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字书法作品
“禅”是梵语音译“禅那”的缩写,意思是静虑。静坐沉思,被称为“坐禅”或“禅定”,是佛教修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书法家喜欢以此字进行创作,来表达自己自觉、自由、自知的境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禅字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禅字书法作品欣赏
禅字书法作品图片1
禅字书法作品图片2
禅字书法作品图片3
禅字书法作品图片4
禅之道
昔时佛祖在法会上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观一花一草便知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心无物欲,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崖畔。胸怀坦荡,宛若长空旭日烦恼则无处藏身。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饮清净之茶,闭是非之口,结悟道之友。
除去一切执着妄念,丢掉身外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
一切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数人,为了各种欲望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时刻,只余下少许时刻来追寻生命的意义。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无意,看天际云卷云舒。
弘一大师说:“人生随缘便会活的自在,能够安分守己,不被环境所转,心中就不会有障碍。”
凡有奢求,必得烦恼,所以不要去追求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安分,求心安,求解脱,首先该做个明白人,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怎么样获得。
明白人既能努力改变环境,更能努力改变心境,改变环境靠聪明,改变心境靠智慧。
尊者米拉日巴说:“远离嗔恨损害得安乐,抛弃傲慢嫉妒获安乐,平等安住万法亦安乐,以心观心即得此安乐,无别智慧法界中安乐,自然而然本性之安乐,此乐于我乐乐有许多,无所希盼世间之欢乐!”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安乐一直存在于心性光明中,了悟这一本性就会“生亦安详,死亦安详”了。
证严法师说:“宁静是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身,养性,怡悦,且最崇高,最美好的境界。
佛经的本质就是安详,我们可以在佛经中找到“安详”的真正意义和追求安详的途径,无论是谁要追求,要达到愉快、美满、充实、潇洒的人生境界,都绝对不能缺少一颗安详的心。
学佛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这六个字:看破、放下、自在。
看破,就是要用智慧看透事物的本质,看清人生的本质,不被表象迷惑。就是用般若的智慧、禅的智慧去烛照人生的迷茫、颠倒和黑暗。
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我们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淡薄明心放下贪嗔痴,不绝望于人生的苦,也不执着于人生之乐。
人生充满烦恼,如果放下执着,苦当下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脱,当下就放下,无分别,凡夫就是佛,婆娑世界就是净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实现最大的自在。
尊者米拉日巴说:“远离嗔恨损害得安乐,抛弃傲慢嫉妒得安乐。平等安住万法亦安乐,以心观心即得此安乐,无别智慧法界中安乐,自然而然本性之安乐,此乐于我乐乐有许多,无所希盼世间之欢乐!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安乐一直存在于心性光明中,了悟这一本性就会“生亦安祥,死亦安祥”了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土地不耕种,杂草就会肆无忌惮地生长,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是举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
一个人作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作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我们要一辈子都不懈地身体力行,才能屏绝恶而不断接近善,人格才会日臻完善人生才会日臻完美。
《佛陀的格言》中说:“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能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用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不要把别人带来的伤害,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中,在那里继续侵蚀你的心;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种处世方法,也是一种高尚情操。
宽容和慈悲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你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宽容还是制止报复的良方,善于宽容的人不会被世上不平之事所摆弄,即使受了他人的伤害,也绝不去冤冤相报,而是时时提醒自己:“邪恶到我为止。”
爱产生爱,恨产生恨。若以怨报怨、以恶待恶,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和气致祥、诚心和气比疾言厉色、怒发冲冠的效果好。若能人人诚心和气,势必乾坤朗朗、霁日光和、祥瑞普降。”
报复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将剑刺进对方身体与心理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但愿我们生活的世界,多一些怀有仁爱宽容之心的人少一些对人施报复的人!
证严法师云:“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费事了。”
保持一颗行善的心。常有人把修行误认为是出家人的事,其实修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应有的生活修养:“修”是修身养性,“行”是端正行为。
佛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时时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时时都是鬼。这个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恶,会结地狱的果。”
达摩祖师说:“无妄想时,一心即是佛国;有妄想时,一心即是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
佛和魔有时候只在一念之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当你的心趋向恶时,地狱之门便打开了;当你的心趋向善时,天堂之门则打开了。
真正的安静,源之于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正如一棵树,红尘中极细的风,物质世界极小的雨,都会引起一树枝柯的宕动、迷乱。
心如莲花,人生就会一路芬芳。我们常常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不如别人时,会心生嫉妒,失去从容;发生意外时,会心生慌张,失去镇定;痛失亲人时,会失去理智,心生绝望。只有内心安静祥和,才不会被外界所左右。
心如莲花,就是在安静的岁月里面露微笑,摒弃内心的挣扎、邪念和虚荣,活得洒脱自在。
耐得住静,做远离浮躁的人;耐得住闲,做积极追求的人;耐得住冷,做自信刚毅的人;耐得住下,做乐观向上的人;耐得住怨,做胸襟宽广的人
耐得住孤,做敢于奋争的人;耐得住辱,做淡然理性的人;耐得住惑,做自律自省的人;耐得住挫,做坚韧不拔的人;耐得住苦,做志气高远的人。
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修养。每个人的心灵,都需要一方净土。唯有静的时候,才是我们和自己贴得最近的时候。
人生的情致,来自淡泊。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扫弃焚香可见清福,养花种竹必自安乐;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得点闲眠真可乐,吃些淡味自无忧;淡饭尽堪充一饱,锦衣哪得几千年。守本分而安岁月,凭天性以度春秋。淡泊之人,是雅人,更是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