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欣赏古代书法历史
现在的我书法的态度已和儿时大有区别。儿时是被逼练习,胸中充满怨气,草草了事,好出门玩,唯一的收获恐怕就是练习过后衣服上的斑斑墨迹;而今的我甘愿在闲暇时刻提笔练习,用毛笔那神奇、柔中带钢的笔触,来提升文学素养,充实生活内涵。下面小编带給大家的是书法欣赏古代书法历史:
书法历史1: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法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至洛阳,东周开始。五百年内,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相互征伐,各自为政,使文字形体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诸侯、公卿、大夫自制铜器,由此文字便出现了风格各异的地域色彩,书体书风也随之变化。其中,以齐系、燕系、晋系、楚系和秦系等五大系文字所表现出的书风最为典型。其共性为具有强烈而浓郁的装饰意味,结构整饬、字形工稳瘦长,呈现出大篆向小篆过渡的迹象。
齐系书风以《齐侯盂》、《陈曼簋》为代表,字形赜长,疏朗秀丽。燕系书风以《 郾公匜 》为代表,线条流畅,字体率真而有姿态。晋系书风以《侯马盟书为代表,落笔重而收笔轻,笔法多变而结体自然,笔画有连带意识和映带关系,可谓之“草篆’。楚系书风则以《曾侯乙编钟与《越王勾践剑为代表,铭文纵向取势,线条屈铁盘丝,圆转飞动。《越王勾践剑》则采用鸟虫篆法,极富装饰味道,最突出地体现了书法、纹饰与形制三位一体的青铜文化现象;秦系书风以《石鼓文为代表,首开刻石之先河。质朴平和,淳正道美。排列整齐,疏朗浑穆,有描文风范。秦系文字在秦统一六国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历史2:春西周时期的金文
周武王灭商纣王后,建立周朝。周朝分西周与东周。西周的金文数量大,艺术水准高,是历史上金文的鼎盛时期。西周前期的金文具有朴茂凝重、瑰丽奇伟的特征。用笔藏锋而线条粗细兼施,点面结合,有着强烈的形式之美。如《何尊》(图21),线条丰富,结字严谨,在布白上横行竖列已不明显,一任自然,是周初金文的典范之作。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有《利簋》 (图22),《康侯簋》.《大盂鼎》等。
书法作品欣赏:
西周中期的金文风格趋于典雅平和,装饰意味淡化,更注重线条的质感、韵律与沉稳。章法上疏朗有致、空间意识增强。如:《大克鼎》铭文十八行,前段有阳线格栏,后段格栏在制范时被抹去。文字挺拔厚重,是西周中期的典范。最具代表性的是《墙盘》(图23),线条藏头护尾,圆润遒美,结构均衡,气息幽雅。
西周晚期的金文是大篆的成熟期。文字造型自然抒情,豪迈不羁,创作风格趋于多元化方向发展。如:《兮甲盘》等,均章法整伤、横竖成行贯气,造型优美。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散氏盘》(图24)、《毛公鼎》(图25)与《虢季子白盘》。
《散氏盘》取横势,重心偏低.结字夸张而线条纵逸多姿,粗犷豪放,率意骋怀,有草意,个性极为鲜明。《毛公鼎》铭文三十二行,497字,是目前所见西周内容最长的金文。这件鸿篇巨制气势宏伟,与《散氏盘》的横向取势相反,它纵向取势,字形拉长,线条肥瘦适宜,变化多姿,极具书写意味。《虢季子白盘》则胜于布局的空灵静穆上。行距与字距刻意拉开距离,以推大空间。后世杨凝式的《韭花帖》与李叔同的“弘一体”均有这种风格。金文至西周堪称鼎盛时期,对春秋战国时的金文影响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