觉和打电脑,没有其他事情可干。"那爸爸妈妈不管你吗?""爸爸在自己开的建筑公司当头,在公司他能管很多人,而在家却惟独管不了我和弟弟。弟弟现在15岁,早已经不上学了,现在整天还在外面混呢。""我是一个坏孩子,初一下学期就不读书了,也学不进去。"下午5点多钟,李老师让她练字,给她拿了一张字帖,还有一本那种薄薄的白纸,说,你就把纸盖在帖上,一直写下去,练完了一张,再写一张,看你一口气能连续抄几页,我就能看出你的心理承受能力。
练字的确是李老师心理教学的一个独创,她能够从孩子写的字的笔力、笔迹和运势等细节观察出孩子的性格、孩子的心态及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同时,通过练字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忍耐、细致,缓和孩子的心态等很多好处。一次,小风练字时,李老师在旁边看着他,说练字一定要心沉,从第一个字开始到最后一个字都要很认真、很仔细,不能越写越马虎,要变得做事始终如一。长期在这种教育的引导下,小风从以前一页纸都练不下来,到现在写2~3页都是家常便饭,同时,练字确实让小风脾气没有以前那么躁了,能更沉稳地应付一些困难。小飞接过李老师的纸和笔便开始伏案写字,不一会儿,她就沉浸在练习之中了。
自己管束不住自己的孩子
晚上,李老师家来了一位在广告公司工作的女士,这位女士一身白领阶层的打扮,显得很年轻,她带着一个小女孩,戴着近视眼镜,个子瘦瘦的,背着一个小书包,一看就是一个伴着锦衣玉食长大的孩子。李老师叫她在小飞的那间卧室等一下。笔者与这位女士攀谈起来,这位女士显得很焦急,她告诉笔者说,孩子今年12岁了,在一个贵族学校读书,最近有被开除的危险。孩子学习也还可以,关键是自己管束不住自己、上课老找同学讲话、业余时间喜欢跑到别的宿舍去串门等。虽然也算不了什么大事,但是这在讲究整齐划一和严格纪律的私立学校是绝对不允许的。校长已经跟家长通报过一次了,现在又第二次警告孩子,如果再这样,孩子就不能在那个学校就读了。现在家长特别着急,一来这位女士是一家私营广告公司的经理,平时工作很忙,丈夫也很忙,不可能有时间管孩子;二来家住在离市区很远的别墅,旁边没有什么好的学校。这位事业成功的女性说,她能摆平工作上的很多事,现在就是摆不平孩子的事,实在感到苦恼。而且,孩子已经是第二次转学了,第一次也是在一个贵族学校,孩子因为老影响别人,学校老找家长,只好换一个环境到了现在这个学校。
孩子坐在母亲的身边,撅着嘴,全身晃来晃去,打量了一下这个屋子的环境,然后带着哭腔跟母亲说:"你可别把我放到这里来。"她妈妈说:"那怎么办,现在学校都要咱们退学了,你为什么不好好遵守学校纪律,你的脑子还是很好用的。"孩子撒娇地说:"我要有你的脑子就行了。反正我不会来这儿,没有一个和我同龄的女孩子。"她妈实在被她缠得没办法了,只好说,那咱先问问李老师吧。李老师忙完了,将孩子的母亲带到另一个房间,让孩子先在外屋呆一会儿。孩子坐在那儿有点不安,笔者给她递了两本杂志,都是《青年文摘》,孩子不爱看,没有动,老看表。最后,进屋把她妈妈的手机拿出来,要给学校同学打电话。随后,又进屋催了好几次。
晚上,笔者正好搭这位白领女士的车回家。车里,孩子一直在吃零食,她害怕妈妈今天晚上就把她搁到李老师家,结果还真没有,她很高兴。她母亲却是忧心忡忡,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李老师的家已经不可能再容纳更多的孩子了,而且孩子到贵族学校不到2个月,交的赞助费和学费有好几万元,只要一退学,这个钱就等于打了水漂,因为学校校长明确地告诉家长,这是因为孩子自己不学好,影响别人,如果勒令退学,所交任何费用一律不退。这位女士开着一辆白色的进口高级轿车,穿着时髦的衣服,她的生活应该是很多人羡慕和追求的那种,没想到,孩子却让她陷入了一个欲罢不能的境地。
为孩子解决具体的困难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笔者从另外来求助李老师的一个小孩身上看到了他们是多么地需要帮助,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有时也会让孩子多么地痛苦,多么地不能自拔,让他们阳光般的心灵久久蒙上阴影,其实,孩子的问题大人只要用一点点力量就能解决。这个孩子叫小萌,今年11岁,上小学五年级,他受到同龄孩子的恐吓。他座位旁边有一个孩子,一下课就喜欢双手握拳,像电视里的拳击选手那样对小萌比划,孩子心里非常害怕,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同时,他们班上还有一个孩子由于特别调皮,被学校开除后,到另外一个学校上学去了,但是那个孩子还是经常在放学以后到现在这个学校周围徘徊,并经常远远地看见小萌就叫他,故意挑衅,孩子害怕极了。在这种极度害怕的过程中,孩子平时不敢告诉父母,只好把那种恐惧感压在心头,久而久之,出现了一些人格和心理上的障碍,上课开始不安分,喜欢找人讲话,家长觉得奇怪,好端端的一个孩子怎么变成了一个老师嫌弃的坏孩子。老师一生气,就叫家长把孩子领回家,而且还要全班同学一起开他的批斗会,一人提一句孩子的缺点。孩子在李老师面前还是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家长焦急地说,李老师,我们怎么办?李老师认真倾听着孩子母亲的诉说,然后把孩子的手拿过来,在他手心上摸了摸,看得出来,李老师想让孩子消除一点紧张的情绪。
她说,那个孩子跟你比划的时候,你理他了吗?孩子说:"我没有理他。"李老师说:"好孩子,那就对了。如果他再那样,你就大胆地警告他,说你再这样,我就去告诉老师。如果他屡教不改,你就真告诉老师,或者回来告诉妈妈,让她去学校找那个孩子。"孩子说:"我挺怕那个外校的同学,他老叫我的名字,还有一次要跟我借钱。"李老师又摸了摸孩子的掌心,说:"我们不用怕他,下次叫你妈妈车间的几个大哥哥去吓唬一下那个孩子,叫他以后不要再这样做了。"李老师跟孩子的母亲谈道,她带的一个孩子西西,也是班上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欺负他,西西回来告诉李老师,李老师很生气,她告诉西西,一定要去学校找那个孩子,西西还不让李老师去,说是那个孩子特别厉害,怕他以后报复。李老师安慰西西说,你别管,不要害怕,我会处理好。等中午孩子放学的时候,李老师到了西西的学校,在校门口找到那个孩子,的确,孩子长得很高大。李老师告诉那个孩子,你要是以后还敢欺负西西,我就对你不客气,我还上你们家找家长,上学校找老师。孩子一下子就老实多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欺负过西西。
李老师要小萌的妈妈先别着急,关键是要先解开孩子心理上的一些结,并上医院查查孩子身体上有没有什么不适的地方。李老师说,孩子们遇到的伤害有时候在家长眼里也不过是很小的事,其实那恰恰是孩子越不过的障碍。为孩子解决这些具体的困难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今天,我一定要让你尝到做人的滋味。"
上午9点,笔者如约来到李老师家?陪李老师去小风的学校解决小风复学的问题。原来小风跟同学打闹,将一个同学的头撞出了一个大青包。加上平时小风好几次骂人打架之类的事以及上课不守纪律,班主任徐老师有点"火"了,只好要李老师带他回家。这个星期,小风一直在家,李老师除了布置他做一些习题,为的是不让他复学以后学习吃力,能赶上班里的进度,还让他在家好好反思,并且给校长、班主任以及李老师每人写一份保证书。李老师上个星期已经和小风的班主任取得了联系,星期一,也就是今天带着小风和他在家写的保证书,去学校跟老师承认错误,并希望老师能够原谅小风,让他进课堂听课。
上午9点半从家出发,一路上,李老师叫小风好好想想,见到老师该说些什么,并嘱咐笔者见到老师先不要帮他说情,关键是要让小风自己先表现,跟老师承认错误,先自己争取老师的原谅。小风一想到自己平时的表现和老师对他的"坏印象",就感到信心不足,在路上一直问李老师:"去了又有什么用呢?老师肯定不会让我进教室的。"李老师说:"小风,不管有没有用,你都要去做,这是你必须去做的。而且很多事看上去没有希望,但只要通过努力没准还真能做成呢。"小风没有说话了,笔者知道,孩子都是向往学校、向往课堂和同学的。李老师又告诉小风:"你最近连连气我,你以后不要再气我了。"小风说:"你还没我妈气得厉害呢。""我才不像你妈,气成那样,还不是伤害自己,我要让你自己气自己。""反正我也气不死。"小风毕竟还是个孩子。"小风,千万不要这样,你这是从心理上折磨你自己,你知道吗。你上次看电视里那个孩子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他那是在身体上折磨自己,你气自己就是在心理上打自己的耳光,折磨自己的心理,比那种身体上的伤害更加严重。这样气多了身体会变得不好的。干嘛动不动就气自己或气别人呢?孩子啊,你现在还没有尝到做人的滋味呢!"李老师表情很认真。她接着说:"今天,我一定要让你尝到做人的滋味。"
我们来到二楼教导处,小风轻轻地敲了敲教导处办公室的门,叫了一声"报告",没有人应。我们只好到对面的办公室去找校长。学校正校长黄校长和管教学的余校长都在,他们都是50岁左右。李老师把小风打架的事跟黄校长说了,然后告诉校长,小风这次已经在家给老师和校长各写了一份保证书。小风将写给校长的信拿出来,恭恭敬敬地递给黄校长。黄校长一边看,一边面无表情地说:"你为什么要打架?你知不知道你父母亲把你送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多不容易啊!一年要花多少钱,你知道吗?"孩子摇了摇头。黄校长看过小风的保证书之后,一把递给了余校长说:"你写得还挺好,请老师再给一次机会,如果下次再犯,就以开除论处。如果下次犯了我们就没有办法了。"然后冷冷地问了一句李老师:"你干嘛不在家里教他?""在学知识方面我也可以在家教他,但是我希望孩子还是在一种集体环境下学习更有利于他的成长。因为来学校学习,不光是为了学习知识,还要让他学习如何与老师、同学交往。"黄校长说:"这孩子在学校可是有了名的,他把同学都影响了。"小风在旁边一直不说话,一副很难受的样子。黄校长还算比较开明,基本同意了他暂时回原班去上学的要求。
小弓的"求婚"彻底失败
回到李老师家,已经是下午4点多钟,是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小弓坐在自己的床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小朝偷偷告诉笔者,小弓的"求婚"彻底失败。笔者问怎么回事。小朝说,他也不是很清楚,就知道小弓进了那个房间,然后好几次跪在那个女孩的面前。笔者一听,傻了,好大胆啊!笔者对小弓说了一句,你还是个男子汉吗?通过这种方式求爱,男儿膝下有黄金,你知道吗?孩子毕竟是孩子,说,阿姨,我求求你,不要告诉李老师,我已经没戏了。
李老师还是看出了端倪,第二天小弓趁李老师不在又窜到了小飞的房间里。结果他还没出来之前,李老师就已经回家了。
小弓很尴尬,李老师很生气,于是把小弓叫过来,说:"小弓,你不要老是见到女孩就挪不开步子。要学会自尊。"小弓反唇相讥,说:"我的自尊都让人给说没了。"还冲着李老师大嚷大喊,拿着凳子就要砸李老师。李老师说:"我从来就没有说过你,你知不知道你老是将自己的缺点用一层纸紧紧包起来,然后用绳子拼命地勒紧,而这些绳子就是你的各种掩饰手段。"这句话可谓打在小弓的痛处,小弓的声音马上就降低了。李老师说:"你要是在这里不学好,你就走。"小弓不说话了。李老师见机便说:"小弓,你今天对我这样,我告诉你,你不要给我道歉。"小弓有些纳闷:我这样,老师还不要我道歉。其实,李老师是真正抓住了孩子的心理,她知道很多孩子都跟小弓一样,其实心理比较脆弱,他们惯用的"伎俩"就是在和家长吵完了以后,为了很快回到原先的状态,就常常很轻而易举地跟大人说"对不起",而自己的缺点依然包裹得紧紧的。有的家长一心软,的确就能被孩子蒙混过关。李老师进一步正告小弓,你什么时候真正想改了,也就是你一根一根地解开了那些绳子,或者果断地用刀把那些绳子一刀砍断,把你所有的缺点露了出来,就表明你真的发自内心地想改正你的缺点了,那个时候你可以来跟我真正道歉。小弓被李老师说到了痛处,表示愿意在此呆下去。
李老师告诉笔者,像小弓这样的孩子,刚来的时候真令人头痛,现在还算有了一些进步。孩子家庭层次很高,却一直和那些档次较低的孩子混在一起。语言层次和精神层次很低,刚来的那会儿,说的有些话真是难听。而这个孩子心里的内壳又很软,你打一下,没有反应。李老师想了很久,她还是准确用她的一招制胜的办法,就是一拳打过去一定要狠。
小弓又惹事了
没想到,小弓上午被老师骂了一顿。中午吃完饭后,大家都准备睡觉了,小弓进了厕所,大约过了30多分钟才出来。这是李老师观察出来的。他出来后,李老师就到厕所去了,发现马桶圈上全都是白色的精液。
再过了一天,小弓又惹事了。李老师请来帮忙的小王老师,其实是个不到21岁的安徽来的小姑娘,中专毕业,因为人手不够,李老师想请她来帮帮忙,教教小羽这样的低年级的孩子。中午,小王在阳台上晾衣物,小弓不知跟她讲了些什么。小王听了以后又气又羞,找李老师辞职。李老师也很生气,就骂小弓,说,你以为你做的那些事没人知道。你昨天中午在厕所里待了那么长时间。这"一拳"够狠的。小弓这几天被李老师连连进攻,他感到他那些被李老师称之为绳索的东西在一点点变松,有的东西已经完全被暴露在太阳底下。其实,李老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几天来,她一直为小弓的事感到很困惑。因为小弓的性格总是包裹得很严实,她根本无法对症下药。李老师批评孩子有一个特点,决不多说一句废话,但是句句都是言简意赅,击中孩子的核心地带。
一个母亲全部的温柔和勇敢
晚上小同又哭了。李老师问他为什么。原来他和西西为了抢一根木棍子而吵了架。西西平时是小同最好的朋友,他们睡一个床的上下铺,还经常偷偷地分东西吃。西西说,不就是一根小木棍,你犯得着这样吗?小同哭得两只眼睛都红红的,他倚靠在床的一根铁支架上站着,手里拿着那根小木棍,然后发泄私愤地把小木棍给掰折了。"你现在已经掰折了,刚才为什么不给我玩一下呢?"西西还挺不饶人的。李老师笑着跟小同说:"西西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你真是有些小肚鸡肠了。"没想到,李老师又在他伤口上抹了"一把盐"。李老师接着又说:"你要听得进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要一遇什么小事就哭。"这时,笔者才发现李老师教育孩子,和大多数父母亲不同,她不是看到孩子一哭就慌神,而是很客观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而在很多家长对孩子怒气冲天的时候,李老师会告诉他们不要对孩子发火,孩子需要安慰。今天一位家长带着她经常受同学欺负的儿子来找李老师,孩子已经不敢去上学,而且十分厌学了。家长一急,就对孩子又是打又是骂,"不要打骂孩子,他的心里已经很难受了。"李老师告诉那位家长,并给家长指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李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确倾注了一个母亲全部的温柔和勇敢,她很会掌握分寸,就像庖丁解牛。她会成为孩子们很好的感情倾诉对象,在生活上会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但是她不会把孩子抱在手里,她会给孩子指路,让他们去走,去跑,有时候还会施加一点压力,但是决不是阻力,甚至她还会给孩子一个警醒的巴掌。笔者在几天的采访中发现,她的手里的确好像握着一个法宝,那也许就是她对人性的真正把握。孩子们爱她,经常在她的耳边上耳语一阵,还和她一起愉快地参加体育活动、玩五子棋……
小飞,赶快走出过去的阴影吧!
小飞来了又有好几天了,李老师叫她大声朗读英语课本,把心中的不快喊出来。李老师对小飞说,不要老顺着别人,不会拒绝别人,这样就给别人一个好欺负的样子,在精神上折磨你,我要教你学会自尊!过一个月后,我要让你去上学,你还会碰到诸如此类的问题和这样的男孩,你要拒绝,他只要威胁你,你就告诉我,我决不饶他,我一定去学校找他。你要记住,你是我的孩子,我会保护你的。后来李老师告诉笔者,小飞原来的学校有两个男孩子喜欢她,那两个孩子为了她互相打架,其中一个把另一个给打伤了,并且进了监狱。小飞一直处于深深的自责和对那个蹲在监狱里的男孩的歉疚之中。从此以后,她就不上学了。最近那个孩子要出狱了,小飞的父母亲很害怕,就赶紧把小飞转移,想让她重新开始生活。李老师说,小飞是个觉得自己人生什么都经历过了的孩子,对很多东西都感到冷漠,她的心已经冰冻起来了。小飞来到这里后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出走了两回。前两天,她去了通州县城的银地大厦,把李老师和张阿姨吓得都慌了神,午饭都来不及吃,到处找。张阿姨都急得哭了起来。最后她若无其事地回来了,很淡地说了一句:出去逛商场了。李老师告诉她,下次出去,要打声招呼,免得大家着急。结果,今天她又"出走"了,小林说小飞要听他的"随声听",他当时也想听,所以就没让她听,她就生气走了。当时是上午10点多钟。大家又分头去找。没有结果。过了1小时,小飞自己回来了。李老师终于松了一口气。她说,这个孩子内心已经非常冷漠,她眼里没有别人,真不知如何是好。那个男孩给她的记忆太深了,要让她忘记过去根本不可能,现在只能让她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昨天,李老师没收了她一盘录音带,这盘带子是一个著名歌手写给他深爱的一个少女的,这个少女曾经为他生了一个私生子。
李老师现在只想把小飞从她过去的阴影中解救出来,她说,谁都会有过去,人不能老生活在过去,因为我们还有现在和将来。
"我顶多是个爱想事的人"
在李圣珍老师的家里,笔者感觉很舒服,她拉着孩子的手聊着天,开着玩笑,和小风盘腿坐在下铺悉数他的每一个兄弟姐妹,你会感觉这就是平常的生活而已。李老师说:"别人也说过我这样太苦,我看未必。人总要干点事,我做这些事的时候,感觉一直很平静,我顶多是个思想上不懒惰爱想事的人。"
现在有一个想法困扰着李老师,不少人劝她办个学校,这种想法也暗自萌生在李老师的心里,李老师确实想给更多的孩子一个恢复其正常行为的良好环境,可教育不同于办工厂,不准许出实验品和次品,一定要抱着负责任的态度去做。李老师说,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
每一个孩子的到来都是一个难题。从早上6点起床开始,李老师照顾孩子们的起居,这两天正琢磨着买一张广播操的挂图,她发现自己家里的孩子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做不好广播操。李老师对教育经常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发现,这是其中之一。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读后感: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就是不想看《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很长时间了,但还有一小部分没有读完。随手打开了李跃儿在这本书中提到的另外一本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53岁的普通中学老师李圣珍,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在家中收容并拯救了无数个来自全国各地的“问题少年/儿童”的事迹。
这些问题少年/儿童都是被他们的亲生父母认为“再也带不下去了”,在绝望中送到了李圣珍老师的家里,认她做了母亲,经过几个月或者几年,他们个个脱胎换骨,全部变成了深受师长喜爱的“希望之星”,多位考上国家重点大学,有的已赴世界一流大学深造。
全书150多页,我几乎是一口气以自己都难以置信的速度读完了。
书里讲述了很多个孩子的实例,都是异常不幸的。总结起来,我看原因主要有几种,一种是被父母在早期教育中寄予了过高的期望而揠苗助长,从而导致了厌学,甚至更严重的心理、精神、道德障碍。第二种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而被家长或者学校给予了重重的打击,从而对学校对老师对父母产生了不信任甚至恐惧心理。还有一些是由于家庭的原因,譬如父母离异等孩子经受了远远超过孩子承受能力的压力,从而变得暴戾。
全书主要的笔墨都在描述孩子改造前后的变化对比,而真正对李圣珍老师进行改造和教育的方法描述较少。我想,可能这也是缘自笔者对教育这一行业缺乏真正的认识和了解吧。但根据我的分析,最大的秘诀还是爱!
多少个孩子在遭遇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遗弃和绝望之后,一感受到李圣珍老师的爱,感受到老师并没有因为她们是问题少年而瞧不起她,一下子就瓦解了。她们不约而同地叫李圣珍老师为“妈妈”,她们把李圣珍当作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亲人,而不是他们健在的亲生父母。
李圣珍老师给予了这些孩子大大的爱和包容,在他们经受挫折时没有打击而是适时的鼓励和肯定,就是这简简单单的鼓励和肯定,给予了这些孩子以新生。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重新塑造了自我。
可现实偏偏是,就是这简简单单的鼓励和肯定,能正确地使用的父母却少之又少,哪怕是那些作为“高知”、“高干”的父母,哪怕是自己同意从事着教育这一职业,甚至还有可能是所谓的优秀教师的父母。她们从不缺乏对孩子的爱。但结果却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去爱,如果给予孩子智慧的爱。这就是问题所在。其中一个父母甚至对周围的朋友说,李圣珍老师的秘诀你们永远也学不会。
做一个智慧的父母就真的这么难吗?
记得几个月前,QQ妈说她觉得是是比较关注儿童教育的父母,所以引荐我加入了“幸福家长群”。可入群以后,我感觉很不适应。在此之前,每天的精力随时都关注着的是孩子的衣食住行。而家长群里大家讨论的话题对我来说是如此遥远,“敏感期”、“内化”、“共情”,这些词汇对我来说是如此陌生。记得我当时想了很久,终于想出来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那就是“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距离。在她们面前,一些多话的我突然感觉自己插不上嘴了。
后来又冒冒失失地加入了“胡萍老师群”。在那里看到了更多的高人,可我还是不改自己有话就说的个性。入群第二天,为了“该不该教孩子孔融让梨的故事?该不该教孩子懂得分享?”这个话题,我勇敢地和胡萍老师据“理”力争。差点被胡萍老师认为我是“不学习专门捣乱来的”而踢出群。而我也偏激地把胡萍列入了“不宽容”的行列。同时还觉得群里的其他人都是些“趋炎附势”、“鹦鹉学舌”之徒。
直到后来,在群里待久了,细心地聆听很多家长的发言,我再次深刻地意识到了“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距离。于是,我静下心来,尽可能地让自己多读书,多学习。
其实也没过多久,也没看几本书,但是我对育儿这一观念却发生了惊人的转变。我的面前就像突然打开了一扇窗,豁然开朗。曾经据理力争的那一套,现在看来是如此的浅薄。而所谓的“教育圣母”李圣珍、教育专家李跃儿、孙瑞雪、小巫、胡萍,她们看似高深看似“非主流”的教育理论其实是如此的天经地义。
我很庆幸自己看到了这些书,学习到了这些理论。同时,我又很懊恼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接触这些,为什么之前没有人跟我介绍这些,让我白白浪费了2年甚至更长的时光。我好像在之前提到过,我甚至因此第一次闪过了“生二胎,重新来过”的念头。但,很快我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二胎能弥补的是自己作为父母的完美情节,而不能弥补我的孩子小米在成长的遗憾。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要做的是在今后的教育中给予小米更多的智慧的科学的“爱和自由”。
在实践新学来的这些教育理论的时候,也常常会感受到压力,感受到身边其他人的不理解和质疑。那些在国外已经实践了100多年的、早已被认为理所当然、早已深入人心刻入骨髓的东西,在传统的中国却还是一个新生儿,甚至是一个类似于“娜吒”、“孙悟空”之类的怪物。也许再过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大家才能完全认识并接受他们。但我的心已不能也不忍等待,我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用最好的方式来爱自己的孩子,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健康的成长。
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为什么不能把那些好的介绍科学育儿理论的书籍作为“义务教育”,传播给每一个父母。现在谁都知道,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农村,生一个孩子的住院费用,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而给我带来观念上翻天覆地转变的那几本书加起来可能也就100来块钱,为了有一个真正科学的教育,我想没有哪个父母会吝啬这100来块钱的支出。
当然,在偏远地区、在经济特别不发达的地区、在农村,可以采取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来进行就更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多次提到李圣珍老师的这些育儿方法都是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自己琢磨出来的。当笔者告诉她,她采用的快速阅读法在国外是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时候,她竟然很惊讶,她说她没看过相关的书,纯属巧合地琢磨到一块儿去了。这充分地说明了,科学是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的。无论以何种方式,无论在什么地方,它都会存在都会被发现。
但如果,这些科学能够被大力地推广和普及,让整个社会的教育氛围都变成科学的、智慧的,是不是能更大程度地优化教育的进程,更快地减少问题儿童的数量,更好地推行教育改革!
李圣珍老师一再强调:“19.教育改革,要紧的不是教育好孩子,而是教育好父母。”
让每一个父母都来读书吧!真心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