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功的论文范文
关于成功的论文范文
关于成功的论文1:
梦想是成功的源动力。
世界是很奇妙的,只要你梦想着创造奇迹,上帝就会给你机会。人类梦想着实现远距离快速通讯,便发明了无线电、电报和电话;梦想着飞翔,便制造出了飞机;梦想着嫦娥奔月,便有阿波罗号的登月壮举;诸多人类文明进步都与梦想相关,对人类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都是有先见之明的梦想者,人类失去梦想,世界将会怎样?人因梦想而伟大。
然而,要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实现人生的价值,仅有梦想是远远不够的,有了梦想,还须付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踏踏实实的苦干,才能实现梦想。细数当今社会各界成功者,无论是工商界巨子、学者专家、还是政治领袖,无一不是具有梦想、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人。
思路是成功的法宝。
人与人最大的差异是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的差异,思维层次的高低决定了人生和事业的成败。低层次的人遇事缺乏主见,患得患失,反应迟缓,优柔寡断,不敢创新,错失良机;而高层次的人遇事则会冷静分析,正确判断,周密计划,果断决策,大胆创新,把握机遇。人生的努力,就在于不断提高自己的层次。人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思考、顿悟,才能令思路清晰、正确。
企业发展,要有创新的思路,要摒弃旧的观念和落伍的思想,敢于标新立异,敢做从未做过的事,闯出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新路。成功的要素在于能否把握机会,而只有头脑清晰、思路正确的人,才能判断准确,反应敏捷,每遇机会都牢牢把握,充分利用。因此,成与败都是思路转化的结果,不同的思路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和事业。
信心和勇气是成功的保障。
一个缺乏自信、胆怯和意志不坚定的人不可能成就大事。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有信心,充分信任自己的能力,深信所从事的事业能成功,这样,你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退缩。反之,便难以成功。事业的成功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而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自信心强的人往往行事果断,马到成功。自信心可以创造奇迹,成功是自信者的专利。
通往成功的路不是坦途,而是布满了荆棘和陷阱,不经历考验和磨难是无法达到成功的。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拿出十足的勇气去面对,不抱怨、不消极、不气馁,想方设法突破逆境,战胜困难。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和品德,越能激发人的潜能,成功者就是比别人多了一些挑战困难的勇气。
要想成功,还要不怕失败。有些人一遇失败便丧失信心,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把世界看得一片黑暗;而意志坚定、立意要成功的人,即使失败,也不会放弃既定的目标,就此认输,而是从哪里跌倒了,再从哪里站起来,总结失败的教训,继续前进。
自信、勇敢和不怕失败,是成功者的特征。
工作态度是成败的关键。
前国足教练米卢曾说:态度决定一切。不仅对足球,对待任何事业,要想取得成功,态度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人品和志向。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尊重自己对职业的选择,热爱本职工作;即使为环境所迫而从事较乏味的工作,只要是应当做而又必须做的工作,就要设法从中发现乐趣,尽力把工作做好。要养成做事竭尽全力、善始善终、尽善尽美的习惯,这样工作起来才有成效。如果一个人轻视自己的工作,视工作为生存的代价,为薪水而劳作,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工作,不仅会一事无成,而且还浪费了自己的生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随时随地求进步,以满怀激情和富有兴趣的心理状态对待每一件事情,做事力求完美,这样不仅能得到应有的报酬和晋升的机会,还会得到更有价值的东西----才能的表现、经验的积累、品格的锤炼和知识的增长。是否具备正确的工作态度是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水岭,成功者无论做什么事,都力求尽善尽美。
学习是成功的桥梁。
伟大的思想家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一个人的知识愈多,能力便愈强,成功的机会就愈大。随着社会的进步,靠拉关系和其它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和权力的机会将愈来愈小,在成功的道路上,知识会愈来愈重要,尤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谁对新知识和新方法学习得更好、更快,谁就能领先一步,取得竞争优势,学习能力决定我们的未来。学习要有目的性,讲究方法,持之以恒,学以致用;一味地追求高学位,花费宝贵的时间学习一些无用的东西,是不值得的,是对生命的浪费。很多人抱怨没有时间学习,其实,工作再忙的人,只要有学习的欲望和决心,总是可以挤出来时间来的,如果我们开放自己的视野,在工作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吸收新知识。追求成功的人,总是在不断学习,自我完善;而忽视学习、不求知识更新的人,终究会被淘汰。
身体是事业的本钱,健康是成功的资本。
没有健康的身体,即使有远大的抱负和卓越的才能,也无法实现梦想。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一个人过于忙碌、不注意休息,不锻炼身体,不仅容易生病,还会堵塞思路,失去灵感,造成事业上的早衰。身体的健康在于运动、劳逸结合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驱除烦恼与忧虑,维持心理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身心健康是人生的最大幸福。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学会"善待自己"。
正直的人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还要看他是否具备正直的人格,其行为是否对社会有益。为了获取财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不惜损害他人利益,或为了得到权力,极尽投机钻营和阿谀奉承之能事,不惜丧失人格与尊严......凡此种种,这样的人,即使富甲一方,或权倾一时,但却人格低下,故难以受人尊重,更不会对社会有益,甚至会造成社会环境的污染,他们不是成功者,至少,没有获得心灵自由的人还不是真正的成功者。真正的成功者不会为了金钱或地位出卖人格,因为伟大的人格本身就是最大的成功。因此,成功并不意味着升官、发财或成名,不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无论一个人的身份与职位怎样,只要具备正直的人格,恪守职责,不断进取,努力创造,其人生价值能在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中得以实现,这,就是成功。
关于成功的论文2:
成功,是个多么诱人的字眼啊!很多人都企望成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这样的情况:有人取得了成功,在事业上硕果累累,为社会、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受到人们的称颂,他的名字和业绩被载入了史册,为人们永世敬仰和祟拜;有人终生没有取得成功,在事业上平平庸庸,无所成就,结果是老来空伤悲。
世界上有没有成功的“秘诀”"?自然,那种神秘的写成“天书”的“秘诀”是没有的,那只不过是神话或者幻想而已。但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成功条件的“秘诀”是存在的。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能否成功在于胸怀大志和老实肯干;有人认为,能否成功在于是不是勤奋;还有人认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一个人的机遇,如此等等。
在我看来,这些说法不无道理,但也都不尽如人意。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是成功的第一步;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煤,成功就是燃烧的火焰。
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容易自傲,固然不好;但是,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必然自卑。存在自卑心理的人,怎么能鼓起生活、事业的风帆?又怎么能达到光辉的彼岸呢?
阿基米德、伽利略、居里夫人、张衡、竺可桢等古今中外广为人知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首先是因为有远大志向和非凡的自信力。英国发明家莫尔斯,原来是一位画家,但他对电磁学非常有兴趣。1932年从事电报机的创造,经过五年多的刻苦钻研,他制造成功了一台电磁式发报机。这台电报机很粗糙,遭到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在外界压力下,莫尔斯没有灰心,他坚信电报机对人类是有用的,更坚信:“我能干!”又经过几年的努力,电报机终于被各国普遍采用,并揭开了人类通信历史的新篇章。
莫尔斯和其他成功者的经验告诉我们,从自信、立志到成功的路程,是用坚韧和毅力铺成的。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说过:
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将要在这三块"基石"上建立我的"金字塔"。
他说的"等待",不是消极坐等,而是要有韧性,有百折不挠的毅力。
国家为青年取得成功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路还要靠自己走。一个人如果总是自惭形秽,存在自卑心理,他永远是个失败者。当然,自信到成功的基础是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脚踏实地的努力。
青年朋友,愿你树起自信,坚定信心,楔而不舍地去奋斗,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关于成功的论文3:
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必修专业课,开课时间两年,分四个阶段教授从远古至清代的文学。每周4学时,每学期18周,共72学时,四学期共288学时。教学内容多,课时较少,教学任务紧张,教学方法较传统,多为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大多数学生反映学习古代文学只有系统性,但深度与生动性不强,与社会联系不密切,实用性不强,对自身发展也益处不大。因此他们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不大,学习主动性也不强,这为古代文学的教学增添了难度。由此可见,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是注重智力教育的,但是对于智力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的范围内,即认为,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更重视记忆能力的好坏,学生也称学习古代文学考的就是死记硬背。然而这种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的成功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即便是能将古代文学倒背如流,会做几首诗词,与社会何益?由此可见,传统的智力观是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效果不明显的根结所在,因此突破传统的智力观,结合社会发展重新理解智力的含义,与社会联系较密切的是成功智力理论。此理论于1996年由美国心理学教授斯滕伯格提出。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的成功智力,成功智力是一个人用以达成生活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使个体以目标为导向采取相应的行动,是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的一组综合能力。[1]与传统的单一智力概念想比,成功智力包括了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笔者认为,成功智力理论亦可用于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
一、分析性智力在古代文学教改中的运用
分析性智力就包括了传统智力中的诸多能力。这当然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最基本的能力,虽不能强调其绝对性,但是也决不能摒弃。但是在培养这些能力时,教学方法也是过于传统,其方法也有改革的空间。如记忆力的培养。传统的古代文学非常注意对于记忆力的培养,但是大多为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传统的记笔记要求记录完整详尽,这种方式往往又费时又费力,效果不佳。所以即使是最传统的记笔记,也是有技巧可言的,先布置下节课的教授要点,让学生预习,并设计听讲指南如下:
听讲指南
课程讲授主题
主要观点
第一要点
支持要点的细节和例子
第二要点
主持要点的细节和例子
第三要点
支持要点的细节和离子
你的不同观点
支持你观点的细节和例子
在填这张表之前告知学生填写要求,及所有的填写内容均为关键词。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在对知识点的预习的基础上,先有了一定的理解力与判断力,再有效的集中有意注意力进行有效倾听,就使得记忆深刻。在填完此表后,即日进行笔记整理,将关键词变成自己的话,也就增加了一定的理解,在考试前,学生在熟悉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笔记的基础上,再用此表进行巩固记忆。这种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记忆方法,使得记忆更加的简便而深刻。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智力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具体的环境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二、古代文学中创新智力的培养
所谓创新智力就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思维问题的能力,即创新思维力。这种智力的培养分三个方面:
首先是创新智力培养的激励与启发阶段。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初,就对教材或有关书籍的观点进行质疑,打破书本的权威力量,为学生树立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质疑书本的理念。如《诗经生民》中有一句的句读应是:“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但是贵州人民出版社房开疆主编的中国历代作品选的句读为:“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这时教师发现问题,质疑书本,初步破除学生的书本权威观念,接着提供资料,诸如其他版本的中国历代作品选,十三经注疏与单行本的诗经中的生民篇,进行对照。当然也可只找最权威的诗经版本。但是前提是学生得有一定的版本知识。告之理解不同,句读亦不同,答案并非唯一的,只是要凭借自己的知识判断何种更佳。这样就为学生树立了书可质疑、质疑有据、纠正得法的观念,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智力奠定基础。
其次是创新智力的培养。对于古代文学教师比学生要熟悉,因此在学生还不会质疑知识的时候,可以由教师提出可质疑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针对问题搜集有关资料,然后指导学生运用资料质疑问题。如对于花间词雅俗问题的评价,教材上多说花间词艳俗,因此学生也多有花间词俗的概念。但事实并不如此。可以先教学生读一下全唐五代词中的民间词,再阅读晚唐诗、南唐和北宋婉约词,以及有关花间词的评论和《花间集序》,当然也有现代人的有关评论。学生就很容易得出一个印象:花间词比民间词文雅,但是比南唐词,北宋婉约词俗。再结合有关的评论,就得知,花间词比南唐词、北宋婉约词俗主要是表现在:情趣低俗,多描写妇人体态容貌,笔调艳俗:喜欢用色泽艳丽的字眼。阅读花间集序得出一个认识:花间词人有着较强的崇雅意识。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花间词比当时的民间词雅,比文人词俗。花间词人有着较强的崇雅意识。而花间词之所以比南唐词俗是和晚唐特定的文学审美观与西蜀特定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氛围密不可分的,这也使得他们的崇雅意识有了特定的时代与地域特色。
最后是纠正不当创新智力。当然学生自己进行智力创新的时候,其方法不一定是对的,因此要对不当的智力创新进行纠正与引导。如学生认为红楼梦中黛玉的死亡是必然的,原因之一就是这对于黛玉本人来说就是最美满的结局。因为岁月流逝,如果黛玉还活着,她就会红颜变老,这也是她不愿看到的。这显然是学生自己的主观臆测。所以可以指出他智力创新的不足:针对文本的智力创新本身就不能离开文本本身。
三、古代文学中实践智力的培养
古人讲究学以致用,在学习古代文学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观念与思维习惯。古代文学虽然是古人的文学,但是其中也充满着他们的生存智慧,可供今人借鉴。首先是做事,比如《劝学》全面系统的提出了学习的主张:学无止境;锲而不舍;用心专一;虚心求教等观点,对现在仍有较大的教育意义;其次是做人,如《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之所以能退秦师,是因为他利用站在秦军的立场上考虑:郑在晋之东,秦在晋之东,秦晋实力相当,秦晋灭郑之后,就地理位置而言,可以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国的利益反而受损。由此可见烛之武的智慧在于找准同样受害的对象,站在对方的立场,表面为对方说话,实际是为自己说话。可以说这种生存智慧在我们今天反复的社会交往中仍然可用。学生也有论文反映这一方面的:如论杨修之死。探析了杨修之死的必然,思考了杨修如果生活在现在的生活状态。社会是人的科学,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有很多相似点,学习古人的生存智慧仍然可以避免我们在社会交往中遭受不必要的挫折。
总之,古代文学之所以教学模式传统,是因为教育观念较保守,它侧重于智力的培养,但是对于智力的理解较狭窄,因此使它脱离了社会实际。为了使古代文学的发展与社会紧密联系,使得它成为人们成功的有利因素,重新理解智力势在必然。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念拓宽了人们对于智力的理解,将其运用于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智力只重视记忆的局面,有力的训练了学生的突破性思维模式,增强了古代文学的社会实际性,为学生日后的成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