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大学排名>

2017年中国新闻学专业大学排名情况(2)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中国新闻专业的出路

  1、老师开出的书单尽可能找出来看看,了解一些专业上基本观点的来龙去脉。并注意涉猎时政、经济、社会、文学等书籍,即使是入门层次也都ok。保持阅读量,保证大脑有足够快的文字解读、信息消化的能力。

  2、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在网上浏览、抓取新闻热点。观看、收听制作水准比较高的新闻节目。

  3、做好技术储备。无论读的是不是广播电视、广告创意方向,摄影摄像、音视图文后期制作、图形绘制(手绘或板绘)和新媒体管理工具都是有必要点起来的技能点。有一定的内容制作能力后,可以组织或参与团队,参加广告大赛、微电影大赛,以及凭借策划、技术能力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团队(当然,对目前一些创新创业类竞赛的风气,我持保留意见)。

  4、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对学新闻的学生来说,“能说”其实跟“能写”是同样重要的能力要求。相当一部分院校的新闻学科教育不重视口语表达的系统训练,是一部分新闻专业的学生在走向公众视野时无法完全竞争过其他专业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珍惜大学里能遇上的机会,做好每一次演讲、解说、采访。时常像播音专业的学生一样练习朗读、播送和评述,并听录音回放。(私信里有学播音的同学,则建议多多着手第6点)

  5、经济类、语言类等的第二专业是值得投入精力去学习的,原因不多说。个人认为,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校媒、学生工作都应让位于第二专业学习。

  6、勤练笔,但不建议投入过多精力在校媒等学生组织上。练笔不限于写新闻,能写散文、诗歌、小说或持续更新原创自媒体同样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自己也要从意识上分清楚采写新闻与文学创作、意见表达之间的区别)。进入校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初步了解媒体的一些采编运行机制,过于投入、持续希望在其中获得肯定的话,很快会成为自己的束缚。有机会的话大二后半学期起尽快转向社会实习。

  7、培养严谨、求证的精神。严谨应从最基本的写作规范开始,各媒体单位招聘笔试第一题基本就会是改标点、错别字和病句,入行后编校错漏率只要达到万分之三(期刊更加严格,我记得是万分之一),绩效扣完基本只能喝西北风(涉及领导人和重大政策的表述出了错还没人敢保你的话可以直接跟夜班白班加班各种班bye-bye了)。千万不要把能容忍错别字横飞的微信公众号、网帖站当做是业界容忍度的常态。求证精神则更多地是一种面对海量信息也能坚持讲来源可靠、讲要素完整、讲事实与意见分离的新闻素养。(推荐阅读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汇总该报系多次报道差错反思所编著而成的《我们错了》一书,新闻院系阅览室和学校图书馆应该都会有,网上也可以很容易找到电子版)

  8、社会实习阶段,建议首先选一家综合性党报/都市报、或中央/省级新闻网站入职,多写硬新闻,在其中受到的相对严谨的行文成稿训练对新入行者是最宝贵的财富,即使直观上看到业界掉节操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严谨求实仍然是在这个行业谋饭碗的最重要的品质,该严肃的时候敢犯半点错就是彻底葬送职业生涯。后期再逐渐涉足自己感兴趣的杂志社、新媒体平台等。

  9、写好每一篇专业课程的论文,适时请教老师修改,尝试发表,锻炼起一定的学术能力。(即使发不了核刊,普刊也OK。当然,不建议发给钱就能上的野鸡期刊,保不齐会成为撤不下来的学术污点。)

  若身处211、985等具备保研比例名额的院校,且有志于投身学术,一定要注重论文发表、课程绩点和英语等级三大保研指标(不同的院校还会有其他的指标),并争取相对过硬的实习经历和一定量的重大稿件发表。在可见的现在和未来,实力相对较强的院校会把相当大比例的研究生招生倾向于留在保研阶段,想通过考研进入心目中的殿堂院校将难上加难。

  中国新闻专业就业分析

  新闻本科大三但是自进校起就打定主意不做新闻的我表示 与其把新闻视为专业学科当作谋生手段,不如把它当作通识教育和提升个人素质的平台。

  我个人认为学习新闻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无外乎这几项:提升抗压/多重任务处理能力、信息采集/筛选能力、批判性思维、学会理清思路、学会把理清的思路清晰地表达出来。很多人说学新闻杂且不精主要是因为他们视新闻为一个展现学科知识的工具,还没有考虑新闻训练本身对人素质的提升。把这些能力罗列出来就能发现新闻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远远大于传统意义上的写稿、采访、编辑等。

  更具体一点,除记者/编辑外,新闻专业学生往往也适合从事公关、广告、活动策划等一切跟媒体沟通挂钩的工作。

  我的学校的新闻专业的学制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很多其他新闻学校也一样)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除新闻专业外,学生必须在历史、政治、文学等领域都有涉猎并且每个学生有一个concentration,算是我们在通识领域里的专项。我选择的是社会科学,另外通过其他通识课对中东研究产生了兴趣,所以现在是新闻专业外加社会科学和中东研究的concentration。这样的配置对研究生相关领域的学习有所帮助,就业的话又多了国际组织/NGO这样一个可选项。

  说了半天重点是不要对新闻悲观,大部分人尤其是在国内学新闻的人的体验大多基于实在得不能再实在的角度出发的(有时候甚至是短视)。我的建议是考虑我上面所说的就业方向,多多实习来看自己到底适合哪个,毕竟新闻/传媒都属于那种上了手才知道怎么回事儿的学科。有时间的话哪怕不出国也看看国外尤其是美国的新闻项目,因为美国的新闻学院历史比较长比较成熟,他们对新闻的理解也早就不局限在“采访”了。看一看他们的课程结构和覆盖面可以帮助你有效利用学校/周边资源(有时候学校不会主动提供这些资源,但是不代表他们不存在)。

  最后还是共勉:在这个信息时代,能够有效沟通/处理信息的人才是很被需要的!

  中国新闻专业就业形势

  我国数据新闻课程也随之起步。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在全校选拔了18名来自不同专业的三年级学生,组成数据新闻报道实验班。2015年数据新闻正式成为新闻学专业的方向之一在全国展开招生,2016年改为自主招生。在传统的新闻课程基础上,中传为这个方向的学生开设了数据处理、网页抓取技术、可视化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并要求学生完成数据实践项目。2015年1月,中传联合中青网,建立数据新闻合作实习基地。2015年、2016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中传的师生团队也向合作媒体提供了50余部数据新闻报道作品。

  中传在许多高校还未开展数据新闻课程之前,设立了数据新闻专业方向,很大程度上和中传的教师跨学科的专业背景有较大的关系。中传数据新闻报道方向的五名核心师资的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应用统计、精确新闻报道、数据挖掘、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计算机报道、数据新闻报道实务等,这些方面都和数据新闻有密切联系。

  但是从课程设置来看,传统的新闻传播学依然是中传数据新闻教育的核心,数据处理部分的课程也偏向于传统的数据研究。针对这一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浩指出,这是基于对现实情况的考虑,“数据新闻本身只是一种形式,涉及的面较为狭窄,对于学生未来的升学发展有较大的限制。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数据新闻方向毕业的学生不适合考研。”生产数据新闻的技能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基于新闻这个环境的数据能力”。

  国外数据新闻专业化的路走得更远。哥伦比亚大学将在2018年夏季学期开设独立的数据新闻硕士专业。新的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再只是涉及数据新闻基础,而是涵盖了数据、计算机及其他创新性的高级课程。这也意味着哥大的数据新闻教学实践将更加深入且专业化。


看过"2017年中国新闻学专业大学排名 "的还看了:

1.2017全国传媒类大学排名

2.201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榜单盘点

3.2017中国重点大学排名参考

4.2017各音乐专业大学排名

5.2017中国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

186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