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高分经验:优等生的学习秘诀
优等生之所以在学习中能学得好,都是在学习上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的,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019高考高分经验:优等生的学习秘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优等生的秘诀之:每20分钟更换一次科目
头脑也需要摄取身体所需那样的营养。
大脑和肌肉一样,每次使用都有极限。
阅览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有的仰起苍白的脸,伸着懒腰打哈欠;有的趴在桌子上打盹儿。同学们为了准备明天的模拟考试,针对自己最薄弱的课程,抓紧时间进行复习。英培
对数学缺乏信心,这会儿正拿出数学参考书仔细翻看着。都过了几个小时了,还是解不开微积分试题。他担心明天会有很多微积分的试题,所以再苦再难也不敢放下数学。这会儿放不下数学,那么别的课又怎么办呢?抓这个也不是,抓那个也不是,放不下也抓不住,只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急得他像热锅上的蚂蚁,抓耳挠腮团团转。
数学学不好,心里焦躁不安,这样数学就成了他头疼的对象。当然,他对数学一点也爱不起来。阅览室里的同学都是他们年级的学生,都准备明天的模拟考试。他们的表情也和英培一样,脸色苍白,眼睛里布满血丝,一幅看书看得疲倦了的模样。
我国的高中生,就这样整天呆在阅览室里,孜孜不倦地埋头准备高考。可一旦考上大学,他们就高喊:“苦尽甘来”,尽情地玩耍。多数大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才为今后的社会就业重新去找图书馆。但是,美国的大学随时考试,随时淘汰,所以美国的大学生一点也不敢懈怠。只要一有空,就钻进图书馆埋头学习。他们那疲倦的表情正好与我国高中毕业生的表情一样。
营销学、会计学、管理系统学是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女生们感到最难学、最头疼的课程。数学专业还好,它靠公式、定义、定理,所以似乎简单一些,但上述课程都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和对工厂结构的理解,所以学习起来比数学更难,更加望而生畏。
纽约大学商学院是很难考上的,即使考上了,也很难跟得上它的进度。就在这个学院里有很多韩国人和犹太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学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级差不太大。所以原先学医学的,可以转学政治学或建筑学。纽约大学商学院、艺术学院都是世界一流的优秀学院,学科与学科之间级差很大,不容易转学别的课程。对级差十分敏感的韩国和犹太人父母,都希望子女到纽约大学学习,只要子女条件具备,都希望子女考入该大学的商学院。
我和犹太人女生捷西卡是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同学。捷西卡就坐在我的旁边。平时她经常向我提出问题,求我为她解释;考试的时候,还坐在我的旁边,经常偷看我的答卷。在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她带着严肃的表情找我,正式求我给她辅导会计学等头疼的课程。因为我已经做完了考试准备,所以也就欣然地答应了。
从考试的前几天开始,在商学院的地下阅览室里,就坐满了准备考试的学生。满屋子都是翻动书页的沙拉沙拉声和笔尖滑动的吱吱拉拉的声音。不时还能听到核对答案的声音或辩论的声音。我辅导捷西卡的第一步,就是让她浏览一遍前几次的考试题和作业的内容,错了的就让她重新做,不会的就为她做讲解。第一天的辅导就这样打发了七个小时。
望望周围,已经过了十点多钟了。来学习的同学比午前多多了,但是真正聚精会神的没有几个。也许是因为搞得太疲劳了,有的学生还伸懒腰打哈欠,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眯起了眼睛。
大家都不敢离开阅览室,晚餐也用订购的炸鸡腿来对付。满屋子飘逸着炸鸡腿的油香和苦涩的汗味。他们用双手擦拭着一脸的疲倦。有人风趣地说:在韩国,一旦升入大学苦脸就变成了笑脸;在美国,一旦升入大学笑脸就变成了苦脸。我觉得这句话道出了两国教育的实际情况。
我哥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上学。他也说,在密歇根大学上学,熬夜是家常便饭。学习本来就这么难、这么苦吗?不管是在韩国还是在美国,同样的高中生,同样的阅览室,同样的教材,同样努力学习,但是他们的学习成绩为什么会有优劣之分呢?整天死抱着一门课走到黑,那就只能碰得头破血流,连一门课也不会学好。间隔着一定的时间,换着科目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那么每一门课都会学得很好。
不要死抱一门课不放
“不吃苦,事难成”这是20年前美国教育的基本思想。在街头巷尾,在城镇山乡,在廉价的室内体育馆,到处都可以看到为社会底层的人而写的标语:No Pain No Gain。我国也有“忍耐是苦的,结果是甜的”这样的警句。
美国和德国的医学界批判了过去20多年来一直支配教育理念的这种想法。所谓“痛苦”就是神经系统通知你身体不适的信号。对痛苦忍耐多了,只会迟钝神经,不会治疗痛苦。我们的身体最明白这一点了。
据说,大脑也一样。大脑和身体都要摄取营养。大脑如同肌肉,都有使用一次的极限。
有人做了一次实验。一个人阅读100页的书,头十页的内容几乎所有的人都记得很清楚,最后的10页谁也记不清是什么内容。在多数情况下,即使有人记住了,那也是扭曲的记忆,
要想学习音乐,首先要在“听”字上下功夫。一边要仔细听取每一个细节,一边要注意分析每一个音符、音调、音色、节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这就需要精力的高度集中。怎样才能做到精力的高度集中呢?五分钟集中,五分钟完全休息,才能达到极大限度地提高集中精力的效果。要做到一般的集中,则需要每50分钟休息一次,一次休息10分钟。或者这10分钟做一些毫不相干的别的事情,让紧张的神经松弛一下。若不然,大脑就会因过度的疲劳而停止转动,什么信息也理解不了,什么信息也记不住,什么信息也处理不了,最终身体会因为疲劳而感到痛苦,于是发出休息的信号。连续学习三、四个小时的学生伸懒腰打哈欠的原因就在这里。
身体要休息,大脑也要休息。要想使大脑长期有效地运转,必须让它有规律地休息。有的人擅长于跑马拉松,有的人则擅长于跑1000米。学习也一样,有的学生只能坚持5分钟,有的学生则能坚持较长的时间。但是再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也不能天天跑马拉松。跑一千米也一样,如果连续跑,第二次、第三次的速度肯定会逐渐减慢。
学习也一样,盲目地持续很长的时间,只能使学习变得痛苦而不会有任何效果。不必要因为只能坚持短时间而感到灰心。坚持短时间记忆的人,多数都是能够高度集中具有严密逻辑的人。这些人一旦巧妙地利用高度集中的时间,就会取得出人预料的巨大效果。
只要掌握学得有趣的学习方法,集中精力的时间就会变得越来越长,这样,你的学习就能张弛有度游刃有余。把字句章节变为有机联系的模块,成片成块地理解,不慌不忙地循序渐进。只要每天坚持5分钟,日积月累会收到相当可观的效果。
“精神别溜号!”这句话,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多数学生在学习之前首先定时间,然后在这个时间内学习一门课程。新的医学理论证明,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非效率性的、只能是累人的方法。
我从高二开始改变了学习方法。一门课只学20分钟,然后转到与这门课截然不同的课学习,而后又回到原来的课学习。例如,先用左脑学20分钟数学,紧接着用右脑学习20分钟语文,让左右脑均衡地运转,以提高学习效率。我发现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曾观察过美国纽约大学的学生。他们啃着教科书和模拟试题,一直熬到凌晨2点。他们似乎很用功,但是我发现他们的精神并没有集中到学习上。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学生感到疲倦,是因为只学习会计学、市场统计学、营销实例等,只使用一种数学功能的头脑,不让他休息的缘故。
掌握了学习技术以后,弹钢琴就成了我的业余爱好。我经常把几本小说或诗集放在身旁。学习数学性课程的时候,每隔20分钟就轮换着看这些书或弹钢琴,让左右大脑均衡运动,充分发挥其功能。
我还买了的录音磁带,与别的课交替学习。过去,我觉得英语很难,苦苦地学了几年,效果还是不怎么理想。自从掌握了学习技术以后,法语和德语只学了6个月,但是上街还能和法国人、德国人流利地对话。
我并没有死抱着法语和德语学习。有一位同学学习俄语,觉得俄语很难。自从运用了我的学习技术以后,他的俄语水平有了令人刮目相看的长进。只要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就可以充分发挥大脑的作用,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使成绩得到迅速提高。
优等生的秘诀之:满足所有的好奇心
学习的答案就在我们身边的生活里,
考试的答案就在我们的人生里。
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称得上是举世无双的经济学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的股市往往因为他的一句话而上下波动。所以,股民的眼睛一直盯着他的金口。从克林顿
政府一直到布什政府,他作为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一手掌管了美国的利率、国际金融流通、货币发行等重要工作。格林斯潘的名字在全球金融界和企业界无人不晓。
格林斯潘是纽约大学的毕业生,是纽约大学的骄傲。所以,每次招生的时候,学校总是把他的名字推到前面,吸引优秀学生入学。我是纽约大学的学生,为有这么杰出的校友而感到非常自豪。当年教过格林斯潘的爱涅斯特·克鲁诺教授至今还在讲台上教我们。他回忆说:“当时他还不能算是好学生。有点傲慢,不怎么用功。”
艾伦·格林斯潘上大学的时候,没有搞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克鲁诺教授说:“那时的格林斯潘并不怎么聪明,知识也不多,还缺乏人情味,往往当着大家的面斥责自己的同学,使他们下不来台。”克鲁诺教授说到这儿,又补充道;“当然啦,学生时期嘛,谁都可能傲慢。他现在可不一定那样。上了岁数了嘛,见多识广会有长足的进步。”
学着营销学,又不会数学,加上缺少人情味儿,也不会交朋友。就这么一个人,怎么当上美联储主席的呢?学校成绩当然决定不了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功,但是,美联储主席可是世界性的经济专家呀!
更有趣的是,朱利叶音乐学院也说他是他们学校的毕业生。艾伦·格林斯潘怎么能同时上两所大学呢?也许和我一样,他上的是朱利叶音乐学院的晚间班。不管是白天班还是晚间班,朱利叶音乐学院是一所世界一流的音乐大学。这所大学治学严谨,在整个学界都出了名的。纽约大学的课程要求也非常苛刻。能够同时上这样的两所大学,看来当时他的确是个很有实力的学生。
我也是同时上这两所大学的学生。白天上纽约大学商学院学习,晚上到朱利叶音乐学院授课,所以我能够体会到他当时的紧张生活。艾伦·格林斯潘在大学时期就读于克鲁诺教授的门下,虽然营销学没有学好,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他分明是掌握了学习技术的人。
有一句成语叫“多才多艺”,美国也有一种说法,“文艺复兴的人”。文艺复兴专家德国的布鲁哈特博士在《文艺复兴和完美的人》一书里,对“文艺复兴的人”有这样一段描述:
文艺复兴时代创造了完美的人。这种完美的人在社会公众场合发言的时候,会用优雅的语言。他们会作诗,会弹琴,会画画,但是决不在这些事情上花很多时间。文艺复兴的人能够写一些秀美的文字,能用许多国家的语言写信。他们会骑马奔跑,也会使用刀枪,知道怎样保卫自己的城市和妇女。他们会扬帆打鱼,也会开军舰赴战。他们会做生意,但绝不谈钱。他们常常穿着干净的衣服,但是决不过分打扮。
我想,艾伦·格林斯潘也是“文艺复兴的人”。
按我国的考试制度,每门课都优秀才能上大学。这种制度正在受到批评。无条件地要求每门课都要优秀的教育制度,只重视升学考试,无视学生的特长,事实上的确存在问题。“多才多艺”的人,对各门功课都会学得既有趣又容易。所以还不能全盘否定“每门课都要优秀”。对于懂得哲学的青少年来说,高中的逻辑或高考的数学题都是很简单的。懂点哲学,会成为学习艺术、社会、经济、历史等课程的良好基础。
一门课学得很好的人,在学习其他技术或知识的时候,也具有很快就能学好的能力。学习不能偏科,不能光拣容易的、自己感兴趣的学,什么课都要学,还要把各门课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斯坦威”是世界上最高品牌的钢琴。创造这一品牌的斯坦威先生曾做过音乐与学校成绩的调查。据他的调查:在IQ检查中,学过乐器的孩子表现出了很高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在我国,一般的家庭都为孩子购买乐器让他们练习。只要孩子们不觉得厌倦,这对学习是很有好处的。据斯坦威的调查,学过音乐的学生和没有学过音乐的学生相比,一般来说,前者的学习成绩比后者好得多。学音乐,一天至少耗掉两、三个小时,怎么能说它有利于学习呢?
在中世纪,音乐属于数学。学习作曲的人还把音乐当作数学来学习。首先培养这么一种能力:一边看着乐谱的音符按键,一边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发出来的声音。用数码分析声音,有利于代数的学习;用图画分析声音,有利于几何的学习。音符是让你用指头表达一种感觉或想法的指令。理解语言符号的能力,就是学习英语、法语等语言的基础。学习钢琴,可以养成每天坚持学习的良好习惯;可以养成连续坐几个小时的耐性;可以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的责任感。
当然也有收不到上述效果的。这里有两种人。一种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学习钢琴的;另一种是随大流学习钢琴的。
为什么弹钢琴的键子就会发出声音呢?为什么脚踩右踏板声音就会变大呢?只要你能提出这些问题,弄清楚钢琴的一些零件及性能,也有利于学习应用数学、物理等课程。课程与课程之间必然有有机的联系。爱看汽车杂志、爱看小说、爱玩电脑等等,尽管这些似乎与学校的学习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但是只要多读、用心读,总会有一天对提高学习成绩有作用。既然你是学生,学生该学的都要学习。我妈妈甚至还说:“男孩儿应该多学点儿,哪怕偷东西的本领也要学,当然这种本领是不能用的……”
越是发达国家越重视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除了所学课程以外,顺便学习所能接触的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多方面的实践经验,终归对学校学习有好处。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亚里士多德说:“为什么?”这一质问最能表现人的好奇心。一边观察世界,一边提出“为什么”,这就是科学。一边观察科学现象,一边提出问题,这就叫“显像学”。针对“显像学”提出“为什么”?就是“纯哲学”。针对“纯哲学”提出“为什么”?这就是“认识论”。
我们所谓的学习,就是对所有的现象一个个地提出“为什么?”,然后寻找一个个答案的活动。既然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学习答案都应该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现象里。同时所有考试的正确答案,其本质也都体现在我们的人生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