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写秋景诗句60句
古诗中写秋景诗句60句(精选3篇)
南方地区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秋景诗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古诗中写秋景诗句60句【篇1】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纪映淮《咏秋柳》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李商隐《端居》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李白《长歌行》
古诗中写秋景诗句60句【篇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秋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杜甫《江汉》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x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x》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古诗中写秋景诗句60句【篇3】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頫《岳鄂王墓》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孙光宪《更漏子·对秋深》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陈与义《登岳阳楼》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杨万里《秋凉晚步》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杜牧《南陵道中/寄远》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徐玑《秋行》
竹叶于人既无分,x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x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