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颜真卿的书法在我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的书法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那么,颜真卿的书法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颜真卿的书法特点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他所留下的碑帖很多,后世的书法家认为从他的一些碑帖中可以找到「圆笔」的痕迹,和其他书法家的「方笔」不同。
颜真卿被使用圆笔的书法家奉为开创者。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格,称为“颜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颜真卿书法艺术特点
一、概述
颜真卿,唐代杰出书法家,生于公元709年(唐中宗景龙三年),卒于公元785年(唐德宗贞元元年),琅邪临沂(山东临沂)人。字清臣。官至史部尚书、太子太师,爵封鲁郡开国公,后人尊称颜鲁公。
颜鲁公在书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承先启后,是继书圣王羲之之后又一位开宗立派、开一代书风的伟大人物,世称“颜体”,与王羲之先后交相辉映,对后世书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形成过程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人称“颜体”。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他的“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尽管颜真卿以书法名世,然究其一生,书法并不是其生活的主线。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通过国子监考试,翌年二月登甲科,进士及第,开始步入官场。他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他一生忠义坚贞,其忠烈悲壮的事迹,更是造就了其书法品格。字如其人在颜真卿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自始至终均用中锋,体现一种的沉着、雄毅、博大之气。
颜真卿的一生,一半起伏于宦海,一半纵情于书法诗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更是家喻户晓。他的书迹作品流传甚广,据说有130余种。楷书有《王琳墓志铭》、《多宝塔》、《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李玄靖碑》、《臧公神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且一碑一面目,从中可以看出颜体书风的形成过程以及他毕生对书法的追求。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行书佳作《祭侄季明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因家训所授,必以家天下为己任,忠君爱民,仁义道德,耿直忠厚,正因其坚贞的人格而成就了其书风的伟大。
三、颜真卿书法艺术解析
唐初,唐太宗李世民民酷爱书法,这种对书法的狂热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书法的发展。
唐朝是书法的全盛时期,楷书尤盛,它直接隋代,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传统,并有所发展,功绩最为显著。以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为代表的“初唐四大家”。各领风骚。至于开科取士,书法成为必不可少之一项。颜真卿逢开元盛世,“举进士、登甲科”,证明其文采超人,书法精湛。
早期书风受褚遂良影响十分明显,褚遂良善于对笔意的表现,注重提笔的“空”、运笔的“灵”。这在褚遂良遗留下来的墨迹中可以发现,通过提笔和运笔实现书法的空灵,既体现了“尚韵”书风的特点,又对魏晋书风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因此颜真卿在褚书中,花费了很大的功力,掌握其要领,应用于自己的创作,前人有颜出于褚之说,米芾在《跋颜书》中也曾说过颜真卿学褚遂良,仔细分析,即使颜真卿晚年写的《麻姑仙坛记》中也能体悟到褚遂良的用笔、结体以及清瘦圆润的书法特征。只是到了晚年,更注重并且形成端庄、阔大、豪放,重气势、魄力、雄风的艺术特点。从2003年秋,洛阳龙门镇张沟村出土颜真卿书于开元廿九年(741年)的唐《王琳墓志》让我们领略了颜真卿早年书作的魅力。此时正值三十余岁。不难看出此时的书风受初唐的影响,尤其是褚遂良的影响。
唐初实行科举制度,并设有“书学”一科,把楷法遒美作为选拔人才的一个条件。以书取仕,极大地激发了读书人学习书法的热情。天宝二年(743年),34岁的颜真卿毅然辞去礼泉县县尉,赴京师长安拜学张旭,时隔三年(天宝五年),颜又辞官到洛阳,再访张旭,在其交往中,颜真卿受益匪浅,在张旭的指导下,上承“二王”之传统,又习“初唐四大家”之特点,兼收南北朝民间书法朴茂等新鲜营养,书艺大进,并撰写了著名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初唐的书风,在李世民的倡导下,一直笼罩在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时期典雅、中和的气息。如虞世南的圆润遒美,褚遂良的瘦劲温雅,欧阳询的严谨端庄,未能脱离魏晋的。即使盛唐时期,颜真卿44岁所作《多宝塔》严整精美,亦难免于初唐书风所影响。
经过“贞观之治”,唐朝开始进入盛世时代,政治稳定、开放,经济发达,国富民安,这使人们在审美意识与艺术观念开始追求强盛雄壮之风,一种正大气象呼之欲出。这种审美取势辐射到各个艺术门类,如唐画之丰腴、唐塑之丰满、唐诗之风采,无不反映了唐代艺术共同的审美精神。盛唐是真正唐代书风的创立期,达到书法艺术美的极致,这段时期相继出现了李邕、孙过庭、张旭、怀素等名家,在他们之后颜真卿登上了书坛巅峰。其用笔一改之初习褚遂良时的细挺,结字浑厚圆劲,内宽外紧,笔势外拓,笔画富有张力,雄浑壮美,高古苍劲,气势逼人,具有篆隶笔意,极具庙堂之气。同时又不失秀雅精到,这在《李玄靖碑》中得到完美体现。平划宽结之态,或许出自《文殊般若经碑》、《经石峪金刚经》等碑,尤其到晚年其特点更加明显。
颜真卿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都有一个继承前人艺术成果,从中推陈出新,在继承上的变通,在创作上的个性,并将书法艺术发扬光大,突破了“二王”书体而形成新风格,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新境界,逐渐形成自己艺术风格的过程。其风格也不是孤立和偶然地突然产生,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一方面,进入中唐以后,人们的审美倾向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和游移,另一方面,在新的审美思潮的驱动下,颜真卿不自觉地为新的审美思潮提供着紧随时代步伐的新的艺术式样。正如石涛所云“笔墨当随时代”,为我们今天书法创作给予很大的启迪。历史流传下来的颜真卿书迹约有百余种,窥其书艺发展过程,我们将颜真卿书法分为三个不同之创作时期。50岁前为前期,保持东晋以来的清俊妍美的书风,代表有《王琳墓志》、《多宝塔碑》、《郭虚己墓志铭》(44岁作)、《东方朔画赞碑》(46岁作),开始形成雄强伟岸的个人面貌;50岁至60岁为中期,代表作品有《祭侄文稿》(50岁作)、《争坐位帖》(53岁作)、《郭家庙碑》(56岁作),这是行书的成熟期;60岁以后为晚期,此时也是“颜体”最为成熟,艺术成就达到高峰的时期,代表作有《宋广平碑》(62岁作)、《麻姑仙坛记》(62岁作)、《大唐中兴颂》(62岁作)、《李玄靖碑》(69岁作)、《颜勤礼碑》(71岁作)、《颜家庙碑》(72岁作)和《自书告身帖》(72岁作)等,其中又以《麻姑仙坛记》、《李玄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为颜真卿晚年最为得意和代表作,《颜家庙碑》大字深刻,庄严遒劲,综合成鲁公刚健雄浑的代表书风,同时又透露出风雅秀逸的气韵。
从颜真卿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鲁公的书法艺术,是不断随着年岁的增长,笔力的老劲,技艺的熟练,书写经验的积累,表现手法的丰富而逐渐炉火纯青,人书俱老。同时也能体现书法内容,书写情绪和目的、对象的差异,产生各自不同的艺术效果,这恰恰是书法本身的灵魂。同时受当时佛道思想的影响,从而使其排除杂念,养性明心,持守不懈来对待书法,使其思想的思索、洗礼、在反复中开悟,形成其艺术特点。颜真卿以自己的性情,拓展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时代的气息是他得以成长的土壤,也正是颜真卿内心多种体验的自然流露,把深厚、扎实的功底,用坦荡的胸怀以及人格气质倾注在笔墨间,从思想与气质上形成书法结体宽博、内疏外密的风格。
颜真卿的书法,尤其楷书稳实端庄,犹其忠义坚贞,死而不挠辉煌的一生,人品与书品的高度统一,更是历代学习的典范。所以颜书一出,学者不绝,影响至今。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
颜真卿现存的书法作品有:《多宝塔碑》,《颜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祭侄文稿》,《祭伯文稿》,《争座位帖》,《东方朔画赞》等。他和唐朝另一位以楷书成名的书法家柳公权,被人合称为“颜柳”。
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8种。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碑》、《东方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这些碑刻楷书,有个性,有特点,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但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之处,在学习时应求其神韵,不应单纯追求形似。他的行书《祭侄季明文稿》是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出来的佳作,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还有《争座位帖》、《裴将军诗帖》等。
猜你感兴趣:
2.颜真卿楷书字帖
3.颜真卿字体评价
4.颜真卿的书法怎样
5.颜真卿书法欣赏
6.颜真卿毛笔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