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措施是什么
食品安全措施是什么
食品安全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食品安全的消费保护措施
一、买食品尽量到有信誉的正规商店、超市和管理健全的农贸市场去购买,注意观察其是否取得《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资质。
二、尽可能购买正规企业生产的、有信誉的食品,不买注水肉、有农药残留的果蔬,要买放心肉、放心菜。
三、不买腐败霉烂、变质的或接近腐败霉烂、变质、生虫的肉类、鱼类、瓜果和蔬菜,不买过于便宜的粮、油、饮料及其他食品。
四、不买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类、畜类和水产类食品。不买死的黄鳝、河蟹、乌鱼和贝类。
五、不买畸形的鱼、蛋、瓜、果,绿骨猪肉、米猪肉,或色泽、外形等与正常食品有明显不同、看起来有“恶心感”、“恐惧感”的食品。
六、不买、不吃有毒有害食品,如河豚鱼、毒蘑菇、没有精练的棉籽油,已知被有毒农药浸泡的粮食、花生及用旧化肥袋装盛的食品。
七、不随意购买来源可疑的反季节的瓜果、蔬菜。
八、查看食品的包装、标签,看有无注册和条码,最主要的是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对于怀疑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食品,宁可暂时不买。待弄清真相后再决定对策。不买不食无生产厂家名称、无厂家地址、无生产日期、保质期(“三无”)的食品。
九、不买不食未在产品包装上标注“QS”质量安全标志的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5类食品;不购买和食用已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购买和食用虽未超过保质期但因保管不善已经变质的食品。
十、买回的食品应按要求进行清洗、烹调和保管。
十一、不买不食色素较重的食品。尽量不买不食散装食品,特别是无防尘、防蝇、温控设施和在日光下曝晒的散装食品。
十二、尽量不买不食卫生条件差、无食品生产经营资质的小作坊、小商店、小摊贩经销的食品。
十三、尽量不买不食疑似仿冒、假冒和虚假宣传的食品。
十四、国家卫生部曾提醒10种食物不宜多吃,可作为选购食品时的参考。这10种食品是:松花蛋(皮蛋)、臭豆腐、味精、方便面、葵花籽、菠菜、猪肝、烤牛羊肉、腌菜、油条。
十五、向经营者索要“发票”或购货凭证,用后保留产品的包装袋等。发票的内容要齐全、具体,并与所购食品相符。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品安全事故,有一定的投诉举报依据。
十六、尽量购买标有优质安全食品标志的食品。
促进食品安全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
食品安全质量监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强有力措施,要以符合我国国情、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严格规范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行为,同时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管,以保障监管涉及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
首先,根据现有技术手段,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系统,以强化对可能发生的食品污染问题进行及时的预警和控制,防止被污染的食品流入市场。
其次,灵活的应用现代科技技术,如基因芯片、物联网技术等,以提高对于食源性疾病检测、溯源的能力,进而对食品的生物性污染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法律作为约束行为的有效准绳,是促使相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
因此,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机制势在必行。通过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逐步强化,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同时,还要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从而保证生产企业的规范化生产,为食品安全生产提供法律保障。通过食品安全保障措施的建立来促进食品质量的提升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虽然,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根治,但是,只要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转变工作理念,给予食品安全问题足够的重视,并找出行之有效地解决办法,通过健康卫生食品安全环境的构建,来推动我国社会和谐、稳固、健康的发展。
看过“食品安全措施是什么”的人还看了:
6.食品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