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的三伏天头伏是几月几号
2023的三伏天头伏是几月几号速看!
2023的三伏天头伏是几月几号速看!快快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的三伏天头伏是几月几号速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2023的三伏天头伏是几月几号速看!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10天
天文科普专家明确表示,7月11日才开始正式入伏,今年三伏依旧是40天。这也是从2015年以来连续第九年三伏长达40天。
三伏又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俗语说“热在三伏”。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伏的日期是我国古人按照干支纪日法推算的。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使用天干与地支的组合来表示日期,六十为一个周期,称为六十甲子。
三伏天有什么民俗?
1、头伏吃粽子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摊煎饼摊鸡蛋。头伏吃粽子是民间风俗,伏日大家食欲不佳,通常比常日削瘦,俗此谓暑热,而水饺在民间风俗里更是健脾开胃解馋解饿的食材。山东省有的地区生吃丝瓜和煮蛋医治暑热,入伏的早上多吃鸡蛋,不要吃其他食材。入伏这一天吃粽子,是期待能平安度过夏天,祝福祈愿之意。
2、头伏箩卜二伏菜
从传统定义上讲,北方地区冬天的关键蔬菜水果是存储的白菜和大萝卜,因此 栽种秋菜白菜和大萝卜就看起来很重要。说白了的头伏箩卜二伏菜就是指入伏之后,第一个10天称之为头伏,这一时节就需要种萝卜了,第二个10天称之为二伏,这时候就需要种白菜了。
3、给牛改进饮食搭配
山东省临沂市地域有给牛改进饮食搭配的风俗习惯。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听说牛喝过身体壮,能干活儿,不淌汗。民谣歌曲:春牛鞭,舐牛汉(小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过不淌汗,等到六月再一遍。
三伏天去湿气最佳时间
夏季
如果想要去湿气,最佳的时间段是夏季,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三伏天。因为在三伏天的时候,天气处于炎热的状态之中,还是人气阳气最旺盛的时间段,对于祛湿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治疗起来也容易一点。
三伏天的养生方法
贴三伏贴
头伏第一天,群众排长队贴“伏贴”。三伏贴是民俗的一种老风俗习惯,听说,三伏天是一年中气血最盛的日子,运用这一机会医治一些寒病症,能调节身体的阴阳调和,防止旧疾复发或缓解其病症。但并不是说“伏贴”能够药到病除,也不是任何人都适合贴“伏贴”,阴虚内热、皮肤疾病、肿瘤、急性咽炎、强过敏性体质等病人就不适合选用中药材贴敷疗法开展医治。
六月六晒伏
“六月六”流传它是天宫晒皇袍的日子。民间谚语有云:“六月六,人晒衣服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户户晒绿红”,“绿红”是指五颜六色的各种各样衣服裤子。由于这一天,类似是在小暑的前夜,为一年中平均气温最大,日照時间最多,阳光辐射源最強的日子,因此 每家每户多会不谋而合的挑选这一天“晒伏”,便是把储放在柜体里的衣服裤子晾到外边接纳太阳的曝晒,以去潮,祛湿,除霉防虫。
三伏天为什么会吃面条?
古时把面条叫“汤饼”和“不托”。在张岱写的《夜航船》一书中就有“魏作汤饼,晋作不托”之语,面条就是由汤饼逐渐为面片汤后发展而成。
古时做面汤时,用一只手托着和好的面,另一只手往锅里撕片,形成“片儿汤”,片撕得很薄,就像蝴蝶翅膀似的,所以雅名又叫“蝴蝶面”,这种制汤面方法类似山西刀削面。到了晋代人们才使用上了案板、擀面杖和刀,不再用手托着做了,所以此时面条也叫“不托”。北宋时期已制作成长条面,称为“索面”,待到明清时面条的品种花样更多。解放前后制作方面已有手抻面、刀切面、机器切面和挂面以及白面玉米面两样面条等多种。
伏天吃面条的民俗早在三国时期已有,《魏式春秋》上云:“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那么又为什么大热天本来就酷热难耐,还吃让人淌汗的热汤面呢?南朝时有书论述是:“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因古时人们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到了六月就应该辟恶,而“以热制热”法一向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暑养生良方。另外二伏时正值夏收刚结束小麦丰收之际,人们素有“尝鲜儿”的习惯,用新小麦做成汤面吃上两碗,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尝鲜又驱瘟疫邪气,这就是二伏时吃面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