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勃列日涅夫个人资料
作为苏联历史上第四位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执掌苏联党和国家领导权长达18年。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勃列日涅夫人物简介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82年11月10日-1906年12月19日),赫鲁晓夫之后的苏联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曾任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元帅、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等职务。他在位期间对苏联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有所改革,使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占得有利地位,进一步加剧了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争霸。在他的统治下,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逐渐演变成霸权主义,并将“苏联模式”推荐给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1982年,勃列日涅夫病逝,享年76岁。
勃列日涅夫个人经历
早年经历
1906年12月19日,勃列日涅夫出生于今乌克兰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一个冶金工人家庭。
1915年,考上本镇男子古典中学预备班。
1921年夏,中学毕业。
1921~1923 年,随父亲在卡门斯科耶冶金厂做工。
1923年,考取库尔斯克土地规划、土壤改良中等技术学校。同年加入共青团。
1927年,4年学业期满毕业。
地方任职
1927~1930年,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比塞特任县执行委员会农业部部长、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任乌拉尔州农业部副部长。
1930年在莫斯科农业大学学习。
1931年10月,加入苏联共产党。在卡门斯科耶冶金学院夜校学习,并同时在冶金厂做工,任冶金学院党组织组织委员。同年应征入伍。
1935年,毕业于冶金学院,获工学士学位以及冶金工程师职称;5月,任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市苏维埃副主席。
1938年5月,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部长。
1939年,年仅33岁的勃氏就担任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党委书记。
1940年,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负责国防事务的州委书记,团政委。
1941年7月,入伍;同月,任南方方面军政治部第一副主任,旅政委。
1942年4月,在第18集团军任政治部主任;10 月,获上校军衔。
1944年,获少将军衔。
1945年4 月,任乌克兰第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1946年,任扎波罗热州委第一书记。
1947年11月,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
1950年3月,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7月任摩尔达维亚党中央第一书记。
1953年3月,任海军部政治部主任,领中将军衔。
1952年起,担任苏共中央书记,并深得斯大林赏识。
1954年2月,任哈萨克党中央第二书记。
1955年8月,任哈萨克党中央第一书记。
升迁中央
1956年2月,苏共举行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被选举为主席团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957年6月,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
1958年,任苏联共产党俄罗斯联邦局副主席。
1960年5 月,被任命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1961年12月,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问鼎苏共
1963年6月,在苏共中央举行的全会上,被选为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0月,苏共中央全会,被选举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1月,在克里姆林宫庆祝10月革命47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12月,在第六届最高苏维埃举行的第五次会议上,接任苏联宪法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后,苏斯洛夫和谢列平为争夺大位陷入僵持,为避免两败俱伤,于10月14日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推举勃列日涅夫为苏联最高领导人。11月和12月又担任了赫鲁晓夫的另外两个职务。
1965年10月,第六届最高苏维埃举行第六次会议,被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11月,访问民主德国。
1966年3月,苏共举行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在这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苏共中央。
1968年4月,苏共中央举行全会,会上作了《关于国际形势的迫切问题和苏共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而斗争》的报告;8月,与捷、波、民德、保、匈领导人在布拉迪斯拉发会晤之后,苏共中央全会于19 日决定对捷进行军事干涉。
1970年5月,言论集《遵循列宁主义的方针》一书出版;同月,在第八届最高苏维埃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了包括他在内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1971年3月,苏共举行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会上作了总结报告;4月,苏共举行第一次中央全会,选举他为。
1972年4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苏,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签署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的两项协议等文件;10月,言论集《遵循列宁主义的方针》第三卷出版;11月,又一言论集题为《苏共为一切革命力量和爱好和平力量的团结而斗争》出版。
1973年5月,获得“加强国际和平列宁奖金”;9月,1964-1972 年的言论集《关于苏共和苏维埃国家的对外政策》出版。
1974年11 月,与美国总统福特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谈,并第一次“中风”;同月,率团访问蒙古,参加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及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再次“中风”。
1976年2月,在苏共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上作总结报告,代表大会结束时,被选为苏共中央;5月,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苏联元帅军衔;12月,在70寿辰时,苏共中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部长会议联合给勃列日涅夫写贺信。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他第五枚列宁勋章、第二枚苏联英雄金星奖章和荣誉武器。
1977年6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会议,解除波德戈尔内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职务,选举勃列日涅夫担任这一职务。
1978年3月,被授予胜利勋章;8月,致函美国总统卡特、联邦德国施密特及其他西方国家领导人,表示愿同西方就削减欧洲中程导弹问题进行谈判。
1981年2月,再度当选为苏共中央。
1982年11月10日,在多年痼疾之后死于心脏病,享年76岁。
勃列日涅夫改革
经济
1967年11月,他首次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的概念,宣称,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即“各尽所能,按劳付酬的原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1977年,他进一步阐述说,“成熟的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是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道路上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这个社会的宗旨是“依靠强大的先进工业,依靠大规模的高度机械化农业,把越来越充分地满足公民的多方面需要作为社会发展的直接的主要目标。”
此外,勃列日涅夫认为“发展重工业,过去和现在都是苏联经济政策的不变原则”,是完成一切国民经济任务的前提。为此,他把85%以上的工业投资用于发展重工业。
政治
1965年6月,勃列日涅夫取消了经济行政区各级国民经济委员会和部门性国家委员会,成立了全苏和加盟共和国各部。1966年苏共23大,将中央主席团改名为中央政治局,设中央来代替中央第一书记,恢复了苏共19大以前中央领导机构及中央最高领导职务的称谓。干部轮换制被取消,使得领导体制僵化和干部队伍老化。这个时期苏联各级领导班子变动极小,特别是最高领导层,处于一种超稳定状态。这段时期,还增加了许多新的管理机构,机构扩充明显,办公人员增多。
70年代中期以后,勃列日涅夫放弃了集体领导原则,加强个人权力。1977年,勃列日涅夫取代波德戈尔内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还兼任国防会议主席),独揽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力。此外,勃列日涅夫还开动宣传机器,大肆宣扬自己的功绩。
另外,在其任内,对斯大林的评价也逐渐肯定了一些,允许在宣传和文艺作品中正面提到斯大林,并在斯大林的墓前设置了半身胸像。他本人曾称颂“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领导了反击敌人的一切行动”,“在动员苏联所有力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军事
苏联军事实力的迅速膨胀,逐步改变了美苏军事 力量的对比。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苏联海军在由近海防御舰队扩建为一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武装力量;战略核武器方面,拥有洲际弹道导弹1300枚,首次超过了美国1054枚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70年代初,美苏军事力量基本达到均衡,此后日益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这样,苏联只花了不足10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对美国的战略均势地位,步入超级大国行列。苏美在军事力量上的势均力敌,进一步加剧了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争霸。
勃列日涅夫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勃列日涅夫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但是苏联国内的福利也有很大的发展。(凤凰网)
勃列日涅夫时期公正的优势,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统计数据表明,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1965年,苏联人的平均工资只有96.5卢布,到了其执政晚期就上涨到170卢布。很多苏联人在这段时间内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购买了像样的家具、服装甚至汽车。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分化为界限分明的贫富两大社会集团。对于大多数俄罗斯民众,勃列日涅夫时代是如今“不公正、不平等”的俄罗斯的对立面。(新华网)
2013年,俄罗斯“列瓦达中心”一项20世纪苏联领导人好感度调查显示,勃列日涅夫成为现代俄罗斯人心中最受欢迎的苏联领导人,有56%的受访者对其持肯定态度。
负面评价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延续了官僚们以往的要求,废除了苏共中央委员会和党委会每次改选必须更换1/3成员的做法,并保证要使干部得到尊重(叶利钦:《叶利钦自传》)。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的第一年,地方党委书记只更换了9%,14个加盟共和国书记只更换了2个。从苏共23大到26大,苏共中央委员会实际连任率达到90%。这种干部队伍超常规的“稳定”,造成了高层机关长期无法输入新鲜血液,造成这些机关陷入“严重的停滞”,成为一潭死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老人政治”局面。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被揭发出来的人也很少丢官,因为最高领袖本人就是一个腐败分子。(叶利钦)
俄罗斯一定要避免出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出现的“停滞”局面。(梅德韦杰夫)
俄罗斯人民在赞扬和缅怀这位国家领导人的同时,也在反省勃列日涅夫时代。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因为诸多历史遗留问题而开始停滞不前,这段时间内,苏联GDP增速从1966年至1970年的年均21%,到后期的9%。苏联经济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中国日报)
整个勃列日涅夫时代,苏共的许多书记、州委书记、边疆区委书记、中央委员都卷入了肮脏勾当。高级领导人彼此勾结、滥用权力、贪污受贿的案件层出不穷。除个别案例外,大多数腐败案件都是勃氏去世后才被揭露出来。勃氏个人的贪婪在这场腐败盛宴中起到了强烈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勃氏对各种送上门来的贵重礼品几乎照单全收。(腾讯网)
勃列日涅夫以宫廷政变的方式夺取了赫鲁晓夫的权力,但并没有把改革推进到一个新时期,而是力图再造斯大林模式,重现斯大林的个人集权。这就加剧了苏联社会固有的矛盾。当苏联人民无法忍受这种制度时,墓也就挖好了,何时下葬只是时间问题,谁来埋葬也不过是历史的偶然。
看过苏联勃列日涅夫个人资料的人还看了:
1.勃列日涅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