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评论:有感于“向流氓进贡”
据报载,去年底,武汉市青山区一所中学的上百名初中生以“集资捐款”的方式来“破财免灾”,前后7次向校外一名自称流氓的同龄人“进贡”达1000余元。
为什么面对区区一名小流氓的敲诈,这么多的中学生竟个个表现得如此驯服?这一现象发人深省:它警示着我们,这一代中小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已到了非提高不可的程度了。
可以设想一下,在这上百名初中生中,只要有那么几位,甚至是一位学生有勇气、有实力与流氓作一番小小的较量,就完全可能避免“进贡”的悲剧了。然而,可悲的是,我们今天的教育恰恰钟爱的是俯首贴耳的羔羊式学生。当我们在教育学生“不准”做什么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教会学生“可以”怎么做;当我们的“养成教育”教育得令学生遇到邪恶都无力甚至无意制止的时候,我们是应该为这群“羔羊”感到欣慰还是悲哀?
也许,面对流氓敲诈的事实,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除恶,如何将流氓绳之以法,却很少想到如何去培养抑恶的力量,去对付流氓的挑衅。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个把流氓在,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这并非是坏事。
“学会生存”,这是当代教育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命题。依笔者之见,“遇恶不弱”,“不畏强暴”应该是“学会生存”的基点。如果连这点“血性”都退化了的话,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小而言之,假如遇到流氓。大而言之,假如战争来临……
(本文发表于2000年4月1日《浙江教育报》)
薇言微语
诚然,上述案例的发生有复杂的原因,但仍应反思:学校教育带给了孩子什么?
长期以来,学校过分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过分强调考试分数的重要性,而弱化了其他方面的培养。纯洁的心灵,自觉的正义感,这样的“赤子之心”本是人人应当具备的素质!教育应始终以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来追求,如此,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本文作者:朱建人(微信公众号:原创生活作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