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室研修日志实验周记(2)
初中化学实验室研修日志实验周记
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把新教材上的50多个实验分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合作小实验等,并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但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只习惯于思考老师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而不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老师给学生设置了问题情景后,让他们能独立地设计实验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多半会到教材中找现成的实验方案,很少有学生能创造性地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恰恰是探究性实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及我校实验室条件的不断改善,在汲取过去几年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确立课题,旨在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初中化学实验室研修日志3
一、学会全面观察。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状态,仪器形状,连接方法,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全面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性。例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许多学生被耀眼的强光吸引住了,却忽视了生成的白色粉末,而这才是本实验所要说明的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学生往往只注意火星四射而忽视瓶底产生的黑色固体(Fe3O4)。在实验过程中,应力求做到四看,一看反应物的色态,二看反应条件,三看反应现象,四看生成物的色态。有序观察全面感受,充分发挥视、听、嗅、触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不但要“看”还要让学生“摸”(如反应中的放热、吸热现象)“闻”(气体的气味、如氨气、二氧化硫)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树立好榜样,运用口诀。课堂的演示实验,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有的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演示实验都应在45分内完成,并尽力做到操作规范,现象明显,分析清楚准确,而且尽量让学生参与演示过程,对部分演示实验做适当的补充和改进,增强实验效果,从而使学生在这过程能容易轻松地接受化学内容。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捏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在演示实验时,应充满自信,遇事不惊,神态自若,通过规范熟练,灵巧的操作,整洁美观的演示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用准确而细致的测量,尊重事实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事例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模仿的心理感应,这些对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科学态度,具有耳濡目染的作用。
三、实验中如果有实验仪器和操作属于学生首次接触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教师要为学生作出操作示范,并结合操作点明操作要领及禁忌事项。这是确保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根本。这阶段要求教师的操作要规范准确、能见度高,提示语要简明扼要、抓住关键,以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和记忆。如上述学生实验,对于配制操作步骤用“一算二称(量)三溶四移五定六摇”归纳;又如把《粗盐的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要领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以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和记忆。特别是某些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的实验,如浓硫酸的腐蚀性、点燃氢气(不纯)会爆炸等,更要作好引导,消除学生对实验的恐惧心理。其次,要从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两个方面去引导,以确保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做到操作明确、观察有序、记录科学等。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强调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学素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以提高化学质量。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