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下棋 > 围棋 > 围棋九段制是如何判断的

围棋九段制是如何判断的

时间: 学良775 分享

围棋九段制是如何判断的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老的一项艺术,其中关于围棋的段位你是否了解。小编精心收集了围棋九段制判断的方法,供大家欣赏学习!

  围棋九段制判断的方法

  我国古代品评人物有九个等级,〈汉书.古今人表〉把古今人物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三国魏司空陈群始定九品之制。在郡县设中正评代人才高下,分为九等,即“九品官人之法”,古代官职也分九个等级,周代官有九等之命。从魏晋开始,立九品之制,从一品到九品,定官吏的大小高低,历代王朝沿袭不废。古代品评书画艺术分神品、妙品和能品,其源出南朝梁庚肩吾〈书品〉的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共分九等),称为“三品九等”或“三等九品”。历代书画评论家多承此说。

  在我国古代,围棋手的等级称为“棋品”。因受人品、言品、书品“九品制”的影响,故棋品也设“九品制”。“九品”名称,最早见于北京张拟的〈棋经.品格篇〉:“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明清以来,有国手、二手、三手、四手之分,每手又分先后,略近九等。日本效之,称为九段。现在,围棋九段之分,已为世界各国通用。

  围棋教学与学生潜能开发

  素质教育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人的潜能素质,一是指人体内蕴藏有亿万年生命演化形成的极为丰富的肉体和精神力量,二是指人类千万年的社会实践和文化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的历史沉淀和晶化,马克思称之为“人自身自然中沉睡的潜能”。

  围棋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文化遗产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近几年来,诸暨市少儿业余围棋学校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传授围棋知识,普及围棋运动的同时,还就“围棋教学与学生潜能素质开发的关系”这一实验课题进行实践、探索和研究,对围棋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功能有了新的认识。

  一、围棋教学与智力潜能的开发

  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思维、想象、记忆等。而围棋,正好在这几个层面满足我们对学生进行智力潜能开发的需要。围棋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和哲学、逻辑学、数学、社会科学、军事科学、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列宁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棋是智力的体操。”前苏联教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甚至认为:“不下棋就不可能充分增强智能和记忆力,下棋应当作为智能修养的科目之一列入小学教学大纲。”

  (一)通过学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的高级认知活动,是智力活动中心。小学生的思维,往往是浅性的、单一的、以我为是的“我向思维”,表现为“我觉得怎样是怎样”,而很少从对方的立场、角度去思考。无疑,这种思维有很大的缺陷。而下棋,则是斗志斗勇,是“勾心斗角”的多角度、发散性思维,每一步棋,自己有几种选择,哪种最好?对方有几种应法,可能是哪一种?如何提高自己的子效,促使对方的无效?对方的意图是什么,是假装中计,还是针锋相对?……这里有一个思维过程,即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这样思考下去,几乎每一着子都有十几种、几十种的下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棋局的总数在3361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相同的棋局,无怪乎围棋巨匠吴清源、藤泽秀行感慨自己下了一辈子围棋,连边也没挨上。

  所以,尽管棋手水平有高低之分,但只要下棋,他们的思维就具有多样性、活跃性、灵敏性的特点,大脑始终处于想象、演绎、推理、筛选的兴奋之中。“多想出智慧”,恩格斯把“思维着的精神”称作“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经常下棋,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动脑、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当学生的围棋文化积淀到一定量时,比赛中,思维深处灵光一闪,妙着迭出,仿佛神来之笔,令人赏心悦目,这就是钱学森所说的“灵感思维”。这种逻辑性、发散性思维,对学生认识人生、社会、人的复杂性十分有效。而且实践表明,学生们往往能将这种发散性思维运用到学习上,能多角度的答解作业,回答老师的问题,多角度地构思作文,一改作业“千人一面”的沉闷呆板。

  (二)通过学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人们学习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是培养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围棋的每一局都是新的,许多选点都具有不唯一性、不确定性、不可测性,一方棋枰其实就是黑白两色组成的浩渺无际的宇宙空间,任学生的想象力尽性驰骋。布局伊始,头脑中就出现一幅自己设计构画的蓝图,随着棋局的进程,学生必须不断地根据棋局的形势调整行棋的思路、方针,调整构图。从一着子考虑到整个棋局,征子、弃子、打劫、死子活用、落子的先后、子效的大小等等,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判断、分析、想象,使空虚的棋盘在大脑中充盈起来,使具体的棋盘在大脑中抽象起来,看见“没有”的东西,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形象,使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起来,开阔起来,有效地弥补因为年龄结构、知识层面、生活经验造成的不足,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让他们主动地发展。

  二、围棋教学与学生心理潜能素质的开发

  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是力图使学生能自知、自信、自控、自律、自强,情绪稳定,承受力强,意志坚定等。而围棋教学对这几方面的培养有其独到之处。  俗话说:“棋局如人生。”这不仅是因为棋局的变化如同人生一样复杂多变,风云突起,难以把握,而且一局棋进行的攻防、取舍、刚柔、进退、虚实、预定目标与实现目标等,几乎都是矛盾的出现、解决、统一,在表现出棋手对棋局的判断、棋理的运用的同时,更将棋手的情绪、意志、毅力等淋漓尽致地综合体现出来,恰如一个人对纷繁错综的世界一样。

  一局棋局总是表现出优势与劣势。情绪自控力差的学生,往往在优势时盲目贪功,粗心大意,得意洋洋;处于劣势时则容易情绪急躁,垂头丧气。经常下棋,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急躁和优柔寡断的不良性情,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毅力和勇气,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学生复盘探讨时,或多或少能使学生接受经验教训,理解胜负之因除技艺之外的意志、毅力、情绪等因素,从而逐步弥补改正之,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境界。另外,依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战胜癌魔的陈祖德、藤泽秀行,被车撞成重伤坚持参加比赛,诞生“轮椅上的名局”的赵治勋,更是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生动教材。

  陈毅元帅曾赋诗云:“棋虽小道,品德最尊”。下棋,不仅仅是比棋艺比计算比判断,而且是比毅力比礼仪的境界。思想境界低者,见小不见大,见实不见虚,虽然可能聪明,但仍易输棋;礼仪不周者,精力易分散,计算便易失误,依然要输棋。帮助学生局后分析败因胜因,既着眼于棋艺,又着眼于意志、礼仪、情绪等因素。长此以往,不仅提高纯粹的水平,而且也提高了精神品位。

  围棋教学非常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下棋过程中充分表达内心情感,展现自己的思想,主动地发展自我。著名棋手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高山流水”吴清源,“宇宙流”武宫正树,“美学博士”大竹英雄,“石佛”李昌镐,“野草劲风”徐奉洙,“重锤”刘小光……这些个性显明的围棋艺术大师成为了学生模仿的对象。当然,我们在肯定学生棋风的多样性的同时,也教育学生要博采众长,渗透到自己的风格中。

  我们通过观察、追踪发现,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棋之后,在品行意志上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待人接物上言行得体大方,具有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上课走神开小差的现象明显减少,自控自律能力加强,所有这些表明,通过学棋下棋,有效的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心理潜能素质。

  对学生潜能素质的开发研究是素质教育的过程和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较为前沿的课题,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和开发。
看过围棋九段制是如何判断的的人还看了:

1.围棋九段制是怎么来定位的

2.围棋如何升九段

3.围棋九段怎么来的

4.围棋怎样升九段

5.关于我教下围棋一些方法

174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