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理财>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工具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工具是什么呢?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工具,欢迎阅读!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

  财政政策工具的类型

  ①财政措施:主要指税收、财政支出。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能够及时、稳定、可靠地筹集财政资金;调节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对财政支出规模的调整,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当社会总需求水平低于总供给水平,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相对减少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剩的情况下,政府则采取减少财政支出,相对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还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影响和改变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实现政府的财政目标。

  ②财政信用措施。

  财政信用措施指政府运用信用原则所采取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筹集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的手段。主要有公债、财政贷款(周转金)。

  公债是财政筹集资金、调节经济、实现预定的财政目标的手段。

  财政贷款(周转金)是财政按照信用原则分配财政资金的主要手段。形式上看,财政贷款属于信用范畴,内容上看,财政贷款不同于一般的银行贷款。

  ③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的稳定器,指在经济中能够自动地趋向于抵消总需求变化的政策工具与活动。其特征是对总需求的调节是自动的,不需要人们预先作出判断和采取措施,它可以自行发挥作用,减轻需求水平的波动,进而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自动稳定器主要包括累进的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有明确条件规定的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④相机抉择的稳定器。

  相机抉择的稳定器是指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水平和就业水平,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所采取的财政措施。其特征是不能自动地发挥作用,而是靠人们对客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再相机决定所要采取的相应财政措施。相机抉择的稳定器主要包括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调整转移支付条件;调整加速折旧政策规定等。

  2017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市场普遍预计2017年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将开始趋紧。但是,我们通过观察2016年的财政政策,发现该年度财政政策已经非常积极,2017年财政政策的扩张空间没有那么大,也就是说财政政策可能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松。在这种情况下,PPP等稳增长的项目可能需要货币信贷政策的支持,货币信贷政策有可能没有市场当前预期的那么紧。这种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对汇率和市场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2016年实际执行赤字与狭义财政赤字均较2015年明显提高,预计2017年扩张速度放慢,空间缩小。判断财政政策的空间需要看赤字率。我们预计2016年一般预算的赤字率最终可能会超过4%,明显高于2015年3.5%的实际赤字率,财政政策的扩张非常明显。我们预计2017年的预算赤字率可能定在3%,实际的执行结果难以超过4%,因此财政政策的扩张程度不会超过2016年。

  准财政扩张的空间可能下降,需要广义财政或者央行再贷款工具支持基建。2016年准财政的扩张主要是通过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发行专项金融债以及财政贴息实现的。我们预计2016年专项金融债的数量达到1.6 万亿元左右,财政需要每年贴息400—500 亿元,相当于GDP 的0.6—0.7 个百分点。如果今年要支持更大规模的基建和PPP项目,假设全靠专项金融债支持基建,预计2017年发行规模2万亿元,财政贴息的压力会非常大。考虑到去年3季度专项金融债曾经暂停过,因此不排除2017年少发或者不发专项金融债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2017年准财政的扩张力度下降。如果用特别国债的形式部分取代少发的专项金融债,那么广义财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准财政力度的下降。如果不发行特别国债,那么只能通过央行发行PSL或者其他形式的再贷款支持基建投资。

  预计2017年的信贷政策仍将相对宽松。预计2017年社融增长11.5%至19万亿,如果地方政府剩余的6.5万亿左右债务在今年全部置换完成,那么广义社会融资规模大致在25.5万亿规模,占比GDP的比重为 32%,较2016年的31%小幅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预计货币政策转为中性偏紧,但M2的增速也难比2016年底的11.5%收紧。考虑到金融去杠杆、控制房地产泡沫、稳汇率以及物价回升,预计2017年货币政策取向转向中性偏紧。预计2017年政策工具仍以广义再贷款为主,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继续缩短放长,促进金融去杠杆。全年看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可能。由于稳汇率的力度可能增加,外汇占款加速下降下不排除降准的可能性。预计2017年底M2增速难以明显收紧,保持在11.5%或略高。

  如果财政无法进一步放松、货币无法明显收紧,则汇率的压力比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人民币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我们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明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贬值力度将小于今年,预计明年贬值4%,明显小于今年7%的水平。我们在上周周报中提出,在人民币中期仍存在贬值压力的情况下,央行为了稳定汇率,必然要采取以下三个行动:1)要进一步加强外汇管制,资金流出的难度加大,这样大量的流动性被圈在国内,需要控制资产泡沫;2)加大外汇干预的力度;从货币政策应对来讲,如果外汇占款下降太多,不排除央行降准的可能性,但这仅仅是对冲,而不能理解成是货币政策的放松。3)不排除央行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稳定汇率的可能。

  相对于物价和经济增长,2017年的货币条件还是偏紧,总体上不利于资产价格。我们预计2017年GDP名义增长8.5%,较今年的7.5% 明显提高,而M2增速回落至11.5%左右,M2与GDP名义增长差回落至3个百分点,较2015年(7.2个百分点)、2016年(4.2个百分点)进一步回落,货币条件相对于GDP增长进一步偏紧,总体上不利于资产价格。

  2017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和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

  新华社消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作为规格最高的年度经济会议,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来被视作下一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会议中有哪些“关键点”值得关注?又传递出哪些政策信号?来看看权威专家第一时间的解读。

  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财政政策方面,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6年,仅营改增带来的减税就超过5000亿元。年中,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降低宏观税负;11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明年要按照政府过紧日子、更多为企业发展减负的要求,继续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明年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很大,最大的空间在于给企业降成本。但必须转换思维,不能按照原来的思维惯式来从事财政政策。

  特别的,这次货币政策在稳健后加了“中性”一词,货币政策释放了新的信号。在外部信号不定,以及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下,货币政策或更寻求“稳定”讯号。应对美联储加息,以及国内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问题,未来货币政策在宽松和从紧中寻求平衡,灵活调度。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从这个表述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同时会更趋中性,尤其是把防控资产泡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我想明年的货币环境总体而言不会太松。”

  国信证券博士后研究员刘海洁表示,2017年将是更加艰难的一年,整个经济形势已经进入“跋涉阶段”,就像人在遍布泥沼的荒野中行走,每走一步都很艰难,但很长时间也走不远。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选择也将更加谨慎。势必兼顾去杠杆、抑泡沫、稳汇率、防风险的几大任务。

  
看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工具”的人还看了:

1.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及财政政策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3.财政政策三大工具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

269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