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诗词大全 >

宿建德江孟浩然原文及翻译注释和赏析

时间: 梦荧0 分享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是一首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抒发旅途愁思的诗。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宿建德江孟浩然原文及翻译注释和赏析,仅供参考。

宿建德江孟浩然原文及翻译注释和赏析

宿建德江孟浩然原文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宿建德江》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宿建德江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体物得神的佳作。它描绘了建德江边恬静清新的暮色,抒发了诗人淡淡的哀愁。

清代的王夫之说过:“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由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若但于句求巧,则性情先为外荡,生意索然矣”(《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之所以能够以新巧灵通的诗句状物抒情,在于它从实际生活出发,善于捕捉适合自己心情的景物,来表现诗人真切的感受。前两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以眼前景色入诗,写作者旅途中的愁苦。船儿缓缓行进,日暮时分,停靠在薄雾缭绕的水边。时间是在黄昏,地点是荒滩水边,漫漫旅途上的孤独寂寞,再加上连日的奔波劳累,使诗人的心头增添了愁苦。作者用一个“新”字写客愁,意味着旧的愁苦还没有排遣,又增加了新的愁苦,仕途不遂的身世感慨得到了曲折的表现。但是,作者写“客愁”只是轻轻一点,待到船儿泊下,情绪也就渐渐安定下来。这时站在船头举目远望,却又感到视野广宽,心胸舒展,四周的景物是那样的清新可爱。

后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十分真切地描绘出了旷野和江上的优美景色。放眼望去,原野辽阔,天似穹庐,稀疏的树影立在暮色之中,那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木还要低矮。再看看身边,江水清澈,映入水中的一轮月影,随着波光浮动,那月亮仿佛就近在咫尺,似乎和自己更加贴近。这两句既写得新巧清丽,又入情入理,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描绘得非常贴切得当。“天低树”以“野旷”为前提,“月近人”由“江清”而造成,这一组对句写得如此动人,是同作者亲身的'体验、细致的观察分不开的。天和树相接,月和人贴近,建德江边的自然景色如此恬静,这对孑身远游的人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诗人以新巧的诗句描绘美好的景物,从反面衬托出了“客愁”。情和景相谐调的描写,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深切。可是,有时情与景相对立,这种不谐调的描写,如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一样,也能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效果。心中的愁苦看来同眼前的美好景物相互对立,诗人恰恰是从这种情哀景荣的不谐调描写中,求得了谐调。

情景妙合的诗,是诗人对客观事物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只能从实际生活出发,忠实于自己的真切感受,才能写出即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来

《宿建德江》创作背景

公元730年(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孟浩然离开家离乡赶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郁闷。《宿建德江》应当就是在其漫游吴越时写下的,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211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