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带的致命因素及防范措施
高寒地带的致命因素及防范措施
珠穆朗玛峰,藏族人称为“生命的恩赐者”,因为高峰上披挂的冰川化成的水汇成了养育大地的河流;但也有的人把他叫做“夺命鬼”,因为许多登山者,包括世界著名的登山家和世代生活在珠峰南坡的夏尔巴人,都葬身在它的怀抱之中。
从1921年英国探险队首次征服珠峰以来,已有600名左右的登山勇士先后踏上了这座世界最高峰的峰顶。其间,也有140人为此献出了生命。1996年5月中旬发生的灾难,写下了有史以来人类征服历程中最惨烈的一幕。在36小时之内,有8人遇难,其中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登山家。
痛定思痛,人们在仔细地分析了悲剧发生的原因后终于认清了在高山一威胁生命的几种因素。 它们包括:
严寒:这是在高纬度和高寒地带致人死地的“头号杀手”。今年5月中旬,本该是攀登珠峰的黄金季节,但突然而至的暴雪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使顶峰一带的气温骤降至-40°C,给登顶人员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极度的寒冷能够使人因身体的热量大量丧失,心脏运动减慢,最后导致死亡。
为此,一些发达国家为登山运动员特制了良好隔热层的防寒服,以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人体在运动、肌肉抖动时可以产生热量,保护心脏和肌体。
氧气丧失:据测定,珠峰顶峰处的大气中氧含量仅为海平面大气中氧含量的三分之一。氧缺乏会使人容易疲劳,在低海拔处,人每分只需呼吸12次,而在峰顶附近,必须呼吸50次才可保证人体的正常氧需要,确保将肺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以增加体内的氧含量。
目前,除了一些特殊的登山项目,大多数登山探险队员都装备了轻巧而牢靠的氧气瓶,用来增加登山时的安全性。
干风:虽然高峰处常常被冰雪覆盖,但那里的风却是十分干燥的,登山者每次呼吸都会损失体内的水份。据测算,攀登像珠峰这类高大山峰时,因呼吸而造成人体内血液中水分损失可过15~40%。在高纬度地区,血液中红血球的增加会使血液变得粘稠,这样就可能增加冻伤发生的机会。而且,干风也往往与严寒相伴。在常规的登山活动中,登山者除了在带足水以外,还往往携带着方便、有效的炉子,以便溶雪化水,及时补充人体水份的损失。
判断的失误:海拔高度的增加,会对人的大脑造成一些不良影响,造成人情绪的不稳定。易产生慌乱心理,导致判断失误,甚至发生自残行为。这些不良因素,在准备登山时充分考虑到。
有经验的登山队,在到达一定的高度以后,通常都采用结组攀登的战术。这样在遇到危险时,队员之间可以密切配合,互相照顾、互相激励,共同克服困难,勇敢上攀、安全下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