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热点资讯 > 2023热射病的六个关键救治步骤

2023热射病的六个关键救治步骤

时间: 晓芬0 分享

2023热射病的六个关键救治步骤_热射病是怎么回事

热射病通常发生在高温和高湿度条件下,特别是在高强度运动或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热射病的六个关键救治步骤,供大家参考学习。

2023热射病的六个关键救治步骤

2023热射病六个关键救治步骤

步骤一、立即脱离热环境

热射病应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参训者立即停止训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以利散热。有条件的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20℃。

步骤二、快速测量体温

建议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核心温度,如果现场不具备测量核心温度(直肠温度)的条件,也可测量体表温度以做参考。注意,如果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1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或持续监测体温。

步骤三、积极有效降温

由于病死率与体温过高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快速、有效、持续降温是首要治疗措施。如果初始降温延迟30分钟,即便后期降温达到目标,损害也不会停止。建议降温目标为核心温度在30分钟内迅速降至39.0℃以下,2小时内降至38.5℃以下。当核心温度降至38.5℃时即停止降温措施或降低降温强度,维持直肠温度在 37.0-38.5℃,以免体温过低。若体温再次升高,应重新启动降温措施。

目前在现场可供选择的降温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①蒸发降温:如用凉水喷洒或向皮肤喷洒水雾,同时用风扇吹,抑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或用稀释的酒精擦拭全身,并持续扇风。

②冷水浸泡:用大型容器(如浴桶、油布、水池)将患者颈部以下浸泡在冷水(2-20℃)中,这可能是现场最高效的降温方式。

③冰敷降温:头戴冰帽或头枕冰枕;或将纱布包裹好的冰袋置于颈部、腹股沟(注意保护阴囊)、腋下等血管较丰富、散热较快的部位进行降温。

④体内降温:包括冰盐水灌胃或直肠灌洗,如无冰盐水可用室温盐水替代。

步骤四、快速液体复苏

应在现场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如有条件也可建立骨髓腔液路,输注液体首选含钠液体(如生理盐水或林格液),建议现场第1小时输液量为30毫升/公斤体重或总量1500-2000毫升(如已启动冷盐水降温,其量应纳入总量管理),之后根据患者反应(如血压、脉搏和尿量等)调整输液速度,维持非肾衰竭患者尿量为100-200毫升/小时,同时避免液体过负荷。应避免早期大量输注葡萄糖注射液,以免导致血钠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加重神经损伤。

步骤五、气道保护与氧疗

应将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防止呕吐误吸。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禁止喂水。如已发生呕吐,应尽快清理口腔分泌物。对于大多数需要气道保护的热射病患者,应尽早留置气管插管;若现场无插管条件,应先用手法维持气道开放或置入口咽/ 鼻咽通气道,尽快呼叫救援团队。如条件允许,现场救治过程中应持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首选鼻导管吸氧方式,目标是维持SpO2≥90%。若鼻导管吸氧未能达标,应给予面罩吸氧。

步骤六、控制抽搐

抽搐、躁动不仅干扰降温治疗,而且使产热和耗氧量增加,加剧神经系统损伤。现场控制抽搐、躁动非常关键,可给予镇静药物使患者保持镇静,防止舌咬伤等意外伤。躁动不安的患者可用地西泮10-20毫克,静脉注射,在2-3分钟内推完,如静脉注射困难也可立即肌内注射。首次用药后如抽搐不能控制,则在20分钟后再静脉注射10毫克,24小时总量不超过50毫克。抽搐控制不理想时,可在地西泮的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5-8毫克/公斤体重,肌内注射。

现场处理后应尽快送至就近的有经验的医院进行后续处理。送往医院的过程中也要做到有效持续的降温。

热射病是怎么回事?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又称经典型热射病)。

热射病的常见症状

1、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早期即可出现严重损害,表现为:谵妄、嗜睡、癫发作、昏迷等;

还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幻觉、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等。

部分患者后期可遗留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等。

3、其他症状

头痛、恶心、皮肤发红、皮温升高、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或无力。

热射病预防重点人群有哪些?

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

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与行为障碍、肾脏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

户外作业人员,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人员。

热射病临床症状

高热(CBT>40℃)伴神志障碍。早期受损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病人发病时的状态和发病机制,将热射病分为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 heatstroke)和非劳力性热射病(non-exertional heat-stroke)两种类型。前者是内源性产热过多,后者是因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致散热减少。

劳力性热射病

多发生在青壮年人群,剧烈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后数小时发病,约50%病人大量出汗,心率160~180次/分,脉压增大,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发病24小时后肝转氨酶可升至数万单位)、DIC或MODS,病死率高。

非劳力性热射病

多见于居住在通风不良环境的老年体衰者及产妇,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或截瘫病人。84%~100%病人无汗,皮肤干热和发红,直肠温度最高可达46.5℃。病初可表现行为异常或痈性发作,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和瞳孔对称缩小,严重者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约5%病人发生急性肾衰竭,可有轻、中度DIC,常在发病后24小时左右死亡。

198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