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教育>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指导

时间: 睿柠1003 分享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促进孩子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快来看看吧。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1、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促进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孩子园实施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目前,在我们家长中,有些错误理念:

  (1)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他们往往非常注重对自己孩子知识学科方面的教育,而对于生活自理能力等一些非智力方面是可有可无。

  (2)重视孩子园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只靠孩子园怎么能使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3)家长教育方法理念不当。如许多家长在孩子犯下错误行为时,都是采取批评、惩罚等负面教育的形式,这样就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不利于孩子发展。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们必须端正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进步。

  2、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就必须重视在生活中的培养。在平时家中,家长对于一些孩子自己的事情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做,如:洗手帕、穿衣服、系鞋带等;家长还可以让你们的孩子试着帮你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扫地、擦桌子等;而对于一些孩子不会做的事,家长可以耐心地辅导一下,这样持之以恒,你们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然会得到发展。

  (1)了解孩子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及正确的操作方法我国著名孩子教育专家陈鹤琴认为,孩子从3岁左右开始,“已经开始借自己的力量来做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如孩子常常执拗地说:“我自己吃!”“我自己干!”感觉自己有“本事”,而不要别人的帮助和干预,这都表明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有按自己意愿行事的要求。如果家长错过了这个发展时期,没有让孩子适时锻炼,孩子的依赖性就会发展起来,并影响孩子身体、智力、情绪、性格、意志等方面的发展。三到四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以下能力:刷牙、洗手、洗脸;穿脱衣服鞋袜;进餐饮水;整理床铺;收拾玩具图书;收拾餐具;拣垃圾、倒垃圾等。这些内容简单易行,符合三到四岁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本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合理可行的培养目标。目标太低了,孩子太容易完成,就达不到锻炼孩子的目的;目标太高,孩子做起来困难太大,又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

  (2)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激发孩子的兴趣生活自理能力在训练之初可能比较枯燥,那么,如何让孩子饶有兴趣地练习,并能持之以恒,就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有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良好氛围。陈鹤琴指出:“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心理始能行之得当。”他认为,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良好家庭气氛,“不仅能向孩子进行积极的情绪教育,也是孩子形成对人对事正确态度的重要因素和良好起点”。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生活自理氛围,完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进而形成观念。有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特别用心,他们给孩子配备了专用家具,为孩子培养自理能力提供了条件。他们还在孩子的房间里,张贴娃娃穿衣服的图片,整理玩具的图片;在洗手间张贴卡通动物洗刷的图片;家里经常播放教育孩子独立自主的歌曲,通过这些形式,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并时常醒孩子:好孩子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还包括家庭成员之间教育的一致性,不能这个要求严,那个要求松;这个要让孩子做,那个又要替孩子做,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影响孩子正常发展。

  (3)家长发挥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不教而教”,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孩子。尤其是孩子期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化的特点,善于模仿。模仿是他们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家长的行为举止会自然而然地在孩子身上再现出来。如果家长有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那么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必然受到有益的影响;相反,如果家长不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你的孩子又如何能培养起良好的习惯呢?一位愁容满面的母亲到儿童家教中心咨询:“我的孩子五岁多了,自己的东西从来不会整理。玩完了的玩具从来不收,彩笔画书到处都是,房间里整天乱七八糟,该如何教育?”专家问这位母亲:“你们家大人的东西都能及进收拾整理吗?”“我们很忙的,没时间收拾。”这就是了,家长没有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你还指望你的孩子从你那里学到什么呢?

  (4)肯定成绩,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得到鼓励和认可。特别对于孩子,及时地肯定更能增强其自信心。家长应该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孩子做各种事情。当孩子有了点滴的进步时,家长都要及时予以认可或鼓励,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给孩子信心。对孩子做事的“失败”不要责怪,而是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掌握正确的做事方法,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孩子的韧性。一位有经验的家长说:他在家里客厅的醒目位置设了一块专栏,专栏里有孩子的名字,也有爸爸、妈妈的名字,谁在某方面表现好,就在专栏里挂一颗星星,当星星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就给以适当奖励。至于各人的表现情况,则由大家共同评定。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竞争意识,又让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便于相互沟通,便于培养孩子。每当家里来客人时,家长都会向客人介绍这块专栏,介绍孩子的成绩,培养孩子的荣誉感,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孩子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

  3、家长要积极配合孩子园,与孩子园教育同步。家长在家中对孩子实施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时时与孩子园老师保持沟通,这样可以了解孩子园的教育进度及孩子在孩子园的一些表现等,从而积极配合孩子园,达到家园同步教育。家长与孩子园沟通的方法很多,如:家园联系窗、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除了这些形式,家长还可以利用接送孩子的一段时间,与老师简单沟通一下孩子最近的发展表现,这样就会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4、注意点:

  (1)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

  (2)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如果孩子碰到问题或发生错误行为,作为老师和家长一定要采用正面教育如:鼓励、激励、表扬等形式,否则就会伤害孩子自尊心,从而使教育适得其反。

  (3)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今天做了明天就放松一下,这样就不利于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至于影响孩子整体自理能力的发展。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循环往复的操作中,孩子的手指灵活性,动作协调性,手眼协调一致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锻炼,其他各方面知识也能融会贯通,从而促进孩子智力发展。更主要的是,孩子在这种有益的锻炼中还培养了独立性,这将会促使孩子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可见养成良好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再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孩子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原因

  1、过度爱护,许多应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长习惯包办代替,亲历亲为。孩子是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心肝宝贝”,在家许多大人围着他转,哄他们开心,认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因此许多小朋友吃饭要喂,有些爷爷奶奶为了哄好孩子一餐饭,要跟着走好多路,或边喂饭边让孩子看电视;帮他们解小便,穿脱衣服,大人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2、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我来洗,我来拿,我自己……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现在孩子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而且越小越难教,孩子大了,学得也快。因此这样教养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包办,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在各方面的发展,与其它小朋友都有明显的差距。

  3、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由于小朋友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家长嫌脏,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地板,家长后悔没帮他洗;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还要重穿,耽误了上班时间……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减少避免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1、孩子从家庭进入孩子园,置身到一个新的天地,扩大了生活圈,新的环境,好玩的玩具,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在孩子园学习、生活。但不会洗手,不会吃饭,不会穿衣等生活自理上的问题,使他们不能很快地适应孩子园的生活。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促进了孩子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将促进孩子的大小肌肉群的发展,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如吃饭,孩子不仅学会手喂饭的动作技能,还发展了孩子的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性。所以孩子每学一项动作、能力,他的大小肌肉群、动作协调性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3、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成独立自信,不依赖成人的性格。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要学会独立用勺吃饭,拿杯子喝水,会洗手,会穿脱简单的衣裤等,然而刚开始时孩子不会穿衣服,袖子伸不进,钮扣扣不好,在家里都由成人帮助。上孩子园该自己学着穿了,钮扣洞对不齐,硬是对上一遍,二遍,直到对齐,裤子拉不上,硬是哎哟,哎哟用力拉,直到穿上为止。在孩子学习自理能力技能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这种坚强、独立、自信,正是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的良好个性品质。


猜你感兴趣:

1.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2.中班健康学习总结

3.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计划

4.怎样教育孩子孝敬父母

385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