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育儿>

幼儿社会教育的教师论文(2)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幼儿社会教育的教师论文篇二

  幼儿文学教育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摘要:本文探讨了幼儿文学教育与幼儿社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幼儿的社会化是幼儿适应社会的表现,幼儿文学教育对幼儿社会化具有促进和引导作用。幼儿文学教育应该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相互适应,与时代相适应,不断创新,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和完善,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教育 社会化 发展关键期

  发展心理学认为,二三岁到六七岁为幼儿期,这一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也是一个重要转折期,幼儿的智力、语言、动作、性格等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因素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育因素。当前,对于幼儿的教育形式有多种,比如课堂教学、游戏、幼儿文学教育等。笔者通过搜索知网,发现关于幼儿课堂教学和幼儿游戏的研究仅2015年就达13000余篇,2015年关于幼儿文学教育的研究为193篇,而关于幼儿文学教育和幼儿社会化相结合的研究截止目前还没有。

  本研究创新性地将幼儿文学教育与幼儿社会化的发展进行结合研究,探讨幼儿文学教育和幼儿社会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最终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幼儿文学、社会化的界定

  (一)幼儿文学

  笔者通过百度百科查询到文学的定义为“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幼儿文学是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文学有共同之处,但是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幼儿文学是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化体现,“是适合3-7岁儿童阅读、欣赏并有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文学,是将幼儿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审美情趣以及幼儿教育要求有机结合后形成的艺术形式。2000 年教育部颁布的大纲明确规定“幼儿文学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语文学科的三门课程之一”,可见国家对幼儿阶段幼儿文学教育的重视。笔者对幼儿文学的特点总结如下:

  1.幼儿文学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思维处于具体思维水平,即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幼儿所进行的是初步逻辑思维。他们一般不能给事物下抽象的定义,而只能下功用性的定义。例如,花是好看的、果实是好吃的、椅子是可以坐的东西等。幼儿也能掌握数的概念和进行计算,但是同样需要直观形象的不断支持和强化,否则就会有很大的困难。根据幼儿期思维的特点,幼儿期的优秀阅读材料或学习材料在设计、选取的过程中一般都遵循形象性、生动性的原则。例如,郑渊洁所编著的《童话大王》中的《舒克和贝塔历险记》介绍了两只聪明的小老鼠舒克和贝塔的故事。这一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笔者认为,其所具有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是最主要的原因。作者塑造了两个生动的故事形象,一个是开飞机的小老鼠舒克,一个是开坦克的小老鼠贝塔。舒克和贝塔虽然是老鼠,但是,作者并没有写实地把这两个小老鼠进行描述,而是拟人化地设置了这两个形象,这两个形象既有成人面对危险的冷静,又有幼儿般的可爱,战斗、开飞机和坦克、互相帮助,这都是幼儿向往的和生活中熟悉的内容。所以,幼儿接受这两个形象和故事情节就非常自然,即使这部幼儿文学作品创作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现在的儿童仍然喜欢。笔者认为,生动形象的幼儿文学作品并不会因为年代的久远而难以被儿童接受,因为儿童能接受和喜欢的作品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生动和形象。

  2.幼儿文学具有榜样性

  模仿性是幼儿的显著特点之一。幼儿经常学父母、老师或同伴的样子,说和别人相似的话,或者再现别人做过的行为、动作。除了模仿身边熟悉的人之外,幼儿还经常仿效电影或电视中的角色,几个小朋友凑在一起常能重演影视中的不少画面。模仿是新行为的有效途径,模仿是对他人所显示的行为及其特点进行有选择的重复,它是人类和动物学习新行为的有效方式。模仿是一种普遍的成熟现象,是人类内在的一种能力。所有儿童几乎都会模仿,而且是从出生后大约七八个月时就已经发生,并在以后几年中变得更频繁和更加复杂。例如,由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乔尔德所著的《小豆芽,就是我》这部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作为主角的小豆芽,她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可是她必须和弟弟住在同一个房间,一天小豆芽闯了祸,爸爸惩罚她,将她关在一个房间里三个小时,她反而高兴极了,因为有了自己的房间。根据依恋理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安全感是由亲密关系的建立而建立的,孩子最怕的是单独呆着。而学过这部《小豆芽,就是我》之后,幼儿往往会将小豆芽作为模仿的对象,也就是作为榜样,模仿小豆芽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这样反而有利于儿童独立性的养成。

  3.幼儿文学的游戏性

  人类幼儿期(3-6岁)的基本活动是游戏。游戏有助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通过游戏,幼儿能够调动感知觉,学习掌控自己身体的方法,学习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促进认知和人格的发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游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说游戏占据了幼儿期的大部分时间,笔者认为,幼儿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场生动的游戏。例如,意大利作家科洛迪所著的《木偶奇遇记》讲述了小木偶匹诺曹历险的故事,匹诺曹的历险就是一场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一场想象中的游戏。

  (二)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幼儿期发展的特点其中之一是具有自我中心性,幼儿站在经验的中心,只有参照他自己才能理解他人,他认识不到他人的认知过程,缺乏一般性,并认为他所知道的东西别人也会知道,他的谈话多半以自我为中心。幼儿期主要是情境性的社会发展时期,这时社会性和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前刺激的制约,特定的情境产生与此相应的社会行为。这个阶段社会性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开始接受系统而具体的社会性教育。随着幼儿活动能力和认知、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幼儿生活范围不断扩展,交往范围日益扩大,他们越来越多地与父母及家庭以外的社会环境因素发生相互作用。幼儿的社会性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与父母的交往。父母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因素,父母通过他们的教育期望,代表一定的社会阶层和观念文化,在与子女交往中传递着有关的社会性知识,影响儿童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第二,与同伴交往。随着幼儿进入幼儿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同伴交往也日益增多,同伴间的社会性联系,日渐成为幼儿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练习着有关社交技能,逐渐学会与他人以平等的方式合作、协商。第三,与教师交往。进入幼儿园后,幼儿园教师逐渐成为幼儿交往的重要对象。在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幼儿演练多种社会行为与社会技能。幼儿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化的过程,或者说适应社会的过程。   二、幼儿文学教育与幼儿社会化之间的关系

  幼儿文学教育是以文学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文学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地点虽然具有想象性,但是却是以生活中的事件为原型。幼儿文学教育是以讲故事的形式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为幼儿提供发展的目标,社会化的目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幼儿文学教育并不是生硬地灌输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而是用活泼的语言、生动的文字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可以学会社会行为的规则,与人交往的规则。例如,与同伴交往的平等互助规则,与父母交往的孝敬父母原则,与老师交往的尊敬师长原则,以及与自己交往的悦纳自我原则。幼儿文学作品中有关于这些规则的具体表现,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获得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幼儿文学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幼儿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幼儿文学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目标上来看,幼儿文学教育缺乏目标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当代幼儿文学教育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有目标,但是目标缺乏系统性,有些文学作品根本看不出有什么育人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娱乐。第二,从内容上来看,德育、智育方面的内容选择太多,而很少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欣赏趣味和理解能力。幼儿期道德发展的特点是利他性道德占主要地位,儿童认为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是绝对的,来自于外在的权威,不能不服从,判断是非的标准也是来自成人。同时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而不考虑行为的内在动机。幼儿晚期的道德开始向自律性转化,自律道德开始萌芽,即主要按外在行为的原则和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内在自觉的调节才刚刚开始。幼儿道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情境性,幼儿的道德认识、情感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表面性,并易受情境暗示,总是和一定的、直接的道德经验、情境及成人的评价相互联系。幼儿期的德育非常重要,智力发展也是关键期,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从注意力的角度来说,幼儿注意力的特点为不随意注意占主要方面,记忆力方面以形象地机械记忆为主。仅仅提升德育和智育水平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对于幼儿的教育强调培养和完善人格,幼儿期是基础性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人格也被称为个性,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从人格养成的角度来讲,幼儿文学教育要设置一个目标,就是全面培养幼儿的品德、智力、气质、兴趣等,这就要求,幼儿文学作品基于这一目标进行创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既有形象性,又有一定的抽象性。第三,从方法上来看,幼儿文学教育往往与生活割裂开来,没有将日常生活与有计划的幼儿文学教育活动相结合。

  (二)幼儿文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幼儿文学教育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心理状态的变化进行创作,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始终以幼儿的需要为创作根基,始终以幼儿全面能力的提升为创作目标。幼儿文学创作的内容不仅仅限于人文社会学科,而且将会更加注重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望欢,女,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前儿童文学、语言教育)

幼儿社会教育的教师论文相关文章:

1.幼儿社会教育论文

2.关于幼儿园教育方面的论文

3.精选幼儿教育教师论文

4.幼儿社会教育论文(2)

5.幼儿教师职称论文范文

6.幼师心得论文3篇

幼儿社会教育的教师论文(2)

幼儿社会教育的教师论文篇二 幼儿文学教育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摘要:本文探讨了幼儿文学教育与幼儿社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幼儿的社会化是幼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幼儿社会教育的论文
    幼儿社会教育的论文

    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从一个生物人到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

  • 幼儿教育一等奖论文
    幼儿教育一等奖论文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就要对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幼儿教育一等奖论文的相关文章

  • 幼儿中班教育心得论文
    幼儿中班教育心得论文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父母是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幼儿中班教育心得论文的相关

  • 幼儿园育儿知识论文
    幼儿园育儿知识论文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从学科教学知识的视角来探究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教师对整合课程的实施,更有助于教师关注和支持儿童的个

2445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