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祥书法作品
王兆祥,字瑞之、祥瑞,桥南居士,1952年出生于山东省滕州市,男,汉族,大专学历。自幼爱好绘画书法,主攻山水人物,宗法于黄宾虹、王石谷、张大千、张洪千、傅抱石、范曾等各家技法。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大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王兆祥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王兆祥书法作品欣赏
王兆祥书法作品图片1
王兆祥书法作品图片2
王兆祥书法作品图片3
王兆祥书法作品图片4
王兆祥书法概述
王兆祥,字瑞之、祥瑞,桥南居士,1952年出生于山东省滕州市,男,汉族,大专学历。自幼爱好绘画书法,主攻山水人物,宗法于黄宾虹、王石谷、张大千、张洪千、傅抱石、范曾等各家技法。1989年师法于著名国画家魏紫熙大师的门下,主攻山水。1985年在中日黄山写生研讨会时拜中央美院教授国画大师姚治华为师。山水人物技法得到两位大师的真传。梅花取法于希宁、关山月、王成喜三位大师的精华,自成风格。书法宗法于二王、董其昌、林散之,并得到启功大师的亲自指教,自成一体。并进中央美院进修国画研究生。
书法家学者化的三大误区
近年来,不断有人高喊“书法家必须学者化”(即“书法家必须学者型”)的口号,表面看来,这个论调是提醒书家要重视读书,加强学养,不要只顾练字,做写字匠,似乎挺有道理,而实质上,这是一个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它陷入了三大误区之中。
误区一:书家学者,等量齐观。
“书家”,是指在书法方面有造诣之人(若以中国书协会员人数来衡量,目前就有七千人之多)。“学者”,是指在学术上有造诣之人。从概念的内涵上讲,书家的重点在其书作的艺术性上,学者的着重点在其学术的建树上;从概念的外延上看,书家人群中工农兵学商都有,学者人群则主要集中在理论界。显然,书家和学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不能画等号。鼓吹书法家必须学者化、学者型,实际上是把书家和学者等同起来,掉进了单一化的模式之中。书法家为什么就不能工人化、农民化、军人化,作家型、画家型、科学家型……等等的多样化、多样型呢?我们不否认学者型书家的存在和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把书家都赶进“学者型”的围墙之中。打个比方,如果因为工人中有一些人是诗人,就乱喊工人应诗人化、诗人型,这不是很荒.唐可笑吗?!倘若成千上万各行各业的书法家都拥挤着去学者化,书法家就成了学者的附庸、俘虏,毫无独立的艺术个性可言,书法审美的多样性、复杂性、丰富性也将被一元化的“学者型书法”所取代、泯灭。如此,还谈什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误区二:学术学养,混为一谈。
“学术”,是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它是学者理论成果的体现。“学养”,是指学识和修养,它是各人所学知识的体现。搞学术和文艺创作都离不开学养,尤其是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更是需要深厚学养的积淀和补给,这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书法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是有着深厚学养的,但有学养并不等于就有学术造诣,就可以自居为学者。一个学富五车之人,如果缺失学术理念、眼光,缺乏对专门学科的研究能力,没有理论远见,也就与学术研究和学者称谓无缘。“书家学者化”论者的结症就在于混淆学术和学养的界线,误把学养当成学术看待,造成凡是有学养的人就是学者这么一个假象,于是就推论出了“书法家必须学者化”的虚假判断。事实上,不少饱读诗书的大师级书法家如颜真卿、怀素、王铎、伊秉绶、齐白石等,在学术上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但在艺术造诣上却不同凡响。我们提倡书法家要博学广闻,特别是要多读一些文史哲方面的书籍,以加强自己的学养,深化书法创作的内涵,但我们反对借提高学养之名,搞“学者型”崇拜,说什么书法家不学者化,书法就亡矣的危言耸听之论。
误区三:人云亦云,脱离实际。
“书家学者化”之论其实并不新鲜,它无非是“作家学者化”的翻版而已,这种鹦鹉学舌式的“理论”本来就毫无意义,可偏偏有人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为此大张旗鼓,殊不知在拾人牙慧中又误入纸上谈兵的歧途之中。其一,那么庞大的书法家群有几人能达到学者标准,又有几人能真正从事学术研究,着书立说?其二,既然要使书家学者化,那么百分之九十九的还不是学者身份的书家,就必须把主要精力,甚至全部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因为学者的主要特征就是做学问、搞研究),待取得学术成果、获得“学者身份证”后,才能转换成“学者型”书家。不言而喻,这对于各行各业忙于工作、忙于生计的众多书法家来说,是何等的不切实际!其三,即使学者化也未必就能艺术化。术业有专攻,学者并非都懂书法,一个医学或经济学方面的学者,就很可能对书法一窍不通,就是国学修养深厚的学者,也有不少是书法门外汉,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艺术,书法的根本在字形和笔法的表现上,“书家学者化”论者却本末倒置,抛弃艺术规律大谈“学养”,恰如章祖安教授所言:“一些人离开书法本体来谈文化,谈学养,认为有了学养就能写好字,这是一种危害很大的误区。”
“书家学者化”论者,就是这样懵懵懂懂地包围在重重误区之中而不能自拔,不但误己,而且误人。理论要联系实际,不顾现实去鼓噪“学者化”,随意贴“学者型”标签,势必给书坛带来负面影响。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关键在于群众化、群众性,在于多元并存、百花齐放,否则,把书家和书法禁锢在单一化的窠臼之中,书法艺术就必然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