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教育>

清华学霸因专业退学重考

时间: 弘达781 分享

  湖北俩“学霸”邹英杰和王琛琪,因入学后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兴趣所在,分别从清华学和北京大学退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清华学霸因专业退学重考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清华学霸因专业退学重考

  有人感慨,为了理想的专业果断放弃不喜欢的方向,哪怕是承担重考失败的风险,当点赞。可也有人评价,“学霸”退学重考事件已非第一次发生,事件背后折射的是现行高考录取体系下,考生“志愿满意率”不高、考生填报志愿时盲目、不够审慎的现状。复读重考,其实是对考生宝贵时光及高校教学资源的浪费。

  如何提高考生填报志愿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一方面,需要在报考志愿之前,鼓励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学科潜质所在。另一方面,要在录取环节以及之后的课程设置、转专业限制等人才培养环节做出更多努力。

  考生:对专业和自己兴趣所在不够了解

  高校:减少专业数量,实施大类招生

  邹英杰被清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录取时,选择了精密仪器的相关专业。开始接触专业课后,他发现所学与自己的兴趣相差很远。2015年3月,实在坚持不住的他向学校提出了退学申请。

  “一部分考生填报专业时很盲目,被所谓热门专业、就业率高的专业所吸引和裹挟,还有一部分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待分而沽’,不是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而是考虑‘这样的分数上哪个专业才值’,这都是不科学、不理性的。”采访中,不少高校招生负责人这样反映。高考信息每年都在变化,考生要把自身兴趣和高考政策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合理的报考志愿。

  类似的困惑其实困扰着许多考生:高考之前,一直为了高考而努力,对于自己的兴趣特长只有一个朦胧的认知,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学什么,能做什么。

  考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一片迷茫,这时借助专业的测试工具会比较好。

  将考生专业性格划分为16个类型,每个类型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沉着独立型的考生有着思维清晰、性格孤僻,不善与人相处的特点。但做事严谨自律,不易受他人或外界的影响。比较适合天文学、地理信息系统、编辑出版学等专业。

  2012年,对未来非常困惑的考生王同学在高考志愿进行了性格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他属于激情奋发型性格。他们乐观、热情、比较有感染力。语言表达能力强,语言丰富,组织能力强。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有表演欲。但缺乏恒心,对目标常常是三分钟热度。王同学在校期间担任班长,乐于助人,他发现这些描述就是他日常生活的写照。

  根据王同学的性格分析,再综合他专业兴趣测试结果,新浪高考志愿推荐并详细介绍了适合该同学的20个专业。在仔细阅读这些专业介绍,主修课程以及开设院校之后,王同学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传播学。王同学最终被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录取。现在毕业之后如愿的进入媒体行业,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也深得领导亲睐。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对考生将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引导考生理性填报专业,不仅需要考生尽早明确自身兴趣所长和学科潜质,也需要高校在招生和选拔机制上做出更大胆的创新。为此,在近些年来探索的基础上,不少高校今年全校推广大类招生和培养。

  以清华大学为例,2016年,机械工程学院下属的4个专业:机械工程(含机械工程实验班)、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及能源与动力工程,合并为机械大类,统一进行招生工作。学生入学后第一年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大二才分流到各个专业。

  “机械学科是清华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招生大户’,每年招收学生400多人,施行大类招生,对清华现行的教学培养方案、学生工作管理等工作都是巨大的挑战,也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大类招生工作起到了引领作用。”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介绍。

  之所以“实施大类招生和培养,就是打通相关学科内各专业低年级课程设置、加强专业认知教育,让学生对专业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便于学生在大类分流和跨大类转专业时理性选择专业。

  高校:培养学生对未知的兴趣

  一流大学首先需要培养一流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与招生密不可分。因此,从招生环节开始,高校就要认真思考该如何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一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职业是这个任务的重中之重。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大都是那些对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充满热情的人。所以,学校需要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思考空间:什么才是你最感兴趣的?什么才是你最擅长的?什么才是未来对于你最有前途的?”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鄂维南说,“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业是否成功,不仅在于他懂得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怎样面对他所不懂的。而后者不仅在于学会一门课、读懂一本书的能力,更在于是否善于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寻找出所需要的东西。要培养这种能力,最根本的是让学生从被动地服从详尽的教学计划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去主动地寻求他们所感兴趣的知识。”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北京大学进行了元培学院人才培养的探索,强调通识教育,打破专业藩篱。清华大学今年也开创了新雅书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通专融合、学科交叉为导向,探索“文理、古今、中外会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满足单一学科培养并具有较大综合发展潜力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文理通识教育和富有弹性的、跨学科的专业教育。

  当然,这样的培养目标需要高校在招生与人才培养两个环节上贯通发力,缺一不可。“以往,院系都是被动接收学生,导致选才与育人两个环节存在不同程度脱节,考生的性格爱好、背景知识等个性化特征是否适合该专业无从得知,在未来的招生中需要逐步让院系成为招生的‘甲方’”,刘震认为,“这就要求高校从学科和专业层面上积极探讨招生选才与教育培养的衔接问题,在招生环节中引入院系意见,共同厘清选才标准和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1.最励志高考口号

2.高考励志句子大全

3.高考的名言古诗句

4.有关高考励志的图片大全

5.励志高考带字图片

27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