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成功学>成功的作文>

成功心理素质训练论文

时间: 小兰676 分享

  成功心理素质训练论文1:

  军事心理学研究发现,战争的明显高科技趋势和恶劣的作战环境,给军人带来了不仅是躯体上的损伤,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心理刺激(如出现作战应激反应),引起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军人的作战效果甚至导致战争的失败. 因此,军人心理素质的高低,心理健康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军事作业绩效,关系到军事任务的完成. 20世纪70年代,应对研究随着应激心理学理论模型的形成而兴起[1]. 它是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为超出自己能力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而作出的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2],是应激原与应激反应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 个体在强应激状态下(如军人特殊群体),如果缺少良好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则心理问题产生的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的两倍[3-4]. 我国军人应对方式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军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5-8],且大多应用各种形式的应对方式量表对不同群体作现状性调查研究,然而实证性研究则较为少见. 本研究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训练教材,采用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整合模式进行心理素质训练研究,以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的影响,为开展军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建构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抽取生活在同一营区的某集团军官兵380人作为被试对象其中军官120人,战士260人,年龄16~35(20.8±3.2)岁. 剔除未能如期参加完整实验以及漏答问卷的人员,有效人数训练组152(军官46,战士106)人,对照组160(军官42,战士118)人. 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的性别、年龄、职级以及文化程度等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1.2.1检测工具①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上、下)[9]; ② 应付方式问卷[10],为自陈式个体应对行为评定量表. 共62个条目,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等6个分量表. 效度评估采用因子分析,构成各因子条目的因素负荷取值在0.35或以上. 重测信度6个应对因子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72, 0.62, 0.69, 0.74, 0.67, 0.76. 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③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主观评价. 训练结束后,采用自编《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调查表》,对参加心理素质训练官兵军人进行调查,发出问卷66份,回收问卷66份. 调查表具体分为5个方面(参训态度;对训练内容和方式的评价;如何使用学到的训练策略;哪些是有用的训练内容;认为所学策略将会帮助解决什么问题. )内容包括: ① 参训态度: A自愿参加,B非自愿参加;② 对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的评价: A符合要求,B不符合;③ 是否愿意继续参加心理素质训练: A是,B否;④ 训练前对训练的态度: A有趣,B 一般,C 没意思;⑤ 训练后对训练的态度:A有趣,B 一般,C 没意思;⑥ 最有用的训练内容: (列出18个专题内容进行选择)等,共计23个条目.

  1.2.2训练内容从《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中选取18个与军事活动和军人心理发展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内容进行策略训练,主要针对军人心理素质八个方面的内容(适应军营环境、适应军营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做人,发展军事技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和发展创造性)构建训练内容体系.

  1.2.3训练方法与程序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程序分成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专题报告阶段. 我们按照军人心理素质的基本构建,选择了4个与军人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的主题作为讲座内容. 由从事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专业人员给包括训练组在内的500名军人进行每天6 h、为期2 d的专题讲座. 第二阶段:策略训练阶段. 策略训练阶段是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核心阶段. 训练由经过系统理论和实践培训的6名心理学专业教员主持进行,每个教员负责3个专题,每个专题从4个方面进行训练,每个教员进行12次训练. 训练组分为5个小组,每组训练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 训练每周安排1~2次,每次40~60 min. 整个策略训练阶段历时6 mo,训练共进行72次. 第三阶段: 反思内化阶段. 反思内化阶段是军人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一环. 任何一种训练要求要转化为军人的心理结构,必须有内化的过程. 在策略训练的基础上,由教员和基层官兵一块儿交流、讨论,以了解其在日常训练中是否运用前一阶段学到的心理策略和知识. 主要采取阅读思考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故事、写自己的感受、讲自己的故事,同时通过自编自演的小品等. 让其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 总之,训练过程体现他助互助自助的训练理念.

  每节训练课为4个相互衔接的环节: ① 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该环节以军营故事、心理测试、游戏、训练情景、心理案例等促发军人的认同感或认知缺失感,激发情感共鸣或行动愿望,使其主动参与到训练中来,该环节是心理素质训练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② 介绍知识,激励参与. 该环节结合部队生活实际,以幻灯、多媒体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相应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呈现给被试正确的认知、行为观念;③ 设计活动,策略训练. 该环节通过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被试自己认识自己的问题,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做出选择与决断,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心理对策和策略. ④ 反思内化,提升品质. 反思内化是军人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环节. 本环节主要采取阅读思考、自测练习等方式,将活动中的方法、思维方式延伸到类似的其他情境,对训练结果进行总结,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统计学处理: 分别在心理素质训练前后,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团体测量. 同时在训练结束后1 mo对实验组进行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主观评价. 测试结果用x±s表示,采用SPSS11.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团体t检验,同组训练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训练前对照组与训练组军人的应对方式各因子统计结果无差异. 训练后,训练组军人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想、合理化、求助因子分无显著差异(表1).表1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分析(略)

  2.2心理素质训练对士兵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训练前两组士兵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统计学上无差异. 训练后,训练组士兵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想、合理化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表2心理素质训练对士兵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分析(略)

  2.3心理素质训练对军官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训练前各组军官应对方式各因子统计学上无差异. 训练后,训练组军官的应对方式中合理化、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想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决问题自责、退避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3).表3心理素质训练对军官应对方式各因子分的影响分析(略)

  2.4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主观评价训练结果显示: ① 参训态度: 自愿参加57人(87.0%),非自愿参加9人(13.0%);② 对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的评价: 认为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符合自己要求的有56人(84.8%),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有10人(15.2%),有61人(92.4%)表示愿意继续参加心理素质训练;③ 在使用学到的训练策略方面: 37人(56.1%)能经常使用,26人(39.4%)有时使用,3人(4.6%)从未使用;④ 认为最有用的训练内容是:a学会宽容(68.2%),b学会解脱(57. 8%),c学会坚持(54.5%),d认识你自己(51.5%),e情绪调控(51.5%),f学会赞扬(49.5%),g克服自卑(45. 8%);⑤ 认为所学策略将会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a适应人际交往(83. 3%),b学会做人(71.2%),c适应生活(65.2%),d适应军营(54.6%);⑥ 认为策略易学易用(83. 3%),太复杂(10.1%),其他(6.6%);⑦ 认为训练对之后的打靶有好的影响(78.8%),没有影响(6.1%),一般(4.6%).

  3讨论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从实施过程来看,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可分为两个层面[9],一是心智操作,主要体现在对自身的认识,对一些心理情境的体验与反思,对一些心理事件和心理现象的领悟等. 如通过阅读一些相关材料,或者是一些活动对照自身,做出一个自己的判断,而产生接受、认同、缺失和震撼等,或者是一些活动中发现问题,反思体验,形成思想、观念等,这些都属于心智操作的层面. 它是整个操作过程中的“魂”,虽不直接参与外显活动,但从根本上支配外显活动. 二是行为操作,表现为军人的行为系列和行为模型,而不是单一的具体的一个动作. 行为操作是军人心理素质发展的内容源泉,通过行为操作,军人把社会要求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素质. 心智操作是内隐的,行为操作是外显的,二者相互关联. 如何将这两个层面有机地衔接和整合在军人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是提高心理素质训练实施有效性地重要保障. 为此,我们在部队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实验中,提出心理素质训练过程的心智和行为操作相互衔接的四个环节: 创设情境激励参与策略训练反思内化. 同时,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实施必须以培养军人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军队战斗力为根本目的;以积极适应、主动发展为目标;强调专题报告策略训练反思内化三个训练阶段;突出专题训练、军训渗透、思想教育渗透、咨询辅导四种训练途径;整合适应军营环境、适应军营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做人、发展军事技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和发展创造性八个方面的训练内容[11]. 因此,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是一个连续互动的整体,上述环节的应彼此衔接,贯穿在整个心理素质训练中.

  从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的客观效果看,心理素质训练后,训练组总体军人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进一步分析发现,训练组士兵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训练组军官的应对方式中合理化、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幻想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提示经过心理素质训练,军人在应付方式的选择上出现了改变,其主要改变在于成熟的应对方式增加,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在减少,说明心理素质训练对改善军人的应对方式有效. 同时,本研究发现,士兵组在参训前后变化比较明显,能将所学的心理学技巧转化为技能运用到日常工作训练中,更多地运用成熟型的应付方式(如解决问题、求助等),主要体现战士在积极适应军营环境、军事作业、适应军营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改变,表现为能够正确面对挫折,承受力增强了,能克服孤独,自卑感消失,学会了赞扬、宽容、关心别人,人际关系处理得比以前好了,做事不急躁,不易怒,学会了用积极的方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心情比以前舒畅了,重新认识了自己,更有自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多了,更坚强成熟了等等. 另一方面,心理素质训练使军官组较多的倾向于采用混合型应付方式,如合理化,说明这种心理素质训练模式对提高战士的心理健康更适合[12].

  从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效果主观评价看,有三个方面的启示: ① 军人心理素质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军人形成正确的认知、合理的行为、情绪的调控等;② 军人应对方式的改变主要在军营环境、军事生活、人际关系等的适应方面,而个体的发展方面效果没有体现出来;③ 军人应对方式的改变主要是心理调适的方法增加,而真正的心理调控策略获得不多,这可能会影响训练效果的迁移.

  成功心理素质训练论文2:

  摘 要:酒店员工作为酒店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心理健康程度决定着其提供的服务质量的高低层次。笔者通过对某五星级酒店员工进行心理考察,发现自信心不中、工作压力大、职业发展的稳定性、人际关系等问题是影响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主要原因。根据酒店员工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分析,提出利用 EAP 计划提高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建议,从而提高酒店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保证酒店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EAP.

  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一种,是指从业者认知、感知、记忆、想像、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习惯)等方面的素质。酒店业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是职业素质。现如今,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将心理健康纳入招聘员工的条件之一,会对前来应聘的员工进行心理测试,很多知名企业都通过团体训练来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以及增加团队信任关系,因此职业心理素质是不容忽视的一种职业素质。

  一、影响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原因。

  我国许多酒店在硬件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欧美先进国家,但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等软件方面却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通过对两家五星级酒店的实地考察,对影响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原因总结如下:

  (一)自信心不足。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一是文化素质低,笔者所调查的酒店员工人数 193 人,小学学历的 15人,初中学历的 108 人,高中学历的 35 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 35 人,可见,大专以下学历的比例高达 82%,而这一大部分基本上都是一线员工……二是对自己从事职业的社会地位不认同。很多员工感觉自己从事的职业是伺候人的活,低人一等,怕被别人看不起。这一点心理暗示让他们心里自卑,使其在工作中想要表现出相反的高傲态度,觉得这样表现才能被客人看得起,实则是在反其道而行之。

  (二)工作压力大。

  通过调查研究总结,某五星级酒店的前厅部、销售部、康乐部、管家部和餐饮部的员工工作压力最大。首先,这几个部门中除了管家部以外都与客人的接触频繁,不同的客人所带来的问题和情境是不同的,一旦处理得不妥当会给酒店带来负面影响。而管家部的主要工作压力是要在客人退房和新客人入住期间将客房打扫干净,工作标准高,部门主管要求严格,另外经常会有根据酒店接待的客人人数多和时间安排的紧带来的时间压力问题。

  (三)职业发展不稳定。

  1、很多女员工认为酒店这份工作是“青春饭”,一旦到了适婚生育年龄会耽误工作因此丢了饭碗,这会导致酒店业女员工流动比例高的原因之一。

  2、酒店分淡旺季,而酒店在淡旺季的工资上却没有任何调整,赶上酒店淡季营业额很低的时候,员工总有酒店会面临破产的预感,自己面临下岗重新就业的困难,带着这种情绪工作,服务质量明显下降。

  (四)人际关系问题。

  酒店管理者“重硬件,轻软件”建设,花重金建设酒店的硬件设施,却鲜少为员工们的心理培训这类软件建设投资,没有真正意义上关注员工心理健康问题。

  1、不同部门的一线员工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有时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不好直接影响对客人的服务质量,致使客人的投诉增加。

  2、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也存在明显的问题,管理层人员对一线员工的工作规范以惩罚的居多,长时间下去使员工越来越机械化,而缺少人性化。

  3、缺少应急情况解决方法培训,服务人员的语言培训,礼貌、礼节培训都不到位,在真正遇到棘手的事情,不能恰当进行处理。

  二、酒店员工应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

  (一)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酒店员工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要从五个层面正确的认识自己,第一个层面,物质自我,即要对自己的身体层面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第二个层面,心理自我,例如,员工内心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工作的信念、个人价值观以及人格的特征方面;第三个层面,社会自我,“,如果能够想到自己角色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而不是总执拗于”我是伺候人的角色,我低人一定“这种错误的观点中,才是正确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第四个层面,理想自我,”我应该是怎样的人?“,员工对自己有一种期待,为自己设立一个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的理想,不断的朝着理想目标奋斗;第五个层面,反思自我,”别人为什么对我是这种评价?“,”我应不应该改变一下我的做法?“,在自我概念反馈中,不断的改进自己的缺点,努力朝着大家满意的方向发展自我。

  (二)培养敏感的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对表情的知觉、对人格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和对行为原因的认知。首先,对表情的知觉作为酒店从业人员尤其是跟顾客接触最多的岗位员工,应该让自身的感知觉敏感起来,在服务的过程中,注意观察顾客的面部表情、身体表情和言语表情,通过这些信息可知觉到顾客的情绪、态度、意向等,从而准确的提供使顾客满意的服务。其次,对人格的知觉方面,主要应该学会的是热情,许多研究发现,热情还是冷漠在对人的人格知觉中,处于中心位置是中心特征。因此员工的热情服务会给顾客留下温暖又深刻的印象。再次,这样的优良工作品质也会促进酒店员工与顾客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增强员工对人际关系的知觉。最后,人际关系的知觉敏感有利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搜集和选择的信息进行整合,对他人进行判断和推测,形成有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从而完成对自己行为原因的认知和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认知。

  (三)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我们的工作生活质量,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我们怎样对待工作,工作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顾客和同事,顾客和同事就怎样对待我们。如果你的工作态度是积极乐观的,那么你的工作环境也会是积极的。所以,注重个人工作态度,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是让自己表现得更出色,更能得到别人认可的一大关键,将对个人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帮助。

  (四)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酒店员工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的员工能够自然的与顾客交流、与同事合作,人际交往态度正确,能有效地利用人际沟通技巧,能够做到宽以待人又不失其独立人格,人际关系范围广泛,与朋友同事的关系稳定和谐,与家人关系亲密。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员工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完善,还能增强酒店员工们的群体内聚力。因此,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酒店员工必不可少的一项职业心理素质。

  三、联合 EAP 服务提高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

  很多酒店都有不同程的“问题”员工存在,每个员工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工作和生活上的烦心事,它们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这些员工分布在酒店的各个层面,虽然数量不多,但对于酒店管理者来说,“如鲠在喉”。作为管理者,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找出“问题员工”所存在问题根源,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此,EAP服务顺势而生。EAP,英文准确写法是 Employee AssistancePrograms,EAP 项目是由企业埋单、员工享受福利的专业咨询服务,中文翻译为员工辅助计划,是为员工设置的一套长期的、系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入市场不久就发展成为活跃的企业心理咨询项目。20世纪 90 年代末,已有 90%以上的世界财富 500 强企业成功推出了此项福利。EAP 项目不仅能直接疏解酒店员工的工作压力,而且起到了预防性的作用,让员工感受到了酒店对他的关怀,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减少开支,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也得到了提高。

  成功心理素质训练论文3:

  据成功学创始人希尔估计:98%的人不满意自己的现状,但只有不到5%的人会确定目标改变自己;而其它的人只能在不满意中徘徊,因为不知道如何设定目标使自己从不满意中摆脱是公有的困惑。

  是啊!设定目标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在自己心中产生力量,用以激励自己去实现目标。

  然而制订目标是需要勇气与智慧;因为勇气是在现状中高瞻远瞩的一种风险投资,而智慧则是自己把握自身资源的能力。有了这两项,成功只是迟早的问题了。

  勇气是一种精神,只有具有健康心态的人才有勇气。缺乏勇气,害怕风险;这是多数人的共同点,因而成功总是少数人的代名词。

  主动出击,积极寻求;这正是成功者应有的素质。所以,不要奇怪为什么好运总在别人那里;机遇决不是随机事件,它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大部分人所拥有的信念当中最固步自封的就是,今天的我们必须做昨天的我们。这个信念让我们固执于过去的错误、习惯和限制。所以相信历史的确会自我重复是共同的观念;如果我们昨天不成功,今天或明天当然也无法成功了。

  如果你看得出这种想法是何等荒谬和自挫,你就可以立刻转换;朝着成功迈进。我们现在都有无限的潜力和自新的机会。阻止我们发挥这项潜力的是我们心理的过去纠结。抛开过去,就像从你的脖子上卸下一串沉重的铁链,它释放你去追求你的梦想,发挥你最大的潜力。抛开过去,就像从你的脖子上卸下一串沉重的铁链,它释放你去追求你的梦想,发挥你最大的潜力。

  人基本上分为两种:乐观的和悲观的。问题是,哪一种人比较聪明?当然了,悲观者会告诉你,他们只是“脚踏实地”罢了。他们坚持人生艰苦,成功并不是举手之劳,并不那么容易。悲观的人相信,如果你预见到事情会出差错,当真的出错时你才不会失望;失败者就是这种天生悲观的人。

  不过,乐观的人都明白,没有握有未卜先知的水晶球,没人可以正确地预测未来。在这个前提下,他们晓得悲观主义者虽然很肯定事情不会奏效,却只是任意猜测,并且假定这是真的。乐观的人相信,由于没有人真的晓得会发生什么事,聪明的人还是宁愿乐观一点,凡事往好的方面想,人生才会比较愉快,比较快乐。

  很多人相信“机会只有一次”,因为他们看不到机会。实在很难想像有任何信念比这一个更让人恐惧。然而,这个信念在失败者的集体意识中是如此普遍,以至于足以变成一句陈词滥调。

  当老实人说“机会只敲一次门”时,他们究竟是在想什么?其实你的目光所及,到处都是机会。事实上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有太多的智慧从自己独特的资源当中获益。我们都有天分和才华可以提供给他人。我们住在一个潜力无穷的世界,一个创造天才的世界。成功所需了解的,而不只是希望的是;这个世界可以流通的资源无穷尽。

  如果你相信机会只敲一次门,当某种事看起来像是一个机会时,你就会太快地跳上去了。你可能会接受一份你并不喜欢的工作,或者搬到一个与你气质不和的地方。你不但没有用智慧、喜悦和常识做明智的抉择,反而做出很重的反应。从另一方面说来,由于恐惧蒙蔽了视野,当良机来临时,你却错过了。你的恐惧可能会说服你等待别的机会,因为这一个看起来太冒险了,或太吓人了,或者超乎你的能力范围。不论是什么理由,恐惧都从两头掐死了机会。当你放弃恐惧以后,机会就会从天而降。恐惧消失后你的目标就会浮现,帮助你看透风险。知道机会不是一生只降临一次,你就有信心去探索你的选择,对新的机会敞开心胸。你的眼睛将会看到做事的新方法,他们会看见机会,甚至在过去的失败中看到机会。你将会领悟,机会一直都在那儿——只是你没有看见罢了。

  抛开你的恐惧。宇宙的机会是源源不绝的。人人都有机会。你可能会惊见此刻就有什么机会正在朝你走来了。

  老实人相信“机会只有一次”,因为他们看不到机会。老实人面临着更严重的生存危机,如果他们不能针对竞争社会的需要和自身存在的弱点作出适应性调整,那么很可能又会成为新一轮的、更加残酷的人才竞赛的落伍者,更加吃不开。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小,但它会造成巨大的差异。前者的差异是,你具有的是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后者的差异是,你是成功还是失败。

  为什么老实人总把成功与自己的距离拉得很远,而看不到成功也属于他们?关键是对成功的标准看法不同。

  老实人所谓的那种成功标准,只是出于对成功者的敬畏;或是出于成功者巨大的影响。所以他们所制定的成功标准也就成了老实人对成功的看法,压抑老实人对成功的信心。

  这难道不是成功吗?我们应当很自豪地说:是的。因为这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充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并且得到了社会的尊敬和赞美。

  事实上成功就这么简单,它不过是一种做人的感觉。我们为什么总把成功看得那么神秘化、学术化和神圣化呢?

  只要把成功的标准确定得大众一点、世俗一点或普通一点,更多的人就会有信心。那么,我们周围就会有很多充满激情的人,我们的生活就会积极得多、美好得多、光明得多,我们何必让那种很难达到的成功标准来挫伤自己呢?

  现在的社会,并没有什么权威把守着成功的路径,所有的机会都属于所有的人。严格地讲,机会就产生于自己的欲望和信心,而不是命运或上帝的赐予。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想一想:我也渴望成功,我也要做一个成功者呢?成功本来就是对利益的追求。成功就是为了使自己感到光荣和幸福。

  谁不渴望成功?关键是我们需要成功,我们有能力成功……为了迎接新的竞争,为了梦想中的日子……人人都来争取,人人都能成功。实际上成功既属于少数杰出人物从事的大事业,也属于大众的普通生活。成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人人都可以达到那种境界

成功心理素质训练论文

成功心理素质训练论文1: 军事心理学研究发现,战争的明显高科技趋势和恶劣的作战环境,给军人带来了不仅是躯体上的损伤,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心理刺激(如出现作战应激反应),引起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军人的作战效果甚至导致战争的失败. 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6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