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安全知识>灾害防范知识>

地震次生水灾防范对策

时间: 梁淑620 分享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常会伴随着一系列的次生灾害,这些次生灾害会给人民大众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地震次生水灾防范对策_地震次生灾害预防常识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地震次生水灾

地震次生水灾是指因地震造成的地形及水工建筑的破坏导致的洪水泛滥。还有另一类小型的水患,如震后喷砂冒水,蓄水池、水塔的破坏等,因单次灾害较小,为区别起见,称之为地震水害。本节主要阐述水灾对策。

地震次生水灾的危害性

地震水灾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虽然世界上发生的地震水灾次数较少,但单次灾害的伤亡损失严重,有的甚至要大于地震的直接灾害,因而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地震水灾的成因及特点

1. 成因

(1) 地震滑坡、泥石流堵塞河流。强烈地震造成山崩、滑坡或泥石流,大量的岩石、泥土填入河谷,堆坝截流蓄水,淹没河谷两岸的城镇、村庄、土地。随着蓄水量增多,或遇余震时,即崩决,蓄水奔出,可造成下游的灾害。

(2) 地震滑坡、泥石流填入湖泊、水库。山区的湖泊,一般都几面环山,水库一般是利用山间谷地筑坝蓄水,湖、库周围坡度较大,蓄水后影响坡体稳定。地震时,周围山体容易引起滑坡。滑坡填入湖泊、水库,使水位上升,外流形成灾害。

(3) 地震破坏水利工程建筑。有的水利工程建筑震前未设防或地震烈度超过设防烈度,有的水利工程建筑年久失修,地震时容易造成破坏形成水害。

(4) 地面陷落注水。地震时,由于构造运动或振动,断块下陷,地下洞穴或采空区塌陷,造成大面积陷落,当湖、海、河或地下水注入后即可成灾。

(5) 地震破坏矿井涌水。

(6) 地震海啸引起沿海水灾。

(7) 喷水冒砂。在地震作用下,地下浅层的水和砂涌出地面,形成喷水冒砂。喷出的砂水淹没农田,淹死农作物,使土壤盐渍化,毁坏机井、水渠、盐田、道路。

(8)地震破坏蓄水池、水塔、屋顶蓄水物。

2. 特点

(1)地震水灾的危险主要来自地震滑坡、泥石流。据世界地震水灾资料统计,大的地震水灾几乎都是由地震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注入湖海、水库引起的,约占70%。

(2)地震水灾多发生在雨季。雨季发生的地震,极易产生滑坡、泥石流。雨季水源丰富,库满、水流急,为水灾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在雨季发生的地震水灾约占90%。

(3) 地震水灾造成损失严重、水害分布广。虽然世界上发生的有记载的地震水灾次数不多,但水灾的损失超过地震直接损失的比例较大。

(4)水灾的受灾区域为山区的湖泊、水库、河流的沿岸及其下游区;水害主要为盆地、平原。

 地震水灾对策

针对地震水灾、水害的特点,地震水灾对策应贯彻以下原则:①以预防为主,把水灾杜绝在产生之前;②重视薄弱环节,对河流堤坝、泥石流、滑坡引起的水灾应予充分重视。

1. 中长期对策

(1) 合理选择水利工程建筑的场地,应严格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场地应尽量选择对建筑物抗震相对有利地段,库区及邻近地区应避开地质构造复杂,有蠕滑断层地段和大滑坡体,以及易于产生泥石流地区。

(2) 在震区建筑的各种水利工程应按规定设防,对于1级挡水水工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和遭受地震的危险性,可在基本烈度基础上提高一度设防。对其他特殊需要采用较基本烈度为高的设计烈度时,应经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

(3) 进行地震水灾危险性调查,制定防灾计划。当中期预报发出后,震区政府应指定有关部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可能发生的地震,进行地震水灾的危险性分析,确定地震水灾发生的可能危险区段,制定防灾计划,及时有步骤地实施,工作做在地震发生之前。

(4) 对各种原有重点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普查鉴定,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应制订方案,限期完成加固。

(5) 治理水库、湖泊、河流沿岸的滑坡、泥石流危险区段。在地震水灾危险性调查的基础上,政府应组织有关单位,对水库、湖泊、河流沿岸的滑坡、泥石流危及区段,根据危险程度,进行必要的工程治理。

(6) 离开地震水灾危险区进行建筑。为避免水灾造成损失,应尽量离开地震水灾危险区建筑房屋、公路、铁路、变电站、危险品仓库等设施。可参照水利部门防洪系统的有关规定。

2. 短临对策

当短期或临震预报发出后,处于预报区的政府应立即成立防治地震水灾指挥机构,负责地震水灾的预防及治理的统一指挥,采取紧急措施

(1) 巡查监视。立即组织水库、湖泊、河流沿岸水利部门或群众进行巡查监视。监视滑坡、泥石流、堤坝的动态;加强水文观测,掌握气象情况,有情况及时上报。

(2) 搬迁撤离。对已确定的地震水灾危险地段又无法排除的,应迅速组织单位和群众做好撤离危险区的准备;可同时将贵重仪表、重要档案、生活必需品撤出危险区。

(3)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排水。对于可能被地震破坏的蓄水池、水塔及屋顶蓄水设备,对水库、湖泊的水应根据水文、气象情况,地震发生的紧急程度及生产生活用水的得失,权衡考虑,作好适当放水的准备,以便减轻危险性程度。

3. 震后对策

(1) 紧急巡查,加强监视,及时排除险情。指挥部应立即组织有关单位和群众对水利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加强联络,报告,及时处理险情,防止或减少地震水灾的可能损失。检查内容有:各种水工建筑及水利设施有无破坏,河流是否有危险段,沿岸滑坡、泥石流发生及河流被堵情况等。监视的主要内容有:河流水文水位动态,降雨动态,滑坡、泥石流及堵坝等动态。此外,巡查队伍应配备必要的通讯联络工具。

(2) 紧急抢修水利设施。应对被破坏的水利设施进行紧急抢修。对危险性较大的建筑应加固。

(3) 人工疏流排水。河流及排水系统被堵,短期内可大量增加蓄水。对于有可能造成水灾的河流、水库、湖泊等,当地政府要及时组织人员疏通,排掉蓄水,清除危险。

(4) 爆炸决堤排水。主要是对地震时被堵断的河流,在短期内有造成水灾而又来不及人工疏流和排水的堵坝,可用爆炸决堤排掉蓄水。

(5) 紧急搬迁躲避。对于即将发生或已发生的水灾,应立即组织下游人民搬迁撤离。

地震次生灾害预防常识

次生水灾预防

地震可能会造成大坝崩溃直接形成洪水。地震若发生在山区,山体崩塌等可能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垮塌后也会形成洪水。

及时了解震区大坝和堰塞湖的安全讯息,得到通知应立即撤离危险地带。

避震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避免遭受洪水袭击。严格避免在下游河道搭建抗震棚。

躲避次生水灾害还应做到:

1.熟悉撤离路线

2.熟悉预警信号

滑坡泥石流灾害预防

强烈地震会造成滑坡泥石流,且随时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发生前往往有明显的前兆:滑坡前缘土体突然强烈上隆鼓胀,滑坡前缘突然出现局部滑坍,滑坡前缘泉水流量突然异常,滑坡地表池塘和水田突然下降或干涸,滑坡前缘突然出现规律排列的裂缝,滑坡后缘突然出现明显的弧形裂缝,动物出现异常现象,泥石流沟谷下游洪水突然断流,泥石流沟谷上游突然传来异常轰鸣声。

震后避难滑坡泥石流应注意:

1.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避灾场所和新房应远离滑坡和泥石流区设置。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时,应立即搬迁与避让。

2.房屋面临滑坡时,人员应立即撤离;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

3.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雨季,特别是夜深入睡时造成的损失更大。暴雨期间,夜晚不要在高危险区内留宿。

交通伤害预防

震后由于紧急救援,灾区车流大,道路复杂,余震经常发生。

在行驶的火车、汽车等车辆要迅速采取行动,做好安全停车,防止脱轨翻车。

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上时,要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要等车停稳、地震过去之后再下车。司机要关好车窗,不锁车门,车钥匙应留在车上,并和同车人一起行动。

震后搭建防震棚或帐篷时要远离交通要道,预防汽车碾压伤害。

火灾预防

遇到地震不要慌张,首先家用炉火应扑灭,家用煤气应关闭,家用电器应切断电源,消除火源。只要有可能的话,避难之际,要设法关掉煤气总开关。

在工厂作业时,如遇上地震,在冲出工作场所避难前,要尽可能切断电源,消除隐患。

煤气罐、储油罐破坏,油气泄出,容易发生中毒和火灾,要立即封锁现场,防止火源进入,防止行人进入。

遇到火灾时: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有毒物质泄漏危害预防

地震后,避险应注意远离危险场所:如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一旦发现剧毒或易燃气体溢出,细菌、毒气储器破坏,亦要封锁现场,场内人员尽快撤出,防止过路行人进入,造成中毒或成为传播媒介。

燃气泄漏时: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毒气泄漏时: 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地震次生水灾防范相关文章

地震次生灾害的预防海啸

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

地震洪水逃生方法有哪些

自然灾害知识

发生洪灾的自救自护方法

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地震引发的自然灾害

关于地震的安全知识

地震安全逃生知识有哪些(2)

地震灾后生活注意什么

57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