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构图时最大限度的保护画质
摄影是一门随着传统摄影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摄影应用科学,它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体系。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如何在构图时最大限度的保护画质,希望能帮到你。
增加前期记录的信息
后期中对画质改观最强大的一些武器,都需要前期拍摄时的支持。
比如大家经常听说的使用raw格式拍摄,相机设置AdobeRGB色彩空间,和使用14bit色彩深度记录等等,本质上就是增加前期纪录信息的质量和数量。
又比如现代风光摄影中,
让画面噪点最少的方式,是堆栈降噪,以及适当向右曝光再拉回,都依赖前期的拍摄。
让暗部亮部细节最自然的办法,是曝光合成,需要前期的包围曝光拍摄。
让画面从前景一直锐到背景的武器,是景深合成,更离不开前期了。
现代摄影,不再局限于单张照片有限的信息,而是基于几张十几张 raw格式文件的海量优质原始数据,各种后期武器的精度都是指数级的提高!
以星空摄影为例,如果你单张ISO3200,拍出来地面和星空的噪点肯定很多。基于单张照片有限的信息,各种降噪算法在细节和噪点中间也总是难以完美平衡,一旦强拉暗部,噪点更是非常恐怖!
但如果前期连续拍摄5张照片,后期用平均值或者中间值堆栈降噪方式的话,噪点就可以被大幅度的减少,而且细节同时没有被损失。
锐化和降噪的顺序
降噪主要在第一步做,锐化主要在最后一步做。
因为ACR和Lightroom中的调整,顺序是无所谓的。所以一般我会在ACR最后的时候,给照片初步降噪。
进入PS后,第一步就是用Nik Dfine插件,对照片进一步降噪。
有时在PS中进行更多调整之后,原来不明显的噪点凸显了出来,这时输出前还可以降噪一次。因此我前面说降噪“主要”在第一步做。(关于降噪,请阅读《三步降噪法,打造完美照片》)
锐化的话,对画面破坏比较大,而且主要是输出锐化,根据展示媒介和大小,锐化量天差地别,因此主要是最后一步做。
多步少量原则
宁可分多步骤每步少量调整,也不要尝试一次到位。因为:
1)后期很多时候是主观感觉,很难一次精准到位。调的不够,后面再加就是了。但是如果不小心调过了,比如把饱和度一下改变太多,加了又减损失更大。
2)不同工具和步骤之间是互相影响的。比如在RAW文件中,如果饱和度调的太高,后面加曲线、对比等等调整又会增加不少饱和度,再做一些可选颜色,可能红色就直接过饱和溢出了。。。
所以开始的时候对比度,饱和度,清晰度这些都不要调太猛。微微处理一下即可,后面再一步一步优化。
尽量使用非破坏性调整
凡是只记录结果像素的修改,都是破坏性调整,要尽量避免、或者放到比较靠后的步骤。
比如你直接在背景图层上增加100对比度,就是破坏性的调整,后面觉得不好,就只能在图层上又减少对比度,这就是非常伤画质的动作。
更好的方式是用调整图层或者智能对象,这样你的对比度调整结果,是以原始数据+调整过程的形式储存的,觉得不好直接撤销中间的调整过程就可以了。
以下都是非破坏性调整的形式:
1)Adobe Camera Raw、Lightroom中的调整,都是非破坏性的。
2)智能对象上的调整和变形。
所以ACR进PS的时候,最好按住Shift键以智能对象,而不是背景图层的方式打开。多个图像合成的时候,最好把这些图层用智能对象封装起来,而不是用盖印图层。。
3)智能对象上的智能滤镜,都是非破坏的。
比如要用Nik 插件,最好就以智能滤镜的形式应用。这样后面要重新单独调整某个滤镜的参数,都是可以的。
4)非破坏性裁剪。剪裁图像的时候,最好不要勾选“删除裁剪的像素”。
5)调整图层。要改变饱和度、对比度、颜色,最好使用调整图层,而不是直接在原图层调整。
6)空白、中灰辅助图层。要仿制图章、污点清除、加深减淡等等,也要尽量在新图层而不是原始图层上操作。
局部应用调整
把调整限制在局部,而不是全局作用、影响到无关的区域,也可以大大提高画质。
比如ACR中的锐化,一定要打开蒙板,不要锐化天空、水面等大块纯色区域。
降噪则反之,可以使用蒙版遮罩,只对细节少的局部降噪。
使用最新技术以及专业插件
最新技术以及专业插件,肯定算法更优异,更推荐使用。
比如降噪,可以使用Nik Dfine 2 或着 Topaz Denoise插件,甚至ACR的降噪功能,都比PS自带的降噪滤镜要强大。
总结
1. 前期纪录更多更高质量的信息
2. 降噪主要第一步,锐化主要输出前
3. 多步少量原则
4. 非破坏性调整
5. 局部应用调整
6. 使用最新技术以及专业插件
如何在构图时最大限度的保护画质
上一篇:在摄影构图时降噪的方法
下一篇:摄影构图的拍摄环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