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范文>读书范文>学习专题>相关知识>

党的群众路线申论范文

时间: 钟敏785 分享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的群众路线申论范文3篇,欢迎大家阅读。

  党的群众路线申论范文一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我们要充分认识群众路线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命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线。党成立9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当前,在世情、国情、党情已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实现中国梦是我们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是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同步展开的一项系统工程和伟大事业,顺利推进这项伟大事业同样离不开群众路线这一法宝。只有做好群众工作,赢得了群众欢迎、得到了群众拥护、激发了群众力量,我们才能在圆梦之路上不断进步,最终让中国梦在神州大地上变为现实。可以说,群众路线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命线。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确保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追求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过上幸福生活,是中国梦的最终价值目标。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

  实现中国梦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从群众立场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各级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时时为群众考虑、处处替群众打算,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一切依靠群众,汇聚实现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是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群众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汇聚这些智慧和力量的重要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集思广益,这样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顺利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党的群众路线申论范文二

  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志指出,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了实现全部脱贫的目标,我国从2014年开始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践证明,精准扶贫是适合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新特征的扶贫方式,是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大规模减贫成效显著,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我国贫困发生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8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7.2%。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农村改革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减贫提供了重要基础。当时,农民生计来源以种养业为主。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第一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到1985年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农民收入迅速提高。第二,非农产业发展为农村减贫提供了强劲动力。在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大幅提高。第三,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农村减贫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工业和城镇转移,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村居民主要收入来源。此外,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带有明显的普惠性,经济发展的收益能迅速为广大农村人口所共享。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贫困人口数量逐渐减少,但减少的速度逐渐趋缓,贫困问题呈现新的特征。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在初始阶段作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的种养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降至2014年的9.2%,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也在逐年下降。这意味着依靠种养业的农户很难大幅提高收入,容易陷入低收入或贫困状态。第二,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交通条件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群体以及受教育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群体更容易获得经济发展的红利。农村困难群众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市场竞争能力较差,继续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面临较多困难。目前,农村绝对贫困人群主要有三类:一是没有劳动能力的极端贫困户;二是虽有劳动能力,但家庭负担很重、教育和医疗等支出很大的群体;三是虽有劳动能力,但所处客观条件非常不利于改善生计的群体。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扶贫开发。初期的政策设计建立在资金匮乏、难以进行工资转移支付的基础上,因此主要是通过以贫困县为扶贫单元的区域瞄准,为大量贫困人口参与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这个机制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我国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在现阶段已难以做到针对贫困农户的精准扶持。这是后来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减少速度趋缓的主要原因。可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分布碎片化,如果不直接针对贫困农户进行精准扶贫,消除贫困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中央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就是希望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帮助贫困群众走出贫困陷阱。精准扶贫意味着将扶贫工作单元从区域瞄准转向农户瞄准,在区域发展格局下更加注重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同时,精准扶贫方略将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与扶贫开发的增收作用相结合,形成到2020年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基本框架。通过精准扶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让一个人掉队。

  党的群众路线申论范文三

  “深入不深入,认真不认真,效果就是不一样。”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许多党员干部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指导兰考县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作风建设要“深入抓、见实效”,既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经验的深刻总结,也为作风建设乘胜前进指明了行动方向。

  凡事就怕认真,共产党人最讲认真。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说明,“四风”问题虽然有多种表现形式及其复杂成因,但只要有严格的尺度来衡量、有坚定的决心来纠正,就能看得清楚、认识明白、解决到位,这是搞好活动的不二法门。反观一些地方和单位,之所以活动效果不彰、群众满意度不高,症结也在于浅尝辄止、马虎敷衍。

  听取意见走过场,搞“填表比赛”,怎能倾听群众心声?查摆问题蜻蜓点水,不敢“揭短亮丑”,如何摸清深层问题?开展批评隔靴搔痒,奉行“好人主义”,怎会触及灵魂和实质?整改落实虚晃一枪,甚至玩起“下有对策”,又如何能切实解决问题,顺应群众期待?

  不深入就会应付,不落实就会落空,之所以一再倡导认真精神,及时提出“三严三实”要求,就是为了力戒表面上热热闹闹、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等不良倾向,防止活动走形变味、做成夹生饭;就是为了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深入抓,就要抓细抓实,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一一回应、具体解决。从办证速度到接待脸色,从四风“隐身衣”到“最后一公里”困扰,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从来都在现实问题中。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体现责任担当,一锤一锤地敲,办一件成一件,才能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第二批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更应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地方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纠正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作风建设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永远在路上”的永恒课题。深入抓,就要把治标与治本、当下与长远有机结合起来,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决个别具体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整改“办个证件跑断腿”的问题,更需在简政放权、阳光透明上下功夫;破解公款吃喝的顽疾,更需把住财务报销、审计监督等闸门。事实证明,深挖病根、治理源头,才能抓住要害,有效防止“四风”反弹。

  事靠人为,事在人为。在作风建设的攻坚战和持久战中,只要我们深入细致抓下去、追根溯源改起来,就一定能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转变作风、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73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