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热点资讯 > 三伏天防暑降温必备指南

三伏天防暑降温必备指南

时间: 云霞0 分享

三伏天防暑降温必备指南_三伏天基本介绍

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你是否在寻找相关的知识呢?下面小编带来的三伏天防暑降温必备指南,希望大家喜欢!

三伏天防暑降温必备指南

三伏天防暑降温必备指南

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伏,指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之意。

_三伏天共有40天。今年的初伏(也叫头伏)是从7月16日至7月25日,末伏(也叫三伏)是从8月15日至8月24日。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一般来说,“三伏”中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这一时节,全国多地都会开启“蒸烤”模式,公众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①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

②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

③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

盛夏养生,这“三宜三忌”要知晓

时值盛夏,湿气盛行,养生的核心应以“养心守阳,防暑祛湿”为主,谨记“三忌三宜”,方能安然度夏。

养生三忌

01、规律起居忌暴晒

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做相应的调整,以晚睡早起为宜,即“天睡我睡,天醒我醒”。此外,午休的习惯有助于养心气,时间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以弥补夜晚睡眠之不足,保持精神充沛。

外出活动时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长时间的强烈日晒。同时,多喝凉白开,出汗过多时,可以在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预防中暑。

02、平心静气忌过汗

夏季对应于心,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就需要养护好心脏。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适度出汗可以抵御外邪的侵袭。但若过度出汗,则会耗损阳气,而导致心慌、气短等症状。因此,暑热天气要防止过汗,保持平心静气,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这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03、保护阳气忌贪凉

小暑炎热,阳气外浮,外热而内虚,最容易出现阳气亏虚诸症。吹空调、吃冷饮、冲冷水澡是很多人选择的消暑方式,但炎热的夏季人的汗孔、肌肤腠理均处于开泄状态,轻则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重则中阳受损,寒邪内伏,遗留大病之根。

养生三宜

01、适当运动宜静养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体能量消耗很大,应坚持“少动多静”的原则。但要注意的是,“少动”不等于“不动”,如果一味“不动”,反而会使人心烦不安、疲倦乏力。

小暑暑湿交蒸,运动时间宜选择在早晨和晚上的阴凉时段。此外,运动要控制好强度,在河边、花园里进行低强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运动到微微出汗即可,切忌大汗淋漓。

02、饮食平衡宜补水

高温下,很多人都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长期如此会造成营养不足。因此,建议要规律饮食,一日三餐按时定量,既不能节食,也不可贪食,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

小暑宜进食温软、清淡的食物,注意营养搭配,不可挑食、偏食。可以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冬瓜、苦瓜、丝瓜、绿豆、玉米、赤小豆、莲藕等。肉类选择上也应当选择平和的猪肉、鸡肉、鱼肉,尽量少吃燥热的羊肉、牛肉等。此外,辛辣燥热的食物也应当避免,比如辣椒、胡椒、茴香、八角等香料。

小暑节气前后气温升高,暑热袭来,汗液排出量也会增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体内容易缺水。此时,可多喝热米汤、热粥、绿豆汤等补充水分,以起到养胃生津、益气消暑的功效。

03、鼓舞阳气宜艾灸

春夏养阳,小暑是伏天的开始,也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负责抵御一切外邪。只有阳气旺盛,人才会少生病。小暑时节,适当进行艾灸,可以健脾和胃、鼓舞阳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中脘、气海、命门等。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

传统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进入伏天了。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三伏天基本介绍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天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海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三伏天”高温、高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地区“高温、干燥”。

三伏天的气候气温分析

因为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了。

而进入了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

为什么说三伏天会很热

为什么说三伏天会很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时候。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总称。

我们知道太阳是地球上热和光的来源,如果没有了太阳光的照射,地球上就没有了温暖也就没有了四季的变化,一切生物也就无法生长了。

夏季太阳高高挂在天顶上,每年的夏天那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北半球获得的阳光最多,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时分,阳光近似于直射地面。这时太阳光穿过的大气层厚度最小,太阳的光和热被大气层吸收、散射和反射的小,到达地面的就多,有利于地面的温度升高。其次,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支出,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热量增加,温度持续增高,在盛夏,也就是在三伏天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之一。七、八月份正是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

199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