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历史文化知识有哪些(2)
31、光绪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是谁?——珍妃
珍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1889年,珍妃入选宫中,被封为珍嫔。清朝光绪皇帝的侧妃,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子,后因获罪于慈禧而被投井杀害。
32、史上唯一一位跌入茅厕致死的国君是谁——晋景公
晋景公,是晋成公的儿子,名叫獳,昏庸无能,信佞臣,听谗言,无辜杀了忠臣赵盾的后代赵同、赵括全族。三年后,晋景公睡梦中梦见厉鬼,景公召请巫人入宫,巫人劝诫景公不要吃新麦。时屠岸贾在旁,厉声呵叱巫人:“妖言惑乱国君,主公若能吃到新麦,你当死罪。”即刻把神巫轰出宫外。到了六月丙午日时,景公忽然想吃新麦,命令甸地方上的人献上,吩咐膳夫煮好麦粥,忽然想起神巫的话,立刻召神巫入宫,指着麦粥对巫人说:“你说寡人吃不到新麦,你看这不是新麦吗?”马上喝令左右推出斩首,巫人死,景公将要取麦粥来吃,顿觉腹部膨胀要大便,急急起身上厕,忽然一阵心痛,站立不住,跌入厕内,陷于粪池中而死。
33、当今“啃老族”在古人的“不孝有三”来看属于哪种不孝?——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白话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也是最大的不孝。
34、“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商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方口,大沿,长颈,高圈足。颈饰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肩部四隅是四个卷角羊头,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高图足上。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35、从事贸易活动的人为什么叫“商人”?——与我国商朝有直接关系
为什么凡是与买卖有关的事和人,都要冠以“商”字呢?原来,这与我国的商朝有着直接关系,“商人”就是从“商族人”这个词演变而来的。
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到了夏代,社会上游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物品交换的人。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居住着一个古老的部落,他们的首领叫契。契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封地为商(今河南商丘),他的部落便被称为商族。契的六世孙王亥很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奴隶,驾着牛车到黄河北岸去做买卖。 王亥最后一次经商是到黄河以北的有易氏。据《竹书纪年》记载: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帝泄十二年,即公元前1810年,王亥和弟弟王恒一起从商丘出发,载着货物,赶着牛羊,长途跋涉到了河北的有易氏(今河北易水一带)。有易氏的部落首领绵臣见财起歹意,杀害了王亥,赶走了王亥的随行人员,夺走了货和牛羊。王亥的弟弟王恒曰兼程逃回商丘。王亥之子上甲微非常悲愤,欲为王亥报仇。但由于诸多原因,当时未能立即出兵,4年以后,即帝泄十六年、公元前1806年,才借助河伯之师,灭了有易氏,杀了绵臣,为父王王亥报了仇。
商族到了商汤时期,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已相当发达。商汤为了削弱夏的国力,组织妇女织布纺纱,换取夏的粮食,把贸易作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最后灭了夏朝的统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朝建立后,商族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其手工业也相当发达。
周朝建立后,商族人由统治者变成了周朝的奴隶,生活每况愈下。商族人为了过上好日子,纷纷从操旧业——做生意。久而久之,人们便有了这样的看法:商族人就是做买卖的人。后来,人们简称商族人为“商人”,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36、为什么古代死罪犯人要等到秋后才问斩?——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与天意相和
我国历史上,有关“秋冬行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而关于刑杀与时令的论述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西汉中期儒学春秋公羊派大师董仲舒(前179~104)继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创造出一套“天人感应”的迷信学说。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刑”的,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如果违背天意,就会招致灾异,受到上天的惩罚。从此,“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汉代法津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唐、宋律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清代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西汉时期行刑的时间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唐代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采用,直到清末。
37、下列古都哪个被称为“六朝古都”?南京
南京,江苏省会,依钟山,临长江。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此筑城以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正因如此,南京曾有过多个名称,如金陵、建业、建康、秫陵、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金陵、建康至今仍被人们做为南京的别称在使用。而南京这一名称的得来则是在明朝初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正式下诏确定以应天府为南京,大梁(开封)为北京,实行南北两京制。自此,南京这一名称被长期使用至今。
38、中国古代哪位皇帝死后被做成了菜?——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是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次子,在他统治时期改国号契丹为辽。后晋石重贵继位后提出了“称孙不称臣”的要求,耶律德光借机发兵南侵中原,很快就灭了后晋。但是由于扰民太重,中原百姓起义不断,各路武装纷纷抗击辽军侵略,辽国在汴京驻留不足三月不得不撤军回国。公元947年,45岁的耶律德光在撤离中原途中的临城突然口吐鲜血,一命乌呼。述律太后(扶其登基亲母)传来懿旨:“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当时正是炎夏,保存尸体谈何容易,一位御厨便出了个主意:干脆把皇帝做成“羓”。原来北方游牧民族多喜食牛羊肉,有时候杀了一只牛或羊后,一时又吃不掉,碰上夏天,牧民就把牛羊的内脏掏空,用盐卤上,就成了不会腐烂的“羓”,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腊肉”。
39、我们为什么称成年男子为“男子汉”——源于匈奴对汉朝勇兵的称呼
据考证称呼成年男子为男子汉起源于汉武帝时代,众所周知自汉高祖刘邦白登被围后,西汉政权对北主的匈奴一直采取的和亲战略,因此匈奴人对汉人十分瞧不起,到武帝时期经过前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西汉国力强盛,士卒训练有素,在汉武帝的命令下,西汉军队在卫青、霍去病两位将军的带领下,与北方的匈奴展开了激烈的战争,经过数次大战终于打败了强大的匈奴,当时的汉朝军队士兵战斗力强悍,在对战中经常以一敌二或敌三,死战不退,一扫有汉以来匈奴人对汉人的蔑视态度,因此从那时起匈奴人对汉朝士兵的称呼即为“汉儿”、“男儿汉”,此称呼后来传回中原,风靡一时,后来人们逐渐对成年男子即用男子汉称呼。
40、古人所说的“连襟”是指什么——姐妹们的丈夫之间的关系
我国民间,人们把姐妹们的丈夫俗称为“一担挑”,而书面语言则雅称为“连襟”。
41、历史上哪位皇帝是在景山上吊死的——崇祯皇帝
景山公园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元代前为荒郊野地。金大地年间在附近建太宁宫,凿西华潭(今北海),在此堆成小丘。13世纪中叶,元世组忽必烈建大都,此地正处城内中心,辟为专供皇帝赏乐的"后苑"。苑内有熟地8万平方米,元代皇帝曾在此耕耘,以昭示天下,时将原有小丘称"青山"。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时思宗朱由检缢死在万岁山东麓一株老槐树上。清军入关后,为招降明廷官吏,称这棵槐树为罪槐,用铁链加锁,并规定清室皇族成员路过此地都要下马步行。原树向南倾斜,已枯死,后补栽。树边有一石碑,刻"明思宗殉国处"。清顺治十二年(1655)将万岁山改称景山。
42、相传谁是使用筷子第一人——禹
大禹为传说的中国用箸第一人。我国东北有一则民间传说,相传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都在野外进餐,有时时间紧迫,等兽肉刚烧开锅就急欲进食,然後开拔赶路。但汤水沸滚无法下手,就折树枝夹肉或粉粢(米饭)食之,这就是筷箸最初的雏形。传说虽非正史,但因熟食烫手,筷箸因运而生,这是合乎人类生活发展规律的。
4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昭君”的缺点是什么——斜肩
中国古代四大古典美女西施、貂禅、王昭君与杨玉环,都不是完人,都有缺点,都是通过取长补短之后才传芳名于后世的。西施是大脚,所以她的裙子都很长,就在腰间佩戴一串摇铃,走路时不仅没有脚板声,反而因为铃声,倒更增添了几分女性的妩媚。杨玉环有狐臭,必须一天洗几个花粉浴才能减少狐臭的影响。貂禅耳朵太小,所以戴一对大大的耳环,使美貌与耳朵对称。王昭君是斜肩膀,所以她喜欢穿斗篷。你们可以看到王昭君的画像都是披着斗篷。
44、冰糖葫芦的由来与哪位皇帝有关——宋光宗
宋光宗,名赵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禅而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绍熙”。赵停长期生活于深宫,不达世务。即位时,他43岁,却已满头银发了。臣下献上何首乌,说服后能使头发转黑,但他不肯服用,说:“我头发已白,可叫天下人知道我是老成的。”即位后,他为李皇后所左右,罢免周必大、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起用留正为宰相,朝政为主和派所操纵。知枢密院事赵汝愚和知阁门事韩化胄上奏,建议太皇太后下诏令赵敦退位,传位于其子赵扩。太皇太后同意赵敦禅位,称太上皇,闲居寿康宫。绍熙年间,赵停最宠爱的黄贵妃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痊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
45、“则天”最早是哪位皇帝称中国唯一女皇的——唐中宗
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帝,后人因称她为“武则天”。
46、古人最初为什么要戴戒指——警戒帝王宠幸
戒指异名“指环”,史书中称“约指”、“抠(左边应为弓)环”、“手记”、“代指”等。最初,戒指是宫廷中后妃群妾用以避忌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有了身孕或其它情况不能接近君王时,皆以金指环套在左手,以禁戒帝王的“御幸”,平时则用银指环,套在右手。后来,戒指传到民间,去其本义,以为美观,久之便留成风气。
47、哪个皇帝让“乌纱帽”成为官员代名词?朱元璋
乌纱帽”一词最早并不代表是官帽,而是上至天子、百官,下至一般士庶都可通用的纱制帽。“乌纱帽”起源于南朝刘宋时代,当时既用乌纱,也有用白纱甚至杂色纱制作的,其形制各异,有的卷成荷叶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还伸出两个黑纱“耳朵”。至隋朝,“乌纱帽”作为“常服”的帽子,也是皇帝、贵臣、百官士庶等贵贱通用。唐初,“乌纱帽”曾一度是皇帝及皇太子专用的帽子。李世民即位后诏令“乌纱帽”为天子及百官士庶皆可戴用。因而,在唐代“乌纱帽”不过是一种日常便帽。杜甫曾有诗云:“不眠瞻白兔,百过落乌纱。”说他晚上睡不着望着月亮,月光不知道多少次映照在他的乌纱帽上。但当时的杜甫并无官位。宋元时期,也并无将“乌纱帽”作为官帽的记载。
真正将“乌纱帽”定为法定“官帽”的是朱元璋。朱元璋于洪武三年下诏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理政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等,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便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只有当官的才能戴“乌纱帽”,平民百姓就不能再染指“乌纱帽”了。因而,“乌纱帽”作为官帽,距今也不过600多年的历史。但到了清代,“乌纱帽”又被换成“红缨帽”,乌纱帽便不再作为官员的标志。但时至今日,人们仍习惯地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
48、我国第一部系统指导尸体外表检验的法医学专著是哪部——《洗冤集录》
中国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是宋代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成书于公元1247年,此书系统总结了尸体外表检验经验,集宋以前法医学尸体检验经验之大成,是一部系统指导尸体外表检验的法医学专著,在世界法医学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49、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拍照的人——耆英
耆英当过藩院、礼部、工部、吏部、户部尚书,八旗都统,步军统领(又称九门提督)。曾外任热河都统,盛京、广州、杭州将军,两江、两广总督等封疆大吏,最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其父禄康为嘉庆朝之东阁大学士,父子两代相承,入阁拜相。父子拜相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耆英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后又签下《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丧权辱国条约,最后被咸丰帝“赐”其自尽。1844年,于勒.埃及尔以法国海关总检查长的身份来到中国,清廷接见了他,当时宫里还没有人见过照相机这洋玩意儿。当于勒提出要为朝廷大员拍照时,没人敢尝试,耆英跟洋人打交道多,自然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张照片被海内外众多摄影史家和档案专家认定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照片,目前法国摄影博物馆及中国第一历史博物馆、中国照片档案馆等都有留存。
50、为什么清代处决犯人要到菜市口——菜市口人多繁华可起警示作用
在我国古代,刑场多设于人多繁华的地带,如元代北京刑场在柴市(今交道口一带);明代设在西市(今西四东一带))即所谓“刑入于市,与众弃之”,菜市口设刑场就是这个原因。
51、古代新娘出嫁为什么要在头上盖一块红布——遮住羞颜
据唐朝李冗的《独异志》载,传说在宇宙初开的时候,天下只有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俩商议,要配为夫妻。但他俩又觉得害羞。于是兄妹俩上到山顶,向天祷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就让空中的几个云团聚合起来;若不让,就叫它们散开吧。”话一落音,那几个云团冉冉近移,终于聚合为一。于是,女娲就与兄成婚。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扇与苫同音。苫者,盖也。而以扇遮面,终不如丝织物轻柔、简便、美观。因此,执扇遮面就逐渐被盖头蒙头代替了。
世界上许多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中,都有兄妹结婚的情节,而且都有用树叶、兽皮或编织物遮面避羞的描述。新娘蒙红盖头只是由其演变过来的。
52、宋朝时主要的运送物资方式是什么——纲运
纲是一种运输货物的组织编制。北宋时期,全国各地的货物,往首都开封运送,都要编成一组一组的,往往以同类物资编组,一组就称为一纲。这种成批运输货物的方法,称为“纲运”。
53、焚书坑儒”中的“焚书”举措是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李斯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焚烧除《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不是任博士官之职的人,家中私藏的《诗》、《书》及百家典籍都交由守、尉烧毁;私底下谈论《诗》、《书》的弃市,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法令下达三十日仍不烧毁所禁之书者,“黥为城旦”;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属焚毁之列,可以保留。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此即为“焚书”。
54、唐代女子盛行的“蛾眉”是什么样子的—— 阔而短
到了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
55、下面哪个描绘的内容最接近现在的特快专递——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过华清宫》在诗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急促的马蹄声中,华清宫千重大门,从山下到山顶层层敞开。这飞送的却不是紧急军情,而是千里外的荔枝到了。用快马运送荔枝,就仿佛现在的特快专递。
56、和尚出家为什么要剃光头——头发代表烦恼,去掉杂念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而印度佛教刚刚兴起之时,要求教徒剃光头。佛教认为,头发代表着世人心中的烦恼和欲望,虚荣和感情,我们常说的三千烦恼丝也是这样的意思。把头发剃掉,就是把烦恼去掉,去掉一切的私心杂念,具有脱离凡尘的意思。所以,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五人说法时,就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去除烦恼之根,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
57、世界上第一次记录哈雷彗星是哪本著作?——《春秋》
孔子编修的六经之一《春秋》载有我国最早的有关彗星的可靠记录:"鲁文公十八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哈雷彗星记录。
58、明清时期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几百元
历史学者曾提出一个约略的公式: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除非是战乱,这个公式在清朝末年以前,大致是通用的。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通过中国古代各朝大米相对于银子的价格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
例如,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中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约合人民币660元。综合历史学者的研究,古代银子与今天人民币的对应关系是: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
明朝中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600—800元;
北宋朝中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
盛唐时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2000—4000元。
猜你感兴趣:
2.北京历史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