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志愿填报如何选专业
高考后志愿填报如何选专业指南
我们都知道高考可谓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但是高考过后学生和家长也不能放轻松,考完选择专业也是同样的重要,为此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考后志愿填报如何选专业指南,欢迎参阅。
高考后志愿填报如何选专业
根据个人气质选专业
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一般人所谓的“脾气”是气质的通俗说法。
气质一般被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大多数人是属于混合型,即二种或者三种的混合体。人的气质类型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某种气质更适合于从事某种职业,或更容易成为某种人才,以下是按照气质选专业的建议。
如:气质类型和匹配的专业
一,胆汁质特征:
1、直率热情、意志坚强;
2、善于助人、有合作精神,交友不多但感情深厚;
3、思维敏捷,准确性差;
4、性情急躁、心境变换激烈、但持续时间不长;
5、外向型性格,兴奋性高、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
专业选择
不宜选择需要长时间高度注意力的专业。
选择哲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体育学类、历史学类、地质类、地矿类、农业工程类、导游、推销员、勘探工作者、节目主持人、外事接待人员、演员等等。
二,多血质特征:
活泼好动、行动敏捷、反应灵活;
乐于助人、喜欢交际,交友多但感情不深;
注意力易转移,兴趣广而多变;
外倾性,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露明显,反应快而灵活。容易适应变化的生活环境。
专业选择
师范类院校的有关专业和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新闻学类、艺术类、海洋学类、地质类、水利类、农村资源类、医学类专业等等。
政府及企事业管理者、外事人员、公关人员、驾驶员、医生、律师、运动员、公安、服务员等
三,粘液质特征
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
情绪内向、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难以转移;
善于忍耐、沉着坚定、自制力强;
固执、冷淡,合作精神较差。
内倾性明显,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具有稳定性。
专业选择
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仪器仪表类、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等等。
外科医生、法官、财会人员、统计员、播音员等
四,抑郁质
行为孤僻、行动迟缓;
内心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易疏忽的细节,想像力丰富;
情感发生慢、但持续时间长;
缺乏生气,不爱交际、固执己见,难与人合作。
内倾,情绪兴奋高而体验深,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不灵活。专业选择:艺术类、天文学类、大气科学类、航空航天类专业等等。
专业选择
机要员、秘书、人事、编辑、档案管理员、化验员、保管员等
根据能力特长选择专业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
能力又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人从事一切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等。
特殊能力则是完成专业活动所特需的能力的综合,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创作能力等。
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
一方面,完成同一种活动,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有差异;另一方面,同一个人完成不同的活动的能力也是有差异的。
能力的差异,就形成了人们各自的特长,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选报专业,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忆力较强
选择语言类、法学类、历史类专业等;
观察力强
公安学类、天文学类、大气科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地矿类专业等等;
形象思维强
艺术家、作家、导演、工程师、设计师等。
抽象思维强
理科类、生物科学类等;
想象能力较强
艺术类、天文学类、航空航天类专业等。
创新能力较强
艺术类、兵器类专业等。
社交能力强
经济学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等
根据兴趣选择专业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说,“兴趣比天才重要。”
那么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并于肯定性情感相联系的心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对未来的活动有准备作用,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有推动作用,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有促进作用,良好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
培养学习的兴趣对取得好成绩是至关重要的,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就会全身心投入,就不容易感到疲惫。相反,对自己厌烦的事情就缺乏耐心,更谈不上把它做好了,由此可见兴趣的重要。
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报几个志愿
第一批本科:可填报A、B、C、D 四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可填报A、B、C、D、E、F、G、H八个院校志愿;
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三个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
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还有是否愿意调剂等选项。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校志愿可填3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愿意调剂选项。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是什么
第一步,要充分了解教育部和自己所在省级招办公布的录取政策,了解根据高校招生计划与考生分数所划定的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及根据高校招生计划与考生分数所划定的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第二步,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对省级各科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各科类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招生录取的重要指标。考生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来比对,达到了哪个批次分数线,才能选择对应批次的大学。
第三步,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对相应批次大学的往年录取分数线,当高考成绩刚刚达到该大学近几年的录取分差波动范围之内,只能选择大学中分数较低的冷门专业或服从专业调剂。
第四步,将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对本省(区、市)和本中学考生的位置,预测大学的当年录取分数线。
第五步,综合个人情况,科学选择定位。考生还应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倾向、理想志向、实力水平等的个人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选择大学、选择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的五大误区
1、片面根据分数填报志愿
很多人肯定提出质疑,不根据分数填报那根据什么来填报呢。当然高考分数是填报志愿最重要的依据,但是如果只以当年的考试分数和去年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进行对比,这就太片面了。在填报志愿时,需要从这几点进行分析,该高校在考生所在省市近三年的实际录取分、平均分以及专业录取最低分;该高校在本省市的招生计划,一定要分析今年的计划和往年计划是否有变化;再查看招生简章里的录取规则,是否有专业级差;然后根据自己的位次(请注意不是分数),来参考往年该位次的录取学校和专业。
2、只看校名不看专业
很多考生或家长一看到学校名称里有“地质”、“石油”等字样,就认为这样的学校不能报,肯定都是艰苦的专业,还有的考生或家长认为带有林业、农业等字样的校名就业前景惨淡,还有一些是对外省的学校不了解,只要学校不是在大城市,直接就不报了。其实要认真研究学校的专业,看看自己喜欢专业的师资力量,就业前景。在报考志愿时,还需要做到省内外高校统筹兼顾,然后进行科学、合理地填报。
3、只报热门专业
在很多人眼里,热门专业就好找工作,工资也高,而冷门专业各种前景都不好。其实并非如此,其实专业并没有冷热之分。目前一些相对热门的专业并不代表几年后前景依旧那么光明,甚至现在一些冷门专业过几年就成了热门专业了。建议在综合考虑自己情况下,进行“冷热兼顾”的方式来填报志愿。
4、求学就是求职
职业是填报志愿的导向,但不应该将求学和求职等同起来。选择专业和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选择专业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录取率和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5、拒绝专业调剂
从理论上来说,分数高会被好学校录取。但实际上并非人人都能实现这个理论,无论哪一年,都有一些考生总分超过了报考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但是却没有被录取。一般来说都因为服从调剂。其实服从调剂是一个提高录取率的好方法,而且服从调剂也许不会吃亏。很多时候调剂的专业也不一定差,本人就是从被调剂的专业,而且我们整个班的就业前景远远要比我们学校其他专业要好,就算是被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录取了,到校后也是可以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甚至还可以通过考研等途径读到自己理想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