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诗词大全 >

表示中秋节时的诗句

时间: 小龙0 分享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表示中秋节时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表示中秋节时的诗句精选篇1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陈羽《中秋夜临镜湖望月》

  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薛能《关中秋夕》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曹松《中秋对月》

  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陆龟蒙《中秋待月》

表示中秋节时的诗句精选篇2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

  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

  动摇随积水,皎洁满晴天。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表示中秋节时的诗句精选篇3

  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今宵楼上一尊同。——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91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