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未来小论文(2)
人工智能的未来小论文
人工智能的未来小论文篇二
中国未来智能电网的设想
【摘要】在网络、信息、自动化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电网的新时代背景下,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文化解析法阐述了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和沿革,同时对我国的智能电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智能电网;坚强智能电网;未来;设想
“就快下班了,你不用心急火燎地往家赶,在办公室电脑上敲击键盘,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发个手机短信,一组指令就会自动传到家中:家里的空调就开始提前制冷,电热水器就能运转准备洗澡的热水,电饭煲开始煮饭……”这并不是科幻小说中的生活场景,而是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馆展示给人们的未来智能电网应用于家庭的神奇片段,是智能电网将来带给我们的全新生活方式之一。它展示了智能电网的用户可以让家用电器按程序定时工作,也可通过互联网、手机等通讯工具远程实时控制电能的运行和分配。有了智能电网,用户不但可以遥控家用电器,而且供电任务可分散到每个家庭,一个家庭在家中利用太阳能自发电,形成一个“小发电站”,让这些“绿电”输入电网。将来的用电电价预计是每3~5小时划分为一个时段,根据各时段的电网繁忙程度定价。通过智能电网,用户可智能地管理家庭的用电,如用户能让自家的电力系统在电费低廉时段储电(如电动汽车电瓶等),在电费高时把多余的电力输送到公共电网,从而获取电力公司支付的电费报酬。
智能电网是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自动化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电网的产物,其概念至今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不过已经形成了较为集中的概念轮廓,即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建立在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等主要特征。
最早的“智能电网”名词出自美国IBM公司2006年为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提出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而“智能电网”概念首先由奥巴马政府的能源班子提出,后在世界各国得到相应。2009年4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访美,与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相晤,并在华盛顿发表演讲称:“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至此国家电网选择了“坚强智能电网”这一概念,开始加入全球电力改革战。2009年5月22日,中国国家电网首次公布了智能电网计划,表明中国的电力改革已经步上正轨。
中国未来的智能电网与目前电网功能比较,概括起来有七个方面的进步:一是激励(包括电力用户)。目前缺少实时定价,选择很少,将来将有充分的电价信息,实时定价,有许多方案和电价可供选择。二是提供分布式发电和储能。在目前集中发电占优势的情况下,将来会有大量“即插即用”的分布式电源补充集中发电。三是市场化成为可能。目前是有限的趸售市场,没有很好的集成,将来是成熟、健壮、很好集成的趸售市场。四是更加满足电能质量需要。随着产业升级,大家对电能质量更关注,将有各种各样的质量/价格方案可供选择。五是优化。目前我们做研究很少涉及资产管理,将来电网的智能化同资产管理软件深度集成。六是自愈。现在扰动发生后的继电保护,主要是通过跳闸等方式保护资产,将来则是防止断电,减少影响。七是抵御攻击。现在对恐怖袭击和自然灾害的抵抗力较脆弱,将来可具有快速恢复能力。
中国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在三个阶段里总投资预计将超过4万亿。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智能电网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架构和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对电力客户、电力资产、电力运营的持续监视,利用“随需应变”的信息提高电网公司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电网可靠性和服务水平。由于智能电网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因此还会带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届时,国家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将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装机比例达到35%。
人工智能的未来小论文相关文章:
3.人工智能论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