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诗词大全>

古诗寻隐者不遇

时间: 明敏1093 分享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寻隐者不遇的有关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寻隐者不遇》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寻隐者不遇》原文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注释]

  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者,……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说,告诉。

  云深:云雾迷蒙。指林深,因多云雾,故云。

  处:行踪,所在。

  《寻隐者不遇》[译诗、诗意]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树下,我向隐者的小弟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他回答说师父采药材去了。隐者师父其实就在这座旷远的大山里。但是山上云雾迷蒙,那个小弟子也不知道他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了……

  《寻隐者不遇》[赏析]

  这是一首名作,评者甚众。蒋一葵《唐诗选汇解》:“首句问,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李锳《诗法易简录》:“一句问,三句答,写出隐者高致。”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此诗一答,四句开合变化,令人莫测。”

  全诗只有二十字,又是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必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藏问于答,几问几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省掉问话而写出“童子” 的答语:“师采药去。” 那么问话必然是:“你的师父干什么去了?”“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他上哪儿采药去了?”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是从“只在此山中”的回答里暗示出来的。听到这一答,不难想见“我”转忧为喜的神态。既然“只在此山中”,不就可以把他找回来吗?因而迫不及待地问:“他在哪一处?”不料童子却作了这样的问答:“云深不知处。”问话也没有明写,可是如果没有那样的问,又怎能会有这样的答呢?

  诗人巧妙地以答见问,收到了言外见意的艺术效果。“我”的问话固然见于言外,“我”与“童子”往复问答的动作、情态及其内心活动也见于言外。比方说,你读到“云深不知处”的时侯,只要设身处地,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图画:“童子”一边说,一边遥指;“我”跟着“童子”遥指的方向望去,东边是白云,西边也是白云;苍峦翠岭,时露林梢,时而又淹没于茫茫云海。那么,“隐者”究竟何处“采药”呢?

  四句诗,通过问答的形式写出了“我”、“童子”、“隐者”三个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又通过环境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隐者”隐于“此山中”,则“寻隐者”的“我”必然住在“此山”外。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一般都热衷于“争利于市,争名于朝”,“我”当然是个知识分子,却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究竟为了什么?当他伫立“松下”四望满山白云,无法寻见“隐者”之时,又是什么心情?这一切,都耐人寻味,引人遐想。

3629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