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书法练习方法
行书书法练习方法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行书书法练习方法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行书书法练习方法(一)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有行楷和行草之分,偏向楷书,用笔较为严谨的称为行楷,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偏向草书,用笔较为灵动的称为行草书,如颜真卿的《祭侄稿》。无论是行楷还是行草,都要求有各种矛盾的对比,只有这样行书作品才不至于刻板,才能展示出行书独特的风采。现在谈谈各种矛盾在行书中的运用。
1,大小,指字的大小,就是在行书作品中,字的大小是不断变化的,如米芾的《粮院帖》(下图),第三行“人”和“傥”比较大,其他的字相对就比较小,尤其是最后的“知”字,也是因为最后地方小,就把“知”写小了,如果是初学者,很可能就空下来,把“知”写到下一行了。第四行的“礙”比较大,其他的字也不是均匀的,“即”“自”最小。第七行的“於”“幸”比较大,“上下”比较小。通篇来看,第一行和第二行相对来说大小有些匀,但也不是没有变化。在临帖时,要有意关注字与字之间的大小变化,当然,更要有意去做大小训练,久而久之在自己的笔下大小的变化就会成为自然。
2,粗细变化,是行书作品中各种变化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它是由提按造成的,也就是说提按是动作,粗细是结果。提,就是将毛笔适当提高,使毛笔入纸的深度变浅,毛笔提得越高,写出来的笔画就越细。按,和提相反,它是加大毛笔入纸的深度,入纸越深,写出来的笔画就越粗。毛笔在书写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做着提按动作,毛笔总是在一上一下地运动,就像在跳舞,不过,提按动作一般都在细微处,并不是十分明显,这也给初学者观察提按造成一定困难,所以大多只能通过笔画粗细的变化来体会提按。提按变化丰富,作品就耐看,提按变化少,作品就平直。
3,欹正,欹,即歪,侧;正,即端正。所以欹正是一对矛盾。在行书作品中,欹正是指结字的形态,结字的形态没有绝对的欹,也没有绝对的正,欹相对于正而言的,反之亦然。只有端正才有正大气象,但个个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又显得太过严谨,既然是艺术作品,就不能一成不变。再好吃的食材也不能缺少佐料,欹,就是行书作品中的佐料。既然是佐料,就不能超过主料,不能喧宾夺主,过度使用欹侧手段,作品就会活泼有余,大气不足。我时常拿戏剧中的小丑作比喻,戏剧中的小丑幽默诙谐,是戏剧的润滑剂,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行书中欹侧的结字就和小丑一样,不能没有,但也不能太多。
4,断连,在行书作品中,有的有断有连,有的都断无连,到底哪种更好呢?我认为,一幅好的行书作品,与是否断连没有关系,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个个独立,没有一个相连的,第二行书和第三行书都有少量的连接。一幅好的行书作品,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有断有连的行书作品比较多见,似乎更受大部分习书者的喜爱,所以,我主要谈一谈在行书作品中如何处理断连的问题。
5,疏密,我们所说的疏密,其实就是虚实,在书法创作中,处理好虚实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诸如大小、粗细、断连等也都是虚实的需要。对于行书创作来说,它在虚实方面的要求和其它书体大同小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字距的大小,要说把字距安排得不均匀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恰恰相反,在具体创作中,相当一些人无法达到理想。其次是行距的大小,这和字距的大小一样,可能是长期以平正为规范的学校学习,导致习惯固定,笔者发现有的人在创作时,还习惯叠格子或打格子,这样行距不仅一样,而且都很笔直,对于学生作业属于优秀,但作为书法作品却不合格。
第三笔画的疏密,为了整体虚实的需要,就要把一部分字的笔画写得紧凑,一部分字的笔画写得疏朗,从而形成虚实变化。第四枯湿变化,古人的作品在枯湿上变化较少,因为古代多是熟宣,有的甚至是在绢上写字,枯湿不容易出现,而现代各种宣纸应有尽有,特别是当下审美与古人不同,对墨色变化追求较多,从另一个方面看,墨色的变化不仅使虚实相生,更能增加作品的神采。
一切矛盾的对比,都需要平时多加练习,一开始是有意为之,随着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慢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行书书法练习方法(二)
01
书体流畅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楷书的书写,草书的慢写。
02
笔法简洁
行书的笔法相对于楷书来说,其特点表现在运笔过程中的简洁性、快捷性,但并不是说写行书就是随意性。行书的书写是建立在楷书基本功的基础上而来的。也有人认为,不写楷书直接学习行书,笔者认为没有严格要求。
03
章法自如
这里说的章法既有整篇也有单字的章法。整篇来说,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字的大小,单字结体也可以调整笔画大小,这些就是行书的自如性的特点。
04
可变可省
可变,即是可以变化之意,在连续出现几个相同字形或偏旁时,可以改变为不同的写法。可省就是某些偏旁可以省略写法,但必须符合规律要求。
05
点画连号
在行书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点画的连带,通过这些连带,使行书显得更加行云流水。
06
方圆交替
行书以圆笔改变了楷书的方笔,但也有方笔,进而实现方圆交替,使字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变。
行书书法练习方法(三)
第一部分 :掌握行书的用笔变化
行书根据连带的程度可分为“行楷书”和“行草书”。行楷书更接近于楷书,比较规矩;行草书更接近于草书,比较奔放。我们练习的主要是“行楷书”,更简单实用。
一、
笔画呼应牵连
行书行笔时要手指灵活,笔画要上下左右相互牵连,行笔迅连,笔势圆转互相呼应。
笔势呼应的方式有三种,一为钩挑呼应,二为牵丝相连,三为笔画合并。
1.钩挑呼应的例字训练
钩挑呼应,指上一笔和下一笔之间的钩或挑相互牵连,看似中间断笔,其实动作连贯,也叫笔断意连。
2.以牵丝相连的例字训练
牵丝相连,是指上一笔和下一笔之间以一根细丝相连。这根细丝不是点画,而是随手带出来的,要细,要轻,要圆,要活,要自然。用牵丝相连,笔势更加连贯。但牵连不要过多过长,否则满纸牵丝,干扰了笔画的清晰程度,缠绕混乱。
3.笔画合并倒字训练
笔画之间距离大时要笔势呼应,以牵丝或钩挑相连,是虚连。笔画合并,是把邻近的上下或左右的两笔或者更多的笔画直接连成一笔书写,是实连。这实际是减省了笔画的起笔收笔,将两个或更多的笔画直接合并在一起书写,十分简便快捷。
二、
圆转流畅
行书的转折不必像楷书那样顿笔出骨,而是转而成圆,动作连贯。横也不必像楷书那样平直平稳,而要圆曲流动,顺应笔势,左右摆动,上下连贯。行书的运笔节奏如轻歌曼舞,行云流水,疾徐变幻,流畅自然。
三、
笔画简化
行书中许多笔画都以点来代替,简化了书写过程,提高了书写速度,而且显得活跃跳动。点,可以代替横、撇、捺等。短笔画代替长笔画,使笔画简化精炼。
1.以点、横代替其它笔画的例字训练
2.减钩例字训练
楷书的钩要转变方向。行书的钩为了书写顺畅可以不写钩,有时放锋,有时回锋,有时将挑钩写成平钩。
第二部分 :掌握行书的结构变化
行书结构的变化,体现在行书快写中次要笔画的省略和简化,或借用草书的常见符号而变形,也体现在因为连写的顺畅而改变了笔顺,或因为抒情的需要和成行成篇组合的生动变化而夸张了字形的大小和局部的收与放。行书显得形态多变,体势斜侧,大小伸缩,率真洒脱。
四、
字形多变——夸张结构
行书在组合运用中要大小参差,有时夸大主笔,有时缩小字形,有时形斜生动。在变化中,通篇和谐、自然、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