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学习资讯>

一带一路确定第三次改革开放战略

时间: 若木626 分享

  链接是这个宇宙演化的密码。当物质之间发生链接,它们就能够信息交换,进而就会发生演化。人类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各种形式的链接。有人与物之间的、有人与人之间的;有群体之间的、有个体之间的;有现在和过去的、有现在和现在;有和平方式的、有暴力方式的等等。

  “一带一路”规划的出炉,是中国智慧向世界展现的一种新的链接方式。它崇尚共赢、它多管齐下、它是系统的、它是清晰的。梳理历史的各种,很难看到有这种形式的链接。

  能够产生这种与众不同“大链接”的背后是中国综合能力的提升。其装备制造的发展可以让高铁、管道铺张开去;其金融储备雄厚可以为大链接提供资金支持;其自由贸易主导的理念可以为世界传递多赢;其生机勃勃的市场可以向外界提供有益的反馈。

  一带一路,世界新链接。

  核心摘要

  “中国经过了三次改革开放,第一次改革开放是邓小平提出的建设特区;第二次改革开放是加入WTO,这彻底改变了中国;第三次开放是“一带一路”战略,这是在前两次基础上更大的开放,是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开放,中国将把最好的东西拿出去。”

  本报记者李伯牙北京报道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公布,酝酿近两年时间的“一带一路”指导性文件终于出台。不过,这八千多字的文件仍需要进一步解读。

  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这样的高层智库都参与研究,并提出不少对策建议,有些已经写入战略。为此我们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这是时隔一年多我们再次与他面对面,之前他提出的很多有预见性的观点,比如用产业园模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写入战略。

  选择重点“驿站”

  《21世纪》:这次公布的“一带一路”文件称为“愿景与行动”,而不是原先我们设想的“一带一路”规划,这怎么理解?

  魏建国:这就发出一个信号,说明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很重视又很慎重,不像以往那样搞模式为先、规划在先的做法,而是根据不同特点对逐个国家、城市和项目进行探讨,不追求模式、时间、路径和项目上的一致,而是带有弹性的,带有共同愿望的。

  《21世纪》:那接下来怎么推进,有没有实际的操作方案?

  魏建国:有,我认为下面就是由我们各部门与各个国家推进落实,通过资金、政策、项目和规划进行落实,但不是统一推进,而是各国自己可以决定。也不一定从离得最近的国家开始谈,有可能是从很远的国家开始,成熟一个是一个,条件最具备的先行。

  《21世纪》:“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公布后,内容还是与我们预想的有很多不同之处,您怎么看这个文件?

  魏建国:这个愿景规划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很好的东西。

  第一,它把“一带一路”一些规划和愿景细化,从时间上进行细化,规定在什么时间内完成什么项目。

  第二,在程序上也很细化,争取尽快跟“一带一路”国家实行五通,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比如要尽快和“一带一路”有关国家签订双边和区域的FTA(国家或地区间的自贸区),加快FTA谈判,也要加快和有关国家的BIT(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还要加快和有些国家关于投资贸易保护协定的谈判。

  愿景规划的发表还是有利于推动五通的具体落实,我们已经在路线图、时间表上做了细化,下一步就是落实。落实过程中我认为还是要突出重点,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13个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52个国家,这65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开展,所以我建议选择海上和陆上的驿站。未来选10到20个驿站作为“一带一路”的支撑点重点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园就很重要。

  《21世纪》:选择驿站或支撑点有什么标准?

  魏建国:主要是看对方需要,看条件的成熟度,以及政策沟通和道路沟通方面的成熟度。双方政策沟通之后,然后基础设施联通,再到货物流通和金融融通,最后到人心相通,总是有先有后。

  产业园是落地最好的平台

  《21世纪》:愿景与行动提出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园为什么重要?

  魏建国:建设产业园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好的平台。第一,产业园是两国政府签订的,在所在国里双方合作的、各种条件具备的、有利于企业和当地税收就业等政策落实的最好平台。有两国政府的保障,避免企业走出去单打独斗。第二,产业园基础设施完善,方便企业入驻并办理当地的各种手续,包括税收、签证的办理,还有交通、原材料供应等都是产业园可以做的。

  《21世纪》:产业园是进行专业化分工,还是像以前中国所做的大杂烩?

  魏建国:这个产业园是针对当地的优势而建的,不是大杂烩。这是为当地量身定做、定向打造的适合当地优势的产业园,使得合作国家的基础工业、优势产业得到发展。

  这绝对不同于十多年前我们在巴基斯坦搞的海尔鲁巴伊和非洲赞比亚谦比西铜矿那种大杂烩式的,而是要把园区打造成为当地的基础工业基地、高新技术基地、机械制造和设备基地以及当地的出口加工基地,最后打造科技研发基地。

  《21世纪》:这意味着产业园有一定的准入门槛?

  魏建国: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走出去,一定要具备一些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当地的社会责任,知道当地民众和市场的需要,和政府各部门合规交往,而不是采取桌下交易或走上层路线。这是中国企业展现新面孔的最好时机,也是决定中国企业能否在国际上立足、叫响的关键。

  对中国企业来讲,“一带一路”不像以往那样是个大杂烩,更不是企业一窝蜂到一个地方。为什么要搞支撑点、驿站,就是有资格有门槛,让我们公开、透明、合规的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和当地企业进行合作。

  我们之所以在墨西哥的高铁和斯里兰卡的港口项目上出问题,一方面是外国势力阻挠,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国外的企业对当地了解不够,应该更看重对当地的社会责任,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避免反对派和其他方面找到借口,这一点不克服,我们的项目永远走不出去。当然,不是所有的中国企业都有这种问题。

  应该再次强调,这次“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国企业走出去时,要彻底打消窝里斗和无序的价格竞争。这一点各部门,尤其是商务部、发改委、外交部等要做好这方面工作,我们的驻外部门,特别是使馆的经商参处要发挥作用。

  开辟新市场重在共赢

  《21世纪》:在经济新常态下,“一带一路”也需要打造新的增长点,能不能起到这个作用,能开辟多大的市场?

  魏建国:我认为,中国经过了三次改革开放,第一次改革开放是邓小平提出的建设特区;第二次改革开放是加入WTO,这彻底改变了中国;第三次开放是“一带一路”战略,这是在前两次基础上更大的开放,是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开放,中国将把最好的东西拿出去,不是像以前只拿一些中国不要的东西。所以这次改革开放在寻找新的市场的时候,一开始摒弃以前的观念把淘汰的产能转移出去。

  在寻找新市场的时候,不要首先考虑中国企业的利益,不要考虑中国自己一家的得利,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始终贯彻合作共赢、多予少取等原则。

  “一带一路”愿景规划很重要,愿景就是政府部门和企业不能急功近利,这是长期打造的东西,让当地企业、百姓和国家得到好处,觉得中国是个可依靠的伙伴。

  我以前在非洲工作,经常讲独家行走得快,同伴行走得远。“同伴”二字在对外关系中可能以后是关键词,我们不会打造同盟,永远是同伴关系,而不是像某些国家为一己私利不惜损害别国利益,“一带一路”愿景最终体现的是这个事情。

  《21世纪》:现在推进“一带一路”您最关心的是什么?会有什么困难和问题?

  魏建国:“一带一路”首先要选择好驿站和支撑点,关键是取得经验逐步推广,把“一带一路”尽快打造成互利共赢的模式。“一带一路”最后能不能受到欢迎,能不能进行推广和进一步发展,最终考验要看是不是可以取得共赢。

  “一带一路”最终中国和合作国家能不能取得互赢,能不能和亚投行的其他伙伴取得共赢,互赢和共赢是衡量“一带一路”能否成功的关键,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21世纪》:就是先打造利益共同体。

  魏建国:在命运共同体之前先把利益共同体打造好,利益都一致了,比如这个项目最终得益的是我们双方,那以后就慢慢会走到命运共同体,我最担心的就是利益共同体能否打造好。

一带一路相关文章

1.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

2.一带一路是啥意思

3.一带一路内容解读

4.共建“一带一路”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5.一带一路是什么

6.一带一路的建设原则和主要意义是什么

7.“一带一路”路线图

8.“一带一路”让哪些城市有房地产新机遇?

9.一带一路文件发布

69027