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理财 >

优秀4万亿财政政策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刺激内需的十项措施,明确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4万亿财政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4万亿财政政策

  目前,4万亿投资具体是存量还是增量,中央财政承担比例及资金来源等细节还未公布。但这项财政刺激政策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话题。

  这4万亿的投资,如何才能投到点上?应对这场危机政府还需做什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认为,4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要达到目的,须谨慎选择投资项目,辅以“体制政策”,并对失业等问题做好应对准备。

  周其仁说,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理解为就是政府花钱。政府的行政开支在这样的困难时期就不但不应扩大,还应该收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是把资本投向未来能产生效益的方向。

  回顾历史经验,周其仁说,1998年,中国面临通货紧缩时,在朱镕基主导下,国家迅速启动了国债项目,增发了约3000亿元的国债。这些国债,加上商业银行贷款,大概创造了2万亿的投资规模,修建了大量高速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周其仁认为,这些措施为经济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但是,有些项目水平不高,“有些高速公路到今天也没有什么车在跑。”所以,政府投资有必要投“准”项目。

  周其仁还指出,投资项目将来能产生多大的效益,这个效益由谁负责,都是现在必须解决的问题。“政府手里大把花钱的时候,监督怎么样?审计怎么样?”他提醒在投资过程中应该加强监管,扩大国债和政府开支的同时,“中央纪委的编制也要扩大,”周其仁开玩笑说。

  “万一这4万亿元还不足以解决问题,那怎么办?”周其仁认为,需要有所“储备”,也就是,不仅要有财政和货币政策,最重要是有“体制政策”。他说,现在一个项目,从立项,审批,到批准,十分耗时,税收项目也太多、太杂,不简明,而现在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机会。必须降低这些“制度成本”,才能保证内需恢复。他强调,实行财政刺激政策后,必须有体制保证,否则,很容易形成寻租的物质基础,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周其仁说,中国“顺风顺水”了近十年,各界人士应对这场危机的心理准备可能不足,需要在开始的时候把困难想得充分一些。就业问题的困难会很突出。目前,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业受到了重大冲击,可能有许多农民工“失业”。但是,这些农民工“失业”后,很难回到农业中去,因为他们中很多是年轻人,基本上没有种过地,直接就进城务工了。而中国的社保体系还不发善,特别是对于农民工的社保体系还较欠缺,所以,政府需要在财政政策里考虑到这个环节,给予这些农民工必要的帮助。

  这一轮经济调整中的就业问题严峻还反映在,与上一次的国企职工下岗不同,国企效益低下时可能还能继续发工资,而民营企业一旦无力支撑,很可能只能“关门”,因此,对就业造成很大压力。

  为了应对失业造成的社会压力,周其仁认为,重要的是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社保出一部分,企业出一部分,地方政府一部分,中央政府一部分,然后,家庭自己承担一部分。”

  4万亿投资兼顾长期和短期发展

  规模或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提到了基建、民生、环保等诸多领域,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与10年前的扩大内需政策不同的是,此次政府的投资兼顾了近期增长和长期发展。

  从亚洲金融危机后的1998年到2002年间,政府也采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削弱经济下行周期的影响。由于期间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完善,当时的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左小蕾认为此次扩大内需政策,一方面政府在铁路、机场、电站等基础设施上有投入,另一部分资金则投入到节能环保等民生领域,同时扶持中小企业,这对调动民间资本的热情也有很大作用。在国务院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中,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包括“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等。

  与十年前政府采取的扩大内需的政策相比,此次政府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拉动消费增长之间有了明确的分配。“这种做法照顾到了近期刺激经济增长的目标,也照顾到了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左小蕾称。

  4万亿元规模的投资从哪里来?财政支付还是商业银行贷款?左小蕾认为,虽然目前资金来源尚未明确,但在政府4万亿元的预算规模里,应该包括财政支出和由此引导来的商业贷款两种。

  她指出,如果财政支付的话,可能采取发债等形式。但目前来看,不管是4万亿元的总额,还是分阶段的投资额,都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比中国目前每年的GDP水平和财政收入水平,全部靠发债不现实。因此落实到4万亿元的投资中,还包括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

  揭开中国政府4万亿救市的神秘面纱G20峰会前,中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人民币(约合5860亿美元)的拯救经济计划。这是一笔空前的巨款,“4万亿”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中央政府最好年景(2007年)全年财政收入的80%。同时是美国168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的3.5倍。然而即便加上金融纾困计划的7,000亿美元,美国的“救市”资金只占美国GDP的5%,而中国经济不到美国一半,4万亿却占了GDP 的16%。

  也许不少人国人都认为,这4万亿资金已经基本拨付到位,箭在弦上,只等中央政府一声令下便会有条不紊的流向国家各个建设领域。我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着手准备另一篇小文《“晚退”热议 凸显社会“契约理念”缺失》,文中提到“晚退”动议之所以会提出,根本原因在于2.5万亿的社会养老金缺口。这2.5万亿的缺口仍在,那么此次承诺的4万亿巨额资金又从何而来呢?

  政府官员和专家们如是说: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4万亿元投资中,有1万亿元由中央直接投资,同时将带动地方、企业和金融机构贷款等多元投资。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资金来源首先是中央财政支付,一般占比为1/3。二是地方筹资,特别是投资本身有聚集效应,要创造条件吸引社会资金包括外资进入。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投资所所长张汉亚说:“第四季度的1000亿元投资肯定来自于财政,因为现在各个部门都没钱了,这两年财政均大幅超收,应该有这个财力。”

  ……

  专家们的囫囵解说还是没有解决“4万亿从哪里来”的问题,泰然斗胆来分析一下4万亿可能的来源:

  一、中国居民储蓄14万亿人民币?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坚定的储户。他们知道,为了就医和子女上学和住房必须攒下大笔的存款。中国目前仍未能建立大范围的社会保障网络。中国居民储蓄14万亿,平均每人1万元。目前我国的居民存款率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近五成,居民储蓄率过高引起了金融专家的恐慌,过高的存款率加剧了银行的风险。在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因素和经营的理念制约,许多商业银行中大量的储蓄存款都没有用于贷款,反而让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利息包袱”。

  有一个说法“中国居民的大巨量存款,可能是悬在政府头上的堰塞湖”,由于国际市场金融投资亏损以及银行贷款坏账的影响,给存款储备增加了不利因素,但是相信在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不会有其他更多的影响。

  不难想象,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辅助的手段,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让更多的居民存款以贷款的形式输血给企业,增强企业活力,以这种形式实现对4万亿救市计划的支持。更有可能的是,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形式,将居民存款的一部分转换为投资所需资金,也是非常可行的。

  二、增发长期建设国债?

  这并非空穴来风: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本月底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就应对全球金融海啸、扩大内需、保经济增长等方面做出重大决策和部署,并为2009年经济政策定调。值得期待的是,中央将在公共品供给和民生服务业方面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专家透露,很有可能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将增发长期建设国债以大力投资铁路、港口、能源等领域。

  无独有偶,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中国政府应提早宣布开支计划展示支持经济增长的决心,这将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提升财政政策的效果。王庆乐观认为,中国有能力为2009年财政支出计划发行4000亿-6000亿元政府债券,以刺激经济增长。

  究其原因,此次发债主要是为已经开始提速的经济再加把力。 发行国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是扩张性财政,也就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它是政府在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时,为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回升所采取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

  在我写此文的同时,看到一则消息,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此前已由参议院通过的财政部7000亿美元的金融市场拯救计划。美国总统布什随即在一个小时之内签署了该计划,并宣布它立即生效。其实这也是国家债券的一种形式,在救市举措上,美国和我们大同小异。

  值得指出的是:发行国债就是以政府的信用为抵押,向国民借款的一种形式,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很大的问题,钱如何花,投到什么企业,什么项目上很有讲究,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够脑袋发热,重蹈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老路。发行国债,必然要加大货币供应。如果国家投入的资金用在了民生项目和国家的大型项目上,用在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上,能够产生极大的收益,而不是出现大量的投资不能或很难回收;就可能避免出现以往几次扩张性财政之后导致的通货膨胀现象。

  三、中国政府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目前,我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我国的外汇储备绝大部分是以美国国债的形式存在的。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

  但是持有外汇储备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一,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问题,就是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第二,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这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手中持有的美国国债因为美元走低而时刻贬值,对此问题我将在下一文中进行具体论述。

  在这个时候,政府会不会减持部分美元债券,在降低因外币汇率贬值所遭受的损失的同时,将资金投入到国内生产建设中来?虽然减持美元债券并不那么简单,但是也不失为一个可考量的资金来源。

  在和朋友们私聊的过程中其实还有一个观点,我左思右想还是希望续在这里,就是能否通过增加货币投放的形式,创造出4万亿的资金用来实现投资呢?这看似是一个十分大胆的假设,因为稍有经济头脑的人全都知道,增发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然而中国今天的问题有其特殊性,这在于中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缺少资金支持导致生产力闲置,如果有相应的资金注入则可以激活这部分闲置生产力,进而创造相应的价值,实现投资的回收,果真能够如此则可以有效地避免通胀,从时机来看也有机会。当然这全属朋友私聊得戏言,不用当真。

  当然除了上述三个途径外,对于企业,政府还可以通过减税和出口退税来拉动社会投资,对于个人还可以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来实现对消费的刺激,从而拉动消费品生产企业的投资。

  对于政府来说,不管怎样,划拨区区4万亿的资金并不难,关键问题在于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确保投资能够回收的项目上,避免出现呆帐坏帐,并避免因此引发通货膨胀。政府应在世界金融危机大环境下逐步加快职能转换步伐,精兵简政,节约行政费用支出,降低行政成本;为国家挤出更多的财政盈余资金用于救市投资。目前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率达到20%,超过GDP的增长率,但是仍不能满足财政事业费的需要,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另外一方面,政府应尽快摆脱依靠土地出让金来维持贴补地方财政的现象。

  我认为要设法筹措并认真用好花好这4万亿救市资金,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快速回升,同时要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调整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减少政府部门的行政支出和成本;使得我国的经济能够实现长期稳定和良性的发展,使得我国民众的收入和财富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大提高而不是受到损害。

  看了“4万亿财政政策”的人还看了:

1.2017年财政政策有哪些

2.2016中国财政政策

3.财政政策如何刺激经济

4.2017年财政政策内容

5.2016中国应采取什么财政政策

257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